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出现低钙血症的因素。方法老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170例,均于术前1~5 d和术后1~2 d进行血清钙检测,血清钙<2.25 mmol/L视为低钙血症。结果大年龄组患者术后出现低钙血症明显高于小年龄组(P<0.05);切除组织中有甲状旁腺的患者出现低钙血症的明显高于无甲状旁腺(P<0.05);手术过程中进行淋巴结清扫患者出现低钙血症明显增高(P<0.05);甲状腺全切术出现低钙血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手术切除组织中有甲状旁腺、术中进行淋巴结清扫和手术范围越大的患者越容易出现术后低钙血症。结论老年甲状腺患者术后出现低钙血症与年龄、手术范围、手术切除组织中有甲状旁腺组织及淋巴结清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影响因素,旨在为预防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接受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125例老年患者临床完整资料,将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患者35例纳入观察组,将其余90例纳入对照组。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仔细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详细记录两组一般资料,包含性别、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有无淋巴结转移、单侧或双侧病灶、临床分期、是否进行患侧颈部淋巴结清扫(简称侧颈清扫)、肿瘤直径、术前维生素D水平、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手术方式、是否进行中央(Vi)区淋巴结清扫等。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影响因素。结果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肿瘤直径≥4 cm、术前维生素D水平20 ng/ml、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全切及Vi区淋巴结清扫可能是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临床术中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肿瘤直径≥4 cm、术前维生素D水平20 ng/ml、合并桥本甲状腺炎、行甲状腺全切术及Vi区淋巴结清扫患者制定预防性措施,以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腔镜辅助老年甲状腺微小癌术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老年甲状腺微小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腔镜辅助手术,对照组为传统手术。观察两组术中总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声音嘶哑、术后Ca 2+浓度,并随访两组中央区淋巴结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声音嘶哑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Ca 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出血例数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区域淋巴结复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是局部淋巴结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老年甲状腺微小癌腹腔镜辅助手术是安全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对老年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颈部淋巴清扫及血钙、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行甲状腺癌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02例,依据是否注射纳米碳示踪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1)与研究组(n=51)。两组均行常规甲状腺癌切除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纳米碳示踪剂。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甲状旁腺误切人数、淋巴结清除数目、有无淋巴转移、直径5 mm淋巴结数、阳性淋巴结清扫数、术后低血钙症状以及暂时性血清PTH降低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甲状旁腺误切发生率(3.92%),显著低于对照组(23.53%)(P0.05);研究组患者淋巴结清除数、淋巴结直径5 mm数、阳性淋巴结清扫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淋巴转移率(7.84%)与对照组(9.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低血钙症状、暂时性血清PTH降低等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更低(P0.05)。结论纳米碳示踪剂应用于老年甲状腺癌切除术中,效果满意,可有效避免甲状旁腺误切,继而降低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产生低钙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老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165例,均于术前15 d和术后15 d和术后12 d进行血清钙检测,血清钙<2.25 mmol/L为低钙血症。结果≥65岁年龄组术后出现低钙血症明显高于<65岁年龄组(P<0.05);切除甲状腺病理组织中含有甲状旁腺的患者发生低钙血症明显高于病理组织中未发现甲状旁腺的患者(P<0.05);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发生低钙血症明显高于淋巴结未清扫患者(P<0.05);甲状腺全切术后发生低钙血症明显高于腺叶加峡部切除术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组织中含有甲状旁腺、手术切除甲状腺组织越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术后低钙血症。结论老年甲状腺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血钙降低现象,低钙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术式及是否误切除甲状旁腺组织关系密切,因此手术前应选择对于甲状腺损害小的术式,尽量避免手术过程中损伤甲状旁腺组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纳米碳混悬液示踪技术在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直接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侧和(或)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在术前10 min注射纳米碳混悬液,然后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侧和(或)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对比两组淋巴结清扫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甲状旁腺腺素(PTH)与血钙水平。结果观察组中央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淋巴结清扫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H与血钙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碳混悬液示踪技术应用于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可提高清扫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有效调节PTH与血钙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卵巢癌术后患者160例,统计复发率,分析影响老年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1单因素分析:临床分期Ⅱ期、淋巴结未彻底清扫、有肉眼残瘤的老年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率高于临床分期Ⅰ期、淋巴结彻底清扫、无肉眼残瘤的患者(P0.05),组织分级未分化者复发率中分化高分化患者(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分期、组织分级、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有无肉眼残瘤是老年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关键影响因素(χ21=6.319,χ22=9.144,χ23=9.852,χ24=10.724,P0.05)。结论加大淋巴结清扫范围、避免遗留残瘤,术后强化对高临床分期、低分化肿瘤患者治疗是降低老年卵巢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老年右半结肠癌患者行顺行性淋巴结清扫切除术与逆行性淋巴结清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87例老年右半结肠癌患者中43例行顺行性淋巴结清扫切除术的患者为观察组,另外44例行逆行性淋巴结清扫切除术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平均时间、平均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分析两组术后复发率、肝转移率、3年累积生存率及出院后发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手术平均时间、平均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肝转移[6例(13.95%)]明显少于对照组[14例(31.82%)](P<0.05),但两组术后复发率无统计差异(P>0.05);采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观察组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9.07%,34/43 vs 54.55%,24/44;Log-rankχ~2=4.596,P=0.032);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两组术后2年死亡病例发现,年龄≥75岁、肝转移及并发症是两组出院后发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右半结肠癌患者采用顺行性淋巴结清扫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会更好,手术安全可行,可以有效地降低肝转移的发生,延长了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切除老年患者术后引流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切除老年患者65例,依据术后携带引流管时间分为两组A组(n=30,引流时间≤5 d)、B组(n=35,引流时间>5 d)。收集两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术中的手术切除范围、手术切除部位、淋巴结清扫数目、是否具有胸膜粘连情况、留置胸腔引流管根数、手术时间、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和长期大量吸烟、吸引情况、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利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引流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手术切除部位、淋巴结清扫数目、留置胸腔引流管根数、FEV1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年龄、手术方式、术中的手术切除范围、胸膜粘连、手术时间、术后早期下床活动(≤24 h)、DLCO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吸引力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5岁、手术方式(单肺叶切除术)、术中的手术切除范围≥12 cm、胸膜粘连、手术时间(≥180 mi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老年早期乳腺癌患者肩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手术治疗的老年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损伤程度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术后1年的复查,均未发现复发病例。观察组患者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7.6±5.8)分,对照组为(75.6±9.8)分,观察组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前活动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屈曲、外展、后伸、外旋、内旋功能的损伤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预测老年早期乳腺癌有无转移是安全可行的,且能明显减轻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带来的肩部功能伤害;同时对减轻老年患者心理压力,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手术清扫范围的选择。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21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术前超声结果、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结果及淋巴结清扫范围。结果 21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均采取颈部淋巴结清扫术,40例单纯采取Ⅵ区淋巴结清扫,其中1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24例单纯采取侧颈区淋巴结清扫,其中9例发生淋巴结转移;146例采取Ⅵ区淋巴结联合侧颈区淋巴结清扫,其中45例Ⅵ区和侧颈区同时出现淋巴结转移,25例出现Ⅵ区转移而未见侧颈区淋巴结转移,28例出现跳跃式侧颈区淋巴结转移而无Ⅵ区转移。男性、年龄45岁、侵袭至甲状腺被膜、肿瘤直径10.0 mm、术前超声提示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更高。结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被膜的侵袭情况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可作为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当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时建议同时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甲状腺乳头状癌较为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多发生在Ⅵ区,建议行首次手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采取原发病灶切除联合Ⅵ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未转移(c N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老年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CCLN)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甲状腺外科行甲状腺癌根治手术+CCLN清扫术的378例c N0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CCLN转移,将其分为CCLN转移组198例以及CCLN无转移组180例,分析CCLN转移数目与原发病灶临床分期的关系,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对影响c N0PTC患者术后CCLN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原发病灶T分期的增加,CCLN转移个数显著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0.452,P=0.000)。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χ2=23.343,P=0.000)、原发病灶临床分期(χ2=60.538,P=0.000)、术前病灶个数(χ2=63.996,P=0.000)、单侧癌灶位置(χ2=12.544,P=0.000)、甲状腺乳头状微灶癌(χ2=6.376,P=0.012)、包膜侵犯(χ2=50.032,P=0.000)与c N0PTC患者术后CCLN转移显著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病灶侵犯包膜、原发病灶T3期、病灶位于甲状腺下极为c N0PTC患者术后CC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 N0PTC患者术后CCLN转移率较高,临床应重视c N0PTC患者术后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以降低患者术后CCLN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纳米炭淋巴示踪剂指导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示踪剂组,比较两组淋巴结的检获情况。结果 84例胃癌患者全部由同组手术者施行D2式胃癌根治术,其中对照组共检获淋巴结734枚,平均每例检获(17.98±2.90)枚,示踪剂组共检获淋巴结1 091枚,平均每例检获(26.78±4.31)枚,后者检获数量明显高于前者(P<0.05)。示踪剂组平均每例患者清扫的N1组淋巴结数(16.24±3.80)枚和N2(11.80±3.66)枚均高于对照组(9.72±2.42)枚和(9.03±2.56)枚(P<0.05)。示踪剂组黑染淋巴结为547枚,黑染度为50.14%。N1淋巴结黑染度(51.42%)较N2(48.36%)高,黑染淋巴结中发生癌细胞转移的阳性率(18.28%)高于未黑染淋巴结(6.43%),同时高于对照组(9.26%)。结论纳米炭淋巴示踪剂在指导进展期胃癌淋巴结的清扫中,明显提高了淋巴结(包括转移阳性)的检获数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3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复发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233例患者中220例(94.42%)获得随访,其中57例(25.91%)出现术后肿瘤复发;单因素分析发现,老年甲状腺癌术后复发与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腺体包膜、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有关(P0.05),而与性别、肿瘤分期和淋巴结清扫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腺体包膜、手术方式、病理类型是老年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5.082、2.224、2.019、1.214、3.278)。结论肿瘤直径大、有淋巴结转移、腺体包膜出现浸润或浸出、手术切除范围不足、病理组织学恶性程度高是老年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要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老年食管癌患者194例,均行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分为两组,163例的未发生肺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31例的发生肺部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分析。结果年龄大,术前营养不良,病程长,合并基础疾病,术前血红蛋白低,术前未放疗,术中喉返神经损伤,血清白蛋白低,开胸手术,未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吸烟,吸烟时间长,输血量大,抑酸剂应用时间长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高(P0.05)。性别、手术时间、临床分期、第1 s末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对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质量响应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局部切除手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7年4月乳腺外科接诊的240例乳腺癌病人,所有病人均进行局部乳腺切除手术,其中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局部乳腺切除手术的乳腺癌病人为前哨淋巴结活检组,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局部乳腺切除手术的乳腺癌病人为腋窝淋巴结清扫组。手术治疗后,记录病人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所有病人随访28个月,记录预后情况并分析影响病人预后的因素。结果前哨淋巴结活检组病人术后肩关节外展角度明显大于腋窝淋巴结清扫组病人(P0.01),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腋窝淋巴结清扫组(P0.01),术后上肢麻木、疼痛、上肢功能障碍、皮下积液、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均较腋窝淋巴结清扫组病人低(P0.01); 2组病人28个月内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分子分型是影响老年乳腺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局部乳腺手术切除术治疗乳腺癌效果理想,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并未增加病人的转移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宫颈癌根治术(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13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上述入选者有无再发与机体宫颈肿瘤组织学类型一致的肿瘤,将其进一步划分为复发组(20例)与非复发组(119例),记录两组一般资料,分析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新辅助治疗与术后辅助治疗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病理类型、宫颈浸润深度、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体重指数(BMI)、神经侵犯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Ⅱb期)、脉管癌栓、盆腔淋巴结转移、原发肿瘤最大直径(≥4 cm)、手术切缘阳性占比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FIGO分期(≥Ⅱb期)、脉管癌栓、盆腔淋巴结转移、原发肿瘤最大直径(≥4 cm)及手术切缘阳性为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FIGO分期、脉管癌栓、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均为影响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可通过术后放化疗、新辅助化疗等方式控制术后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Ⅱ~Ⅲ期胃癌患者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区域与远期复发、死亡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安徽省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2014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251例实施根治术的Ⅱ~Ⅲ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淋巴结清扫区域,对比不同淋巴结清扫区域组患者术后1、2、3年的复发和死亡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Ⅱ~Ⅲ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3年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术中不同淋巴结清扫区域患者的术后1、2、3年复发率、病死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结清扫D2区、D3区组术后1、2、3年复发率、病死率均低于淋巴结清扫D1区组(均P<0.05);在复发、死亡者中,年龄≥60岁、Ⅲ期、有淋巴结转移占比均高于未复发者、存活者,术中淋巴结清扫D2、D3区均低于未复发者、存活者,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Ⅲ期、有淋巴结转移均是影响患者术后3年复发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46、2.565、2.472,均P<0.05;OR=4.158、2.686、2.654,均P<...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老年患者肺癌切除术后继发持续性咳嗽(CAP)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模型。方法 以2019年1月—2022年1月于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胸外科就诊并经多学科会诊明确诊断为肺癌且接受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157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CAP组(n=59)和非CAP组(n=98)。分析CAP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风险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该模型的效能。结果 同非CAP组相比,CAP组患者女性比例、右肺、包括上叶、施行气管隆突下淋巴结清扫及术后胃酸反流比例均显著升高(均P<0.05)。右肺(OR=4.11)、上叶(OR=8.23)、气管隆突下淋巴结清扫(OR=3.02)以及术后胃酸反流(OR=3.64)是术后发生CAP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所构建的风险模型鉴别术后是否发生CAP的曲线下面积为0.86,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7%和84.7%。结论 右肺、包括上叶、气管隆突下淋巴结清扫以及术后胃酸反流是术后发生CAP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风险模型对预测术后是否发生CAP具有较高的效能和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比较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行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80例(腔镜组)和传统开放手术80例(开放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1 d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术后美观满意度评价。结果 开放组与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术后引流量多于开放组,术后美观满意度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切口隐蔽、美观,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清扫淋巴结数量与开放组相当,且患者美观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