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CECT)评估多点扇形立体定位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癌(HCC)的疗效。方法对射频消融(RFA)治疗后的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110个肿瘤,行即时(15m in)、1个月、6个月及1年及2年CEUS或CECT复查,观察肿瘤有无残留及复发,评价CEUS与CECT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CEUS105个肿瘤完全消融为95个(89.62%),肿瘤残留11个(10.38%);CECT110个肿瘤完全消融为96个(87.27%),肿瘤残留14个(12.73%)。1年生存率,〈3.0 cm为90.62(29/32),≥3.0 cm为70.3(45/64)P〈0.05;2年生存率,〈3.0 cm为87.5(28/32),≥3.0 cm为60.9(39/64)P〈0.01,〈3 cm与≥3 c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CEUS是评价RFA疗效的有效方法,具有与CECT同样的敏感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 ARFI)声触诊组织定性成像( VTI)在肝癌射频消融( RFA)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行 RFA的73例肝癌患者共82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 RFA后采用常规超声、VTI、超声造影( CEUS)和增强CT( CECT),测量消融灶最大长径及其垂直径,并对4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超声、VTI、CEUS和CECT测得消融灶面积分别为(5.4±3.26)、(14.21±7.35)、(14.31±7.04)和(13.18±7.24)cm2。 VTI测值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I与CEUS、CE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VTI获取的消融灶面积与CEUS、CECT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r=0.987,r=0.959,P<0.05)。结论 VTI能清晰显示消融灶的边界,较准确地判断肝消融灶的大小,对评价肝癌RFA疗效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LRFA)与经皮射频消融(P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 年9月~2016年9月解放军总院海南分院肝胆外科60例HCC患者78个肿瘤结节,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LRFA组30例46个肿 瘤结节,PRFA组30例32个肿瘤结节。LRFA组行LRFA治疗,PRFA组采用PRFA,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完全消融率、严重并 发症、复发率及总生存率。结果LRFA组术后瘤体完全消融率为95.65%(44/46),PRFA组为93.75%(30/32),两组的完全消融 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LRFA组为0%(0/30),PRFA组为6.7%(2/30),两组严重并发症发 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FA组复发率13.33%(4/30),复发时间为6~32月;PRFA组复发率23.33%(7/30),复发 时间为4~34 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 年总生存率:LRFA组为96.15%、55.12%,PRFA组为 93.73%、48.54%,两组1、3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RFA与PRFA都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手 段,但是LRFA的复发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尤其在治疗特殊部位肝癌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5,(7):837-83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肝癌射频消融(RFA)后疗效的有效性,其与增强CT评价的一致性。方法:对69例肝癌患者共92个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术后即行超声造影(CEUS)。并在之后的1~3个月内随访并同期行超声造影(CEUS)及增强CT(CECT)扫描,比较分析两者在评价肿瘤完全消融率及残留率的一致性。结果:首次RFA后CEUS判断其中59例患者74个病灶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达80.4%(74/92),残留率19.6%(18/92)。对10例患者18个残留病灶又再次行RFA治疗后进行超声造影,18个病灶中13个病灶仍有局部残留。一个月后行超声造影(CEUS),同期进行增强CT(CECT)扫描,92个肝癌病灶中79个CEUS及CECT判断一致为完全消融;有4个病灶判断不同:CEUS判断为残留而CECT判断为完全消融。CEUS的完全消融率和残留率分别为85.8%(79/92)、14.2%(13/92);CECT的完全消融率和残留率分别为90.2%(83/92)、9.8%(9/92)。92个病灶经RFA治疗术后,CEUS以及CECT对肿瘤的总体消融率以及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CEUS)对肝癌病灶RFA术后完全消融率和残留率的诊断具有同CECT相近的准确性。超声造影是评价RFA疗效的有效方法,能为肝癌RFA治疗后的有效评估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CEUS)量化分析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介入治疗后残存血供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HCC患者共66个病灶进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超声引导下95%医用乙醇消融(PEI)治疗,应用低机械指数状态下CEUS评价疗效;使用软件检测残留灶内血流灌注信息,并进行时间-强度量化分析。结果 CEUS时间-强度量化分析显示有6个病灶完全灭活,治疗前瘤体直径均在3 cm以下;60个残留灶增强强度及时间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治疗前后曲线下面积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量化分析能够准确显示HCC经TACE/PEI治疗后的坏死范围,有助于对残留肿瘤血供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微波消融(MW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HCC)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晚期HCC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B组47例给予TACE治疗,A组48例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MW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2周后,A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于B组(P<0.05);A组血清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P16蛋白、miR-202水平高于B组,甲胎蛋白(AFP)水平低于B组(P<0.05);A组患者CD3+、CD4+、CD4+/CD8+高于B组,CD8+低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WA联合TACE治疗晚期HCC患者可调节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疾病控制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CEUS)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RFA)或微波消融(MW)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2例140个肝脏恶性肿瘤接受了RFA或MW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CEUS对部分病灶进行检查。结果消融治疗前:有73例109个病灶行CEUS,其中106(97.2%)个病灶CEUS可清晰显示边界;CEUS测量病灶平均最大直径、面积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过程中:1枚常规超声未能显示的病灶在CEUS引导下完成RFA治疗;5枚病灶消融后即刻CEUS证实完全灭活。消融治疗后,有19例31个病灶行CEUS检查,肿瘤灭活诊断准确率为96.8%,与CECT检查结果一致,CEUS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的5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EUS在肝癌消融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计算机体层扫描(CECT)对不同直径肝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78例疑似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EUS和CECT检查。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估不同检查方法诊断肝癌的效能;根据肝癌病灶直径分组,比较CEUS、CECT单独及联合检查对不同直径肝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1)CEUS、CECT诊断肝癌灵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诊断肝癌灵敏度高于CEUS、CECT单独检查(P0.05);CEUS、CECT、联合检查诊断肝癌特异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CECT诊断肝癌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CEUS诊断肝癌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诊断肝癌准确率高于CECT(P0.05);2)CEUS、CECT及联合检查诊断直径3cm、≥3cm肝癌病灶准确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CECT均是诊断肝癌的有效检查方法,两者联合检查效能更高,但CEUS、CECT单独及联合检查诊断不同直径肝癌准确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CECT)在肝癌射频消融术随访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行RFA治疗的HCC患者73例,术后均采用CEUS和CECT检查随访2年,观察组病灶残余及复发情况,并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价值。结果 73例患者73个病灶中完全灭活59个(80.82%),检出病灶中3个为残余(4.11%),11个为复发(15.07%);CECT检查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94.92%,阳性预测值为80.00%,一致性Kappa值为0.785;CEUS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96.61%,准确率为91.78%,一致性Kappa值为0.720;McNemar检验显示CEUS和CECT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任意一种检查方法阳性为阳性,CEUS和CECT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5.08%,准确率为94.52%,一致性Kappa值为0.813。结论 CEUS和CECT检查用于HCC病灶RGA治疗效果评估均具有较高价值,且两者间无明显差异,联合应用则可进一步提升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微波消融(MWA)术与开放式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6例甲状腺良性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开放组(实施开放式手术)和MWA组(实施超声引导MWA术),每组48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结节清除率、甲状腺激素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开放组相比,MWA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更少(P<0.05),术后24 h NRS评分更低(P<0.05)。术后6个月两组结节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在组间及时间的主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放组相比,术后3、6个月MWA组TSH明显降低(P<0.05),FT3、FT4明显升高(P<0.05)。MWA组并发症发生率(4.17%)低于开放组(18.75%)(P<0.05)。结论 超声引导MWA术与开放式手术对甲状腺良性大结节的治疗效果均较好,但超声引导MWA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较大肝癌冷循环微波凝固治疗(PMCT)后残存病灶再次行PMC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我院2008年6月至2013年8月165例肝癌患者经PMCT治疗后,残存病灶不同方式引导进行PMCT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灶经CEUS后超声引导下行PMCT治疗后,残存病灶〈3 cm及残存病灶≥3 cm的肝癌完全消融率分别达到100%(68/68)、81.63%(40/49),总消融率92.31%(108/117);复习增强CT/MRI后在灰阶超声引导下行PMCT治疗后残存病灶〈3 cm及残存病灶≥3 cm的肝癌完全消融率分别达到100%(33/33)、60.87%(28/46),总消融率77.22%(61/79)。〈3 cm残存病灶两组完全消融率均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cm残存病灶两组完全消融率及两组总消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P=0.009;χ2=9.04,P=0.003)。所有病例消融术后无胆漏、感染、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采用肝脏CEUS判断肿瘤残留,准确性为96.9%,与增强CT/MRI评估相当(P〉0.05)。结论:肝脏CEUS能够精准指导肝癌残存病灶行PMCT,并可用于消融术后疗效评价和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尿毒症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术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作为评判其疗效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淮安市肿瘤医院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尿毒症性SHPT患者51例。依据消融策略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全消融组(30例)和非完全消融组(21例)。51例患者术前均进行对比增强超声造影(CEUS)和同位素定位检查。非完全消融组术前对每个增生腺体完成细针穿刺提取物iPTH测定,全消融组术后均进行CEUS和同位素检查,确认增生腺体是否完全消融。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后9个月随访,分析比较两组术后iPTH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51例SHPT患者增生腺体共196枚均顺利完成消融治疗。两组术后1 h及1个月、3个月的iPTH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消融组4例患者术后6个月iPTH水平发生反弹,非完全消融组3个月后8例患者发生反弹;在随访的第6、9个月非完全消融组iPTH水平出现反弹的例数和反弹幅度均高于全消融组(P均<0.05),两组iPT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仅以iPTH单纯作为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尿毒症性SHPT术后疗效的主要指标存在缺陷,临床上应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来综合评估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实时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活体猪肝多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首先建立活体猪肝不完全消融灶模型,然后由实时CEUS指导二次RFA,并且RFA术后予实时CEUS评估消融效果。另外在活体猪肝不完全消融灶模型的基础上由实时CEUS指导RFA,RFA术后予实时CEUS评估消融效果,并将消融灶分为完全消融组和不完全消融组,将不完全消融组中的半数消融灶在实时CEUS指导下补充RFA直至实时CEUS判断为完全消融。实验结束后对消融灶行病理检查,最后将CEUS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 本实验用7只活体猪肝共产生二次射频消融灶31个,实时CEUS评估有10个不完全消融,21个完全消融,病理检查示9个不完全消融,22个完全消融。实时CEUS指导二次RFA的完全消融率为71%,不完全消融率为29%。实时CEUS判断消融灶残留的准确性为83.9%,敏感度77.8%,特异性86.3%,并且CEUS与病理检查判断消融灶是否完全消融结果的McNemar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判断结果是相一致的。另外3只活体猪肝多次射频消融实验中,证实CEUS判断无残留的消融灶病理检查也证实真的无残留,而有残留的消融灶内病理检查时也发现有正常肝细胞的残留。结论 实时CEUS能准确的指导活体猪肝进行多次RFA,并且能为活体猪肝的多次RFA疗效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胡莹 《中国民康医学》2023,(15):159-161
目的:比较全冠修复与调牙合充填治疗早期牙隐裂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162例早期牙隐裂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调牙合充填治疗,观察组采用全冠修复治疗,两组治疗后均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痛程度(Negm分级)、治疗前后最大咬合力、咀嚼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78/81),高于对照组的85.19%(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egm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最大咬合力、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冠修复治疗早期牙隐裂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轻牙痛程度,改善咬合力和咀嚼功能,效果优于调牙合充填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兔肝VX2肿瘤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超声造影剂微泡SonoVue消融治疗,运用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螺旋CT(CECT)对比病理结果研究检测残瘤的能力。方法:将40只兔肝VX2肿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照组(n=10)、单纯HIFU组(n=15)和HIFU联合微泡组(n=15),在消融前后3 h内完成CEUS和CECT检查,分析肿瘤血供变化及残瘤的检测情况,然后即刻处死,对肿瘤的消融情况及有无残瘤行病理学检查并结合影像学结果对比分析。结果:40灶兔肝VX2肿瘤在消融前CEUS和CECT分别表现为动脉相整体增强(77.5%,31/40 vs 52.5%,21/40)和厚环状增强(22.5%,9/40 vs 47.5%,19/40),均为动脉相富血供,门脉相迅速消退,呈"快进快出"。HIFU联合微泡组的平均辐照时间、辐照点数及电功率均较单纯HIFU组为低(P<0.01)。消融后,假照组影像学无明显变化,病理组织学显示肿瘤内丰富的微血管形成;单纯HIFU组和HIFU联合微泡组中分别有60.0%(9/15)和13.3%(2/15)残瘤存在。CEUS对这两组的残瘤检出率高于CECT,CEUS和CECT检测残瘤同病理诊断的一致率分别为81.8%和27.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联合微泡可以提高兔肝VX2肿瘤的消融效果,减少残瘤发生率,CEUS检测残瘤的能力优于CEC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单击冷循环射频消融(cooling cycle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对124例肝癌患者的146个肿瘤在超声引导下行多点扇形立体定位法经皮穿刺RFA治疗,在局部或硬膜外麻醉后,将射频电极穿刺肿瘤至肿瘤底部,根据肿瘤大小由深至浅进行消融治疗,每点治疗5~12min,当肿瘤完全被强回声覆盖超出正常肝组织0.5cm时停止治疗,封闭针道。治疗后15min行超声造影(CEUS),判断肿瘤是否完全灭活,如果造影显示灭活不完全,可重复以上治疗;治疗后1个月行增强CT(CECT)或CEU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治疗后1个月CECT复查146个肿瘤,肿瘤内无强化者为125例(85.62%),其中〈3cm者125例,-5cm者34例(85.00%),~6cm者34例(80.95%),-10cm者13例(81.25%)。CEUS复查126个肿瘤,肿瘤内无增强者106例(84.13%),其中〈3.0cm者31例(86.11%),-5cm者31例(85.29%),-6cm者35例(83.33%),-10cm者3例(78.57%)。CECT与CEU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超声引导单极冷循环RFA治疗肝癌疗效可靠,安全性高、适应范围广、创伤小、提高了较大肝癌灭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诊断肝细胞性肝癌(HC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可疑HCC患者分别进行超声造影及增强CT检查(CECT),记录肝脏占位的两种影像学改变,将所得结果与术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EUS与CECT对比,HCC诊断的敏感度分别96.9%(31/32)、81.3%(26/32),前者高于后者(P<0.05);CEUS、CECT、病理标本测量肝占位大小分别为(5.09±2.07)cm、(4.98±2.02)cm、(5.11±1.98)cm,这3种方法测量病灶的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可作为HCC诊断的首选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凯  刘伟  刘昊中  李云龙  唐立 《西部医学》2023,35(9):1380-138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刺穿囊壁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的效果及对结节体积、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刺穿囊壁消融组57例和无水酒精注射(PEI)组45例,刺穿囊壁消融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刺穿囊壁消融治疗,PEI组给予PEI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良性囊实性结节缩小率进行比较,术前及术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两组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进行检测,术前及术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两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检测,术后,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2个月,刺穿囊壁消融组患者结节缩小率明显高于PEI组(P<0.05);术后1个月,刺穿囊壁消融组患者血清中FT3、FT4水平明显高于PEI组,且TSH水平明显低于PEI组(P<0.05);术后1 d,刺穿囊壁消融组患者血清中CRP、IL-6水平均明显低于PEI组(P<0.05);术后1个月,刺穿囊壁消融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PEI组(P<0.05)。结论 与PEI相比声引导下刺穿囊壁消融治疗可以促进结节体积缩小、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MWA)和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T)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最佳适应症。方法对68例HCC进行了MWA和PEIT,其中MWA组41例共62个病灶,PEIT组27例共40个病灶。结果这两组经过手术的病人基本上都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MWA这一组在手术之后生存1、3、5年的概率依次为91.3%、62.8%和44.4%;PEIT组病患者术后l、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0%、47.8%和33.3%;MWA组患者平均治疗费用明显高于PEIT组。结论对于HCC,MWA疗效优于PEIT;对于位于肝包膜下、大血管分支旁、血供丰富的HCC,以PEIT为宜;PEIT费用低廉,患者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与微创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4月海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肝癌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为消融组和切除组,每组40例。消融组接受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切除组接受微创切除术。比较两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甲胎蛋白(AFP)]、循环肿瘤细胞(CTC)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并发症、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ALT、AS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消融组术后ALT、AST、TBIL水平低于切除组(P <0.05)。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CEA、GPC3、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HGF、C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消融组术后HGF、CTC水平低于切除组(P <0.05)。消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切除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术后3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微创切除术比较,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在减少肝功能损伤、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GF和CTC水平,两者具有相似的远期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