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紫草素是否通过上调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表达调控细胞自噬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方法将24只Sprague-Dawley(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紫草素组和糖尿病+紫草素+干扰CXCR4的短发卡RNA(sh-CXCR4)组, 每组6只。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 利用直径为1 cm的皮肤打孔器在大鼠背部建立溃疡模型。分别于创伤后第0、7、14和21天计算创面愈合率。于创伤后第21天, 采集皮肤组织, 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析创面病理变化, 采用CD31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创面微血管密度以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创面组织CXCR4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Beclin1和可溶性p6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 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糖尿病组大鼠创面愈合率(第21天分别为72.44%±6.21%和93.71%±6.76%)、创面组织新生血管和胶原沉积、微血管密度以及创面组织中CXCR4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湿润烧伤膏(MEBO)对创面组织自噬信号因子Beclin1、LC3、p62的调控作用及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2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康复新组、MEBO组各50只.对照组建立常规创面模型,模型组、康复新组、MEBO组建立糖尿病创面模型,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自噬水平的变化及雷帕霉素的干预作用,探讨雷帕霉素是否通过调节自噬、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产生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雷帕霉素干预组。采用链脲佐菌素制备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雷帕霉素干预组给予雷帕霉素2mg/(kg·d)灌胃。于实验第8周留取血标本,用于血生物化学指标和脂联素水平检测,然后处死动物并迅速取出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测定主动脉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p62、C/EBP同源蛋白(CHOP)、Caspase-12、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Bax和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主动脉壁增厚,内皮严重受损,主动脉Beclin1、LC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Bcl-2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5),主动脉p62、CHOP、Caspase-12和GRP78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Bax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雷帕霉素干预组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组织病理改变显著减轻,主动脉Beclin1、LC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Bc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p62、CHOP、Caspase-12和GRP78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Bax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组织自噬水平降低,雷帕霉素可能通过激活自噬和减轻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水平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芍药苷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芍药苷低剂量组和芍药苷高剂量组,每组各9只。除对照组大鼠外,其余各组均通过单次25 Gy照射建立肝纤维化模型。HE染色检测大鼠肝病理学变化;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Masson染色检测胶原沉积;Western blot检测α-SMA、collagenⅠ、fibronectin、Bax、Bcl-2、NOX4、Beclin1、LC3和p62蛋白表达;试剂盒检测血清MDA、GSH和SOD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放射肝索排列紊乱,淤血形成,肝组织有大量胶原沉积,肝脏/体重比、ALT、AST、ALP和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α-SMA、collagenⅠ、fibronectin、Bax、NOX4、Beclin1和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GSH、SOD水平以及Bcl-2和p6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  相似文献   

5.
王钰  刘学政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374-3377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不同质量浓度(0.5,1,1.5,2 mg/L) IGF-1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所有大鼠均造成背部皮肤溃疡,治疗组将不同浓度IGF-1溶液隔日喷注于创面,透明膜描记记录伤后第5、10、15、20天创面面积,肉眼观察肉芽组织生长和再上皮化情况;电子显微镜观察第20天创面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结果 IGF-1可以明显加速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的愈合速度,使创面面积显著减小(P<0.05).组织学检查:适宜浓度的IGF-1实验组在创伤20d后,成纤维细胞生长活跃,数量明显增多,成纤维细胞与毛细血管肉芽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各组,且创面收缩与再上皮化明显,新生上皮向创面中心爬行较快.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后MMP-9表达增强、TIMP-1表达降低,经过IGF-1治疗后均有好转,但只有1.5mg/L IGF-1治疗组接近并好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适宜浓度的IGF-1对于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皮肤溃疡的愈合速率,提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线粒体自噬对术前睡眠剥夺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4只,20~22月龄,体重550~7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睡眠剥夺(SD)组、手术(S)组和睡眠剥夺+手术组(SS)组各16只。SD组和SS组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睡眠剥夺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S组和SS组大鼠行胫骨骨折加髓内固定术。分别于术后1、3、7 d(T1~T3)时采用条件性恐惧记忆实验测定大鼠认知功能,第7天行为学测定结束后立即处死取海马组织,采用TUNEL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情况,JC-1探针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印迹检测大鼠海马组织LC3、Beclin1、Parkin及p62蛋白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其余3组术后条件诱导僵立时间百分比明显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LC3-Ⅱ/LC3-Ⅰ比值、Beclin 1及Park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6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SD组和S组比较,SS组术后条件诱导僵立时间百分比明显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外源性睾酮(TP)致大鼠肾脏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control组、TP组、TP+氯喹(CQ)组、TP+甘草甜素(Gly)组、CQ(自噬抑制剂)组、Gly〔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抑制剂〕组.各组大鼠处理21 d后,测量其体重、肾脏湿重、计算肾脏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印迹印迹法分析大鼠肾脏组织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Beclin1、P62、HMGB1的定位和表达情况.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TP组大鼠肾脏湿重、肾脏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多呈分叶状改变,肾小囊间隙变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管腔变窄;肾脏组织LC3B-Ⅱ、Beclin1和HMGB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联合给予TP与CQ后,仅见少数肾小体血管球呈分叶状改变,肾小管水肿明显减轻;Beclin1、LC3B-Ⅱ和HMGB1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TP+Gly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TP+CQ组类似.结论 外源性TP可能通过上调细胞自噬致大鼠肾脏组织损伤的发生,HMGB1可能参与此过程自噬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热水浴对应激性心肌损伤的防护作用。 方法 将1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和热水浴干预组(简称水浴组),每组6只。利用4 w噪声复合足底电击刺激(4 h/d)构建慢性应激损伤模型;热水浴温度为38~40 ℃。测量大鼠体重、血压和心脏功能,4 w后检测血清应激激素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Ang)II和心肌酶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观察组织蛋白,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结构。 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应激组大鼠存在明显应激反应和心肌损伤,表现为NE、AngII浓度和CK、LDH水平升高(P<0.05);心肌组织自噬相关蛋白LC3B阳性染色和LC3II/I、p62、Beclin1表达水平增加(P<0.05);线粒体数量减少并呈现结构紊乱。与应激组大鼠相比,热水浴组大鼠NE、AngII浓度和CK、LDH水平降低,p62和Beclin1水平减少(P<0.05),线粒体结构损伤亦有所逆转。 结论 热水浴能减轻慢性应激状态,调控应激所致心肌细胞自噬紊乱,促进线粒体结构恢复,减轻慢性应激性心肌损伤,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小RNA-27a(miR-27a)介导的雷帕霉素靶分子(mTOR)信号通路调控DKD大鼠足细胞自噬的作用。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0)、糖尿病模型组(DKD,n=10)和雷帕霉素治疗组(Rap,n=10)。检测各组肾功能相关指标和细胞凋亡率,HE染色及免疫组化评估肾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肾组织中自噬相关指标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及mTOC蛋白表达,qRT-PCR检测足细胞特异性蛋白miR-27a、Podocalyxin、Nephrin、LC3-Ⅰ、LC3-Ⅱ、Bax、Beclinl mRNA表达量。结果 与NC组比较,DKD组第6、12周FPG、24 hUAlb、BUN、血肌酐(Scr)、肾脏指数(KI)表达升高(P<0.05)。与NC组比较,DKD组细胞凋亡、mTOC蛋白、miR-27a、mTOR、Bax mRNA表达升高(P<0.05),Beclinl、LC3-Ⅰ、LC3-Ⅱ蛋白、LC3-Ⅰ、LC3-Ⅱ、Beclin1、Podocalyxin、Nephrin mRNA...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硫酸锌对糖尿病伴有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48只),成模1个月后,进行背部9 cm2锐器皮肤损伤。尔后分2组:1组在伤愈过程中局部涂抹硫酸锌,另1组局部涂抹生理盐水自然愈合。以正常大鼠皮肤损伤为对照组(48只)。在创面愈合的不同时间点,采用创面愈合百分率计算大鼠皮肤创面愈合速度;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定量PCR检测动态观察糖尿病创面愈合的过程及其组织学变化特征。结果第15天时,糖尿病硫酸锌组较盐水组愈合面积更大,创面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相比更大(均P0.05);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在糖尿病硫酸锌组较盐水组表达增高(P0.05);糖尿病硫酸锌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第5天和第10天时间点减少,且低于盐水组(P0.05)。糖尿病硫酸锌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 mRNA含量在第5天和第10天时约为盐水组的2倍,15 d时下降低于盐水组(P0.05)。结论硫酸锌对于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具有良好的促进愈合作用,其机制与创面MMPs表达和基质重建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微管相关蛋白轻链(LC)3、Beclin1及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乳腺癌(乳腺癌组)与癌旁组织(对照组)中LC3、Beclin1及mTOR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其表达水平对患者5年总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乳腺癌组LC3、Beclin1及mTOR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乳腺癌组中LC3及mTOR表达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与年龄、绝经状况、肿瘤直径无关(均P>0.05);Beclin1表达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与年龄、绝经状况无关(均P>0.05)。乳腺癌组LC3或mTOR表达阴性、Beclin1表达阳性者OS较长(均P<0.05)。结论LC3、Beclin1及mTOR在乳腺癌中表达均降低,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针刺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ULK)1/2介导的自噬对脑卒中大鼠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针刺+5-氨基-4-甲酰胺咪唑核糖核苷酸(AICAR)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其他4组采用中动脉栓塞法构建模型,并给予相应治疗。治疗后24 h,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海马组织AMPK、磷酸化ULK1(p-ULK1)/ULK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A、Beclin-1表达升高,mTOR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3-MA组大鼠神经元损伤、自噬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海马组织AMPK、p-ULK1/ULK1、LC3B/A、Beclin-1表达降低,mTOR表达升高(P<0.05);针刺+AICAR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海马组织AMPK、p-ULK1/ULK1、LC3B/A、Beclin-1表达明显高于针刺组(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足溃疡(DFU)大鼠低氧诱导因子(HIF)-1α/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GPE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构建DFU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和舒洛地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5、10、20 mg/kg舒洛地特),每组8只,另取8只大鼠设为对照组,连续给药14 d。给药0、3、7、14 d,检测大鼠血糖水平;给药7、14 d,计算创面愈合率;给药结束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印迹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创面组织HIF-1α、GPER、VEGF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舒洛地特低、中、高剂量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和给药0、3、7、14 d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创面组织中HIF-1α、GPER、VEGF蛋白水平和给药7、14 d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降低(P<0.05),创面组织中存在大量炎症细胞及少量新生毛细血管;与模型组相比,舒洛地特低、中、高剂量组血...  相似文献   

14.
生肌象皮膏对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愈合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糖尿病大鼠溃疡模型为载体观察生肌象皮膏对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愈合速度的影响。结果:生肌象皮膏组、凡士林组与糖尿病对照组大鼠的血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生肌象皮膏组在糖尿病溃疡创面的愈合速度上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于5天、7天、14天、2l天有显著性差异;第5、7、14、21天空白组、生肌象皮膏组与凡士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凡士林组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21天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生肌象皮膏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无影响。生肌象皮膏可以促进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细胞自噬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SANFH)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4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雄鼠各半),随机抽样分为:正常(C)组、模型(T1)组、自噬阻断(T2)组、自噬激动(T3)组,每组雌、雄各3只。C组给予生理盐水,T1、T2、T3组分别给予甲泼尼龙、甲泼尼龙+3-甲基腺嘌呤(MA)、甲泼尼龙+雷帕霉素。8 w后处死,取后肢股骨头并测量坏死面积,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检测坏死股骨头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Ⅰ、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及p6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T1、T2、T3组经甲泼尼龙干预8 w后,至少一侧股骨头坏死率分别为83.33%、16.67%、100.00%,T1、T2、T3组与C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且T1组、T3组股骨头坏死面积均显著大于C组和T2组(均P<0.05)。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印迹检测LC3Ⅱ/Ⅰ、Beclin 1、p62蛋白结果显示,T1、T3组股骨头组织中LC3Ⅱ/Ⅰ、Beclin 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C组、T2组(均P<0.05),但p6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回阳生肌膏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致大鼠皮肤溃疡的实验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A和实验组B各18只;造模成功后,实验组A给予回阳生肌膏纱条覆盖创面,实验组B采用含有回阳生肌膏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的纱条覆盖创面,正常组和模型组均只给予含有凡士林的纱条覆盖创面,每天换药1次,给药15 d。结果用药第3、7、14天,实验组A、B溃疡创面面积均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B溃疡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实验组A(P0.05);用药第14天溃疡愈合率比较,实验组B实验组A模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3、10天,实验组A、B肉芽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 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A、B肉芽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6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用药第3、10天,实验组B肉芽组织中eN OS、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实验组A(P0.05),实验组B肉芽组织中IL-6显著低于实验组A(P0.05)。用药第3、10天,实验组A、B血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A、B血清IL-6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用药第3、10天,实验组B血清TGF-β显著高于实验组A(P0.05),实验组B血清IL-6显著低于实验组A(P0.05)。结论回阳生肌膏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致大鼠皮肤溃疡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鞘氨醇激酶1(Sphk1)在糖尿病性心肌病(DCM)大鼠中的自噬作用,为DCM的防治寻求新的靶点。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DCM组(n=10)。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70mg/kg建立DCM大鼠模型。每2周观察大鼠体重、空腹血糖,8周后,检测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取心脏组织,行HE染色观察心脏形态。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phk1、自噬相关蛋白LC3II/LC3I、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表达水平。结果:造模8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CM组体重[(351±27)g比(198±11)g]显著降低,血糖[(6.84±0.93)mmol/L比(32.45±4.27)mmol/L]显著升高(P均=0.001);LVEDd[(7.12±0.36)mm比(6.46±0.28)mm]显著减小、LVESd[(3.39±0.14)mm比(3.72±0.25)mm]显著增加,LVEF值[(82.69±3.37)%比(62.50±3.08)%]显著降低(P<0.05或<0.01);Sphk1[(0.30±0.02)比(1.12±0.20)]、LC3II/LC3I[(0.44±0.05)比(1.03±0.14)]、Beclin 1[(0.35±0.08)比(0.73±0.1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0.01)。HE染色可见心肌细胞增生肥大、排列紊乱。结论:Sphk1通过自噬促使大鼠的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缺血再灌注模型损伤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及与心肌组织细胞自噬的关系。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细胞生物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心肌组织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及黄芪甲苷处理后的心肌组织损伤、细胞自噬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使大鼠心肌组织中心肌灶性病变严重,兼有波浪改变及大片炎症细胞浸润,与假手术组相比损伤面积明显增多(P<0.05),而黄芪甲苷低、高剂量组均可使心肌灶性病变和炎症细胞浸润的面积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激活心肌组织细胞中Beclin1的表达(P<0.05),而黄芪甲苷低、高剂量组均可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心肌组织细胞Beclin1表达(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面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与自噬相关的Beclin1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何克  孙官军  彭旭  银毅 《心脏杂志》2022,34(5):502-509
目的 探讨间歇性低氧预适应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及单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不协调51样自噬激活激酶1(ULK1)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lank组)、对照组(Control组)、EE组、EE+1wIH组和EE+3wIH组,EE+1wIH组和EE+3wIH组大鼠在构建EE模型前分别给予1w和3w的IH预处理,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进行游泳训练,且EE组、EE+1wIH组和EE+3wIH组构建EE模型;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 (cTnI)水平,铬变素2R(C-2R)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缺血缺氧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内自噬小体数量,免疫组化检测抗体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Ⅱ (LC 3 Ⅱ)和Beclin 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AMPK-mTOR-ULK1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 结果 在Blank组中,所有心肌细胞的边界清晰,并且呈均匀的绿色染色;在Control组中,心肌细胞边界清晰,仅有少量红染散在组织中;在EE组中,部分心肌细胞的边界不清晰,心肌细胞以红色为主,少数呈绿色,说明大部分的心肌细胞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缺血和缺氧的影响。EE+1wIH组和EE+3wIH组红染心肌细胞数明显低于EE组。与Blank组相比,EE组血浆cTnI水平、C-2R平均光密度(MOD)、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组织自噬数量、Beclin1、LC3 II、p-AMPK、ULK1蛋白明显升高,p-mTOR蛋白明显降低(P<0.05),与EE组相比,EE+1wIH组和EE+3wIH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 结论 EE可导致大鼠心肌自噬水平明显升高,而IH可能通过调控AMPK-mTOR-ULK1信号通路改善EE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的自噬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mTOR/ULK1自噬信号通路探讨绞股蓝总甙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主动脉脂质沉积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健康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绞股蓝总甙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绞股蓝总甙组和辛伐他汀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4周,绞股蓝总甙组和辛伐他汀组分别采用绞股蓝总甙2.973 g/(kg·d)、辛伐他汀2.275 mg/(kg·d)灌胃8周,模型对照组、正常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HE染色观察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ULK1、Beclin1、LC3、p-mTOR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对照组TG、TC和LDLC水平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P0.05),主动脉管腔见较大粥样斑块,ULK1、Beclin1、LC3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pmTOR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绞股蓝总甙组和辛伐他汀组TG、TC和LDLC水平降低(P0.05),HDLC水平升高(P0.05),主动脉管腔粥样斑块明显减少,ULK1、Beclin1、LC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p-mTOR蛋白表达水平呈下调趋势(P0.01或P0.05)。结论绞股蓝总甙可能通过调控自噬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进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