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4和核转录因子(NF)-κB及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探讨吡格列酮对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吡格列酮(15 mg/kg)治疗组。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试验测定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ELASA)技术测定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脑组织TLR4和NF-κB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脑组织TLR4和NF-κB mRNA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干预组相比,吡格列酮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0.05),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脑组织中TLR4和NF-κB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并降低血中炎症反应相关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槲皮素介导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对直肠癌模型大鼠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饲养SD大鼠,二甲基肼构建直肠癌模型,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25、50、75 mg/kg)处理7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组织病理学变化,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TLR4、NF-κB p65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NC组相比,Model组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显著升高;结肠组织上皮细胞不规则,结构被破坏;TLR4和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S期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P<0.05);与Model组相比,槲皮素处理各组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显著降低,组织病理结构稍微有所改善,TLR4和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G2/M期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多(P&l...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核因子κBp56、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表达及炎症细胞渗出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参考Longa5分制法在动物麻醉清醒后进行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核因子κBp56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表达,运用HE染色观察多形核白细胞浸润的情况。结果他汀组与缺血组比较,大鼠缺血侧脑组织中核因子κBp56蛋白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表达减少(P<0.05),多形核白细胞渗出减少(P<0.05),神经病学评分也减少(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抑制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核因子κBp56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表达,从而减少炎症细胞渗出,抑制大鼠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最终减轻其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基于核转录因子(NF)-κB-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COX)-2信号通路探究瑞芬太尼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清洁及健康雄性大鼠32只,8只为空白组,剩余24只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模型组、低、高剂量瑞芬太尼组各8只。采用Longa 5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NOS;采用色谱柱检测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HT);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NF-κB、iNOS、COX-2。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剂量瑞芬太尼组神经功能损伤明显降低,神经递质NE、DA含量明显降低,5-HT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iNOS、COX-2、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瑞芬太尼通过调控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蛋白水平,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sculetin(ESC)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将大鼠模型均分为ESC处理组和模型组,其中ESC处理组大鼠通过灌胃给予ESC,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通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显示梗死面积,观察ESC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形态的改变;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组织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NF)-κB、胶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GDNF)表达;采用黄嘌呤氧化酶-羟胺法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对大鼠模型进行评分,其中1~3分视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率为89.41%。与模型组比较,ESC处理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显著降低,脑组织TLR4、NF-κB表达显著降低,MDA活性显著下降,而SOD活性及GDNF表达显著上升(均P0.05)。结论 ESC可通过降低TLR4、NF-κB、MDA含量,升高GDNF表达及SOD活性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发挥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炎症反应的降低及抗氧化能力的提高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檗碱(BBR)对2型糖尿病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半影区内质网应激相关炎症通路的影响。方法72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和链尿佐菌素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数字抽签随机将糖尿病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糖尿病大鼠+BBR治疗组(BBR组)、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组(MCAO组)、糖尿病大鼠MCAO+BBR治疗组(MCAO+BBR组),纳入研究每组6只。治疗组在术前48 h、24 h和术后6 h经胃灌注给予相应剂量药物。采用线拴法制备大鼠MCAO模型,进行神经缺损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葡萄糖调控蛋白78(GRP78)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炎症通路蛋白GRP78、胰腺内质网激酶(PERK)、磷酸化PERK(p-PERK)、核因子(NF)-κB p65表达情况。结果在脑缺血半影区,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MCAO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83±0.41)分,高于MCAO+BBR组大鼠(1.67±0.52)分(P<0.05),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和内质网应激相关炎症通路蛋白GRP78、PERK和NF-κB p65的表达水平亦增高(P<0.05)。BBR治疗亦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半影区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和内质网应激相关炎症通路蛋白(GRP78、PERK和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论BBR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相关炎症通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楠  唐金荣 《山东医药》2015,(12):103-105
Toll样受体4(TLR4)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一种跨膜受体蛋白,属于Ⅰ型跨膜糖蛋白受体,可以识别外源性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和内源性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并启动免疫应答。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损伤的神经元等产生并释放大量的低分子透明质酸、热休克蛋白等物质,作为内源性配体激活TLR4介导的信号通路,产生炎性级联反应,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炎症反应和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核转录因子-κB(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木犀草素对心力衰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1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心力衰竭组(H组)和木犀草素治疗组(L组),各17只大鼠。采用开胸手术建立心力衰竭动物模型,L组大鼠给予50 mg/(kg·d)木犀草素(体积3 mL)灌胃。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胶原形成情况。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脑钠肽(BN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心肌组织IL-1β、IL-6、TNF-α、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H组LVEF、FS降低(P<0.05),LVEDD、LVESD、LVEDV、LVESV增加(P<0.05);与H组比较,L组LVEF、FS升高(P<0.05),LVEDD、LVESD、LVEDV、LVESV降低(P<0.05)。HE染色:S组大鼠心肌组织正常;H组大鼠心肌坏死和炎症浸润严重;L组大鼠心肌坏死和炎症浸润明显减轻。Masson染色:与S组比较,H组胶原面积比增加(P<0.05);与H组比较,L组胶原面积比降低(P<0.05)。与S组比较,H组血清BNP、IL-1β、IL-6、TNF-α水平及心肌组织IL-1β、IL-6、TNF-α、TLR4、MyD88、NF-κB p65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H组比较,L组血清BNP、IL-1β、IL-6、TNF-α水平及心肌组织IL-1β、IL-6、TNF-α、TLR4、MyD88、NF-κB p65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木犀草素可抑制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炎症反应和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发挥对心力衰竭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干预组、生理盐水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结合HE染色、原位杂交、免疫组化、荧光免疫组化双标,观察缺血侧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以及NF-κB p65、ICAM-1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结果:局灶脑缺血/再灌注24 h脑梗死面积最大,PDTC干预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模型组抗小鼠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2种炎性介质的表达都强于其它组(P0.05),PDTC干预组GFAP和2种炎性介质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早期有大量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出现在缺血区并表达NF-κB p65、ICAM-1,可能启动炎症级联反应,影响其它神经细胞的继发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HSP70)与Toll样受体4(TLR4)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规律及丁苯酞(NBP)预处理对其表达规律的影响,探讨NBP预处理防治脑缺血的作用。方法 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BP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6 h、12 h、24 h4、8 h亚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模型,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采用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HSP70与TLR4的平均灰度值。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HSP70在缺血再灌注6 h明显升高,于24 h达到峰值(P<0.05),TLR4在缺血再灌注6 h时表达较高,随灌注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高(P<0.05);NBP预处理组HSP70与TLR4阳性表达在各时间点明显增加但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 NBP预处理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LR4及其内源性配体HSP70的表达,有效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正>核转录因子(NF)-κB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包括星形胶质细胞(AC)、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能诱导多种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和炎性介质的表达〔1〕。脑缺血后,NF-κB与AC的活化增殖密切相关,是参与脑损伤后炎症反应的重要信号调控因子〔2〕,被许多专家认为是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1 NF-κB和κB抑制蛋白(IκBs)NF-κB最初于1986年在B淋巴细胞中发现,它能与免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PDTC干预组、生理盐水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结合HE染色、原位杂交、免疫组化、荧光免疫组化双标,观察缺血侧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以及NF-κB p65、ICAM-1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结果 局灶脑缺血/再灌注24h脑梗死面积最大,PDTC干预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模型组GFAP和2种炎性介质的表达都强于其它组(p<0.05),PDTC干预组GFAP和2种炎性介质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大量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出现在缺血区并表达NF-κB p65、ICAM-1,可能启动炎症级联反应,影响其它神经细胞的继发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调控Toll样受体(TLR)4/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大鼠结肠黏膜大体评分和病理组织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IL-10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和PCR检测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基因表达,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白藜芦醇与TLR4/NF-κB信号通路的结合进行验证。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病理评分、TNF-α、IL-6、IL-1β水平、TLR4和NF-κB蛋白及mRNA水平较高,IL-10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各剂量组TNF-α、IL-6、IL-1β、TLR4和NF-κB蛋白及mRNA水平较低,IL-10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子对接验证白藜芦醇与TLR4、NF-κB分子的结合能分别为-6.37、-5.31。结论 白藜芦醇可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MyD)88/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探讨肾衰饮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炎症状态的干预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进行4 w的干预治疗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印迹检测大鼠肾脏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E染色显示大鼠肾脏组织发生明显病理改变,血Scr、BUN、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肾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血清Scr、BUN、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肾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肾衰饮能有效改善CRF大鼠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是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发生,达到治疗CRF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HIF-1α对于使用七氟烷后处理的小鼠减轻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将8周龄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进行假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 HIF-1α稳定剂+心肌缺血/再灌注,HIF-1α抑制剂+心肌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取经典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之后对小鼠进行七氟烷后处理。分别检测四组大鼠的心肌组织中HIF-1α,NF-κB,TLR4,SOD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相关mRNA水平,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水平,心肌组织MPO活性等。结果:在进行处理之前,四组小鼠的AAR/LV以及An/A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处理后,I/R组小鼠的AAR/LV以及An/AA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DMOG+I/R组相比I/R组,AAR/LV以及An/AAR均发生了显著降低(P0.001),YC-1+I/R组相比I/R组,AAR/LV以及An/AAR又均发生了显著升高(P0.01);当小鼠发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小鼠体内的HIF-1α蛋白水平显著下调,炎症因子NF-κB和TLR4显著上升,抗氧化蛋白SOD显著下降,促凋亡蛋白Bax显著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显著下降;而当在此基础上加入HIF-1α增强剂DMOG时,可以使炎症因子NF-κB和TLR4显著下调,抗氧化蛋白SOD显著上升,促凋亡蛋白Bax显著下降,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显著升高,加入HIF-1α抑制剂YC-1现象相反;I/R组小鼠的NF-κB和TLR4水平显著升高(t=4.687,5.124,P0.05),DMOG+I/R组相比I/R组,其NF-κB和TLR4水平发生显著下降(t=4.112,4.197,P0.05),YC-1+I/R组相比I/R组,其NF-κB和TLR4水平发生显著回升(t=2.335,2.138,P0.05);经过处理之后,对照组小鼠的MPO活性为(0.28±0.54),I/R组小鼠的为(1.45±0.31),显著升高(t=3.875,P0.05),DMOG+I/R组的为(0.88±0.23),相比I/R组发生了显著降低(t=3.224,P0.05);而YC-1+I/R组的为(1.98±0.39),相比I/R组发生了显著回升(t=3.015,P0.05)。结论:HIF-1α可有效减轻大鼠在心肌损伤/再灌注所致的炎性损伤并避免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肌细胞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干扰或过表达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A3对过氧化氢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构建PDIA3干扰及过表达载体稳定株系,采用过氧化氢(H 2O 2)诱导建立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将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NC组)、H 2O 2组、H 2O 2+si-con组、H 2O 2+si-PDIA3组、H 2O 2+pcDNA组、H 2O 2+pcDNA-PDIA3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PDIA3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PDIA3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收集各组星形胶质培养基上清液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H 2O 2组星形胶质细胞中PDIA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H 2O 2组细胞LDH释放量、TNF-α、IL-6水平、细胞凋亡率及p-p38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干扰PDIA3表达后明显升高(P<0.05),PDIA3过表达后明显降低(P<0.05);H 2O 2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干扰PDIA3表达后明显降低(P<0.05),PDIA3过表达后明显升高(P<0.05)。结论PDIA3过表达可改善H 2O 2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及炎症损伤,其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保护作用。方法C3H/HeJ小鼠16只采用线栓法制作TLR4先天缺损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C3H/HeJ组),以C3H/HeN小鼠16只作对照(C3H/HeN组),观察缺血6h及再灌注24h时,两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及血清TNF-α水平。光镜及电镜观察两者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情况。结果与C3H/HeN组比较,再灌注24h时,C3H/HeJ组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小(P<0.05);脑含水量明显降低,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01);血清中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脑缺血皮质区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轻于C3H/HeN组小鼠。结论C3H/HeJ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减轻,TLR4介导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炎性细胞因子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喹诺酮类抗菌药对细菌性角膜炎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30只SD健康雄性大鼠,10只为正常组,其余20只建立细菌性角膜炎模型,分为模型组、药物干预组,分别对3组大鼠进行干预。检测各组大鼠角膜溃疡面积、浸润深度、中央厚度,对比角膜炎症指数、炎症细胞密度,Western印迹检测toll样受体(TLR)4、核转录因子(NF)-κB p65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散射比浊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组角膜溃疡面积、溃疡浸润深度、角膜中央厚度、角膜炎症指数、炎症细胞密度、TLR4、NF-κB p65相对表达量、IL-6、IL-1β、TNF-α、MDA、OX-LDL水平均显著较低(P<0.05),CAT水平显著较高(P<0.05)。结论 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莫西沙星对细菌性角膜炎模型大鼠进行干预,能够促进大鼠角膜组织溃疡修复,减轻大鼠角膜组织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细菌性角膜炎大鼠角膜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其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氧(ROS)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大鼠大脑皮层中分离出的星形胶质细胞为实验对象,采用氧糖剥夺/再灌注模型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以5、10、20、40、80μg/ml人参皂苷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做处理的细胞)、模型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给药组(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作用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人参皂苷作用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20μg/ml)细胞的凋亡率、ROS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3组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给药组(20μg/ml)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给药组(20μg/ml)细胞凋亡率和RO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20μg/ml)细胞凋亡率和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给药组(20μg/ml)Bcl-2、Cyclin D1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20μg/ml)Bcl-2、Cyclin D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Bax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人参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和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可能是通过影响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干湿质量法检测脑含水量;ELISA法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干扰素(IFN)-γ含量水平;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尼氏染色、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②吡格列酮组较模型组NF-κB、IFN-γ含量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模型、吡格列酮两组中二者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③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凋亡细胞明显降低而健存神经元显著增多(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细胞水肿、形态学改变及抗神经细胞凋亡途径,对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