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帕金森病(PD)是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主要病变位于黑质纹状体系统。PD疾病的主要症状,除了主要的运动症状(震颤、运动徐缓和强直)之外,还延至其他领域,比如意识障碍、抑郁、淡漠等精神症状;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出汗、性功能障碍等自主神经症状;失眠、不安腿综合征(RLS)、周期性肢体运动(PLM)等睡眠障碍,疼痛、麻木、痉挛、嗅觉障碍等感觉障碍,这些统称为非运动症状。PD的非运动  相似文献   

2.
parkin基因与帕金森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PD)病因至今未明,随着PD双生子研究的深入和多种单基因遗传型PD致病基因的发现,遗传因素在P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备受关注。1998年Kitada等在日本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青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autosomal recessive juvenile parkinsonism,AR-JP)家系中定位并克隆了AR-JP的致病基因,命名为parkin基因。  相似文献   

3.
<正>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能引起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人们从侧重运动症状的研究逐步转向非运动症状的研究,非运动症状已成为PD研究的新热点。PD的非运动症状包括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精神症状、睡眠障碍、胃肠道系统症状(吞咽障碍、流涎等)及不宁腿综合征等。流涎作为PD病人常见的非运动症状,给病人的社交、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将对PD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正>帕金森病(PD)是神经系统常见的退行性病变,表现为震颤、强直和运动迟缓等运动障碍和嗅觉减退、便秘、抑郁等一系列非运动症状。病理研究发现,PD患者在发病4年后,黑质多巴胺严重缺失,进入进展期~([1])。Giugni及Okun~([2])将出现运动并发症(包括运动波动或者异动症)的PD定义为进展期PD。对于进展期PD,单纯口服药物治疗通常不足以充分改善运动障碍和运动并发症,需要非口服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针干预对帕金森综合征(PD)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干预机制。方法 大鼠设置对照组、PD组(造模)、电针干预组(造模+电针)、pcDNA3.1组(造模+电针+尾静脉注射pcDNA3.1空载体)和cGAS-pcDNA3.1组(造模+电针+尾静脉注射cGAS-pcDNA3.1重组载体),造模采用羟多巴胺(6-OHDA)。旷场试验及转棒试验测试大鼠行为学功能,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状态,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脑组织中环腺苷酸鸟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刺激基因(STING)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D组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及脑组织中GSH-Px、SOD水平明显降低,跌落潜伏期明显缩短,脑组织中MDA、IL-1β、TNF-α水平及cGAS、STING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脑组织有明显病理改变;与PD组相比,电针干预组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及脑组织中GSH-Px、SOD水平明显升高,跌落潜伏期...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嘹。部分家族性PD致病基因的发现,为PD的遗传性提供了直接证据。本文就PD相关基因的定位、分子结构、表达产物的活性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巴胺D_2受体(DRD_2)CA双核苷酸短串联重复序列(CA_n-STR)以及多巴胺D_3受体(DRD_3)Ser9Gly多态性与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左旋多巴治疗个体差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8例原发性PD患者(PD组)以及9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抽取外周静脉血,分析DRD_2CA_n-STR和DRD_3Ser9Gly基因型。同时记录PD患者基本临床特征,包括起病年龄、病程、Hoehn和Yahr分期(H&Y分期)、左旋多巴剂量及等效剂量(LED),以及评估PD统一评定量表(UPDRS)、非运动症状评分量表(NM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等。比较PD患者不同基因型临床特征的差异,分析基因多态性与PD患者左旋多巴疗效的相关性。结果:2组间DRD_2CA_n-STR和DRD_3Ser9Gly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无显著差异。不同DRD_2CA_n-STR基因型PD患者间临床特征无明显区别。而不同DRD_3Ser9Gly基因型PD患者间,Gly/Gly组患者UPDRS总分及第Ⅲ部分评分显著高于Ser/Gly以及Ser/Ser组(均P<0.01),各组LED和左旋多巴剂量无明显差异。多因素逐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DRD_3Ser9Gly基因型是UPDRS总分及第Ⅲ部分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  相似文献   

8.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症状为主的神经变性疾病,伴随多种非运动症状。目前,针对PD的研究焦点多集中于运动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但近年研究发现,周围神经病变在PD中同样有着较高的患病率,以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2004年Muller等发现,PD患者感觉神经动作电位小于对照组。2008年Toth等首次提出原发性PD患者存在"无明确原因"的周围神经病变(排除已知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其他医学病症:糖尿病、遗传性神经病、炎症性神经病、代谢紊乱、副蛋白血症和肿瘤等),观察到PD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_(12)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亚型帕金森病(PD)患者中parkin基因全部12个外显子的缺失分布,探讨parkin基因在PD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63例PD患者根据发病年龄分为早发性PD(32例)和晚发性PD(31例)。以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parkin基因第1~12号外显子,然后行琼脂糖电泳,观察外显子纯合性缺失的分布。结果 63例PD患者中发现外显子2、4纯合性缺失各1例,外显子3纯合性缺失2例,这些缺失均出现于早发性PD组。结论 parkin基因外显子2~4的纯合性缺失可能是我国早发性PD患者的致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未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方法 对106例早期未治疗的PD患者及108例对照组进行非运动症状问卷调查,分析非运动症状的分布状况,并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进行比较,其中PD老年组76例,年龄(66.8±6.6)岁,非老年组30例,年龄(57.3±5.2)岁;结合临床特征等因素分析非运动症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1)老年PD组的非运动症状总数(13±7)个和非老年PD组的非运动症状总数(11±4)个,均高于同龄对照组[分别为(4±2)个和(2±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43、12.145,均P<0.001).(2)老年PD组非运动症状发生率有20项,而非老年PD组非运动症状发生率有9项,均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项发生率中老年组以便秘、非老年组以嗅觉障碍的发生率最高.(3)老年PD组非运动症状发生个数与病程(r=0.413)、Hoehn-Yahr分级(r=0.318)和年龄(r=0.385)呈正相关(P<0.05);非老年PD组非运动症状发生个数与Hoehn-Yahr分级呈正相关(r=0.306,P<0.05). 结论 老年和非老年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同龄对照组;非运动症状普遍存在于早期PD患者,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及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应提高对非运动症状诊断和合理治疗的重视,才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病人便秘与运动症状发生及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PD病人共96例。对所有PD病人进行PD统一评分量表第3部分(UPDRSⅢ)、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帕金森Hoehn-Yahr分级量表进行评价。依据便秘罗马Ⅳ诊断标准,将PD病人分为伴便秘组与不伴便秘组;再根据便秘与PD运动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将PD伴便秘组分为两个亚组,并对以上各组的一般情况、便秘类型及运动症状特征以及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组间比较,最后分析PD运动症状与便秘之间的相关因素。结果96例PD病人中便秘的发生率为59.37%(57/96)。其中慢传输障碍型26例(45.61%),进出口障碍型8例(14.03%),混合型23例(40.35%)。PD伴有便秘组较不伴便秘组的每日左旋多巴等效量(LED)更大(P<0.05)。伴有便秘的57例PD病人中,便秘早于运动症状前发生的有27例,便秘晚于运动症状的有30例,分别占便秘组的47.37%和52.63%。与运动症状出现后发生便秘的PD病人相比,运动症状出现前发生便秘的PD病人PD病程更短(P<0.05),而便秘病程相对更长(P<0.05)。与便秘晚于运动症状的PD亚组相比,便秘早于运动症状的PD亚组中轴分和姿势步态分在UPDRSⅢ总分中所占的比例较高(P<0.05);便秘早于运动症状的PD亚组运动症状进展、姿势步态进展及中轴症状进展也较便秘晚于运动症状的PD亚组更快(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D的中轴症状是便秘发生的影响因素。PD中医证型分布显示,伴便秘的PD病人以阴阳两虚证为主;而不伴便秘的PD病人则以肝肾不足证为主。PD病人便秘的中医证型以脾肾阳虚证为主。结论便秘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且可能在PD运动症状前出现,伴便秘的PD病人比不伴便秘的PD病人运动症状更加严重;便秘早于运动症状前出现的PD病人,不仅中轴分更高,其运动症状的进展也更快;而PD便秘的发生与病人的中轴症状具有相关性。PD伴或不伴便秘病人的中医证型分布不同,故应运用非单一辨证的方法以获良效。  相似文献   

12.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疾病,主要以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病理特征。除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外,非运动症状,如认知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疲劳、抑郁、焦虑等在PD中也非常常见。其中PD认知功能障碍分为PD轻度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参与多巴胺代谢的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G1947→A位点突变所致的基因多态性、NAD(P)H醌氧化还原酶基因〔NAD(P)H:quinoneoxidoreductase,NQO1〕cDNA609C→T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遗传易患性的关系。方法用PCRRFLP分析COMT、NQO1基因多态性。结果COMT基因型分布频率在PD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45)。和对照组比较,PD组野生型(G/G)和突变型纯合子(A/A)的频率分布有增高趋势,而杂合子基因型(G/A)的分布则有降低趋势。NQO1基因T等位基因频率PD组(52%)高于正常对照组(43%)。含T碱基的NQO1基因型频率PD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患PD的相对危险度(OR)为3.8。在COMT基因型为G/G基因型的个体,带有T碱基的NQO1基因型在PD组占91.2%,对照组占64.4%,其患PD的OR值为5.7(P=0.001)。结论CCOMT基因的G/G和A/A基因型、NQO1基因的T等位基因都是PD的危险因素。CCOMT基因的G/G基因型与NQO1基因的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可相互协同,增加PD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条件下的α1 抗糜蛋白酶 (AACT)信号肽基因多态、α2 巨球蛋白(A2M )基因外显子 2 4缬氨酸 /异亮氨酸 (V/I)多态与帕金森病 (PD)发病风险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 (PCR RFLP) ,在 66例PD患者、12 0例健康对照者中观察AACT信号肽基因多态、A2M基因V/I多态的分布 ,并通过比值比 (OR)对两种多态与PD作相关分析。 结果 PD患者与健康老人间不存在AACT A/T等位基因多态分布的差异 (P >0 0 5 ) ,但PD患者AACT A/A纯合子基因型与PD正关联 (OR =2 44 ,P <0 0 5 ) ,而且这种正相关主要存在于 <60岁的PD患者中 (OR =12 5 7,P <0 0 5 ) ;PD患者中A2M I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 =0 3 9,P <0 0 5 ) ,且PD患者A2M I/I纯合子基因型与PD负关联 (OR =0 3 2 ,P <0 0 5 ) ,这种负关联主要存在于≥ 60岁的PD患者中 (OR =0 3 1,P <0 0 5 )。 结论 AACT A/A纯合子基因型可能是PD发病的风险因子 ,而A2M I等位基因则有可能是PD发病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15.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且经典的运动障碍疾病,同时也是发生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1817年该病首次描述于James Parkinson的著作《Essay on the shaking palsy》中。PD早期,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导致基底神经节的功能破坏,进而产生运动迟缓、震颤、肌强直等经典的PD运动症状,同时PD还伴有便秘、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其中一些症状,如嗅觉减退的出现,甚至可早于运动功能障碍十多年[2]。1 PD外科手术治疗的历史发展与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分析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PD)的主要表现,如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及维生素D可能对PD症状有影响,甚至可能影响疾病发展或是疾病进展的风险,探讨散发性PD发病的风险可能受VDR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及血浆维生素D是否与PD发病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帕金森病(PD)的诊断及其运动症状治疗水平的提高,其非运动症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所谓非运动症状是针对运动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体位姿势障碍)而言,主要包括感觉障碍、睡眠障碍、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抑郁是PD精神障碍的最常见症状,其发生率为40%~50%[1]。本研究比较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和对比抗抑郁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盐酸舍曲林对老年PD伴抑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疆维汉两民族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方法入选130例PD患者和80例健康人,通过完成临床症状评定量表评分(UPDRS)及HoehnYahn(H-Y)评分,非运动症状评分量表,比较维汉两民族PD患者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的差异性。结果维汉两民族PD患者在病程,起病年龄,UPDRSⅠ,Ⅱ,Ⅲ部分及H-Y分级及首发症状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胀、睡眠障碍、便秘、疲乏和排尿困难是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主诉,其发生率在维汉两民族PD所占比率分别为:38.75%vs 38%;37.5%vs 60%;41.25%vs 38%;32.5%vs 24%;35%vs 62%。维汉两民族PD患者在便秘及疲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PD患者在便秘及疲乏方面较汉族PD严重,而维汉两民族PD患者在其他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贵州西江苗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的基因频率、基因突变类型特点及分布特征,从分子水平揭示G6PD基因多态性。方法世代居住当地苗族男性431人,用四氮唑蓝(NBT)纸片定性法及G6PD/6PGD比值法作G6PD缺陷症筛查。确诊者用错配引物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分析法(PCR—RE)进行中国人常见7种G6PD基因突变型分析,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法(ARMS)验证其中3种突变。结果431人中检出G6PD缺陷28例,总检出率6.50%,缺陷症基因频率0.065。缺陷基因分析:检出突变基因cDNA95(A→G)6例,发生频率为0.214;cDNA1024(C→T)8例,发生频率为0.286;cDNA1376(G→T)1例,发生频率为0.036;cDNA1388(G→A)7例,发生频率为0.250,未知型突变6例;未发现cDNA487(G→A)、cDNA493(A→G)、cDNA592(C→T)突变。结论G6PD缺陷症在贵州西江苗族人群有着较高的的基因频率,其主要突变类型为G6PD基因cDNA1024(C→T)、cDNA1388(G→A)、cDNA95(A→G)3种。中国人中较常见的cDNA1376(G→T)突变在该人群中频率较低,与已有报道的贵州汉族及其他民族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病(PD)是以运动强直、运动迟缓、震颤和非运动症状(NMS,如睡眠障碍、抑郁、便秘、疼痛等)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NMS将会伴随PD整个病程,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综述了PD患者NMS的主要表现及治疗,为PD患者NMS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