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将近50%,已成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病发病、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由于老年人高血压在发病学、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等方面都与非老年人有不同之处,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体位性血压变异、餐后低血压(PPH)、多病共存、难治性高血压等。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将有助于提高老年人高血压的诊疗水平。现介绍老年高血压上述5大特点及其临床诊治路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与护理风险防范。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测量的结果将患者的分为直立性低血压组(观察组)和直立性高血压组(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不同年龄段体位性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和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情况。结果年龄在80岁以上的患者其发生体位性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的概率明显高于年龄在65岁-80岁之间的患者,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体位性高血压患者和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较高。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中体位性低血压和体位性高血压都比较常见,同时往往都存在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等心脑血管疾病,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老年高血压患者快速增多,他们临床上有收缩压高、波动大、昼夜节律异常、白大衣高血压与假性高血压多等特点。老年患者一般血压150/90 mmHg以上开始降压并须降到该血压值以下,如耐受可降至140/90 mmHg以下,但高龄患者一般情况下不宜低于130/60 mmHg。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也是指南推荐的五大类。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清晨高血压及多病共存状态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类型,而且难治性高血压多见,临床上需要注意合并有体位性血压变异、餐后低血压等老年高血压的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ABPM)技术对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评价价值。方法对152例门诊老年人进行卧位及立位3min血压测量,根据血压变化将患者分为体位性低血压组及非体位性血压组。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并比较两组全天、白天以及夜间的平均血压、平均脉压、血压负荷、血压变异系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以及24h血压昼夜节律。结果体位性低血压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收缩压负荷、夜间舒张压负荷、全天收缩压变异系数均高于非体位性低血压组,血压昼夜节律以反杓型为主。结论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用药指导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作用;老年体位性低血压存在夜间高血压、卧位高血压、收缩压波动范围大、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特点,上述特征均可造成重要靶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老年高血压治疗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老年人高血压有其特有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如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对神经反射的敏感性降低、体液成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等,在老年人群中收缩期高血压占很大的比例,降压治疗效果差,因此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考虑其特点,本文综述了抗高血压药物在老年人群中的治疗进展,提出对于老年人高血压降压治疗应该多方面综合考虑,不仅要考虑血压的降低,而且要考虑老年人同时合并的疾病及各器官功能状态,降压药物从小剂量开始,联合用药才能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6.
背景 体位性高血压会增加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而血小板参数与凝血功能指标是评估高血压患者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重要指标,故分析体位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有利于体位性高血压的诊治.目的 探究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指标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体位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  相似文献   

7.
体位性低血压是引起晕厥的第二大病因,多见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的老年人群,然而其发病隐匿,经常被漏诊、误诊。该文报道1例由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严重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以期加深临床上对维生素B12缺乏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了解老年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产生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临床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 对86例老年患者进行调查.询问其基础疾病、服药情况等,并榆测立位、卧位血压变化.结果 经榆测,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患病率为22.1% (19/86) 其中长期服用降压扩血管药物占10.3% (9/86)、镇静安眠药占6.4% (5/86)、降糖药物占3.2%(3/86)、利尿剂占2.2% (2/86);另外老年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大血管壁硬化、弹性减弱、顺应性下降、心输出量减少等,也是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征,与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结论老年患者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护理的关键是了解其用药、病理生理等情况,注重立:卧位血压的检测,对高危患者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减少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害,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76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分为对照组(单纯性高血压)38例、观察组(体位性低血压)38例。将两组的血压节律特点进行比对,根据血压节律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夜间舒张压、夜间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全天和日间舒张压、收缩压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可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方法的调整提供指导,预防或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体位性高血压是一种重要但重视程度不够的临床现象,尤其多见于老年高血压及过度杓型血压患者。其机制未明,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有关。最近的研究表明,体位性高血压与隐匿性脑梗及认知功能障碍独立相关。正确认识体位性高血压及其机制,对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评估及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应用氯沙坦和有效社区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和心理特征.给予氯沙坦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有效社区干预.结果 根据老年高血压并发症多、血压波动大、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等临床特征.经氯沙坦(50~100) mg/d治疗8周后,患者血压均有明显改善.同时经过社区全面干预治疗,2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尚可5例,优良19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行社区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增强药物治疗效果.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及家属的教育,积极开展社区高血压防治健康讲座等方式,可提高老年人高血压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Niarchos等认为60岁以上、收缩压>160而舒张压≥95毫米汞柱者为老年高血压。老年高血压很常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0岁以上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约占1/3,65岁以上可增至50%左右。高血压是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心血管疾患又是老年人致残和病死的主要原因。由于组织器官衰老对血压调节的影响,故老年高血压与一般成人高血压有所不同,现综述如下。病理生理老年高血压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收缩期高血压较多见,而且血压调节障碍,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收缩压主要受左室搏出量、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血压改变的特点及其并存神经认知障碍的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本院住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对其进行卧立位血压测量,并对其体位性血压进行分类判断,同时对其是否并存神经认知障碍进行检测。结果在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23例为体位性低血压(OH组),11例为体位性高血压(OHT组),76例为体位性正常血压(ONT组);3组间性别、年龄以及卧位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H组患者的卧位收缩压显著性高于ONT组和OHT组(P<0.01);OH组患者的立位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性低于ONT组和OHT组(P<0.01);OH组患者神经认知障碍发生率为47.83%;OHT组患者神经认知障碍发生率为18.18%;ONT组患者神经认知障碍发生率为7.89%,OH组患者的神经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OHT组和ON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变换体位容易出现OH,且OH患者中并存神经认知障碍的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高血压常伴有种种合并症,今就老年高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以及老年高血压合并胃溃疡的药物治疗进行介绍。老年高血压与心律失常老年与心律失常杉浦等报告,60岁以上尸检1000例,其中室上性早搏占34.2%,窦速占15.3%,室性早搏占14.3%,Ⅰ度房室阻滞占14.1%,窦缓占13.6%,房颤占12.2%。对老年心律失常治疗的适应症,治疗方法及药物选择,与一般成年人无明显差异。高血压与心律失常高血压为心律失常的基础疾病。室性早搏与血压值呈正相关,室上性早搏在收缩压高峰时增多。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左室肥厚。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较不伴有者的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这与心肌细胞肥大、心肌内局限性纤维化、心内膜下缺血、冠脉内膜肥厚等许多因素有关。使左室肥厚消退的降压药有钙通道阻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临床表现、血压情况、并发症、高血压知晓治疗控制情况、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存在不同程度临床表现68.00%,无症状检查时发现3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共20例(40%),发生体位性低血压32%,合并症者70.00%,有并发症者74.00%,解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2%,治疗66%,按规律服药36%,治疗血压基本控制37例,发生心肌梗死2例,脑血管意意外4例。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情复杂,预后较差,应针对上述高血压特点进行干预:健康教育、合理掌握治疗原则、提高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2002年国家卫生部调查显示,我国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已达49.1%,是老年最常见疾病之一,但仅32.2%接受治疗,控制率仅为7.6%[1 ];老年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增加,≥60岁人群的总心血管病发病危险较年轻人增加5.5倍[2].老年高血压特点: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增大,血压波动大,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3].在该病治疗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如降压药物选择受限,与其他多种药物合用时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药物的副反应较年轻人更易显现或突出等,使得这组人群降压达标率更低.若血压控制不佳,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将明显增加[4].中医在老年高血压病治疗方面有独到优势,整体调节、副反应小、联合西药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尚可减少降压药用量及不良反应、保护靶器官等,已得到广泛重视,在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就近10年有关研究及进展做一概述,以便引起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是冠心病、心力衰竭以及脑卒中等疾病的高危发病因素。相关数据中显示,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达到三分之二。老年患者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其中包括血压波动较大、对神经反射的敏感性较低、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合并多脏器功能损伤等,明显降低降压治疗效果。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时应积极考虑其特点,从而选择针对性治疗药物,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对此展开综述,分析各类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体位性高血压是指体位由卧位转为直立位后收缩压升高至少20mmHg(1mmHg=0.133kPa)。体位性高血压的基本病理生理学被认为涉及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但确切病因尚未清楚,可能引起脑、心血管系统等靶器官的损害。体位性高血压是未来高血压发展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α受体阻滞剂治疗有效,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国河南信阳农村地区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5年3月收集的河南信阳农村地区的临床病历资料完整的女性高血压患者2847例。将年龄≥60岁的1166例作为老年组,年龄45~59岁的1681例作为中年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诊室血压及不同体位血压等差异。结果老年组基线收缩压水平显著高于中年组,舒张压低于中年组(P<0.01)。与中年组比较,老年组3级高血压、腹型肥胖、高TC血症及高尿酸血症比例更高,且更易伴发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临床合并症(P<0.01),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比例更高(18.2%vs 15.2%,P=0.033)。老年组与中年组患者未接受降压治疗比例均为59.3%。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年龄等危险因素后显示,体位性低血压与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风险呈正相关(OR=1.632,95%CI:1.200~2.218,P=0.002),与脑卒中无关。结论老年高血压女性较中年高血压女性合并更多的危险因素和临床合并症,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到齿科就诊的机会急剧增多。老年人往往患多种病,即使是口腔科疾病,也应从全身的观点对并发症,包括精神、心理状态及生活环境,进行全面检查和处置。本文重点介绍老年人口腔科治疗的术中管理方法。一般认为,老年人患高血压、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率高,且与老年人的突然死亡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充分认识口腔科处置对循环系统的负担程度,使老年人能够安全地进行口腔科治疗。老年人的高血压病一般来到口腔科诊疗室的老年人中,合并高血压病者并不少,且多为原发性高血压。其特征是:①多数表现为收缩期高血压。②血压变动大。③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由于体位的改变,尤其是起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