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Johnson&Ettinger (J&E)模型是应用广泛的蒸气入侵评估模型,为了验证其对氯代烃类污染物土壤蒸气浓度计算的准确性,构建了箱体模型,模拟1,1,1-三氯乙烷(1,1,1-TCA)蒸气入侵过程,用物理实验方法验证J&E模型评估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1-TCA蒸气迁移速率受土壤孔隙率影响最大,初始源浓度次之,污染源深度影响最小。污染源深度从10 cm加深至30 cm时,3种土壤的衰减因子(FV)分别降低15%、21%和26%;土壤孔隙率从54.5%增大至61.3%时,3种土壤的FV分别降低22%、27%和34%。对比分析J&E模型预测和实验结果发现,A''、B''、C''3种土壤的固气分配系数(αsg)相对偏差平均值分别为13.3%、10.6%和8.8%,迁移扩散系数β相对偏差范围在0.5%~24.2%。J&E模型更适用于污染源较浅、土壤孔隙率较大的污染场地。当污染源较深时,J&E模型的预测结果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成人脊柱侧凸患者长时间步行前后整体和局部的矢状面影像学参数。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就诊的98例成人脊柱侧凸患者,根据行走前矢状面参数将患者分为两组:代偿组(行走前矢状面平衡,矢状面躯干偏移<40 mm且骨盆倾斜角>20°)和失代偿组(行走前矢状面失平衡,矢状面躯干偏移≥ 40 mm且骨盆倾斜角>20°)。步行15 min前后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脊柱矢状面参数,包括矢状面躯干偏移、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比较两组步行15 min前后脊柱矢状面参数,并对每组步行15 min前后矢状面躯干偏移变化值与其余矢状面参数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代偿组19例,其中女16例、男3例,平均年龄为(64.1±5.9)岁,BMI为(24.2±4.6)kg/m2;失代偿组79例,其中女67例、男12例,平均年龄为(66.7±7.2)岁,BMI为(24.9±5.1)kg/m2,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步行前,代偿组患者腰椎前凸角大于失代偿组(Z=2.784,P=0.003),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和矢状面躯干偏移均小于失代偿组(Z=1.953,P=0.028;Z=3.815,P<0.01);两组间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胸椎后凸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步行15 min后,两组间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躯干偏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步行前比较,代偿组和失代偿组患者步行15 min后骶骨倾斜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躯干偏移均增大(代偿组Z=1.718、P=0.043,Z=2.198、P=0.015,Z=3.875、P<0.01;失代偿组Z=1.842、P=0.031,Z=1.943、P=0.021,Z=2.917、P=0.002),骨盆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均减小(代偿组Z=1.639、P=0.047,Z=3.624、P<0.01;失代偿组Z=1.812、P=0.039,Z=3.893、P<0.01);失代偿组患者步行15 min后胸椎后凸角也较步行前增大(Z=2.287,P=0.012)。代偿组、失代偿组患者步行15 min前后矢状面躯干偏移变化值均与骨盆倾斜角变化值呈负相关(rs=-0.519、-0.625,P=0.024、0.001),与骶骨倾斜角变化值、腰椎前凸角变化值、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变化值均呈正相关(代偿组rs=0.519、0.645、0.645,P均<0.05;失代偿组rs=0.625、0.407、0.407,P均<0.01)。结论 成人脊柱侧凸患者长时间行走后矢状面平衡的代偿机制逐渐减弱或消失,骨盆及脊柱伸肌肌群的疲劳可能是代偿机制消失的原因。对于初次就诊时矢状面躯干偏移<40 mm、骨盆倾斜角>20°的患者,建议在行走15 min后再次拍摄X线片重新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矢状面失平衡。  相似文献   

3.
料仓通气技术具有成本低、噪音小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黏附性粉体下料过程中。为确定黏附性煤粉下料过程的最优通气条件,在自行搭建的有机玻璃料仓上进行煤粉的通气下料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气可以显著促进煤粉下料,但通气高度和通气气速对下料过程的影响存在耦合作用。以气泡运动理论为基础,结合气泡与颗粒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建立了煤粉通气下料模型。基于实验数据关联气泡尺寸与通气高度及通气气速间的关系,通过模型分别计算了最优相对通气高度H/D=12.25和最优通气气速Ug=2.4Umf。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吻合效果良好,当5.56 < H/D < 18,Ug > Umf时,下料流率的计算偏差小于±20%。  相似文献   

4.
孙瑜  邵子瑜  吴海燕  郭锋 《安徽医学》2022,43(6):720-724
目的 分析合肥市城区活产儿早产发生状况,为制定预防早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合肥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共纳入2014~2018年间合肥市城区(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和瑶海区)活产(146 889例)早产儿9 077例。收集所有早产儿出生信息及其母亲相关信息,描述不同区域、季节、性别、母亲年龄的活产儿早产发生状况。结果 2014~2018年合肥市城区活产儿早产总体发生率为6.18%(95% CI:6.10%~6.30%),各年度活产儿早产发生率分别为6.08%、6.35%、6.32%、6.04%和6.14%。冬季活产儿早产发生率为6.50%,高于夏季(χ2=4.393,P=0.036)和秋季(χ2=15.520,P<0.001);庐阳区活产儿早产发生率高于包河区(χ2=22.210,P<0.001)、蜀山区(χ2=11.874,P=0.001)和瑶海区(χ2=9.295,P=0.002);男婴早产发生率高于女婴(χ2=47.943,P<0.001);超高龄组母亲的活产儿早产发生率为11.35%,高于低龄组(χ2=37.643,P<0.001)、适龄组(χ2=224.022,P<0.001)和高龄组(χ2=38.677,P<0.001);母亲年龄越大,早产发生率越高(χ2趋势=419.532,P<0.001)。结论 合肥市城区活产儿早产发生率在6.0%左右,男婴、出生在冬季、母亲年龄大的活产儿发生早产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动在气郁质得分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场调查法,于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北京、河北获得2 113例有效样本数据。运动水平由自我报告获得;气郁质得分采用中医体质量表气郁质亚量表计算;HRQOL评价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获得生理领域(PCS)、心理领域(MCS)及其总体HRQOL得分。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分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运动的中介效应。[结果]1)气郁质得分与PCS(r=-0.461,P<0.01)、MCS(r=-0.564,P<0.01)以及总体HRQOL(r=-0.573,P<0.01)呈负相关;运动水平与气郁质得分(r=-0.108,P<0.01)呈负相关,与PCS(r=0.115,P<0.01)、MCS(r=0.100,P<0.01)以及总体HRQOL(r=0.111,P<0.01)呈正相关。2)运动在气郁质得分与PCS、MCS和总体HRQOL间的中介效应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量分别为0.93%、0.53%和0.69%。[结论]运动在气郁质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负向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但中介效应量较小,仅占不到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功能性便秘(FC)患儿症状评分与肛门直肠测压参数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12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 135 例 FC 患儿临床资料,记录患儿便秘症状评分(CSS),并分析 CSS 评分与肛门直肠测压参数和结果的关系。 结果 135 例 FC 患儿中,出现排便费力 104 例(77.04%)。FC 患儿 CSS 评分为(19.69±3.21)分,有排便费力患儿在直肠推进压、肛管残余压、肛管松弛率及 RAIR 的最小松弛容积方面与无排便费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1、2.467、13.303、2.122,P<0.05)。有排便干硬患儿的直肠推进压高于无排便干硬患儿,排便时辅助药物患儿肛管残余压高于无辅助药物患儿,有不协调性排便患儿的 CSS 评分高于无不协调性排便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5、2.302、7.554,P<0.05);有排便费力症状患儿的不协调性排便发生率高于无排便费力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2,P=0.009)。Pe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SS 总分与肛管残余压呈正相关(r=0.186,P=0.031),与肛管松弛率呈负相关(r=-0.234,P=0.006)。 结论 FC 患儿症状评分与肛管残余压及肛管松弛率相关,临床可根据此评价患儿病理生理学异常,并结合便秘类型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种揭示中西药注射剂临床联合用药相互作用表征的新方法。方法 以清开灵注射液为模式药,分别加入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简称葡糖液),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法(ITC)分别考察药物间相互作用,以热力学参数吉布斯自由能(ΔG)、焓变(ΔH)、熵变(ΔS)判断溶合反应类型,通过对比不同注射剂混合前后化学指纹图谱特征信息对结果进行佐证。结果 清开灵注射液与头孢唑肟钠滴定过程中测得|ΔH|T S|,为焓驱动反应,且释放热量较大,提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化学反应为主,内在物质发生改变。清开灵注射液与5%葡糖液溶合时|ΔH|<T S|,为熵驱动反应,且反应活性谱显示放热较少,提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物理反应为主,活性成分仅被溶解稀释,未发生质变。上述结果也得到了化学指纹图谱的佐证。结论 ITC具有简便快捷、高灵敏度等优势,可用于清开灵注射液临床联合用药相互作用表征的研究,也为其他中西药注射剂联合用药的相容性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芩素-烟酰胺共晶结晶过程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黄芩素-烟酰胺共晶为模型药物,研究共晶形成的热力学。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黄芩素在不同浓度烟酰胺溶液中的溶解度,探讨黄芩素-烟酰胺共晶的络合形式,计算相关热力学参数,并绘制不同温度下的黄芩素-烟酰胺-乙酸乙酯三元相图。结果表明,黄芩素-烟酰胺共晶在乙酸乙酯中符合物质的量比1∶1溶液络合模型,共晶形成反应为热力学自发反应(ΔG°<0),随着温度升高,Ksp逐渐增大,K11逐渐减小,反应自发程度减弱,三元相图中共晶区域减小,当温度达到T*=315 K后,ΔG°=0(ΔH°=-6.314×10-2 kJ/mol,ΔS°=-0.200 5 J/mol·K),自发反应不再进行,证明低温有利于共晶的形成。根据三元相图的非对称特点,设计了3种不以物质的量比1∶1为出发点制备共晶的方法,DSC结果表明,3种方法制备得到的黄芩素-烟酰胺共晶均为熔点单一的纯共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城市老年人规律体育活动与血压水平关系,为有效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培训医学生为测量员,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1 555名陕西省城市老年人规律体育活动与血压情况进行调查,分别按照是否参加规律体育活动,规律体育活动不同时长、频次、强度进行分组,对血压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按照是否参加规律体育活动分组,老年人收缩压(t=35.150,P=0.000)、舒张压(t=7.966,P=0.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活动时长老年人收缩压(F=2.821,P=0.038)、舒张压(F=10.126,P=0.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活动频次组老年人收缩压(F=13.303,P=0.000)、舒张压(F=9.678,P=0.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活动强度组间比较,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8,P=0.038)。结论 规律体育活动有助于控制血压水平,对于改善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更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TopoⅡα、Ki67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患者一般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乳腺癌病例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opoⅡα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种蛋白与患者一般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TopoⅡα蛋白阳性率48.72%(38/78),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66.67%(52/78),TopoⅡα与Ki67均阳性表达率38.46%(30/78)。TopoⅡα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块大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无明显相关(P>0.05),与Ki67的表达及淋巴结转移组数有关(P<0.05)。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块大小、ER、HER-2均无明显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数及孕激素受体PR相关(P<0.05)。TopoⅡα、Ki67共表达与肿瘤组织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组数相关(P<0.05),而与年龄、ER、PR等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组数(P=0.007,OR=1.781,95%CI:1.175~2.700)是TopoⅡα阳性表达的独立预测因子,淋巴结转移组数(P=0.032,OR=1.730,95%CI:1.049~2.855)及PR蛋白表达状态(P=0.000,OR=0.126,95%CI:0.039~0.402)是Ki-67阳性表达的独立预测因子,淋巴结转移组数(P=0.005,OR=1.819,95%CI:1.198~2.762)是TopoⅡα及Ki-67共表达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TopoⅡα与Ki67均可作为可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的指标,联合检测两者表达水平可以为乳腺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5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比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PCV)、血小板分体积分布宽度(PDW),并与35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的RBC、HCT、HB、PLT、PCT均显著下降(P<0.05),MCV、RDW、MPV、PDW显著升高(P<0.05,P<0.01),并且随着Ch ild-Pugh积分的增加,红细胞参数的异常程度逐渐加重(P<0.05,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红细胞和血小板异常,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可以反映肝病的肝损程度和病情轻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的GLC参数与疏水参数相关的二元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多方面的实验验证,均得到了肯定的结果。这为GLC参数代替疏水参数用于QSAR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不同限饲水平下巴马香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不同限饲水平下巴马香猪重要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探讨限饲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336头断奶巴马香猪根据不同限饲水平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80%日粮组和50%日粮组,每组112头,在60日龄和90日龄前腔静脉采集血液样本,对重要的10项血液生理指标和7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统计不同限饲水平下指标的差异.结果 血液生化指标中ALT、TP、UREA和CREA指标值随着限饲水平的上升而上升;而TCHOL和GLU指标值随着限饲水平的上升而下降(P<0.05).血液生理指标中RBC、HGB、HCT、MCH和MCHC指标含量随着限饲水平的上升而上升;而PLT、MCV、RDW-SD和RDW-CV指标含量随着限饲水平的上升而下降(P<0.05).结论 巴马香猪在3个限饲水平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按80%日粮限饲的巴马香猪更能获得稳定标准的巴马香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选取了能够反映血液流变性特征的各种参数,对丹皮酚和阿司匹林两个药物改变血液汉变性的能力进行了比较,以期为临床开发和应用这两个药物提供准确的实验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丹皮酚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降低全血表观粘度、使红细胞压积降低,同时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和血小板附性,使红的变形能力显著增强。而阿司匹林改变血液流变性的能力则较为局限,除了能因小板粘附率外,其它方面未能表现出对血液  相似文献   

15.
原发痛风高尿酸与其他生化指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痛风高尿酸与其他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1998年1月-2003年12月专科门诊165例新患者,资料处理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尿酸的独立危险因素与TG、TC、LDL、VLDL的升高及HDL2-C的降低、尿酸清除分数下降相关。结论:原发痛风与脂代谢、尿酸清除分数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6.
赵志云  范家骏 《医学争鸣》1996,17(3):212-214
介绍一种新的测量红细胞沉降速度的系统装置和方法。通过连续记录沉降样品室中血样透射光的强度值,获得沉降速度曲线及其特征参数,利用不同分子质量的葡聚糖Dx-50,Dx-100,Dx-200来改变红细胞的聚集性,特征参数vmax和tmax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且各组之间差异显著,表明该两参数能够反映出沉降过程中红细胞流变学性质特别是聚集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选用健康家兔为受试对象,给锌剂量10.0mg。耳缘静脉定时取血,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浓度。按单室模型进行数据处理,求得药物动力学多数。由半裹期和曲线下面积可知,补锌口服液具有体内吸收好、作用时间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运用改良光密度值标准化方法进行的ELISA检测结果标准化过程中,两种不同参数估计方法对标准化结果造成的差异。方法标准化公式中的参数估计分别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中的高斯牛顿迭代法。结果通过线性最小二乘估计得到的标准曲线很大程度上由浓度较低的几个点所决定,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确定的标准曲线总体上更接近实验数据,真实体现了不同实验板的反应动力学特性。结论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更适用于标准化过程中的参数估计,有效降低了检测结果在板间的变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测定与比较雌、雄普通级FMMU白化豚鼠血液指标、心率、颈总动脉压及心室压、脏器参数。方法 取250~350 g普通级FMMU白化豚鼠30只,雌雄各半,饲养一周后,心脏采血测定血液生理生化及血气指标;颈总动脉插管测定动脉压,呼吸支持情况下开胸进行心室压测定;解剖并精确称量各脏器重量。结果 雄性与雌性豚鼠比较:血液指标中,血小板计数、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乳酸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颈总动脉舒张压、平均压以及左心室收缩压、平均压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各主要的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普通级雌雄FMMU白化豚鼠血液生理生化、血气及心血管功能指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正常胎儿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两个解剖节段的血流参数随孕周变化规律。 方法:用多普勒检测132例正常单胎胎儿PCA两个解剖节段,PCA由基底动脉发出至后交通动脉之前节段(the first segment of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S1)和PCA与后交通动脉汇合之后节段(the second segment of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S2)的速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 时间-平均最大速度(time-average maximum velocity,TAMAXV)、速度时间积分(velocity time integral,VTI)]以及阻力参 数[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ystolic peak velocity and end diastolic velocity ratio,S/D)、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将PCAS1和PCAS2血流参数分别与孕周行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种曲线拟 合,并对比分析两节段间的血流参数差异。结果:PCAS1和PCAS2速度参数随孕周增长而增加(P<0.0001),速度参数 与孕周均以Quadratic曲线拟合度最高(P<0.0001)。PCAS1和PCAS2阻力参数与孕周无明显相关性(P>0.05)。PCAS1阻力 明显高于PCAS2(P<0.05)。结论:正常胎儿PCA两个节段速度参数均与孕周存在正相关关系,阻力参数与孕周不存在 相关关系,两节段存在阻力差异。对正常胎儿PCA血流参数的研究可完善胎儿脑循环的评估,为高危妊娠的监测提 供有力的根据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