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闸北区1999-2008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9~2008年闸北区麻疹发病185例,无死亡病例,平均年发病率2.31/10万;外来人口发病率是本区人口发病率的16.11倍;3~8月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78.92%;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08∶1;10岁儿童占总发病数的51.89%;≥20岁成人占总发病数的37.84%;本区人口发病以成人为主,≥20岁病例占56.14%,外来人口发病以儿童为主,10岁占58.59%。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者分别占总发病数的56.76%和28.65%。结论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提高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和2剂次免疫率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工作重点,同时应加强麻疹的监测,开展成人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点,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库车县2008年1-6月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诊断的571例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3月是麻疹的高发季节,发病占全部病例的80.73%。发病年龄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的66.90%。免疫史调查526例中有麻疹免疫史136例(25.85%),无免疫史254例(48.30%),免疫史不详136例(25.85%)。结论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尤其要提高接种的及时率和流动儿童的接种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新疆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全疆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新疆2000~2002年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0~2002年全疆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 823例,其中临床诊断4 561例,实验室确诊114例,实验室排除148例,年平均发病率一直徘徊在18/10万左右.春季高发,0~15岁儿童为重点发病对象,病例波及范围大,全疆占80%的县(市、区)有麻疹病例报告,城市多为散发,农村多为点状暴发;17.04%的报告病例无免疫史,45.53%免疫史不详.结论 分析相关年龄麻疹病例的免疫史,说明常规免疫工作存在一些问题,要着重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和接种质量.一些监测指标,如报告及时率、病例调查率、标本采集率等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8年新疆精河县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资料,对精河县2008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年全县确诊麻疹病例103例,主要发生在2~4月;6岁及以下为麻疹高发年龄组,发病30例,占病例总数的29.13%;无免疫史者和免疫史不详者占69.90%;流动人口病例数占14.56%。结论小年龄组常规免疫工作和大年龄组儿童的麻疹疫苗复种工作急需加强,8月龄及以下婴儿正在成为麻疹控制中的一个焦点,应尽可能提高外来流动儿童的免疫覆盖率,并加强疫情监测,预防麻疹暴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4-2009年安岳县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安岳县麻疹监测系统确诊的632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6年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07年发病数显著上升,且呈现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的态势。2008年3月全县开展8月龄1~5岁儿童普种麻疹疫苗,疫情得到明显控制,2009年发病数仅有3例。发病高峰集中在3-7月;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30.54%,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占44.78%和24.68%。结论麻疹初免及加强免疫接种不及时、流动儿童增多是造成麻疹发病上升的主要原因。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质量和及时接种率,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是控制麻疹暴发和流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5─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为全面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2014年武威市麻疹发病资料,了解其发病与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5─2014年武威市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791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4.34/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0,P0.05);发病高峰为4─7月,报告病例599例,占病例总数的75.73%,不同月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8,P0.05);总体呈小年龄组人群发病为主的模式特征,5岁以下儿童发病486例、占病例总数的61.44%;流动人口发病275例,占病例总数的34.77%;病例中有麻疹免疫史占63.08%,无免疫史占17.70%,免疫史不详占19.22%。结论武威市麻疹发病率总体处于散发水平,对适龄儿童及时、完整地开展麻疹疫苗接种、完善麻疹监测体系、积极开展医院和校园内培训、探索新模式管理流动人口,是控制并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甘孜州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甘孜州2006年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甘孜州共发生麻疹病例71例,发病率7.91/10万,无死亡病例。3-4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共发病44例;占发病总数的61.97%,病例分布以学生为主,其中学生占发病总数的83.09%。病例中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占56例。结论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复种,并有计划地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免疫空白,是甘孜州控制麻疹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1~2012年甘肃省庆城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庆城县常规传染病监测报告资料,对2001~2012年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12年甘肃省庆城县麻疹发病率0~38.90/10万,发病呈梯形下降趋势,以4~7月为高发季节,发病以学生及儿童为主;41.00%的病例麻疹疫苗(MV)免疫史不详,14.50%的病例无麻疹疫苗免疫史。结论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并巩固已取得的成效,今后要提高流动儿童的麻疹接种率,提高MV第一剂次初种、第二剂次复种的及时接种率,加强麻疹监测。  相似文献   

9.
王文栩 《地方病通报》2005,20(2):47-47,52
目的了解和掌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近几年来麻疹疫情,以求进一步做好控制工作. 方法对农七师1999~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1999~2004年农七师共发生麻疹8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7.21/10万(1.66/10万~13.81/10万),无死亡病例,呈散发.与1987~1998年相比,麻疹发病下降了0.3倍.发病高峰在每年的3~6月份.外来人口麻疹发病率32.09/10万,外来人口发病率非常显著高于常住人口发病率.无免疫史者58例(占71.60%).61.73%的病例集中在7~39岁间. 结论外来人口发病是农七师麻疹发病的主要因素,无MV免疫史、免疫失败是导致麻疹发病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5—2016年新疆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6年新疆报告的5 769例麻疹确诊病例资料,描述病例的发病时间、年龄和人群分布等特征。结果与2014年相比,2015—2016年新疆出现麻疹疫情高发,流行季节主要在冬春季,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和20~40岁的青壮年,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农民、学生和家政及家务人员等是麻疹高发人群;64.88%的麻疹确诊病例无免疫史、24.91%病人免疫史不详,589例接种过麻疹疫苗(占10.21%)。结论新疆消除麻疹的任务仍比较艰巨,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接种质量问题,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或及时接种存在漏洞;加强适龄儿童麻疹常规免疫接种,及早发现、隔离及治疗传染源,有助于阻断麻疹病毒传播,对控制和消除麻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新疆奎屯市2008年1~5月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了解奎屯市麻疹流行特点,探讨发病原因,调整和制定防治策略.方法 对2008年1~5月麻疹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8年1~5月累计报告麻疹病例50例,发病率为16.39/10万,明显低于全新疆平均水平.散发,无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上人群、外地流动人口.结论 奎屯市麻疹疫情低于全疆平均发病水平,主要与奎屯市平时计划免疫工作扎实有效和及时有力的控制策略分不开.切实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管理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完善成人免疫屏障,是奎屯市现阶段预防麻疹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0—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聊城市消除麻疹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回顾分析2010—2022年聊城市麻疹流行特征。结果 2010—2022年聊城市共报告麻疹病例1 356例,其中实验室确诊1 262例,临床诊断9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77/10万,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2 934.037,P<0.001)。2010年和2013—2016年报告发病率较高,其余年度为散发,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1—6月和12月。报告发病率全市前三位依次为东昌府区、高唐县和东阿县。病例集中在≤3岁儿童和≥20岁成人、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1.15%。无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病例占58.92%,免疫史不详病例占25.00%。基因型鉴定232例麻疹监测病例中,226例为本土H1型,6例为疫苗株A型。结论 2010—2022年聊城市麻疹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20年麻疹报告发病率最低。需继续维持适龄儿童2剂次MCV高水平覆盖率和接种及时率,主动开展大年龄组人群,尤其是人口流动较大和与外省(市)交界的县(区)重点人群的MCV接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桂林市麻疹发病情况,为控制麻疹制定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全市报告麻疹病例192例,报告发病率3.87/10万,<8月龄51例,占总病例数的26.6%,>15岁病例51例,占26.6%,散居儿童发病125例,占65.1%;病例以市区为主,占病例数的52.6%,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城乡结合部;病例中未免疫的128例,免疫史不祥的52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66.7%、27.1%。结论桂林市麻疹发病以小年龄婴儿和成人为主,要控制麻疹,在做好常规免疫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麻疹流行特征,探讨麻疹流行特征和发病特点。方法对2009~2011年阿克苏地区的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阿克苏地区累计报告51例麻疹病例,年均发病率2.06/10万;由于经过2008年麻疹强化免疫,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00,P>0.05);3~5月为发病高峰,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8.6%。结论新疆阿克苏地区麻疹病例中成人和未到免疫年龄段人群占较大比例,具有双向移位特征;要达到消除麻疹目标,在提高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疫苗成功率以及加强麻疹监测系统灵敏性的同时,建议适时开展成人强化免疫工作和提前麻疹疫苗初次免疫时间,进而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通山县2008年麻疹的发病及分布情况。方法统一要求,凡发生麻疹病例由通山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逐个调查核实,确诊病例一律填写全省统一下发的个案调查表,然后逐级上报。采用描述、分析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其分布特点,分析发病与免疫史的关系。结果2008年全年共报告麻疹40例,发病率为5.38/10万,无死亡。年龄5个月~37岁,其中〈8岁儿童发病数率为675%。29例发生于3—4月份,呈现春季多发。呈散发,但有局部小范围相对集中。结论加强基层免疫规划和疫情监测工作,定期对7~15岁的儿童进行麻苗普种,是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18年大理州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麻疹流行情况,评估麻疹疫苗预防接种效果,为制定大理州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2018年大理州3783名健康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麻疹IgG抗体,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流行情况及抗体水平监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年大理州报告麻疹病例42例,发病率为11.91/100万。发病年龄主要以3岁以下婴幼儿及35~44岁年龄段的人群为主;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25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9.53%,其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 GMC)最低,接种2剂次的阳性率最高,接种3剂次的保护率和GMC最高;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显示,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C均以1~2岁组最高,<1岁组阳性率最低,25~34岁组保护率和GMC最低,各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大理州基本形成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但3岁以下婴幼儿和35~44岁年龄段人群麻疹发病的风险高。应在加强常规免疫工作的同时,调整免疫策略,在高危人群中开展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云南省巍山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现状,为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2—2012年巍山县麻疹发病资料和麻疹疫苗接种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12年麻疹发病共68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2.01/10万;2005—2008年出现6起暴发痰睛;2009年后发病大幅度下降。年发病高峰期为1—3月;15岁以下儿童发病50例(73.52%),7岁以下的儿童发病28例(41.12%);散居儿童24例(35.29%),学生28例(41.76%),农民12例(17.65%);仅28例有麻疹疫苗免疫史,无免疫史18例,免疫史不详22例。结论巍山县麻疹流行情况存在波动且伴随暴发,应该重点提高易感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09—2020年甘肃省庆阳市麻疹监测数据,了解麻疹流行特征,为修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9—2020年现住址为庆阳市的麻疹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20年庆阳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6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0.98/10万;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在4—7月;2014—2016年各县(区)均出现发病高峰,其中2016年合水县最高为13.91/10万;发病年龄主要在5岁以下,占66.16%,1岁以下婴儿占43.98%;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165例、占62.03%);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0剂次、1剂次、2剂次及以上、免疫史不详占比分别为58.65%,22.93%,16.61%,2.26%。结论 庆阳市的合水县、西峰区是重点发病地区,以散居儿童为主的免疫规划适龄儿童是预防接种的重点人群;庆阳市应加强重点地区适龄儿童MCV及时接种和漏种儿童查漏补种,积极防控学校及托幼机构麻疹暴发疫情,以早日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相似文献   

19.
乌鲁木齐新市区2006~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麻疹流行,并为制订新疆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2006~2008年法定传染病月报表、年汇总表以及各医疗单位传染病登记簿、麻疹个案调查表. 结果 2006~2008年6月该市区共报告麻疹2 922例,平均发病率为29.54/10万,无死亡病例发生;从年龄分布看,构成比居前列的分别是7岁(12%),6岁(10%),2岁(10%),5岁(9%),15岁(9%);2006~2008年流行中散居儿童占54%,学生35%;2007年流行中散居儿童17%,学生62%. 讨论该市区麻疹发病率目前仍停留在较高水平,其原因主要为:三级防疫网不稳定;常规免疫工作不扎实;外来人口的麻疹发病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01—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并做出趋势预测,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盐都区2001—2009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灰色模型GM(1,1)进行趋势预测。结果盐都区2001—2009年共报告麻疹发病9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41/10万,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15岁发病占42.7%,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5月份,无死亡病例。应用模型进行外推预测,第7次流行发生在2008年,第8次流行在2012年。结论提高麻疹疫苗覆盖率,加强流动人口麻疹的预防控制,对高危人群开展麻疹疫苗普种和应急接种。通过暴发流行时间的预测,把握住疫情动态趋势,随时调整工作重点,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