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简称绒癌)一般发生于胎盘绒毛膜上皮组织[1].非妊娠性绒癌极少见,男女均可发病.现报道1例男性绒癌伴颅内、双肺、肝脏和双肾多处转移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简称绒癌)一般发生于胎盘绒毛膜上皮组织[1].非妊娠性绒癌极少见,男女均可发病.现报道1例男性绒癌伴颅内、双肺、肝脏和双肾多处转移的病例.  相似文献   

3.
程虹 《海南医学》2007,18(6):158-158
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绝大多数发生于正常或不正常的妊娠之后,称继发性绒癌.原发性绒癌为非妊娠性绒癌,较为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我院2006年5月收治一例卵巢原发性绒癌并畸胎瘤被误诊为宫外孕破裂患者,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宫颈印戒细胞癌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宫颈恶性肿瘤,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排除其他部位的转移后,子宫原发性印戒细胞癌的报道仅有10例[1],发生于宫颈的则更少。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无症状的原发性宫颈印戒细胞癌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非妇科肿瘤的宫颈转移极为罕见。乳腺癌继发孤立宫颈转移的病例也仅见于2次报道。本文报道1例43岁女性患者,既往有腺管内乳腺癌病史,表现为阴道出血,阴道镜检后病理提示,该处宫颈病变与其原发性乳腺癌病变相似。患者接受全面检查及子宫切除术后,未发现其他病变。目前该患者生存状态良好。因此认为,对宫颈孤立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侵入性治疗是可行的。乳腺癌孤立宫颈转移:1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Green A.E. @Biscotti C. @Michener C. @Belinson J. @郭慧芳…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69年11月至1977年5月,收治绒毛膜上皮癌(绒癌)33例。除2例以前患恶性葡萄胎(恶葡)子宫已切除、1例未发现子宫有绒癌病灶,有临床材料足以确诊外,30例均有病理切片证实。为了严格病理诊断标准,按首都医院1973年所报告,即以有无绒毛结构存在作为鉴别绒癌与恶葡的诊断标准,即使有一个绒毛残影者,均诊断为恶葡。本文已将此类病例除外。发生率:绒癌的发生率,我国尚无普查材料报道,仅就我院妇产科住院患者的绒癌发生率为0.66%(33/4964),较1957年国内各城市所报道的发生率为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类癌组织起源,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2例原发性卵巢类癌,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病例1中患者为40岁女性,病例2中患者为33岁女性,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下腹疼痛,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组织病理学类型为:岛状型.临床病理分期病例1为Ⅰ a期,手术后无其他治疗已无瘤生存9年;病例2为Ⅲ...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照同性别、年龄相差2岁以内的匹配条件,调查了原发性肺癌的新病例、其它恶性肿瘤及非肿瘤病例各100例。分析方法:1、用Mantel-Haenszel法。2、用1:1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3、用1:2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三种分析方法处理结果是存在着差异的。用Mantel-Haenszel结果有显著意义的因素男性有吸烟、做饭、慢性气管炎病史和精神创伤史。女性为吸烟、慢性气管炎病史、精神创伤史和生活用煤。肺癌与其它癌的1:1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有显著意义的因素男性是吸烟,女性有吸烟和生活用煤。肺癌与非肿瘤的1:1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有显著意义因素男性有吸烟、做饭和精神创伤史,女性有慢性气管炎病史。用1:2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有显著意义的因素男性有吸烟、精神创伤史和慢性气管炎病史,女性有生活用煤、吸烟和精神创伤史上述几种方法的结果应以1:2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9.
卵巢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可为原发,也可继发于子宫、输卵管或卵巢妊娠之后。原发性卵巢绒癌极为罕见,可为纯型绒癌,或合并畸胎癌、无性细胞瘤等生殖细胞瘤的混合型卵巢绒癌。原发性绒癌也可见于男女非生殖器组织或男性睾丸内。  相似文献   

10.
<正> 原发性卵巢绒毛膜上皮癌是一种罕见的癌肿.据O1iver统计,其发病率为1/392万.它来源于成年妇女妊娠卵巢或幼女卵巢,而后者比前者更为少见.未婚女性卵巢绒癌,国内报道不多.现将我们见到的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生殖器官外绒毛膜上皮癌(绒癌)非常少见,男女均可发生,然以男性为多);可见于前列腺、肝、肺、膀胱、食道、鼻及胃,其中原发于胃者最多见。胃恶性肿瘤常见者为癌及恶性淋巴瘤。次为浆细胞瘤、肉瘤及类癌,而绒癌最少。1976年前世界文献中仅报道27例,其后有少数报告,我国则尚未见报道。现报告一例。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输卵管绒癌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输卵管绒癌是原发于输卵管,不是由子宫绒癌转移所形成,大多由输卵管葡萄胎妊娠演变而来[1].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继发于输卵管葡萄胎的原发性输卵管绒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颈残端癌临床资料,为宫颈残端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16例子宫颈残端癌病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病例术后病理检查显示,10例为分化鳞癌,1例为宫颈高分化腺癌,1例高中分化黏液腺癌,1例宫颈611点鳞状原位癌累及腺体,1例为宫颈高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1例为子宫颈苗勒氏管混合瘤,1例转至上级医院治疗。结论:宫颈残端癌的预防关键在于子宫切除前不漏诊宫颈癌前病变和癌,对保留宫颈者应严密随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cervix)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宫颈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观察和文献复习。结果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位于粘膜下,主要由气球样细胞、小细胞及梭形细胞构成,肿瘤细胞呈弥漫、巢状及条索状排列。免疫组化:Vim(+);S-100(+);HMB-45(部分细胞阳性);CK、NSE、Actin、Desmin、LCA均阴性。结论宫颈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宫颈的少见疾病,HMB45、Melan-A(MART-1)、S-100蛋白对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需要注意与癌、癌肉瘤、淋巴瘤或绒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15.
背景:本文报道1例早期宫颈癌经腹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后不久残留宫颈发现单个复发灶的病例。病例:1例34岁的妇女被诊断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FIG OⅠB1期,随后接受了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病变最大直径10m m,浸润深度4m m。组织学检查显示淋巴血管受累但未侵及临近组织,且未发现盆腔淋  相似文献   

16.
性腺外原发性绒癌(extragonadal primary choriocarcinoma EPC)属罕见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胃腺癌合并原发性绒  相似文献   

17.
背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通常用于检查隐性或复发性恶性肿瘤,包括女性生殖道肿瘤。近来,有报道PET扫描用于患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的患者。病例:1例22岁女性患者阴道自然娩出一健康婴儿7个月后出现阴道流血及β-hCG水平升高。该患者具有葡萄胎妊娠及持续GTD病史,需要多成分化疗。CT及M RI诊断未见转移。PET/CT扫描显示左盆腔代谢活动聚集。剖腹探查术显示左侧阔韧带发生转移性绒癌。结论:在评价隐性绒癌时,当传统的成像未能确诊转移性病灶时,PET/CT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技术。正电子发射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发现正常妊娠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男性原发性纵隔绒毛膜癌(绒癌)的诊治方法。方法:通过1例典型男性原发性纵隔绒癌的诊治过程分析,综合文献复习,阐明男性原发性纵隔绒癌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转归。结果:病史、症状、影像学、尤其病理学和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是诊断男性原发性纵隔绒癌的重要手段,手术、化疗及放疗是治疗本病的最主要方法,本例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已获满意疗效。结论:男性原发性纵隔绒癌一旦诊断明确,应该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曹晓彬  杨娜娜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2):1690-1690
<正>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自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铜川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共收治妇科恶性肿瘤2 992例,包括原发性卵巢、输卵管、宫体、宫颈、外阴阴道癌和绒癌,不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原位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输卵管绒癌是异位绒癌的一种,极其罕见。绒癌多发生于子宫体,输卵管绒癌发生于输卵管,与输卵管妊娠难以鉴别,本例为输卵管妊娠术后病理确诊输卵管绒癌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