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卫生体制的改革,当前乡卫生院普遍由过去的卫生局主管改为乡政府主管。这种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于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解决了过去卫生局在管理上鞭长莫及的状况。但长期以来,乡卫生院由卫生局“独家管”,从而使乡政府对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了解甚少,另由于乡管卫生院时间不长,对于如何管好乡卫生院缺乏管理经验,也有  相似文献   

2.
(?)卯之春,我们来到地处大巴山南麓的革命老区通江、宣汉,以及经济情况较好的大竹县,对乡卫生院交乡政府领导后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历时两周,到了七个区卫生院,十三个乡卫生院,召开了19次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县、区、乡党政领导和从事农村卫生工作有经验的同志的意见。他们用大量生动的事实说明,乡卫生院交乡政府管理,改变了卫生部门独家经营的弊端,调动了当地政府办医的积极  相似文献   

3.
1986年10月份我县将乡卫生院由县卫生局主管移交给乡政府主管,我们对移交以后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一、调查方法一是制定了“宁乡县农村卫生工作调查表”,内容包括卫生院的基本情况,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工作情况;村级卫生组  相似文献   

4.
一、我区农村卫生改革现状近年来,我区各级党政与卫生主管部门,以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农村卫生基本建设为主要内容,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首先,改革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使农村卫生工作逐步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之中,调动了多方面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积极性。据统计,我区已有305所乡镇卫生院由县(市)卫生局主管交给了乡镇政府主管、占拟交数的95%。这样,乡镇政府主管卫生院,挑起了发展卫生事业的担子,为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办了不少实事。据调查,我区已有953个乡镇、村组为农村卫生事业投资126万元,  相似文献   

5.
1984年6月,通江县卫生局按照地区召开的农村卫生改革座谈会要求,结合本县实际,通过试点,取得经验,松绑放权,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乡卫生院正式交乡政府管理。经过一年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乡卫生院实行乡办乡管是农村卫生管理体制的一大改革,指导思想是理顺卫生院的领导关系,加强对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的管理,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这个目的是否能达到,关键取决于乡政府、县卫生局以及乡卫生院能否按所订条款积极履行各自的职责。本文结合我县移交近一年的情况,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1986年,我县农村卫生事业费随着乡财政的建立而切块下划,县卫生局对乡卫生院的管理力度被削弱,乡镇卫生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控。为了重新建立对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县政府在1989年做出决定,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权全部移交给乡政府。当时的设想是希望乡政府能完全承担起对乡卫生院管理的职能,但由于乡政府内部没有设置卫生行政机构,也没有专职的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同时还由于其他一些众所周知的因素,这种预期效果并没有达到。乡镇卫生院的情况进  相似文献   

8.
我县的51个乡卫生院,从建立到现在,无一个解体,并逐步得到巩固发展,有的乡卫生院最高积累达到6.7万元,最低的乡卫生院也近0.1万元,全县乡卫生院全年积累达72万元。为医院发展增强了后劲,其主要体会是:1 思想高度重视 我县卫生工作实行党政、卫生部门双线承包,对乡卫生院实行卫生部门和乡政府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卫生局、区卫生院和各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卫生院  相似文献   

9.
在1986年前,我县卫生工作较为落后,医疗技术水平和资源利用率都较低。有的区卫生院病床使用率只有10%,治愈率只有70%;乡卫生院病床使用率平均只有34%。村卫生组织不巩固,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困难大,区、乡党政领导对卫生工作职责也不明确。为了深化卫生改革,强化农村卫生工作的管理,从1986年起,在县委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对农村卫生工作实行了双轨责任制。经过3年的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双轨责任制”的内容及效果评价介绍如下: 责任制模式责任制形式县政府与区公所签订农村卫生工作责任书;区公所与乡(镇)政府签订责任书,并将任务分解到区卫生院和乡政府。乡政府又将任务分解到乡卫生院和村委会。县卫生局与县、区医疗卫生单位签订责任书;区卫生院  相似文献   

10.
行政领导关系行政领导关系是乡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卫生院交乡管,也就是说乡政府要承担起乡卫生院建设和发展的领导责任。乡政府该不该承担起这个责任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第107条规定;乡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其中包括卫生行政工  相似文献   

11.
为了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的管理体制更加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1984年6月我县将75个乡卫生院交乡政府管理。两年来,在调动地方政府、群众办医的积极性,加强乡卫生院的管理和建设,提高乡卫生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搞好基层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工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乡卫生院交乡管乡办作为农村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乡卫生院交乡政府管理后,区卫生院在业务方面,包括会计业务,对乡卫生院仍负有指导责任。乡卫生院能否巩固和发展,财会工作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县乡卫生院会计都是兼职,只给有限的一点补助,主要任务是看病,精力大部分放在医疗业务上。会计人员变动频繁,新手多,会计业务差,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了解乡卫生院下交乡政府管理情况,我们对全省已下交的37个市、县387个卫生院进行调查,其中下交财权的有286个,下交财权和管理权的有20个,下交财权、人权和管理权的有81个。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管理科学和卫生管理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对卫生管理干部进行卫生管理教育和培训工作己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农村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卫生院将逐步转交乡镇政府管理。管理体制的变革,给我们的卫生管理教育培训工作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最近笔者对泰安市部分实行卫生院乡管的乡镇作了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卫生院交乡管理后,工作有  相似文献   

15.
笔者对奇台县11所卫生院划归乡管后的情进行了调查,并给以剖析,旨在兴利除弊,使这一措施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1 现状分析1.1 卫生院划规乡管后,乡政府对卫生院的领导管理主要体现在落实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加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统筹规划,尽快改善卫生院的工作条仵上。卫生行政部门主要是加强业务指导和宏观控制。而目前,由于卫生院划归乡管后的具体措施跟不上,乡政府并没有拿一定的力量进行实际管理,出现了乡政府不去管,卫生行政部门管不了的“两张皮”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为摸清实施以乡政府为主管理乡卫生院(以下简称乡管)制度后的情况,探索乡卫生院的管理体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笔者于1991年4月对30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调查。试图从乡管前后的情况对比,找出乡管卫生院的利和弊。  相似文献   

17.
乡卫生院集预防、医疗、卫生行政领导于一体的农村卫生机构,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中心环节。当前,乡卫生院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枢纽作用日益重要,但技术能级却普遍下降,不少单位成了卫生系统的“贫困户”,帮助乡卫生院“脱贫”并加强建设已成为农村卫生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我区地处大巴山区,715个乡卫生院从1984年起逐步交乡政府管理,绝大多数地方管理较好,给山区农村卫生院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当前,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乡卫生院实行个体承包,分散经营,带来了许多弊端。对此,1989年我们将其纳入治理整顿的内容,从教育入手,逐步加以纠正,把乡卫生院引导到集体办医的方向上  相似文献   

19.
随着卫生体制的改革,乡(镇)卫生院普遍由过去的卫生局主管改为乡(镇)政府主管。我县乡(镇)卫生院的体制改革,由1986年底在庙坝乡试点后,逐步在全县展开,到今年底已移交三分之二。这种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于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基本解决过去卫生局在管理上鞭长莫及的状况。但长期以来,由于乡(镇)卫生院由  相似文献   

20.
农村集体所有制卫生院划归乡(镇)政府领导管理,这项改革从已经取得的明显的效果上看无疑是成功的。但这一改革在理论上和政策上的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在具体做法上也还需要完善。本文联系浙江省农村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县——富阳县24家卫生院划归当地政府领导和管理的实践,就乡管卫生院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作一探讨。指导思想问题。卫生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为了理顺对卫生院的领导管理关系,以保证乡政府对辖区范围内卫生工作的领导权,保证卫生主管部门对卫生院的业务监督权,维护和扩大卫生院的自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