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腹腔各脏器受腹内压之影响,而由先存於腹壁弱点或空隙处脱出。此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疝。脱出部分大都为腹膜所包含之肠段及网膜一部分。脱出於腹腔外之肠节,每因食块或气体之推人以及腹壁疝环之收缩常致不易复位,而形成脱出部分绞窄及坏死,即成为坏疽性疝。病理普通无并发症之疝,常可使之复位。但若病者经常佩用疝气带,或脱出腹段所含物重量逐渐增加时,则因压力关系,致使腹膜囊与肠滑膜发生粘连。同时由於脱出部分之活力减低及细菌活跃增加,可引起发炎,甚至穿破而成局部或全面的腹膜炎。各种疝之并发症,最严重者首推绞窄性。因其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和外科诊治方法。方法: 对1993~2002年外科收治的118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特点和外科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多由急性胆囊炎发展而来,多发生于老年患者,进展迅速,病情凶险,明确诊断后立即手术治疗,本组118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114例,病死4例。结论: 早期诊断,完善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庄军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2):186-18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方案。方法根据21例>60岁的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的身体综合状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结果21例患者中10例行胆囊切除术,11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术后切口感染2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心律失常1例,急性左心衰竭1例,肺部感染1例。围手术围期管理得当,均治愈出院。结论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能确保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及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化学教育》第二期(1991)陆军的“关于氯化铵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一文,对氯化铵用于金属焊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薄层所发生的反应,列出两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氯化铵受热分解,放出的氨气在高温时还原金属氧比物。第二种说法是:氯化铵受热分解,放出的氯化氢气体与金属表层的金属氧化物作用,使它变成易溶或易挥发的氯化物,将金属表面清洗干 相似文献
7.
病历报告患者李××,住院号2,526,男性,廿岁,已婚,农民。於1954年1月13日急诊入院。主诉为右小腿弹药炸伤已6天。自诉於6天前晚上,误触炸药引线(农村夜间防虎用),炸伤右小腿,当时不能动转,流血约有一小面盆之多,人无错倒,其家属用布巾紧紧包压患肢后才未续续出血,即抬送县卫生院,途中经过廿余里地,该止血布巾一直未松过。在卫生院住院5天,每天换药打针,病情毫无进步,且自己嗅到伤肢有特殊臭气,疼痛加剧,食欲锐减,精力不支,乃於受伤后第6天转来我院。个人家庭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120次/每分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51岁,农民。因上腹部持续性疼痛5天,进行性加重,伴腹胀及全腹剧痛三天。门诊以“胃穿孔伴全腹膜炎”急诊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急性重病容,面色苍白。体温38.7℃,脉搏90次/分钟,呼吸30次/分钟,血压100/70mmHg心、肺(-),腹部膨隆,全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肌张力增高,以上腹部为甚、肠鸣稀疏。化验:白细胞1.74×10~9/L(17400/mm~3)中性91%,淋巴9%,血色素80g/L(8g/dl),红细胞3.06×10~9/L(306万/mm~3),血型“O”型, Ⅹ—光腹部透视:见胃内液体潴留,肠腔充气,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13岁,发热1月余,腹痛20天入院。发热开始即为不规则,持续数小时至两周不定,体温37~40℃,午后和夜间较高。入院前20天又出现间歇性腹部隐痛,无放射性,以右腹为主。病后纳差,消瘦、多汗、皮肤苍白,尿黄、量如常,无呕吐、抽搐、黄疸。当地医院给予青、链、氯霉素及奎宁治疗,未见好转而到我院就诊,以“发热待查”收入儿科。查体:T39.3℃,P120次 相似文献
10.
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86~1997年间共收治老年腹股沟嵌顿疝50例,结合文献讨论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组病例男性45例,女性5例,最大年龄91岁,最小60岁,平均年龄70岁。右侧腹股沟斜疝42例,占84%,左侧8例,占16%。其中直疝1例,斜疝49... 相似文献
11.
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AAGC)大多由急性胆囊炎发展而来,具有病因复杂,发病急剧病情险恶并发症多,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2000~2009年收治AAGC患者4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Pi ol等在1974年将青少年阴囊坏疽性血管炎描述为病因未明的阴囊坏疽性脓皮病的唯一变异型,只在青少年中发生。该病的特征为急性起病的皮肤溃疡,在适当治疗后可完全恢复且不再复发。作者描述一16岁男孩发生这一罕见疾病的典型病例,其患发热性咽炎后发生阴囊溃疡。当采取肌肉注射倍他米松联合口服环丙沙星治疗后迅速好转。据Pi ol等报道,尽管皮肤科医生知之甚少,但青少年阴囊坏疽性血管炎应是与诸多阴囊坏疽性病变不同的另一种疾病,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这种表现的病症是坏疽性脓皮病的变异型。青少年阴囊坏疽性血管炎:坏疽性脓皮病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和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Hashimoto diseas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常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 ,因此误诊率高。如何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恰当的处理是临床常见的难题之一。本科 1995~ 2 0 0 2年共收治该病患者 139例 ,现将临床诊治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39例中 ,男性 9例 ,女性 130例 ,男女比例为 1∶ 14 .4 ;年龄 4 3.5± 17.3岁 (2 0~ 74岁 )。临床表现 :均发现甲状腺肿大或结节 ,突眼 2例 ,颈部压迫感 3例 ,声嘶 1例 ,颈前疼痛 1例。病程 1.4± 1.1年 (3d~ 18年 )。体检 :甲状腺弥漫肿大 84例 ,伴单个结节 2 6…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结胆囊炎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行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15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顺行胆囊完整切除31例,逆行胆囊完整切除102例,胆囊大部分切除34例,主动中转开腹13例。平均手术时间(120.4±61.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0.5±40.9)m 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3±3.4)d。全组158例患者无胆总管损伤、胃十二指肠损伤、结肠损伤,术后腹腔出血、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尽早手术干预,并应用顺切、逆切、大部切除及主动开腹胆囊切除等方法,能减少胆道损伤手术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是医源性肝门部胆管损伤 ,其发生率美国为 5 % [1 ] ,国内为 0 . 1%~0 .3% [2 ] ,病死率高达 30 % [3]。肝门部胆管损伤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Calot三角解剖不清和胆囊管或右肝管 (右副肝管 )变异 ,在这种情况下 ,采用引导胆囊管游离结扎法和胆囊管引流法 ,可缩短术后腹部带管时间和避免肝门部胆管损伤的发生。本文对 1996~ 2 0 0 1年 39例坏疽性胆囊炎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胆囊管的手术处理方法不同 ,分为引导胆囊管游离结扎法 (A法 )和胆囊管引流法 (B法 ) ,探讨 A法的安全性、可行性及 B法的… 相似文献
16.
坏疽性缺血性结肠炎误诊一例陈亚东,裴凤郁,朴熙绪延边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关键词结肠炎,坏疽,缺血中图法分类号R656.9患者,男,40岁。因发热、腹泻、腹痛1个月于1995年9月28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39.5℃,盗汗... 相似文献
17.
坏疸性脓皮病是一种潜行性破坏性慢性皮肤炎症。临床较为少见,笔者于1983年2月治愈一例,现报告如下: 一、病例介绍患者姬×女58岁,农民。1982年元月初诊。主诉:头顶前部溃烂、流脓、疼痛2年、加重半年。病史:于1980年1月自觉头顶前部皮肤灼痛,甚则色红肿胀、痒痛相兼,用热水洗烫或搔破出血方可缓解。三个月后患处头皮肿胀发硬、继则出现豆大丘疹、脓疱破后糜烂结痂,日久发展成较深溃疡。曾应用多种抗生素及消炎药膏,终未根治。半 相似文献
18.
19.
黄××,男,16天,住院号3308,产后10天,拒奶,惊哭不安,发烧,反复呕吐,腹胀,大便由黄烂至茶红色水样,间有粘液,日5~10次.两次门诊按“肠炎“治疗,反而加重,发病第5天腹胀甚,肛门无排便排气,频呕、整夜啼哭,病后第6天入院。检查.T38.8℃,P160次/分,R40次/分,沉睡,Ⅱ’脱水,腹胀如球,腹壁青亮,静脉显露,无肠型,脐轮无红肿,腹壁紧张,触诊惊哭,以右下腹为甚,未触及包块,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肛门指检不满意。X线腹透肠腔明显扩张充气。右中腹有两个液平面,膈下未见游离性气体。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63岁,转移性右下腹痛3天,右侧腹股沟区包块1天,于2002年6月14日入院。查体:急性痛苦面容。心肺正常。腹部稍隆起,右侧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可见一6cm×4cm肿块,边界清楚,局部无红肿,有压痛,不能还纳腹腔。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下腹明显,肠鸣音减弱。腹透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