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学生膳食镁的摄入情况,对中国的人群镁营养状况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编制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检验其效度和信度。采用整群抽样抽取成都某高校医学生330人,用该问卷进行三个月的食物摄入频率和摄入量调查。结果男生膳食镁平均摄入量为329mgd,为推荐摄入量(RNI)的94.0%;女生膳食镁平均摄入量为377mgd,为RNI的107.7%;男生的膳食镁摄入量低于女生,P<0.01。其中46%的男生和31.9%的女生膳食镁摄入处于不足或缺乏状态。结论人群膳食镁的摄入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对中国各类人群膳食镁摄入情况和机体镁营养状况进行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2.
<正> 50年代陈学存,金大勋等曾对西藏地区的食物成分做了分析,对藏族农牧民的膳食进行调查并做出营养评价。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和饮食习惯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对藏族牧民常用食品重新分析、对其膳食状况再次调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应用食物频率法评价高血压患者膳食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南宁市高血压患者膳食习惯,为进一步开展膳食指导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参加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慢性病管理项目满1年的高血压患者700名,利用食物频率询问法调查个体主要食物摄入频率和摄入量。其结果与中国膳食宝塔推荐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699份,有效应答率99.9%。高血压患者每天摄入全谷类和新鲜蔬菜类频率高,分别为99.6%和96.1%,但每天摄入新鲜水果、蛋类、奶制品及豆制品类食物的频率相对较低,分别为50.8%、16.0%、28.6%和4.1%。从不吃奶制品的比例高达56.5%。粮谷类食物、新鲜蔬菜类人均摄入量分别为328.4、300.9g/d,在宝塔建议范围内。畜、禽肉类人均摄入量为100.8g/d,是宝塔建议量高值(75g/d)的1.34倍。水产品新鲜水果、蛋、奶及豆制品每日摄入量的P50(P25,P75)分别为11.43(3.33,25.71)、50(14.29,128.57)、11.4(1.67,28.57)、0(0,114.29)和5.7(0,16.67)。生理检查指标发现,55.1%的高血压患者属于中心型肥胖,40.9%的患者超重或肥胖,仅有56.4%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低奶高红肉"不合理的膳食结构,血压及肥胖指标控制不理想,应开展实施DASH膳食模式干预,以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农村藏族婴幼儿母亲喂养知识和行为,为指导婴幼儿科学喂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抽取的拉萨市城关区3个农业乡共386名藏族0~24月龄婴幼儿母亲的喂养知识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386名农村藏族婴幼儿母亲的母乳喂养率为88.6%;从出生至4月龄,>80%婴幼儿主要添加的辅食为糌粑糊;至6月龄时,>60%婴幼儿添加的主要辅食为酥油茶,鸡蛋、肉类、蔬菜和水果的添加比例<30%;至12月龄后,>50%的婴幼儿开始添加鸡蛋、肉类、蔬菜和水果,但肉类的添加仅60%左右;有关婴幼儿喂养知识的7个问题中,除哺乳时两侧乳房应经常更换的回答正确率为85.9%外,其他6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均<50%;在婴幼儿日常照料行为的2个问题中,61.9%的母亲能够经常带孩子晒太阳,77.2%的孩子外表看起来干净。结论 拉萨市农村地区婴幼儿母亲喂养知识普遍欠缺,辅食添加不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温州市居民膳食结构与食物消费量数据,为开展营养教育及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1 689户居民5 287人进行食物消费量调查。采用非连续3 d 24 h回顾法为基础,3 d称重法为补充收集居民食物消费量数据。结果 温州市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谷薯类摄入量394.8 g,蔬菜类273.4 g,水果类180.0 g,畜禽肉类71.7 g,水产品类78.4 g,蛋类35.5 g,大豆及坚果类29.8 g。城区除水果摄入量和城乡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种类食物摄入量均大于城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产品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要求,谷薯类、畜禽肉类、大豆及坚果类达到推荐量要求,蔬菜类、水果类、蛋类未达到推荐量要求。结论 温州市居民膳食结构及食物消费基本合理,但非主食类植物性食物摄入量未达到推荐量,应加强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倡合理膳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了解长宁区居民膳食情况,为慢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PPS抽样,抽取长宁区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303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长宁区15岁以上居民奶类、水产类、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平均摄入量分别为114 g/d、271 g/d和130 g/d。禽肉类的摄入量为83.79 g/d,高于推荐摄入量,而水产类则未达到推荐摄入量,为44.44 g/d,45岁以下人群豆类平均摄入量普遍未达到膳食推荐摄入量(30 g/d)。男性谷薯类(t=27.10,P<0.01)、禽肉类(t=8.35,P<0.01)以及果汁(t=10.69,P<0.01)和碳酸饮料(t=24.47,P<0.01)的摄入量明显高于女性,女性新鲜水果的摄入量明显高于男性(t=4.99,P<0.01)。各年龄段人群谷薯类(F=5.77,P<0.01)、蛋类(F=3.42,P<0.01)、奶制品(F=8.48,P<0.01)、豆类(F=4.47,P<0.01)、禽肉类(F=5.74,P<0.01)、水产类(F=3.76,P<0.01)、蔬菜类(F=3.57,P<0.01)、碳酸饮料(F=59.21,P<0.01)和果汁(F=28.73,P<0.01)摄入量均存在年龄差异。结论 长宁区居民膳食营养摄入情况不尽合理,各类食物摄入量性别和年龄差异明显,需有针对性的加强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潮汕地区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表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定潮汕地区的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表,为饮食与疾病之间的医学研究提供工具。方法以潮州、汕头(包括南澳县)城乡地区为中心随机抽取若干家庭,并以家庭为单位,以3 d食物称重记录法进行膳食调查,建立潮汕地区城乡家庭膳食资料数据库;在以各种食物提供的营养素量为基础进行食物种类筛选的基础上,再以逐步进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对初选食物项目进行再次筛选,并确定食物的频度、食用量。结果共有417个家庭完成调查(城市200个,农村217个),其3 d消耗的食物种类512种,其中城市443种,农村417种。初次筛选出的食物种类数城市194种,农村183种,城乡合计233种;再次筛选结果为城市157种,农村160种,城乡合计196种;最后125种食物被包括在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表中,每种食物对应有7个层次的摄入频率和6个层次的食用量。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表中的食物项目提供的营养素覆盖率平均超过90%。结论以417个城乡家庭膳食资料为基础建立潮汕地区食物“金标准”数据库并以该数据库资料为依据,按照系统方法和步骤制定潮汕地区食物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表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食物频率询问法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膳食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农村高血压病人膳食的特点,寻找防治措施。方法运用食物频率询问法在安徽六安农村地区调查了2317名高血压患者,对每个调查对象上一年的各类食物摄入频率和摄入量进行询问,分别计算每日食物摄入量、每日营养素摄入量、三大营养素产能比和蛋白质来源百分比,并描述这些指标在性别间的分布。结果该地区高血压患者膳食的主要特点是:主食以粮谷类为主,奶及奶制品摄入量低,油脂摄入以动物油脂为主;营养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量普遍较低,其中蛋白质、钙、核黄素和硫胺素的摄入明显不足;三大营养素的产能比不协调,蛋白质的产能比重略低于10%、碳水化合物的产能比重超过70%、女性脂肪产能比重低于20%;优质蛋白质在所有蛋白质来源中所占比重偏低。结论该地区高血压患者的膳食特点为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及奶制品和豆类及豆制品摄入不足,提示农村地区高血压健康教育亟待加强,应纠正不良的膳食习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安徽、新疆项目地区农村社区居民饮食习惯和结构情况,以针对具体情况制定项目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调查对象。对安徽、新疆项目地区15~69岁农村社区居民2 20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人群食用新鲜蔬菜的频度最高占64.7%;27.7%的每周食用腌熏食品3 d以上,88.6%的居民每周食用乳及乳制品的时间不足1 d,51.4%的居民每周食用豆制品的时间不足1 d;67.5%的汉族居民和55.4%少数民族居民能够坚持每天按时吃早餐。安徽项目地区的农民在新鲜蔬菜、豆制品、乳及乳制品、腌熏食品、油炸食品和甜食的摄入频度均高于新疆;2省在新鲜蔬菜、水果、乳及乳制品、腌熏食品和甜食的摄入有差异;水果和乳制品的食用频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豆制品和腌熏食品的食用频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水果、豆制品、腌熏食品和甜食的摄入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越高,摄入蔬菜、水果、豆制品、乳制品的频度越高,摄入腌熏食品的频度越低。结论安徽、新疆农村社区居民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合理,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河南省平顶山市城区居民食物消费量,评估居民膳食结构,为营养相关政策修改制定和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平顶山市城区3岁及以上人群,采用非连续3 d 24 h回顾询问法和称重记账法进行食物和调味品消费量调查。结果 2020年共调查119户406人,居民过去1个月豆类、蛋类、蔬菜菌类制品食用率较高,分别为40.12%、34.81%、29.05%。居民每标准人日谷薯类摄入量中位数为502.70 g、蛋类55.31 g、食用盐5.91 g、蔬菜类203.87 g、水果类52.86 g、水产类0.00 g、奶及奶制品0.00 g、大豆及坚果12.93 g、畜禽肉类75.51 g、食用油26.16 g,其中,男性谷薯类摄入量大于女性(Z=1.86,P<0.05)。居民谷薯类、蔬菜、饮用水摄入量与年龄呈正相关(r=0.18、0.15、0.21,P均<0.05)。各类食物中仅谷薯类和蛋类摄入量高于《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项目》监测数据(Z=8.50、11.28,P均<0.05)。结论 平顶山市城区居民膳食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广州市白云区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研究,为有效开展健康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3月以村为单位,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1 136名18~49岁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认知状况基线调查和健康体检,经过2年生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2011年3月对项目村的969名妇女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农村地区妇女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腺囊肿、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盆腔炎发病率明显降低(P<0.05)。妇女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生殖健康相关态度形成率、生殖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结论:农村参与式的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意识,降低生殖道感染患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偏远农牧区藏族育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可及性状况。方法:利用2009年在青海省玉树县及囊谦县大、小苏莽乡的现场调查数据,分析农牧区藏族育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率与经济、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等因素的关系。结果:仅12.4%的妇女受过孕产期保健知识教育。最近一次生孩子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率低,产前检查率为49.1%,新法接生率为11.2%,住院分娩率为9.5%,产后访视率为6.5%,均低于同类地区;怀孕期间发生紧急情况,60.4%的妇女会求助村医或乡医;生孩子后身体出现不适,68.6%的妇女会求助村医或乡医。受过孕产期保健知识教育者服务利用率高于未受过教育者;家庭年收入较高的妇女,在怀孕期间出现紧急情况和分娩后身体不适时,求医率高于家庭年收入较低的妇女。服务利用率与到医疗机构采用的不同交通方式和所需时间长短没有明显关系。调查地区67.3%的妇女生孩子无医药费用;有费用者,其自付医药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在60%~100%者占5.7%,有2.9%的妇女生孩子自付医药费用超过了过去一年的家庭总收入。受访者报告了在过去2年内有4例亲属在孕产期死亡。结论:偏远农牧区藏族妇女在孕产期保健教育、服务等方面可及性不足。应进一步促进偏远农牧区的经济发展,倡导先进的生育文化,普及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教育,加强乡村医生孕产期保健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需求,以便科学地指导优生优育工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优生优育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孕早期应进行优生5项(TORCH)检查的知晓率为53.0%、孕前需进行口腔检查的知晓率仅为16.6%、妊娠中晚期需注意血压监测的知晓率为49.3%。调查对象中,70.3%不清楚服用长效避孕药应停药多久才能受孕、44.9%不了解孕期服用药物的相关禁忌、49.5%认为孕期超声检查对胎儿有影响、41.5%不清楚非法接生易使新生儿患破伤风、56.0%不清楚何时给孩子添加辅食。98.2%的调查对象有强烈学习优生优育知识的需求。结论:绝大部分的育龄妇女有强烈学习优生优育知识的需求,但优生优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仍有待提高,相关部门应加强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育龄妇女的优生优育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14.
铁和叶酸等微营养素的缺乏可导致早产、出生缺陷、生长迟缓、智力发育障碍以及学习或劳动能力下降等.育龄妇女是微营养素缺乏的高危人群,而且最容易发生贫血[1,2].我们于2007年对陕西省育龄妇女血红蛋白状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云南农村育龄妇女围孕期风险因素的暴露情况,为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供信息支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逐户入户对8765例育龄妇女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663份。结果:围孕期育龄妇女暴露风险因素比例最多的是非计划怀孕、被动吸烟、偏食,分别占44.8%、44.5%、41.0%。30.8%的妇女居住的室内进行过新装修或购置了新家具。近1/4的妇女长时间看电视/熬夜、接触电离辐射、接触猫狗。有一部分妇女仍然素食、食用生肉或未煮熟的肉类食物、喝咖啡/浓茶、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结论:农村育龄妇女围孕期暴露于对怀孕有不良影响的风险因素比例较高,应加强孕前-围孕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促使育龄人群改变不良行为,消除或减少影响妊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浙江省农村育龄妇女分娩方式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提高母婴健康水平。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2000~2010年浙江省6个样本村的522例农村育龄妇女的分娩方式和育龄妇女及儿童的健康状况。结果:剖宫产术的母亲两周患病率高于自然分娩者,产后恢复和总体健康状况较自然分娩者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术的儿童总体健康状况较自然分娩者差,住院率高于自然分娩者。剖宫产的纯母乳喂养率和泌乳量均低于自然分娩者。结论:通过相关部门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力提倡自然分娩,最大限度地减少非必须剖宫产术,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婴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肖永红  谢晓东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876-4878
目的: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产前保健状况,探讨农村育龄妇女产前保健的影响因素,为孕产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河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采用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方法,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产前保健状况调查,以产前检查地点为应变量使用累加Logistic模型分析产前检查地点的影响因素。结果:76.5%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过产前检查,检查的地点主要是妇幼保健院(42.4%)、其他综合医院(19.4%)。选择检查地点主要原因90.9%觉得交通便利,而未产检的原因61.4%已婚育龄妇女认为不需要或不知道要检查,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对选择产前检查地点有影响(P<0.05)。结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妇女文化水平,进而改善农村育龄妇女产前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欠发达地区育龄妇女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控制梅毒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年11月21日~12月5日对欠发达地区6市12个县的妇幼保健医院就诊的育龄妇女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逐项询问,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性病相关知识、行为因素等,同时进行生殖器健康体检,并抽取静脉血5 ml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600例育龄妇女中,梅毒感染率是2.67%,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32.3%。年龄>25岁(OR=4.545,95%CI:1.543~13.387,P=0.006),壮族或其他民族(OR=2.962,95%CI:1.025~8.564,P=0.045)均是育龄妇女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结论:欠发达地区育龄妇女梅毒感染情况较为严峻,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咸宁市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s)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调查1826名已婚育龄妇女,采用统一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RTIs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RTIs患者675例,总患病率为36.97%,其中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的患病率分别为26.78%、16.76%、7.17%、3.89%,附件炎、衣原体感染、淋病、尖锐湿疣的患病率分别为2.08%、1.97%、0.11%、0.05%。RTIs患者中53.19%(359/675)人自我报告有生殖道感染的症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家庭月收入1500元、年龄30~39岁、宫内节育器避孕、既往生殖道感染史、生育胎数≥3、混用洗外阴的用具为RTIs的危险因素,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为保护因素。结论:已婚育龄妇女RTIs患病率较高。RTI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来控制RTIs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干预后中西部地区妇女的生殖健康现状,分析卫生行为对生殖道感染的影响。方法:2010年11月在中西部地区对2 087名已婚妇女进行卫生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中西部农村地区自我报告有生殖道感染至少出现一种467人(22.3%),其中外阴瘙痒最常见。在个人卫生行为中,经期卫生用品、洗澡频率、洗浴方式、是否经常清洗外阴以及其丈夫/性伴侣是否经常清洗生殖器与妇女患有生殖道感染有统计学相关性。结论:中西部农村地区育龄期妇女干预后生殖健康意识仍薄弱,应继续进行健康教育以促进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生殖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