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1],由柴胡、半夏、黄芩、人参、生姜、大枣、甘草组成,虽专为少阳经证而设,但由于它能调和肝脾、疏通气血、和解表里内外,故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有“能治百病”之誉.笔者在临床中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妇女月经病,也取得了满意疗效,兹择3例报道如下.1 痛经  相似文献   

2.
房更生 《国医论坛》2014,29(1):10-10
感冒一病,因其有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之异,所以可说是既易治又难治。笔者常窃思之,既然是外感疾病,必然存在六经传变之规律,征诸临床,可见到许多来医院要求中医治疗的感冒患者,大多已用过中西感冒药物,甚至经过抗生素、激素的肌注或输液治疗,这时若按六经传变的规律考量,  相似文献   

3.
小柴胡汤最早见于《伤寒论》,为少阳之主方。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疗效显著,因此,一直沿用至今。少阳病症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为主要脉证。本证因为邪人少阳经,位居于半表半里,正邪纷争,外与阳争为寒,内与阳争而为热,故寒热往来,是少阳病的特征性发热。  相似文献   

4.
小柴胡汤骨科临床治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小柴胡汤临床治验举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柴胡汤出自汉朝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其适用范围甚广,凡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属邪在半表半里,少阳经气不利者,皆可使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加减,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96条,乃仲景少阳证之首方,王克穷主任医师临床应用伤寒论原文时,注重古汉语翻译,用方尽显仲景伤寒本色,用药挥斥方遒与谨慎小心并重,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疑难杂症均取得显著疗效,亦未见因重剂而致任何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第96条,曰:"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1]。本方可以和解少阳枢机[2],其药物组成为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具有和解少阳、疏利肝胆、通达表里的作用,一般应用于外感病邪入少阳的治疗[3]。近年来各种医刊报道,该方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内科、外科、妇科、儿科[4]、五官科[5]等各科,用以治疗外感热病[6]、内伤杂病[7]及胶  相似文献   

8.
小柴胡汤为<伤寒论>和解少阳的经典名方,笔者在临床中常以小柴胡汤辨治多种病症,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1 典型病例 1.1 外感案例1:患者,男,35 岁,2010 年5 月6 日初诊.主诉感冒1 周余,服感冒药无效.刻诊:往来寒热,脉弦数,舌质略红,苔薄白.中医辨证属于外感(少阳病),根据"往来寒热",给予小柴胡汤治疗.处方:柴胡12 g,黄芩10 g,法半夏10 g,党参10 g,炙甘草6 g,大枣10 g,生姜10 g.3 剂,水煎服,每日1剂.  相似文献   

9.
<正>郭文勤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从事临床、科研数10载,善用小柴胡汤治疗内科杂病,笔者有幸随郭老师出诊,现将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杰 《陕西中医》2007,28(9):1239-1239
1偏头痛 李某,男,45岁,干部。2001年11月10日初诊。患者左侧偏头痛二月余,疼痛为发作性胀痛,伴有恶心、视物不清及头晕,但头晕时无周围屋物旋转之感。每当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易发作,且时间不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细。辨证为少阳头痛。方用本方加减:柴胡24g,半夏、茯苓、葛根各12g,党参、生姜各9g,大枣4枚。水煎分二次服。3剂。二诊:患者服上药3剂之后头痛即止,也不再头晕。但视物仍觉模糊,视力容易疲劳,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分析小柴胡汤的病机及方药组成,总结宋俊生教授还用本方治疗郁证的验案,拓宽临床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柴胡汤在临床应用之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光明中医》2008,23(7):967-968
方剂学是中医基本学科之一,只有深刻领会每张方子的方义才能分君臣、别左使、明配伍,以何方治何病。古人所制各方无非经验而后设,都是各代先贤的经验总结,但气候的变迁,立方的背景,个体的差异,是攻、是补各有不同。况以千古之方医当今之病,岂如木之合缝乎?然临床用方重在灵活化裁可也。如仲景所设伤寒各方,类伤寒者能用否?杂症有效否?温病当用否?就小柴胡汤而言,虽为伤寒而特设,但只要辨证施治,便可得心应手,临床各科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4.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六经病中少阳病的主方,是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炙甘草七味中药组成.方中柴胡、黄芩清热解少阳经腑之邪热,且又疏肝利胆,生姜、半夏和胃止呕,能开能降,以助柴胡之透达而散邪气,人参、炙甘草、大枣温补脾气,扶正祛邪以阻邪气内传太阴之路,也取肝病实脾之意.全方共奏辛开、苦降、甘调之意.此方虽治在肝胆,但又傍及脾胃,虽然清解邪热,但又扶助正气,不是通过汗、吐,下的方法来达到祛邪的目的,故谓和解之剂.……  相似文献   

15.
1大叶性肺炎男,19岁,因高热、咳嗽、胸痛2d来院急诊。2d前突然恶寒,继之发热、咳嗽,进而咳引右胸掣痛,痰多色黄,口渴欲饮,饮后欲吐,不思饮食,溲黄便干,苔薄黄,脉浮弦而数。查体:体温39.2°C,血压16/10kPa,听诊:右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化...  相似文献   

16.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增慰 《光明中医》2010,25(7):1277-1278
<正>小柴胡汤方是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著名方剂。其药物组成为: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甘草炙三两(9g),半夏洗半升(9g),生姜切三两(9g),大枣十二枚。适用于邪在足少阳胆经,半表半里之证。其适应证如《伤寒论》所  相似文献   

17.
谢旭善 《中医杂志》2007,48(11):977-978,998
小柴胡汤始见于《伤寒论》,为少阳病的主方,临床应用方证对应,疗效显著,故一直沿用至今。少阳病证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为主要脉症。本证因邪入少阳,位居半表半里,正邪分争,枢机不利而致。半表半里是指病位,即邪正相搏“结于胁下”。其外可兼见太阳表证,内可兼见阳明里证。正邪分争,各有偏性,是一个动态变化。故表现为往来寒热,邪结胸胁,影响肠胃,故有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枢机不利可见口苦、咽干、目眩;弦细脉是少阳病主脉,这些都是少阳病的主要表现。张仲景用小柴胡汤和解…  相似文献   

18.
吴志华 《辽宁中医杂志》2009,(12):2171-2172
王振邦教授从事中医教学及临床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对经方的应用有独到之处,学生有幸随其数载,获益匪浅,今介绍王老小柴胡汤验案四则,指出运用小柴胡汤方,不必拘泥于典型的往来寒热之症,只要抓住"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这一病机,凡病位在少阳出现一部分少阳主症即可施用。  相似文献   

19.
1 长期低热患者刘× ,女 ,6 2岁 ,1996年 7月 2 3日初诊。患者低热年余 ,每日午后发作 ,体温在 37 5℃以上 ,伴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烦易怒、胸脘满闷、食欲不振等症。曾在某医院住院半年 ,做多种检查 ,病因尚未明 ,并用多种西药治疗未见效。诊见 :形体消瘦 ,精神不振 ,懒言声低 ,舌淡红苔少 ,脉细而数。详询病史 ,知一年前曾患重感冒后致诸症。辨证属少阳 ,胆火郁 ,郁久耗伤气阴 ,治当和解少阳 ,少佐益气养阴清热。方用 :小柴胡汤加味煎服 ,日 1剂。连服2 0剂 ,症状全消 ,脉静身流。2 产后低热患者王× ,女 ,2 7岁 ,工人 ,产后 3月出…  相似文献   

20.
余惠民 《河南中医》1990,10(3):1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