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协同学原理的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及协同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当前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协同学原理的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的模型,针对同构子系统提出了协作模式、同步模式、协调模式、互补模式等协同机制。同时给出了基于SOA思想以XML为基础进行信息的采集及传输,以Web Services服务形式接入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实现区域医疗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的技术思路,为构建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及协同模式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协同发展是提高医保系统和医疗系统效率的关键,但当前医保系统和医疗系统更多的是孤立式改革和表面上联动。本文从价值角度分析了医保系统和医疗系统协同发展的可行性,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了二者的协同发展目标,即可持续健康,包括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构建分级有序服务秩序、控制卫生服务成本三个子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梳理了医保系统和医疗系统各自的分工和协作机制,以期为两个系统的协同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远程医疗中有关协同工作的组织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了远程医疗系统组成原理、系统提供的服务,抽象出了远程医疗系统的功能模型,提出了一个支持远程医疗系统构架的参考模型。最后讨论了系统支持协同诊疗的使能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医保基金多部门协同监管现状,开发医保领域协同度测量工具,对我国医保基金协同监管相关部门的协同度水平进行测量,为优化医保基金协同监管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协同学”理论和SFIC协同治理模型构建专家深度访谈问卷,开发协同度测量量表,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协同度测量模型,并以福建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医保基金的安全保障涉及十个相关部门,其中医保、卫生健康、公安、市场监管属于核心部门。协同度测量结果显示,医保部门内部协同度为0.922,处于优质协同水平,其中目标与制度协同最好,人员协同最差。医保与卫生健康、公安、市场监管三个外部部门的协同度分别为0.821、0.848、0.836,处于良好协同水平,且都表现为处理协同最好,信息协同最差。结论和建议: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果相吻合,建议从起始条件、制度设计、催化领导、协同过程四个方面优化协同监管。  相似文献   

5.
刘侃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3):167-168,172
协同学是一门研究开放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新兴综合性理论,被广泛应用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公立医院符合协同学研究对象的要求,在政事分开中运用协同学,丰富了政事分开的理论内涵。推进政事分开应首先构建公立医院监管的协同机制,继而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的协同模式,最终建立政事分开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江苏省医疗一体化协同度进行评价,分析医疗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选取江苏省内的公立医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协同效应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江苏省医疗一体化复合系统协同模型,并基于江苏省2014—2019年面板数据,对江苏省医疗系统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2014—2019年,江苏省医疗一体化协同度介于0.0733~0.1169之间,总体呈轻微波动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江苏省医疗一体化各子系统有序度呈明显增长态势,但是各子系统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性。结论利用医联体加强初级卫生保健,保障患者首诊需求;完善配套政策,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大力推进智慧医疗,促进就医过程一体化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完善江苏省医疗一体化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好关乎民生福祉的医疗服务价格协同治理优势,有效解决区域医疗服务比价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诠释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价格协同治理内涵的基础上,借鉴SFIC模型,构建协同动因、协同目标、协同主体、协同程序与协同过程五维协同治理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我国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价格协调管理工作,指出在协同动因上应确保治理主体间有强烈的协作意愿,在协同目标上应以实现区域共同利益最大化为愿景,在协同主体上应建立多元主体共治与顶层统筹的管理模式,在协同程序上应构建透明规范化规则与信息共享机制,在协同过程上应通过多元主体互相协商决策以达成理顺区域医疗服务比价关系等共识。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县域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上也呈现倒金字塔型的失衡,运用医疗服务协同管理模式来整合医疗资源以达到最大化利用成为解决县域居民医疗需求的重要方法。通过总结县域医疗资源整合与服务协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对陕西省榆林地区县域医疗服务协同管理实践的实证调查和协同学理论分析,提出适于中国国情的模块式纵向协同与集团化横向协同交叉的协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构建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区域协同医疗公共服务集成平台和运行机制,最大化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方法:采用数据仓库与虚拟数据库方式相结合,建立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并实现医院信息系统数据集成。在此基础上,实现面向服务的医院信息系统Web Services集成,构建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平台。结果:实现了构建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中大量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与集成,以及医疗业务流程有效管理。结论:该方案使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具有模块化和可扩展等特性,采用层次结构设计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构建区域协同医疗平台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卫生人员分布不均衡.医疗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原因。成一个区域协同医疗平台,是缓解上述问题的一种方法。目前,疗平台建设的内容。患者分布不均衡,医疗资源总体投入不足.这是目前我国构建一个地理区域内多家、多级医院之间的医疗网络.形区域协同医疗平台建设处于尝试阶段.阐述了区域协同医  相似文献   

11.
治理机制是构建区域整合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核心机制之一,从单中心治理向多中心治理转变,是推动卫生健康领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探索构建区域整合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多中心协同治理框架,提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结构以及实现制度有效嵌入的核心机制;针对实践中的现实困境,提出在构建区域整合型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区域协同社区卫生服务集成平台和运行机制,最大化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方法:以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方式进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集成结构设计,实现面向服务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集成,构建区域协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平台。结果:使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能够基于SOA架构进行统一的信息交互,实现全局一致的信息共享模式。结论:该研究将对加快区域性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更好地为军队离休干部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取医院-干休所-家庭联动的健康照护模式,对驻地4个干休所60余名军队离休干部进行全程无缝隙的专业照护。结果使得老干部疾病预防、保健护理知识知晓率比联动照护模式实施之前提高10%,再入院频次降低50%。结论医院-干休所-家庭联动的健康照护模式能节省医疗资源,提高为老干部服务的质量,是低投入、高回报的健康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厘清各省级医疗联合体政策支持体系。方法:通过互联网检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出台的医疗联合体政策文件,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借助Nvivo11软件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结果:经过三级编码,最终提炼出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医疗联合体建设的99个概念、28个范畴和12个主范畴、3个核心范畴,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政策支持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理念引导层、内部管理层、外部支持层三个层次。结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对医疗联合体建设的理念引导,是医疗联合体建设的重要动力。逐步健全成员协作机制,优化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内部管理,是医疗联合体建设的重点环节。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增强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外部支持,是医疗联合体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与戊二醛的协同杀菌及其在临床消毒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川  许欣  余倩  刘衡川  裴晓方  林怡伶 《卫生研究》2004,33(1):42-44,48
目的 研究超声波对戊二醛的协同杀菌作用 ,以探讨在临床上推广超声波与戊二醛联用对各种内窥镜及医疗器械进行灭菌处理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模拟现场试验 ,研究戊二醛和超声波单独及协同对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率。结果 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表明 ,作用时间 (4h)相同时 ,在超声波的协同下 ,戊二醛灭菌 (杀灭率 10 0 % )有效浓度从 2 0mg ml降低至 5mg ml,作用浓度 (2 0mg ml)不变时 ,其灭菌 (杀灭率10 0 % )作用时间从 4h缩短为 1h ,5mg ml戊二醛作用 2h其杀灭率即达 10 0 % ;模拟现场试验结果表明 ,超声波协同使用戊二醛达 10 0 %杀灭率的有效浓度从 2 0mg ml降低至 5mg ml,作用时间从 4h缩短至 1h。结论 临床采用超声波与戊二醛协同灭菌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医改前后我国农村居民就诊流向变化及其原因。方藩综合分析《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医改监测与评价相关数据,并结合典型地区调研和专家咨询。结果新医改实施以来,患者的首诊机构选择变化不大,但农村居民就诊流向发生了重大变化。结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苓药物制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对农村居民就医流向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存在着交互作用。应进一步明确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功能定位、优化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布局、加强农村卫生服务制度建设、发挥新农合制度导向作用和推进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17.
As costs escalate and the delivery system becomes more fragmented, organizations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have begun to call for basic reform of the healthcare system. Several 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the American Hospital Association and the Catholic Health Association, have presented working proposals advocating coordinated regional healthcare delivery systems. The proposed networks would provide a full continuum of services from prevention through aftercare and long-term care, and from primary through tertiary care. In the past few years, providers themselves have begun to see the value of cooperative efforts. Collaborative ventures such as group purchasing and sharing mobile equipment have increased as hospitals look for ways to reduce costs and control overhead. Mergers and affiliations are also becoming more common. As they develop, different networks will allow for various kinds of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components. In general, these systems will provide high-volume, low-cost services at a number of sites and low-volume, high-cost services at a central location. Secondary and tertiary campuses will focus increasingly on specialty care, and as volume increases at primary campuses, secondary and tertiary organizations will establish more primary affiliations. To make the transition from a competitive to a cooperative healthcare delivery system, providers will have to reexamine their mission and values and, in many cases, refocus their vision of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8.
慢性病流行已经成为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慢性病防治工作需要改进。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之间缺乏一定的协同性,不能保证卫生服务质量同质化,防治分离现象也较为突出。要控制慢性病流行,应该针对慢性病的发生规律,进一步强化我国区域卫生服务协同建设,优化慢性病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