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基本原因 ,而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及血管内血栓形成则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的重要机制。动脉粥样硬化是个隐匿发展的慢性过程 ,在经过多年的无症状发生 ,发展后为什么突然并发威胁生命的血栓形成呢 ?文献报告[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管腔狭窄程度不成正比 ,而与管壁病变、粥样斑块的成份和脆性有关。斑块中炎症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改变了斑块的脆性 ,从而导致斑块破裂[2 ] 。本文就斑块破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作一综述。1 急性冠状动脉综…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ACS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或出血及血栓形成引起的急性病变。C一反应蛋白(CRP)已被视为ACS的发病机理之一,是心肌梗死、中风、心脏性猝死和外周血管病的强预示因素,CRP增高可预测冠状动脉综合征。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感染和组织损伤时,其血中浓度迅速升高。心肌肌钙蛋白T(cTnT)是一种调节蛋白,位于心肌细胞收缩装置细肌丝上。正常时血中检测不出,当心肌细胞的完整性丧失时和心肌细胞发生坏死后释放到血液中,是心肌细胞受损的敏感标志,持续时间较长,并且具有分子量小及胞浆浓度高的特点,故反映心肌损伤更为灵敏。为探讨cTnT和CRP在ACS中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对75例ACS患者同时进行全血cTnT和CRP含量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及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选择11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斑块性质分为易损斑块组(A组)46例和稳定斑块组(B组)66例,按照疾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52例为ACS组,稳定性冠心病60例为sCAD组,对比A组和B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分析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危险因素,对比ACS组和sCAD组IVUS参数及与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吸烟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形成有关,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是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 ACS组易损斑块率显著高于CAD组(P<0.05)。 ACS患者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均与血管重塑指数呈正相关(r=0.354,0.369,0.329,0.324),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r=-0.392,-0.401,-0.362,-0.384),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斑块负荷呈正相关(r=0.294,0.384)(P均<0.05)。结论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形成及ACS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稳定斑块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引起血小板粘附、血管痉挛、血栓形成 ,导致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缺血性猝死 ,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 e,ACS) [1 ] 。是冠心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其发生、演变过程及治疗方法综述如下。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演变动脉内膜的慢性微小病变 ,通常是因为血管在转折处或近分叉处血液涡流的结果。除高血压导致的局部切力增加 ,高血脂、高血糖代谢产物的增多、吸烟的化学刺激、血液内儿茶酚胺、免疫复合物或感染 ,都会产生慢性微小内皮损失或功能障碍 ,导致脂类和…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系不稳定性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引起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所致严重心肌缺血而产生的一组进展性的临床综合征。因其病情变化快,临床表现及危险性差异极大,死亡率高,加强早期识别、危险分层并采取积极、合理的干预措施尤为重要。近年来,有关ACS的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相继公布,相关指南的制订与修改,使ACS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成为心血管研究最活跃的领域,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防止或减少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发展至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的危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长期治疗与二级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发病早期干预治疗后仍有可能再次发生或演变为心肌梗死 (MI) ,或较高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因此ACS患者需继续长期抗心肌缺血、抗栓治疗 ,并积极防治危险因素 ,即所谓ACS的长期治疗与二级预防。美国心脏学学会 /美国心脏协会 (ACC/AHA)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推测APN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75例,包括ACS患者(ACS组,3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组,39例),并选取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20例).同时,根据造影结果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Gensini积分,分为0分组(20例)、1~30分组(45例)、≥30分组(30例).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中APN水平变化.结果 (1)ACS组、SAP组血浆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ACS组血浆APN水平显著低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Gensini积分≥30分组APN水平显著低于<30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不稳定性的加剧,APN在研究对象血浆中的水平逐渐降低,APN的降低可能加剧了病变处斑块的不稳定性,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程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负荷(PB)与冠状动脉重构之间的潜在关系。 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与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的ACS患者91例。其中正性重构[重构指数(RI)>1]60例,负性重构(RI<1)31例;PB<60%9例,60%≤PB<70%19例,70%≤PB<80%48例,PB>80%15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正性重构与负性重构ACS患者斑块横截面积(P-CSA)、管腔横截面积(L-CSA)、外弹力膜横截面积(EEM-CSA)、平均EEM-CSA、PB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PB的ACS患者P-CSA、L-CSA、EEM-CSA、RI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PB、P-CSA、EEM-CSA、L-CSA、RI的相关性。 结果正性重构与负性重构ACS患者P-CSA、L-CSA、EEM-CSA、PB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负性重构ACS患者平均EEM-CSA大于正性重构ACS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4 ± 1.98)mm2 vs (17.30 ± 3.16)mm2,t=2.46,P<0.05]。不同PB的ACS患者R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SA、EEM-CSA、L-CS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56、28.97、7.14,均P<0.001),且随着PB增加,P-CSA、EEM-CSA均增加[P-CSA:(6.01 ± 1.68)、(9.12 ± 2.00)、(11.42 ± 2.05)、(14.05 ± 4.00) mm2,EEM-CSA:(11.43 ± 1.90)、(13.64 ± 2.93)、(15.14 ± 2.64)、(16.64 ± 4.08) mm2],L-CSA减少[(5.44 ± 0.89)、(4.52 ± 0.99)、(3.72 ± 0.74)、(2.60 ± 0.63) mm2]。且PB与P-CSA、EEM-CSA呈正相关(r=0.76、0.50,P均<0.001),与L-CSA呈负相关性(r=-0.74,P<0.001);RI与PB、P-CSA、L-CSA、EEM-CSA均无相关性。 结论冠状动脉重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除PB以外,可能还存在其他因素影响重构的方向,另外RI作为血管重构的评估标准可能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介入治疗80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为1~80月,中位数为24个月。结果:随访期间死亡2例(2.5%),非致命性急性心肌梗死3例(3,75%),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例,心绞痛复发8例(10.0%),行血运重建术3例(3.75%)。以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6年生存率为97,5%,无心脏事件生存率1年为89,0%,6年为85.6%。Cox回归分析显示:支架放置与心脏事件呈负相关,而病变支数与心脏事件呈正相关。糖尿病病史、病变支数与心绞痛复发呈正相关。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良好,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主要方法。虽然PCI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起关键作用,但PCI本身技术复杂,其应用过程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现就近年来这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胡鑫  舒婧  李帼英 《护理研究》2012,26(9):771-772
综述了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便秘的病因,发生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评估内容和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说明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便秘的重要作用,可以降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与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有直接关系 ,斑块发生破裂时局部的炎症反应在ACS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认为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答反应 ,斑块的进展与炎症反应的程度密切相关[1] ,尤其是反应急性炎症的血清C 反应蛋白 (CRP)含量在ACS时明显增高 ,有作者认为CRP是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2 ] 。为进一步了解ACS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我们测定了正常人群 ,非ACS冠心病组包括稳定性心绞痛 (SAP)、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AMI恢复期 )、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和ACS组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 (…  相似文献   

13.
阿司匹林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钟林 《新医学》2005,36(11):632-633
1引言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和破裂及血栓形成,是ACS最主要的发病机制,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防治ACS的关键措施之一.在迄今应用的抗血小板药中,阿司匹林是主要代表性药物,因其疗效肯定,价格低廉,应用历史最久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昼夜节律的关系,本文分析了我院12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发病时间,发现54例(44.3%)发病集中分布于上午6~12时,6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26例(41.9%)分布于此问期;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23倒(46.9%)分本于此问期;11例心性猝死患者中,5例(45.5%)分布于此间期.上午6~12时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间期(P均<0.001).##4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非Q波性心肌梗塞、冠心病猝死等的急性冠脉事件。其发生机制主要为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和/或血管痉挛,引起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或狭窄程度的急剧加重。心脏性事件发生率高,病情危重,临床心肌酶谱变化大,斑块破裂多为不稳定斑块引起,而不稳定斑块与稳定斑块在大小、形态、结构与成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冠脉病变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4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及2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 ,危险因素≥2个者占88.1%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多支病变比率占65.2% ;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B型、C型病变的比例在急性心肌梗塞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明显增高(p<0.01)。 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致病过程 ,并不完全取决于冠脉狭窄程度 ,还与粥样斑块病理学稳定性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17.
炎症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急性冠状动脉 (冠脉 )综合征 ( 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 ( U A)、急性心肌梗死 ( AMI)和心源性猝死 ,其危害甚大。冠脉斑块破裂及随之发生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 ACS的最重要机制。有人提出炎症与 ACS密切相关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 ,尤其是 ACS为一种炎症过程 ,故认为炎性因子 C反应蛋白 ( CRP)、白细胞介素 6 ( IL 6 )等为 ACS的危险因子 〔1〕。现就其作用综述如下。1  ACS冠脉内局部炎症存在证据van der Wal等 〔2〕研究死于 AMI患者的斑块 ,其中含有泡沫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  相似文献   

1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P)、ST段抬高型和非盯段抬高型心肌梗塞(MI),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而炎症是导致冠脉易损斑块的形成和不稳定以及闭塞性血栓的重要原因。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降解细胞外基质,是斑块破裂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心电图(ECG)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46例临床初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电图(E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CAG检查检出非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胸痛占18.5%,心电图检出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为78.77%,非ST段抬高的ACS以多支、中、重度血管病变为主,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前壁系统以前降支病变或合并多支血管病变为主,下壁系统以右冠状动脉病变并多支血管病变为主。结论ECG可反映当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血流阻断的血管对应病变。CAG为ACS患者正确诊断、病变血管部位、程度判定提供客观依据,为早期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伴缺血性J波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将60例动态心电图发现缺血性J波的ACS患者(缺血性J波组)和60例动态心电图没有发现缺血性J波的ACS患者(非缺血性J波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依据Genisini评分积分法判断狭窄的程度,将冠状动脉积分分为0分,1~80分,81~160分三个等级;依据Ambrose分法将斑块形态分为Ⅰ、Ⅱ、Ⅲ型.观察ACS伴缺血性J波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及斑块特点.结果 2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U=3.0686,P=0.0022)、冠状动脉斑块类型的分布(x2=16.0890,P=0.0003),以及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教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045,P=0.0024);缺血性J渡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斑块类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有相关性(r=0.44,0.34,0.31;P均<0.05).结论 ACS伴缺血性J波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多支血管病变发病率高,存在不稳定斑块的概率高,缺血性J波可作为心肌缺血超急性期的缺血改变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