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5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仍存争议。作者对该院1985年以来手术治疗的119例ANP患者进行分析。将发病2周以内手术者定为早期手术,2周以后手术者为晚期手术。发现早期手术病例术中病理所见多为局灶性坏死(占75.6%),术后并发症以循环及胰外脏器功能紊乱为主,术后死亡率达28.2%;而晚期手术者多系全胰坏死型(占53.7%),术后并发症以胰周局部脏器病变为主,死亡率降至12.3%。因此作者认为ANP应尽可能采用晚期手术,并对早期及晚期手术的指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仍存争议。作者对本院1985年以来手术治疗ANP119例进行分析。将发病2周以内手术者定为早期手术,2周以后手术者为晚期手术。发现早期手术病例术中病理所见多为局灶性坏死(占75.6%).术后并发症以循环及脯外脏器功能紊乱为丰,术后死亡达28.2%;而晚期手术者多系全胰坏死型(占53.7%),术后并发症以胰周局部脏器病变为主,病死率降至12.3%。因此.作者认为ANP应尽可能采用晚期手术。文中尚对早期及晚期手术的指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方法:对1985年以来手术治疗ANP119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将发病2周以内手术者定为早期手术,2周以后手术者为晚期手术。发现早期手术病例中病理所见多为局灶性坏死(占75.6%),术后并发症以循环及胰外脏器功能紊乱为主,术后死亡率达28.2%;而晚期手术者系全胰坏死型(占53.7%),术后并发症以胰周局部脏器病变为主,死亡率降至12.3%。结论:对ANP应尽可能采用晚期手术。  相似文献   

4.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手术方式仍存争论。作者对该院1985年以来手术治疗ANP72例所采用的三种术式进行了回顾性对比分析。72例ANP总死亡率为25%,其中行坏死组织清除并胰床引流术(胰床引流)28例,网膜囊碟形开放术(碟形引流)11例,经后上腰腹膜后引流术(后腰引流)33例,三种术式死亡率分别为25.0%、36.4%及21.2%。作者认为ANP的手术方式应根据临床病理类型及腹膜后受累与否进行选择:对局灶性坏死不伴腹膜后受累者,可采用较为简单的胰床引流;对全胰广泛坏死及胰周脓肿,若不伴腹膜后受累可采用碟形引流;凡伴有腹膜后受累者宜选择后腰引流。对胰周脓肿病例应根据腹膜后受累与否选择后腰引流或联合碟形引流。  相似文献   

5.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为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作者总结了93例SAP患者的治疗经验。93例中,治愈73例(78.5%)、死亡20例(21.5%)。手术治疗组53例,死亡15例(28.3%);非手术治疗组40例,死亡5例(12.5%)。1992年以前早期手术为主,死亡率23%;1992年以后非手术或延期手术为主,死亡率19.5%。作者认为本病的死亡原因与病情、胰腺坏死范围、有无继发感染及器官衰竭的处理方法有关。早期手术未能改善初期休克、胰腺广泛坏死、器官衰竭等并发症的预后,而非手术方法可以治愈大多数SAP病例。胰腺组织坏死继发严重感染者应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以坏死组织清除和充分引流为主。  相似文献   

6.
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无明确急诊手术指征的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否需要急诊手术治疗,将符合SAP临床诊断标准的85例早期SAP患者随机分为非手术治疗组(43例)和手术治疗组(42例)。非手术组予以ICU病房行器官功能监测,TPN支持,大量联合应用广谱抗菌素,早期、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H2受体阻滞剂,适时使用利尿剂,适时恢复胃肠功能和胃肠内营养;手术组确诊后立即急诊手术,方法为广泛切除胰包膜、松解胰床,胰周置多管引流,术后常规小网膜囊灌洗,余处理与非手术治疗组完全相同。结果:非手术组36例治愈,2例病死,5例病程迁延,治愈率83.7%;手术组27例治愈,6例病死,8例病程迁延,治愈率64.3%;两组治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认为: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以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7.
重症胰腺炎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Wu Y  Wu J  He Z  Ma Q  Lai D  Gao D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4):215-217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SAP)最佳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对1985年~1994年间收治的50例SAP患者手术时机、术式及病死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手术病死率为14%,其中85.7%为40~60岁年龄段患者。性别及病因分类无差异。(2)随手术距发病时间延长,病死率逐渐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3)随手术距入院时间延长,病死率明显降低,入院12小时内手术者病死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组(P<0.01)。(4)随胰坏死程度及胰外器官受累个数增加,手术病死率显著增加(P<0.01及P<0.05)。(5)休克、胰坏死及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相关病死率分别为31.8%、31.6%和28.0%(P均<0.05)。(6)术式以胆胰联合手术及单纯胰病灶清除引流为主。结论SAP手术时机是影响手术病死率的重要因素,最佳时机的选择应与SAP自然病程相适应,避免在发病后1~7天,尤其在入院12小时内手术。强调术前给予至少24小时支持治疗。术式选择应以简单有效,充分引流,清除病灶,去除病因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作者1970年1月至1996年8月共收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166例。1980年以前以简化手术为主,1980~1990年以经典手术为主,1990年以后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在当今ICU条件下,多数AHNP患者可以经积极的非手术治愈,但不是所有的患者所有的时候都要坚持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组的各种并发症及死亡率均低于手术治疗组(P<0.05)。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胰腺脓肿、腹腔出血可能和手术打击有关。因此非手术治疗值得提倡和推广。总结非手术治疗的经验,我们认为采用非手术治疗前,AHNP的诊断必须明确,病程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治疗重点:病程早期(发病1周内)以纠正内环境紊乱及减轻胰外器官损害为主;中期(发病2~4周内)以防治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为主;后期(发病4周后)以处理胰腺坏死组织引起的并发症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早期手术时机及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对18例SAP进行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SAPI级6例均治愈;II级12例,治愈8例,死亡4例,其中II级单一脏器受损者8例,治愈6例,死亡2例;2个或2个以上脏器受损者4例,治愈2例,死亡2例,总病死率为22.2%。死亡原因为休克,ARDS及MOF。结论:SAP早期应有选择地采取手术治疗,宜在严重感染或MOF前进行。手术以清除胰腺坏死组织,胰周置管冲洗引流为宜。  相似文献   

10.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治疗——附21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21例患者分成3组,发病1天内手术者I组,2~3天为Ⅱ期,4~7天为Ⅲ期,胰腺被膜切开减压,胰床充分引流,适当清除胰腺坏死组织。结果 早期手术21例,死亡2例,死亡率9.5%,结论 1.SAP早期手术是可行的,2.手术疗效与手术方式的改进,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及手术时机有关。  相似文献   

11.
作者总结4年来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70例的经验。胆源性39例,非胆源性39例。早期简化手术治疗14例,非手术治疗56例,其中中转手术11例,手术距发病时间9~90天,中转手术原因:坏死组织感染5例,无菌性坏死性包块引起胆道及胃肠道梗阻2例,大量胰性腹水1例,巨大假性囊肿1例,假性囊肿破裂出血2例。11例中行坏死组织清除及外引流7例(其中3例采用多个小切口),囊肿内引流1例,囊肿外引流2例,单纯腹腔置管引流腹水1例;术后腹腔感染9例,消化道瘘1例,胰瘘6例。全组死亡3例,死亡率为4.3%。早期手术指征为诊断不明及伴有严重胆管炎;中转手术指征为:(1)坏死组织继发不可控性感染;(2)无菌性坏死性包块出现并发症;(3)胰腺假性囊肿及其并发症;(4)大量腹水经保守治疗不能控制;(5)胆源性坏死性胰腺炎治愈后应择期行胆道手术;(6)坏死性胰腺炎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多因素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233例行PD手术患者,平均年龄56岁;恶性病变210例,良性病变23例;胰头恶性肿瘤72例,壶腹周围恶性肿瘤138例。有重要器官系统合并症59例。根据病变部位分为胰腺组(81例)和壶腹周围组(152例)。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63例(27.0%),早期并发症58例(24.9%),感染并发症28例(12.0%),多器官功能障碍15例(6.4%),出血并发症14例(6.0%),胰瘘12例(5.2%),再手术15例(6.4%),住院死亡16例(6.9%)。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重要脏器合并症、手术方式、主胰管直径及手术者经验。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术前血Cr水平、重要脏器合并症及手术者经验。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术前CA19—9水平、手术者经验、病灶直径及淋巴结转移。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有Whipple术式、主胰管直径及手术者经验。结论 重要脏器合并症及手术者经验是PD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方式、主胰管直径及手术者经验是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PD适应证及术式选择和技术的完善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死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作者1984~1994年手术治疗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其中16例术后死亡,死亡率为22%(16/72)。分析16例死亡原因,早期主要为感染性休克、ARDS。中期(2周后)为继发腹腔感染(胰腺及胰周脓肿)、胰周血管破裂、脓毒血症、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分析了延误手术时机、手术前准备不充分,以及腹腔感染并发症处理不当均为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再手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处理中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再手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并发症处理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我院施行的392例PD术后并发症及再手术的原因、诊断、处理方式及疗效。结果PD术后并发症133例(33.9%),死亡14例(3.6%)。其中22例再手术,再手术的死亡3例,再手术死亡率13.6%。结论导致PD术后再手术主要并发症有出血、胰瘘和切口裂开等。再手术是处理PD术后并发症的一个有效手段且不增加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老年腹部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探讨如何作好老年人腹部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对307例老年腹部手术病人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全面查体及辅助检查、营养支持、重要脏器的功能维护、并存病的处理及特殊病例手术时机、麻醉方法的选择与术中监护、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显示:307例中,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56例(18.2%)死于并发症7例(2.3%)。提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具有重  相似文献   

16.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外科处理策略变化及结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5 ̄1996年间,改变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外科处理策略(1985 ̄1991年主要为早期胰床引流,1992 ̄1996年为晚期坏死胰腺组织清除和规则性胰切除),其手术死亡率从44%降为0(p〈0.0002),两组病人的胰腺炎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但1992 ̄1996年组胰周脓肿仍是主要并发症。结论:坏死性胰腺炎的外科处理应以坏死组织清除为主,适当的规则性胰腺切除并不增加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与预后关系,收集于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65例,术后死亡13例,术前肝功能储备A级者术后死亡率6.5%,而B级和C级者在30%以上,术前有合并症者30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死亡率40%。术前无合并症者35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死亡率2.9%,手术前后肝功能和术后失血量与预后显著相关,认为手术前后改善肝功能状况,治疗各种合并症,术中控制出血,限制人肝血流阻断时间在5  相似文献   

18.
下腰痛患者后路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分析下腰痛患者后路手术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探讨防治办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1988~1998年6月间采用后路手术治疗下腰痛,即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7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9%,早期(术后2周以内)并发症18例,晚期并发症15例,但无一例并发神经根损伤。结论:除了术中操作技能外,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后及时观察、早期功能锻炼,都有利于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与延期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对经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手术组23例,延期手术组22例。两组病人术中平均血性腹水量分别为700ml和1100ml(p〈0.05);术中平均胰腺坏死率分别为16.75%和52.51%(P〈0.05);术后死亡率分别为4.35%和31.82%(P〈0.05)。结论 有手术指征时及早手术是降低SAP手术死亡率的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大肠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82例。男46例,女36例,年龄19~75岁,平均46.3岁。复发时间3月~17年,平均25.6月,2年以内60例,占73.2%。直肠癌以局部夏发为主(52.6%),结肠癌以远处转移为主(63.6%)。直肠癌Mile’s术后复发以盆腔、会阴为主(71.4%),行吻合术者则以吻合口复发为主(69.2%)。临床表现以急、慢性肠梗阻、粘液皿便、能前区疼痛、腹部包块、会阴结节或窦道为主。CEA阳性率37.9%。再次手术68例,根治性切除14例(17.1%),姑息性切除12例(14.6%),病灶总切除率31.7%,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62.5%和20.o%、11.1%(P<0.001);造瘘、短路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者,无2年生存者。其中位生存期为8.2月。本组手术死亡1例(1.47%),并发症16例(23.5%),早期发现和诊断是提高大肠癌再手术疗效的关键,术后定期随访是早则发现和诊断复发的行效途径。对复发或转移病人的再手术应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