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男58例,女14例,共72例,平均年龄58.3岁。上段占75%,中段11.1%,下段13.86%。本组病人均依靠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做出初步诊断,术中B超扫查明确肿瘤部位、范围、门脉通畅情况以指导手术。结果与结论:本组总切除率45.83%,其中上段为33.33%,中段62.5%,下段为100%。对不能切除者行胆肠内、外引流术,以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对55例肝外胆管癌的影像学特证分析,病变位于肝外胆管上段24例(43.64%)、中段12例(21.82%)、下段19例(34;54%)。42例得到病理诊断,大体形态属浸润型、结节型、乳头型各为24、6、11例,组织学检查97.62%为腺癌。直接胆道造影的特征有狭窄型、阻塞型和息肉型。PTC、B超、ERCP、C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33%、58.18%、71.43%、66.67%,以PTC检查的准确率最高。黄疸病人应首选B超检查以了解胆管有无梗阻,扩张。一旦发现肝内胆管扩张,应作PTC检查,并酌情选用ERCP、CT或选择性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3.
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宪民  刘铮 《普外临床》1996,11(1):29-32
作者对1978年至1995年收治的63例肝外胆管癌患者进行了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探讨,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5岁,男女之比为2.9:1。在病理分型中,浸润型癌占56%,结节型占38%,乳头状型占6%,根据发生部位分类;在胆总管上部者占58.7%,中部占17.5%,下部占23.8%,本组全部患者均依靠临床表现及B超获初步诊断,但梗塞的具体部位及范围往往需CT或其它介入性方法如PTC、ERCP或血管造  相似文献   

4.
139例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75年1月至1999年12月诊治的139例绞窄性肠梗阻资料。结果:术前确诊为绞窄性肠梗阻者仅有58例(41.7%),且大多数为肠坏死;其余81例(58.3%)则分别以单纯性肠梗阻或其他急腹症行剖腹探查而确诊。本组均行手术治疗,治愈106例;死亡33例,死亡率为23.7%。其主要死亡原因是感染性休克、MOF、ARDS及严重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道癌栓的诊断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并胆道癌栓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点,总结其诊断的规律。方法 分析近4年来我院收治的肝癌并胆道癌栓42例病人的一般情况,病人入院后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及B超、CT、MRI、ERCP、PTC等检查。结果 本组术前正确诊断率为71.8%。临床表现为肝癌及梗阻性黄疸症状。实验室检查AFP阳性27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8主前血清胆红素增高者33例,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19例,白细胞增高18例。影像学特点为:肝内肿瘤,胆道扩张,胆道内占位。要中见癌栓组织松脆易碎,多与胆道壁无相连,与肝内原发病灶相连或不相连。B超、CT、MRI、ERCP、PTC的正确诊断率分别为8.11%、2.63%、10.00%、69.70%、100%。结论 肝脏占位,肝炎病史,AFP升高同时出现胆道扩张、黄疸,应考虑到本病存在,并选择多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报告肾损伤 146 例,其中闭合性损伤 140 例(95.9% ),开放性损伤6 例(4.1% );合并伤33 例(22.6% )。 B超检查68 例, C T 检查16 例, I V U 检查13 例。非手术治疗114 例(78.1% ),手术治疗32 例(21.9% )。结果: B超阳性率86.8% , C T 阳性率100% , I V U 阳性率69.2% ;非手术治愈114 例,手术治愈30 例。结论: B超检查最便捷,可初步判断肾脏伤情。 C T 检查准确快速,增强后可观察双肾功能状况,对治疗有重要帮助。其治疗主要取决于肾脏伤情,保守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1978年至1995年收治的63例肝外胆管癌患行进行了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探讨。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5岁,男女之比为2.9:1。在病理分型中,浸润型癌占56%,结节型占38%,乳头状型占6%。根据发生部位分类:在胆总管上部者占58.7%,中部占17.5%,下部占23.8%。本组全部患者均依靠临床表现及B超获初步诊断,但梗塞的具体部位及范围往往需CT或其它介入性方法如PTC、ERCP或血管造影等得出。我们不主张术前取细胞学检查,无论是怀疑为良性还是恶性病变,均施行剖腹探查手术。肝外胆管癌的切除率低,特别是上部胆管癌的切除难度更大。本组总切除率为47.6%,其中上部胆总管癌为28.7%,中部为63.6%;下部为80%。对无法切除者采用姑息性引流术或置管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其它治疗如化疗、放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肝外胆管癌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总结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2年-1999年收治肝外胆管癌1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上、中、下及全段胆管癌分别为68,12,18及2例。结果 首发症状为上腹不适隐痛、腹胀、乏力,明显消瘦及进行性黄疸等。B超、CT或MRI是无损伤的诊断方法,若显示肝内胆管扩张或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则应进一步行PCT(本组13例)或ERCP(本组42例)。根据肿瘤所在部位及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上段手术切除25例(36.8%),其中Ⅰ型行胆管癌局部或“骨骼化”切除15例,Ⅱ型行胆管癌切除加尾叶切除9例,Ⅲb型行胆管癌切除加尾叶及左三叶切除1例;中段手术切除9例(75%);下段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4例(77.8%)。上、中段均行胆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胆道重建术。本组总切除率为48%。有35例得到随访,5年生存率为58%。未切除者52例中有32例得到随访,均于1-1.5年死亡。结论 B超、CT及MRI是早期诊断肝外胆管癌的首选方法,必要时选用PTC或ERCP对进一步诊断更有价值。手术切除是治疗肝外胆管癌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报告肾损伤146例,其中闭合性损伤140例(95.9%),开放性损伤6例(4.1%);合并伤33例(22。6%)。B超检查68例,CT检查16例,IVU检查13例。非手术治疗114例(78.1%),手术治疗32例(21.9%)。结果:B超阳性率86.8%,CT阳性率100%,IVU阳性率62.9%;非手术治愈114例,手术治愈30例。结论:B超检查最便捷,可初步  相似文献   

10.
胆囊癌临床分析和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胆囊癌(GBC)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1981~2000年收治的72例GBC作回顾性分析,其中57例和26例病人分别接受B超或CT检查,64例经手术与术后病理证实。结果:本组GBC胆囊结石共存率79.2%(57/72),B超诊断符合率54.4%(31/57),CT诊断符合率76.9%(20/26),术前诊断符合率48.6%(35/72),手术治疗64例,原发病灶切除率67.2%(43/64)。术后5年生存率为7.8%(5/64)。本组中腺癌占96.9%(62/64)。结论:GBC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应结合临床综合考虑,对NevinⅢ~Ⅳ期的GBC应以根治术治疗为主,扩大根治术虽能延长某些病人的生存期,但手术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应予关注。  相似文献   

11.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适应证、术式选择和疗效,方法:根据肛门指诊、直肠腔内超声、CT,1993年8月至1994年12月在161例直肠癌中选择94例实施保肛手术。手术术式分别为低位、超低位结肠-直肠吻合手术。Park’s手术、Bacon手术、比较分析术工选择原则。手术合并症、排例功能、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结果:低位直肠癌保肛率为58.39%,其中低位吻合9例,超低位吻合48例,Park’s手术25例,Bacon手术13例;手术死亡2例(2.1%),吻合口瘘3例(3.19%,吻合口狭窄13.8%。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低位吻合为100%,超低位吻合为97.71%,Park’s88%,Bacon手术53.33%。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低位吻合为82%、0%;超低位吻合78.9%,41.6%;Park’s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肝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随着肿瘤生物学和外科技术进步,外科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已明显提高了生存率[1]。本文对近5年作者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4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病理特点和进一步提高肝转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水平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本组男31例,女10例,男女之比为3.1∶1。年龄平均55岁(33~73岁)。发生部位:24例(58.5%)位于乙状结肠,10例(24.4%)位于直肠,位于结肠其它部位者7例(17.1%)。无病间期〔结直肠癌手术至B超和(或)CT发现肝内转移病灶时间…  相似文献   

13.
肾动态显像定位诊断上尿路梗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注射99mTcEC后立即动态采集双侧肾脏、输尿管及膀胱影像20分钟,获得上尿路显像图、肾图曲线、输尿管曲线及高峰时间、高峰幅度、半排时间和20分钟排泄率等定量参数。300例受检病人中正常93例,单纯显像异常9例,动态显像及肾功能、肾血流均异常198例,其中肾性梗阻142例,输尿管上段梗阻19例、中段16例、下段21例。40例病人同时作肾图,20例作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检查,40例做B超、KUB、IVU检查,符合率分别为73%、75%和90%。10例经手术对照均符合诊断。结果表明:肾动态显像对于上尿路梗阻定位诊断、肾功能及肾血流判断具有较高价值,可常规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附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胆石胰腺炎诊断和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5例行手术治疗的急性胆石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 术前B超检查在发病24小时内施行的21例中9例显示胆总管结石,而发病超过24小时的24例中仅显示3例(P〈0.025)。本组手术包括单纯胆囊切除33例,合并胆总管切开探查9例,合并胆总管探查和胰周引流3例,4例病人发生术后并发症(8.9%),仅1例手术死亡,术后第5天死于呼吸  相似文献   

15.
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作者报告了225例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有合并伤79例,占35.11%,休克发生率为15.56%。双倍剂量IVU、B超和CT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24%、88.13%及100%。217例痊愈,死亡8例。作者认为血尿轻重与肾损伤程度并不完全一致。诊断上首选B超。本组手术治疗65例,作者认为经腹切口探查,靛胭脂试验可作为术中判断对侧肾功能的可靠依据。早期处理中及时纠正休克、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切除颈部"马蹄"形吻合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6月至1997年1月,我们采用颈部食管胃“马蹄”形吻合法,行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重建术91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8例,女33例。年龄46~73岁,平均54.6岁。食管癌位于颈段18例,胸上段14例,胸中段59例。肿瘤直...  相似文献   

17.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5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本组结石伴发肝胆管癌的发生率为9.7%。术前确诊率仅为6.7%。45例中高分化腺癌占71.1%,肿瘤位于左、右肝管者占40%。左肝外叶占33.3%。切除肿瘤18例,切除率为40%,平均生存32.4月;姑息性内引流11例,平均生存11.4月;胆道外引流11例,平均生存5.3月。结果表明:结石刺激,继发感染是肝胆管癌发病的重要因素;肝胆管癌切除预后良好,姑息性内引流术的预后明显优于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18.
联合应用TIL和IL-2治疗肾细胞癌17例,检测了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对k562、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及CD_3、CD_4、CD_8水平,结果治疗前对K562、Raji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28.23±14.18%及22.39±8.84%,而治疗后的杀伤活性分别为36.18±13.08%及26.47±5.27%,治疗前后比较,PBL对K562及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后PBL中的CD_3分别为56.58±4.03%及58.43±3.49%,CD_4分别为39.88±1.51%及41.19±1.99%,CD_8分别为30.20±1.52%及33.54±3.33%,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15个月,平均9.7个月,13例无转移者均无瘤存活,有转移的4例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死亡2例。提示联合应用TIL和IL-2可以提高病人免疫力,在质和量两方面提高PBL中的CD_3、CD_4和CD_8水平,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成人肾母细胞瘤(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自1958年1月~1991年12月收治成人肾母细胞瘤12例,均经病理证实,占同期收治的肾恶性肿瘤的2.53%(12/475)。患者男2例,女10例。年龄16~54岁。临床分期,Ⅰ、Ⅱ期5例(42%),Ⅲ、Ⅳ期7例(58%)。症状主要为血尿,腹部肿块,腰腹部疼痛或发热。本组病人以手术加放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随访其3、5年生存率均为33%,2例术后无瘤生存达20年以上。认为对成人肾母细胞瘤Ⅱ期病例应采取手术加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以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肝外伤3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外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1997年1月至1999年7月,经手术治疗肝外伤病人33例及非手术治疗患者5例。结果 38例肝外伤33例(87%)采用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5例(13%)。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死亡原因为早期失血性休克及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B超是诊断闭合性损伤的首选辅助检查,在病情允许下应行CT检查,对伤情复杂者尤为重要。在有条件时,Ⅰ ̄Ⅲ级肝外伤可考虑行非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