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高龄患者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高龄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高龄(≥70岁)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治疗组37例,采取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方案;对照组33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静脉完全再通率分别为10.8%(4/37)、 0(0/33),部分再通率为59.5%(22/37)、42.4%(14/33),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下肢水肿改善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明显凝血功能紊乱和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 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高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疗效高于单独应用低分子肝素,两者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2.
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纤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5例下肢深静脉栓塞(lower legs deep venous thrombosis,LDVT)患者,应用尿激酶治疗,探讨治疗前后纤溶酶原活性(PLG:A),纤溶酶活性(pL: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激活物抑制物(PAI)和纤维蛋白原抗原性(Fg:Ag)的变化,结果显示PAI和Fg:Ag明显降低(P值分别<0.05和<0.001),pl:A呈显著增高(P值<0.001)。同时,下肢深静脉栓塞部分与完全再通24例(24/35例),疗效达68.5%,无1例出血与过敏。由此证实尿激酶具有明显溶栓效应,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及纤溶活性指标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接受下肢骨折手术治疗并于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老年患者60例为观察组,同期接受下肢骨折手术治疗且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老年患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术前与术后3 d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纤溶活性指标水平,并分析其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结果术前及术后3 d,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血小板聚集率(PAg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D、TAT均是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凝血功能及纤溶活性指标水平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对患者D-D、TAT水平进行检测,从而为深静脉血栓的预测及防治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重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u-PA)是一种较新的溶栓剂,为重组单链糖蛋白产物。目前,ru-PA用于治疗肺血栓栓塞症(PTE)的研究尚不多见。我们拟通过经颈外静脉注入^125I-标记的加热血栓,建立大鼠PTE模型,对比ru-PA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不同方案的溶栓效果以及对全身纤溶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5例DVT需要溶栓的患者分成两组,均为下肢近端或髂股静脉大块血栓形成者。治疗组12例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对照组13例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同时两组辅以低分子肝素钠及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3%。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出血及肺栓塞并发症发生。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DVT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及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确诊治疗的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临床常规疗法,试验组则采取低分子肝素抗凝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情况。结果试验组60例患者中,仅有1例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60例患者中,仅有7例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8.33%,试验组优势更加明显,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来讲,明确诊断后可采取抗凝治疗方案,效果良好,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明  王丽美  马健 《山东医药》2010,50(37):99-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静脉系统常见病,多发于年老体弱、久病卧床及骨折患者,一旦形成血栓且治疗不及时,治疗较棘手,如血栓脱落易引起肺栓塞(PE)等并发症.预防性置入下腔静脉滤器(IVCF)是近10余年发展的介入治疗新技术,其作为预防PE的有效措施已广泛用于临床.2000~2010年,我院采用IVCF置入治疗DVT患者4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拟通过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颈动脉内滴注治疗急性脑梗死,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国内未见相同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纤溶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凝血状态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设对照组30例,常规用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输注纤溶酶100U,每日1次,连用1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凝系列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P<0.05)。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但出凝血时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溶酶治疗UAP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