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采用联合应用低剂量口服和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优化大鼠肝硬化建模方法,并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口服组?腹腔注射组?联合低剂量口服和腹腔注射组及DHA治疗联合组?观察大鼠肝硬化形成率;硬化结节形成及病理观察假小叶形成情况;检测大鼠肝功能指标谷丙氨酸转氨酶(ALT)?内毒素,测定肝组织匀浆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口服TAA肝硬化模型组诱导16周后死亡2只(死亡率约为10%),假小叶的形成率约为85%,癌变1只(癌变率约为5%)?腹腔注射组诱导10周后死亡5只(死亡率约为25%),假小叶的形成率约为75%?联合组10周后死亡1只(死亡率约为5%),假小叶的形成率约为90%?联合组毒性反应稍小?3组TAA诱导肝硬化模型大鼠ALT水平及内毒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3组TAA肝硬化模型诱导组内未见明显差异?治疗组ALT水平及内毒素明显低于3组TAA肝硬化模型诱导组?治疗组MDA水平明显低于3组TAA肝硬化模型诱导组,SOD水平高于3组TAA肝硬化模型诱导组?结论:肝硬化诱导过程中联合低剂量口服和腹腔注射TAA可成功诱导大鼠肝硬化,DHA可改善联合低剂量口服和腹腔注射TAA诱导肝硬化大鼠的肝功能,抑制肝硬化?  相似文献   

2.
李阳  张平  王昭君 《黑龙江医学》2012,36(1):4-5,1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实验性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饮用0.03%~0.04%硫代乙酰胺(TAA)溶液10周复制肝硬化模型,随机分为:①正常+LPS组(对照组);②肝硬化组(TAA组);③肝硬化+LPS组(TAA+LPS组);④肝硬化+LPS+AG组(氨基胍组)。模型造成后,除TAA组外,其余各组向腹腔内注入大肠杆菌内毒素(LPS)3.0 mg/kg,同时TAA组向腹腔内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AG组于注射LPS 3 h后,腹腔注射AG(50 mg/kg)。并在注入LPS 6 h后,各组动物经腹主动脉穿刺采全血观察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一氧化氮(NO)的表达。结果对照组、TAA组、AG组、TAA+LPS组动物血浆内NO、AST、ALT水平依次升高,且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氧化氮参与了大鼠肝硬化时内毒素血症引起的肝损伤,但它未起到保护作用,它与内毒素对机体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丹参(Radix saliviae miltiorrizae,RSM)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TAA),复制肝纤维化模型。分别给不同组大鼠腹腔注射TAA和皮下注射丹参,13周后观察谷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血浆内毒素LPs含量、血浆和肝组织NO含量、HE和V·G染色观察各组肝组织形态改变。结果 TAA组:ALT、LDH、LPS羟脯氨酸、血浆和肝组织NO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丹参组上述指标均低于TAA组,组织学观察丹参组肝损伤和纤维化程度较TAA组轻。结论 丹参在TAA诱导的肝纤维化过程中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胡志文  黄迪  张帅  罗嘉伦  古维立  柳建华 《广东医学》2012,33(16):2376-2378
目的超声弹性成像监测下使用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提高成模率和成模一致性。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第1组正常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第2组为传统建模组,即硫代乙酰胺(TAA)皮下注射200 mg/kg,每周2次,连续注射6周,第3组为监测建模组,即从第2次注射开始,每次注射前使用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决定该次是否进行注射。结果监测建模组大鼠死亡率为10%,肝纤维化形成率为90%;传统建模组大鼠的死亡率为30%,肝纤维化形成率为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维化诱导过程中根据超声弹性成像结果调整TAA的诱导剂量,可成功诱导大鼠肝纤维化,降低大鼠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超声弹性成像监测下使用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提高成模率和成模一致性.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第1组正常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第2组为传统建模组,即硫代乙酰胺(TAA)皮下注射200 mg/kg,每周2次,连续注射6周,第3组为监测建模组,即从第2次注射开始,每次注射前使用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决定该次是否进行注射.结果 监测建模组大鼠死亡率为10%,肝纤维化形成率为90%;传统建模组大鼠的死亡率为30%,肝纤维化形成率为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纤维化诱导过程中根据超声弹性成像结果调整TAA的诱导剂量,可成功诱导大鼠肝纤维化,降低大鼠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TAA),复制肝纤维化模型。分别该给不同组大鼠腹腔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或/和TAA,13周后观察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血浆内毒素(LPS)含量、血浆和肝组织NO含量,HE和V·G染色观察各组肝组织形态改变。结果:TAA组见ALT、LDH、LPS、羟脯氨酸、血浆和肝组织NO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AA+L-NAME组上述指标均高于TAA组,组织学观察TAA+L-NAME组肝损伤和纤维化化程度较TAA组重。结论:NO在TAA诱导的肝纤维化过程中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槐定碱对大鼠肝硬化形成及内毒素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5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肝硬化模型组、槐定碱低、中、高剂量干预组。肝硬化模型组用四氯化碳复合法复制肝硬化模型,槐定碱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于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后1h分别腹腔注射槐定碱36、、10mg.kg-1,每周2次,注射8周。实验8周后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并采用显色基质鲎试剂试管法测定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病理观察发现肝硬化模型组肝组织有假小叶形成,而三个剂量槐定碱干预组的肝组织均无假小叶形成,纤维化程度较低。五组大鼠血浆内毒素浓度的总体均数不相等,每两组大鼠血液内毒素浓度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定碱可以通过抗内毒素而延缓肝硬化的形成,不同剂量槐定碱干预效果不同,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在肝纤维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 (TAA) ,复制肝纤维化模型。分别给不同组大鼠腹腔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和(或 )TAA ,1 3周后观察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血清内毒素含量、血清和肝组织NO含量、HE和V·G染色观察各组肝组织形态改变。结果 :TAA组中ALT、LDH、LPS、羟脯氨酸、血浆和肝组织NO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TAA +NAME组上述指标均高于TAA组 ,组织学观察TAA +L -NAME组肝损伤和纤维化程度较TAA组重。结论 :NO在TAA诱导的肝纤维化过程中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合致病因素诱导的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肺脏、肾脏、心脏的纤维化改变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51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硬化模型4周组、6周组及8周组。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诱导大鼠肝硬化,分别摘取肝脏、肺脏、肾脏、心脏称重,计算各脏器系数;HE和VG染色分别观察各脏器损伤和纤维化情况;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浆内毒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测定肝、肺、肾、心肌组织匀浆中TNF-α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模型各组血浆ALT活力、TBiL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内毒素水平随病程进展逐渐升高,模型6周组及8周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各组肝、肺、肾、心组织匀浆TNF-α、MDA水平随病程进展均逐渐升高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脏器组织纤维化指数均逐渐升高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发病过程中,由肠源性内毒素引发的全身炎性反应,是导致各脏器发生纤维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复合因素引起的肝硬化大鼠动物模型。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花生油加髙脂低蛋白饮食为实验一模型组,以CCl4花生油、髙脂低蛋白饮食加饮用30%的酒精为实验二模型组;造模6周后,观察大鼠的体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和肝脏组织病理结构的改变。结果实验一模型组大鼠饮食量降低,体重缓慢增加,成模54只,造模成功率为90.0%;实验二组成模10只,造模成功率为16.7%。实验一模型组和实验二模型组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肝脏大体形态和肝组织的结构发生了肝脏纤维化病变。结论 CCl4花生油加髙脂低蛋白饮食即可诱导大鼠形成典型的肝硬化病变,造模成功率高,病变稳定,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甘氨酸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大鼠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心钠素(ANP)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肝纤维化模型组(HF组),肝硬化模型组(HC组),肝纤维化甘氨酸干预组(HF G组)及肝硬化甘氨酸干预组(HC G组).观察外周血浆内毒素(endotoxi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1,CGRP及ANP的量.结果 血浆endotoxin、ALT及血清TNF-α水平在HF及HC组明显高于C组(P<0.01),而在HF G及HC G组分别低于HF及HC组(P<0.05).血浆ET-1在HC组高于C组及HF组(分别为P<0.01,P<0.05),在HC G组低于HC组(P<0.05);CGRP在HF及HC组均高于C组(分别为P<0.01,P<0.05),而在HF G及HC G组分别低于HF及HC组(均P<0.05);ANP在HF G及HC G组分别高于HF及HC组(均P<0.01).血浆endotoxin与TNF-α,ET-1,CGRP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γ=0.523,P<0.01;γ=0.467,P<0.01;γ=0.417,P<0.05).结论 甘氨酸可减轻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大鼠的肝损伤,这可能是通过影响其血管活性物质ET-1、CGRP、ANP的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合酶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大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大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将18只Wistar大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CG)、复合因素致肝纤维化组(HFG)、肝硬化组(HCG)。观察外周血浆内毒素(E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肝组织匀浆NO水平,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各组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血浆ET和ALT、肝组织匀浆NO在HF组和HC组明显高于NG组。eNOS和iNOS的表达均为HF组和HC组明显高于NC组,HF组的iNOS表达高于eNOS表达而HC组的eNOS表达高于iNOS表达。直线相关分析肝组织匀浆NO和外周血浆盯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eNOS和iNOS可能都参与了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时NO的生成,且肝纤维化时以iNOS生成的NO为主,肝硬化时在NO的生成中eNOS和iNOS都起重要作用,可能与内毒素的诱导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甲五灵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大鼠对照组(n=10)、空白治疗模型组(n=15)及双甲五灵治疗组(n=15)。造模4w后双甲五灵治疗组大鼠给予口服喂养双甲五灵胶囊8w,实验共持续12w。检测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TG含量、血清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及病理学指标等以判定双甲五灵胶囊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大鼠中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空白治疗模型组相比,双甲五灵治疗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TG含量、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及ALP)、肝纤维指标(HA、LN、Ⅳ-C及PCⅢ)和病理学指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SSS计分等)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双甲五灵胶囊可抑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肝纤维进程。  相似文献   

14.
鲨鱼肝刺激物对大鼠急性肝损伤和肝脏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鲨鱼肝刺激物(sHSS)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和肝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20) g,随机分3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8只.以400 mg/kg TAA 2次腹腔注射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治疗组在注射TAA前 1 h腹腔注射80 mg/kg sHSS,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4 h后观察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肝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及TAA和sHSS对肝线粒体呼吸功能、线粒体肿胀和膜电位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大鼠血清中ALT、AST的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而模型组MDA含量明显高于治疗组和正常组(P<0.05);治疗组大鼠肝脏线粒体ADP诱导的3态氧消耗、呼吸控制率(RCR)、氧化磷酸化率(OPR)明显高于TAA模型组(P<0.05);注射TAA和sHSS后,线粒体肿胀和跨膜电位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sHSS能明显抑制TAA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和脂质过氧化,改善因TAA而受损的线粒体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地顶孢霉菌丝体(AMM)对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Col 0.1 mg/kg)、AMM组(700、350、175 mg/kg)。除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猪血清0.5 ml/只,每周2次,连续18周,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并于造模之日起,AMM组和Col组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量蒸馏水。VG染色观察AMM对肝脏病理形态学影响;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及肝脏匀浆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VG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AMM(700、350 mg/kg)组肝组织胶原面积明显减少,TGF-β1和Hy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MM(700、350 mg/kg)明显下调TGF-β1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 AMM能有效抗免疫性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肝纤维化大鼠中升高的TGF-β1的表达和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丹芍化纤胶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丹芍化纤胶囊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分为正常组、肝纤维化模型组、自然恢复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采用四氯化碳(CCl4)、饮酒、高脂低蛋白饮食等复合病因刺激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8周,然后两治疗组分别予以低剂量(0.5g/kg)、高剂量(1g/kg)丹芍化纤胶囊灌胃8周。实验结束后测定肝脏指数、血清透明质酸(HA)及谷丙转氨酶(ALT),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检测尿羟脯氨酸(Hyp)排出量,同时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肝组织MMP-1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与肝纤维化模型组及自然恢复组比较,肝脏指数、血清HA及ALT显著下降,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尿Hyp排出明显增加,肝脏MMP-1表达显著增加。以上结果均以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改善明显。结论:丹芍化纤胶囊增加大鼠肝组织中MMP-1的表达,可能是其抗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芪蚣抗纤方拆方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的影响及量效比较。方法: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活血小剂量组、活血大剂量组、软坚小剂量组、软坚大剂量组。用药4周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含量。结果:活血组ALT、球蛋白明显下降,白/球比正常;软坚组小剂量基本同活血组,而大剂量组ALT显著升高,高于模型组,白/球比降低。结论:芪蚣抗纤方拆方活血组及软坚小剂量组能降低ALT、球蛋白。具有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组织免疫性损伤,改善肝纤维化作用;软坚大剂量组药物毒性显现,在选用此药物时应慎用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