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讨论CT检查对脑卒中诊断的重要性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脑梗塞27例,脑出血13例,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对诊断不明确的患者给予进一步检查,分析CT检查在诊断脑卒中诊断的重要性。结果:CT在诊断出血性脑卒中方面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均明显高于CT对脑梗死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作为对脑卒中临床诊断的辅助方法之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指脑梗死后梗死区内血液再灌注引起的继发性出血,由Liedll在1872年首次报道,近年来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HI既往多为病理检查时发现,目前随着CT和MRI的发展,临床诊断率已大大提高。现将我院1996年7月-2006年7月收治的经CT或MRI证实的58例HI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是指脑梗死后梗死区血液再灌注引起的继发性出血,常发生于累及皮层的大面积脑梗死之后,以往多为病理诊断,随着CT、MRI的普及,其临床诊断已有很大提高,现将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78例HI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征及诊治 方法 我院近年共收治出血性脑梗死患者55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出血性脑梗死主要病因为心房纤颤、脑组织大面积梗死、脑栓塞、高血糖、溶栓降纤抗凝治疗等;脑CT及MRI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本组患者约85.5%为非血肿型,14.8%为血肿型.结论 对心房纤颤、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高血糖、溶栓抗凝治疗患者应高度警惕发生脑梗死出血转换的可能性;出血性脑梗死中,非血肿型占大多数.  相似文献   

5.
120例出血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病因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2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多发生于起病4d到2周,与大面积梗死、合并冠心病、心房纤颤、糖尿病、高血压等有关。本组120例患者经头颅CT或MRI证实,经治疗后104例预后良好,13例预后较差,3例因同时并发心衰、肾衰等死亡。结论:出血性脑梗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严重并发症,应动态观察血压、血糖、CT/MRI,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5例肺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心病合并脑梗死发病率4.9%,治疗有效率82.6%.患者表现多不典型,确诊治有赖于CT检查.结论:肺心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及时进行CT检查对明确诊断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使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71例,并与同期单纯西药常规综合治疗的66例作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脑梗死137例,全部病例符合全国第四屑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提出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经CT检查证实有脑梗死灶,排除了出血性脑卒中。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疏血通组)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与CT、MPI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高危因素、发病机制及临床转归,提高临床及影像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5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与CT、MRI表现.结果:15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例,10例首次CT检查时发现颅内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灶,二次CT或MRI检查均显示大面积脑梗死伴出血.病变部位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最多(10例),按影像学改变可分为血肿型(4例)及非血肿型(11例),非血肿型发病率较高.结论:脑梗死为临床多发病,出血性脑梗塞的高危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进行出血性脑梗死的二级预防及严格掌握脑梗死后的溶栓治疗适应症与禁忌症可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石小软 《河南中医》2010,30(6):575-576
对80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是梗死区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特点是原有症状和体征加重,并出现新的症状体征;CT及MRI检查证实在梗死区出现的出血性改变即可确诊;对于大面积脑梗死疑为脑栓塞、皮质梗死、溶栓治疗、高血糖、持续高血压患者宜密切动态观察,注意梗死后出血可能,及时复查头颅CT以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出血性脑梗死是由于梗死区内血液再灌注而发生的继发性出血,以往多由尸检病理诊断.自CT、MRI问世以来,出血性脑梗死的确诊患者日益增多.我院2005-2008年收治经脑CT证实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24例,笔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黄芪注射液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基础疗法相同,治疗组早期加用黄芪注射液;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复查颅脑CT显示,血肿吸收完全,且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早期使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出血性脑梗死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CT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以此为合理有效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10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早期CT影像学检查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10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均存在一定的早期CT影像学特征,30例患者存在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约为28.85%;41例患者存在豆状核边界不清,约为39.42%;45例患者存在轻度占位,约为43.27%;33例患者出现早期低密度影,约为31.73%;17例患者脑沟消失,约为16.35%;29例患者存在岛皮质边界模糊,约为27.88%。结论: CT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能够较好的发现患者相应的CT影像学特征,以轻度占位发生率相对比较高,其次为豆状核边界不清、早期低密度影、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岛皮质边界模糊,而脑沟消失发生率相对比较低。CT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为合理有效的临床诊断、治疗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0年1月81例诊断为心源性脑栓塞的住院患者的临床和神经影像学资料,分为HT组和非HT组.共列入16项可能相关的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脑梗死面积、血脂、血糖、NIHSS评分等.结果:吸烟、大面积脑梗死、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入院时血糖升高、以及入院时NIHSS评分在HT组和非HT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吸烟、大面积脑梗死、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入院时血糖升高、以及入院时NIHSS评分高是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发生HT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糖尿病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50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及时照组,治疗组65例为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对照组85例为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相比,糖尿病并脑梗死的预后比较差,好转率较低。结论:在治疗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中,血糖的控制尤为重要,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有助于患者脑梗死疾病的治疗与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和依达拉奉。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头颅CT、迟发性脑血管痉挛、MCV平均血流速度及神经功能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在脑血管痉挛、脑梗死、MCV平均血流速度及神经功能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孙岩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1):130-131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压积(HCT)与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收集179例老年脑梗死病例,据CT/MR扫描结果分为皮层及皮层下梗死,行HCT测定,分为HCT≤42.00%及HCT>42.00%两组.结果:老年人脑梗死,在HCT小于36.00%时,梗死例数最多(39.7%);HCT在46.00%及以上时,梗死例数最少(4.5%);HCT≤42.00%时,皮层下(深部)梗死多于皮层梗死(P<0.05).结论:老年人脑梗死与HCT相关,低水平HCT也易发生脑梗死且深部梗死多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后病情观察及效果分析。方法:对4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与止血、脱水、尼莫地平、硬膜外穿刺行腰池持续外引流术。结果:本组病例治愈38例;好转1例、该患于1周后左侧肢体活动不灵,颅脑ET检查为脑梗死;无效1例、该患于3周后突然剧烈头痛、呕吐,随后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结论:止血、脱水、尼莫地平、尽早行腰池持续外引流可有效及时预防与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造成的脑血管痉挛、继发性脑梗塞、发生脑积水等并发症,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收集,临床病例,阐明脑梗塞恢复期的中医临床证候特征,为今后中医药参与脑梗塞的二级预防提供依据,以期能够使脑梗塞恢复期的中医药治疗系统化、规范化。方法:对患者的病史、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入院后的血生化检查和头颅CT检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上述因素与脑梗塞恢复期各主要证型之间的相关性。对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中虚证以肝肾阴虚为主,总共44例,占50.6%,其次为气虚,总共39例,占44.8%。标实证以痰瘀互阻为主,总共44例,占50.6%。本虚标实组合证以肝肾阴虚,痰瘀互阻证为主,总共42例,占48.3%。结论: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中医证侯特征,以肝肾阴虚,痰瘀互阻证和气虚血瘀证为主。伴有高血压病病史的脑梗塞恢复期的患者其证侯特征以肝肾阴虚,痰瘀互阻证为主;伴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证侯以气虚血瘀证为多,血浆纤维蛋白原在气虚血瘀证中升高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罗西川 《世界中医药》2013,8(6):642-643
目的:回顾性调查加用步长脑心通对老年人群冠心病及脑梗死患者的二级预防及康复疗效观察。方法:选择90例80岁以上已确认急性非ST段上抬心肌梗死及急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冠心病占32例,脑梗死占58例(其中有24例冠心病合并脑梗死)。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60例初发患者从住院当天至1周开始加服脑心通1.6g,每日3次,连续服用24个月。另30例为再发病(在出院后1~12个月内不同程度再发脑梗死和或心肌梗死)后均在常规治疗下给予加服脑心通。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有心电图、血脂、肝肾功能、血糖、心脏超声、颈动脉超声、头颅CT、运动耐量检查(症状改善)检查及对比;再发病率、再住院率、严重致残率、死亡率进行了统计学对照。结果:坚持早期加服脑心通组心脑血管病的血脂达标水平、运动耐量、症状改善、预后及康复明显优于未加用组。并且也明显优于晚用(再发病后加服)脑心通组;再发病率、再住院率、死亡率明显低于晚用组。结论:及早加服脑心通可使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急性期恢复加快,预后更好,能加快康复,且再发病率、再住院率、死亡率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