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活血通腑与清热通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胰腺炎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2例在珏医抗炎补液禁食基础上配合中医活血通腑治疗,对照组48例在西医抗炎补液禁食基础上配合中药清热通腑治疗,并将两组治疗效果、疗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3.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8.7%,且治疗组疗程低于对照组。结论活血通腑法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明显优于清热通腑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管方结合针灸、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通管方结合针灸、通液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针灸、通液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管方配合针灸、通液术在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妊娠率方面优于针灸配合通液术。  相似文献   

3.
於江寅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1):2149-2150
采用中药、输卵管通液及微波联合治疗,大大改善了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预后,疗效满意.目的:通过联合应用中药、子宫输卵管通液及微波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探讨提高输卵管阻塞通畅率及受孕率的方法.方法:对15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在治疗时随机分为三组:普通通液组47例;普通通液 中药治疗组51例;普通通液 中药 微波治疗组52例;治疗后进行比较.结果:普通通液组治愈16例,治愈率34.04%;普通通液 中药治疗组治愈22例,治愈43.14%;普通通液 中药 微波治疗组治愈35例,治愈率67.31%.各组间治愈情况有极显著差异(P<0.005).讨论:三种方法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可起到协同、互补和促进作用,在治疗上达到了比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因通用法作为反治法之一,本质是用通泄的方法进行治疗以达到宣通郁滞、通利二便的目的,即以通治通。通因通用法在临床上应用时不需拘泥于狭义"通利",凡能因势利导,治疗看似有"通利"表象而实为闭塞之疾导致的,进而可以用发散宣泄通窍等治疗手段的,都可归于通因通用法。芍药汤作为其代表方之一,在治疗脾胃疾病方面临床应用广泛,现简单阐述,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70年代,中医界对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其理论研究、临床应用屡见报道,对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的认识也逐步深入。本文回顾了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的历史与源流,分析了近年来通腑法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应用情况,发现通腑法治疗急性脑出血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为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用通涩兼用法治疗脾虚所致之崩漏、带下、泄泻、流涎的经验。方法:自拟具有通涩兼用功效之方剂,治疗四种病证。结果:通涩兼用法在虚实夹杂之某些病证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结论:通涩兼用法具有寓通于涩、寓涩于通之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腑泄浊法治疗腑实证慢性心力衰竭,观察其对心功能、中医症状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腑实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腑泻浊方,通时严格把握通腑达标标准;7日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心功能恢复、中医症状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腑泄浊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滞汤配合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用通滞汤配合通液术治疗,对照组20例用通液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5%、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滞汤配合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脑活络针刺法联合凉血通瘀方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通脑活络针刺法联合凉血通瘀方治疗,疗程均为14 d,评价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脑出血量和综合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治疗组治疗后脑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82.4%。结论: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通脑活络针刺法和凉血通瘀方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关于中药灌肠在中风病中的一些研究文献,发现中药灌肠基于通腑法在治疗中风病中应用广泛,主要具有通腑化痰、通腑降逆、通腑开窍等作用,确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除常规口服及静脉治疗外的又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丰富了中风病的临床治疗思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陈超  侯凯健  许旭昀 《光明中医》2009,24(7):1254-1255
目的:探讨使用中成药三七通舒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的有效性.方法: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三七通舒胶囊治疗组:在应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七通舒胶囊治疗;常规治疗组:仅应用传统药物治疗方式治疗.结果:治疗12个月后,加用三七通舒胶囊治疗组与单纯使用常规治疗方式的对照组的疗效及疾病发展的程度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三七通舒胶囊能有效延缓2型糖尿病合并单纯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病程.  相似文献   

12.
张燕  王翔燕 《中国中医急症》2011,(10):1660-1660
目的观察芪菀通府方治疗老年麻痹性肠梗阻疗效。方法 25例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自拟芪菀通府方每日3次胃管内注入,观察患者肠鸣音、排气、排便恢复时间。结果 25例患者均治愈。结论芪菀通府方扶正通府,通补兼施,是适合治疗老年麻痹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栓通粉针剂与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即分成采取常规治疗、血栓通治疗、天麻素治疗、血栓通联合天麻素治疗,观察4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常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45.0%,血栓通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0.0%,天麻素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0.0%,血栓通联合天麻素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0%,4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塞患者采用血栓通粉针剂与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分析传统针灸治疗脑卒中的技术方法和原理,结合大脑功能重塑为目标的促通理论,提出"针灸促通"是现代针灸治疗脑卒中技术和原理的关键。功能改善是针灸促通之目标,穴位选择和操作方法是针灸促通之关键,刺激传入与整合是针灸促通之原理。规范针灸促通技术、阐明针灸促通原理,将有助于在当代生命科学学术框架下重新认识和运用针灸治疗脑卒中,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5.
输卵管通液术治疗不孕症10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验证输卵管通液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给诊断为不孕症的108例患者进行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结果 患者在1年内受孕的,原发性不孕22例,有效率为68.75%;继发性不孕患者双侧通者48例,有效率为63.16%.进行通液术后受孕总有效率达64.81%.结论 输卵管通液术可有效治疗不孕症.  相似文献   

16.
活血化瘀通腑法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震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153-1153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通腑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活血化瘀通腑中药.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在促进血肿吸收方面作用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通腑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调任通督针刺组(调任通督组)和传统针刺组(传统对照组)。调任通督组32例接受调任通督针刺和常规基础治疗,传统对照组31例接受传统针刺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两组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卒中量表(css)的改善调任通督组优于传统组(P<0.01)。结论:调任通督针刺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8.
李平  刘八一  傅进艺 《陕西中医》2012,(11):1513-1514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在血压、心率、尿量方面均较对照组优。结论:联合血栓通的中西医结合方案在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对MCA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伴MES阳性TIA患者MES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注射用血塞通组,常规治疗组给予TIA常规二级预防治疗,注射用血塞通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15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MES数量及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治疗前后MES数量,并在第3、6个月随访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通过TCD对MES监测,2组MES的数量都明显减少,注射用血塞通组MES数量减少更明显,注射用血塞通组阴虚风动型、风痰入络型患者治疗前后MSE差值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并在随访中发现,注射用血塞通组缺血性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注射用血塞通增加了常规二级预防,减少MCA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伴MES阳性TIA患者MES数量和缺血性事件发生率。常规二级预防减少阴虚风动型患者MES数量最为明显,注射用血塞通最为明显地增加了常规二级预防减少风痰入络型患者MES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中"通"作为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法,被诸多医家重视。但历代医家在对"通"的相关概念和"通法"这一治法进行阐释时,虽然指出该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却均语焉不详。本文基于气化理论和通道理论等观点,通过对《内经》中的重通思想进行整理研究,力求从源头探讨"通"的理论内涵,并认为《内经》中的重通思想在生理、病理、治法等方面均有所体现。因此,气血经络、五脏六腑等的通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体现,而气的不足、气运行的无序以及人体通道受阻均可使人体"不通"而产生疾病,因此,"通"既是治疗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