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1]。该病属于中医"痞证"、"胃痛"、"嘈杂"等范畴[2]。该病首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否、痞、痞满等。《素问·太阴阳明论》中云:"饮食不洁、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痞满闭塞。"指出"痞满"与饮食不洁,起居无规律,进而引起五脏生理受损有关。《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云:"心下痞,按之濡",心下即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医药治疗痞满的历史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痞满的病名主要见百、满、否塞、否隔、痞症、痞满等,与结胸、胀满相类似,需从诊断、病机、治疗上予以鉴别。1病名诊断中医对痞满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追溯其源,首先见于《内经入其主要称为否、满、否塞、否隔,否与痞二者相互通应。《索问·五常政大论》云:“备化之细……其病否”,“卑监之纪—…·其病留满否塞。”《索问·异法方宜论》云:“脏寒生满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大阴所至,为积饮百隔。”《素;可·至真要大论》云:“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隔不利,心痛否满.”这些皆指痞塞痞满之…  相似文献   

3.
<正>痞满是指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痞满之病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曰:"备化之纪……其病否","卑监之纪……其病留满否塞"等。《至真要大论篇》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隔不利,心痛否满"。《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明确痞的基本概念:"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相似文献   

4.
痞满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不痛的证候。多因起居失调,饮食不化,气郁痰凝,脾胃虚弱,导致脾失健运,升降失常而成。痞满一证,在《内经》中称为“否”、“满”、“否塞”、“否膈”。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说:“脏寒生满痞”;《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说“备化之纪……其病痞”,“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至真要大论篇》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这些均是指胸膈满闷,心下痞塞的症状而言的。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痞候》提出“八痞”、“诸痞”之名,说明引起痞的原因非只一端,概其病机,却…  相似文献   

5.
泄泻一症始见于《内经》称本病证为“鹜溏”,“飨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等 ,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因于露风 ,乃生寒热 ,是以春伤于风 ,邪气留连 ,乃为洞泄”。《素问·举痛论》说 :“寒气客于小肠 ,小肠不得成聚 ,故后泄腹痛矣。”《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 ,皆属于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湿盛则濡泄。”《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 :“饮食不节 ,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 ,下为飧泄。”《素问·举痛论》又…  相似文献   

6.
中医文献没有克隆氏病的病名,但在“肠癖证”的论著中,却概括了同类而异名的泄、痢病证,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府,阴受之则入五藏。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藏则嗔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癖。”  相似文献   

7.
应用仲景方药治疗消渴的脏腑辨证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渴之名,始见于《内经》。《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此五气之滥也,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虽然对消渴的症状未曾说明,但已概括了消渴的病因病机。《灵枢·五变篇》又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除“消渴”、“消瘅”之外,还有如“鬲消”、“肺消”、“消中”等不同名  相似文献   

8.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中医学对偏头痛认识最早见于《素问·风论篇》:“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素问·五脏生成篇》还提出:“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对于头痛病,《内经》认为,六经病变皆可引起头痛。《伤寒论》六经条文中则明确提出头痛有太阳病、少阳病、厥阴病。  相似文献   

9.
痞之辩惑论     
曹正柳  谢庆斌 《新中医》2011,(11):124-125
痞病,是一种重要的外感疾病,现在也属一种较常见的内伤杂病。论痞之源上溯至《内经》,多有否满、否塞、否隔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浊气在上则生胀”,《素问·五常政大渤云:“备化之纪……其病否”等等。现代医家根据痞病的临床表现,认为大致包括现代医学胃肠道、肝胆系统某些疾病:如急慢性胃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中医“脾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中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病名,但有其特有症状的描述,如“腰者,肾之府,摇转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素问·刺腰痛篇》)、“腰痛拘急,牵引腿足”(《医学心悟》)、“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锢,腰雎痛,寒湿持于气交而为疾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岁火不及,寒乃大行,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等。归纳其病因病机为: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振强  沈建平 《吉林中医药》2009,29(10):916-918
慢性心力衰竭病名首见于宋·赵佶编著的《圣济总录·心脏门》,其余论述多散见于“痰饮”“喘证”“水肿”“心悸”“怔忡”“心水”等病证中。《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则喘。”《素问·逆调论》云:“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客也。”宋·《三因方·水肿》谓:“短气,不得卧,为心水。”《证治准绳·杂病》谓:“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心水者,其人身重而少气,  相似文献   

12.
中风症,是中医在临床上的一个病名,始于《内经》邪气、脏腑病形等篇,称为卒中、昏倒、不省人事、或口眼歪邪半身不遂,言语蹇涩等症。但它和伤寒论之“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不同,二者必为详加区别。《素问》调经篇云,“气之与血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脉解篇云。“肝气当  相似文献   

13.
内伤发热的病名沿革与定义有关本病的记载首见于《素问·调经论》 :“阴虚生内热奈何 ?…有所劳倦 ,形气衰少 ,谷气不盛 ,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 ,胃气热 ,热气熏胸中故内热”。《素问·太阴阳明病篇》 :“故犯贼风虚邪者 ,阳受之 ;饮食不节 ,起居不时者 ,阴受之”。“内伤发热”的病名是李东垣为了与外感发热相鉴别而提出的。《内外伤辨惑论》 :“外感风寒 ,六淫客邪 ,皆有余之病 ,当泻不当补。饮食失节 ,中气不足之病 ,当补不当泻。举世医者 ,皆以饮食失节 ,劳役所伤 ,中气不足当补之症认作外感风寒有余客邪之病 ,重泻其表 ,使营卫之气外绝 ,…  相似文献   

14.
刘永 《世界中医药》2011,6(3):248-250
痞满是以自觉心下痞塞不通,胸膈满闷,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按之不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按部位可分为心下痞及胸痞等。《素问·阴阳别论篇》即有"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的论述;《素问·藏气法时论篇》又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伤寒论》则明确提出"痞"证的病因病机及证治类别,为后世治疗该病证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5.
“消渴”这个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的《素问·奇病论篇》。“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在《黄帝内经》这本著作中虽然没有对消渴病做出专篇论述,但是对于消渴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以及治疗原则、药物、转归等都有涉及。《素问·奇病论篇》说  相似文献   

16.
关于“惊”在情志中地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惊,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举痛论篇》云:“晾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至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记载“神静则宁,情动则乱,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者不同”,使“七情理论”日臻完善,其中也包括“惊”。但七情之中的喜、怒、忧、思、悲、恐,皆可归属于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只有“惊”不归属于五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认为“晾伤胆,其气乱”,将惊归属于胆腑。笔者现就“惊”与七情中其他情志异同以及与脏腑之间的联系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无“骨质疏松症”病名,但《黄帝内经》有“骨痹”、“骨痿”等类似记载。如《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气至,名骨痹。”指出了肾虚外感,寒邪舍骨,发为酸痛者即为骨痹。《素问·痿论》云:“肾主身之骨髓……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相似文献   

18.
飧泄,又名风泄,故有“肠风飧泄”之称。宋代以后统属于“泄泻”门中,近代较少有人用此病名,几至湮没无闻。笔者从临床中体会到,飧泄的因、证、治别具一格,现就飧泄的辨证治疗,谈谈个人体会。飧泄的病因病机,在《内经》中约分为:(一)因于伏风: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久风为飧泄”;《灵枢·诊疾论尺篇》说:“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澼”。(二)因于饮食劳倦: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入五脏,则胀满闭塞,下为飧泄”。(三)因于阴阳升降失调: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归纳上述经文,飧泄不外乎脾虚肝乘、阴阳升降失调所致。临床常表现为肝气偏胜和脾虚清浊反干两个类型。  相似文献   

19.
肾风刍议     
“肾风”一词源出《内经》,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病名。《内经》一书中多次述及此病,如《素问·风论篇》曰:“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庬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素问·评热病论篇》:“有病肾风者,面  相似文献   

20.
丁静茹 《黑龙江中医药》2011,40(5):F0003-F0003
痞一词源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之“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而最早提出痞证的则是东汉的张仲景,其形容之为“但满而不痛者,则为痞”,且《伤寒论》论述痞证条文很多,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不同性质的的痞证,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现将学习《伤寒论》中痞证的辨证施治体会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