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使用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的疗效进行分析,明确其复发率及安全性。方法 将诸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2022年1月接受介入和开颅手术治疗的3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开颅夹闭组与血管内栓塞组。开颅夹闭组采用全麻下开颅夹闭手术方式治疗,血管内栓塞组行局麻或全麻下经皮肤穿刺血管内送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夹闭组与血管内栓塞组比较,手术操作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住院日更长(P<0.05);开颅夹闭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血管内栓塞组(P<0.05);开颅夹闭组患者手术后3个月复发率低于血管内栓塞组(P<0.05)。结论 两种术式治疗效果均良好,开颅夹闭术复发率低,住院日长,而血管内栓塞术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动脉瘤复发率高。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需依据患者实际病情、预后及身体健康状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李焕良 《中外医疗》2013,32(2):55+57-55,5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例,均为该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行开颅夹闭术的患者,针对并发症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并行相应防治干预,回顾性总结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脑血管痉挛2例,切口感染合并颅内感染1例,癫痫发作1例,脑积水1例。后均经精心护理和治疗后康复出院。GOS评分具体分值为13~15分,随访无并发症及再出血发生。GO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行健康宣教,病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监护,针对并发症进行防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开颅夹闭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疗效. 方法 整群选取2012年7月—2015年2月在医院收治的72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开颅夹闭组36例和介入组36例, 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GOS)预后的评分以及术后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复发率方面,开颅组为2.78%,介入组为19.44%,经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开颅夹闭术和介入术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但开颅手术的复发率比较低.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对比颅内动脉瘤行早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与栓塞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我院在2010年12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中26例行动脉瘤夹闭术,24例行血管内栓塞术。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和费用、完全闭塞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观察两种术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GOS和mR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夹闭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显著低于栓塞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的完全闭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患者并发症如短暂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破入脑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夹闭术可以作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术式,疗效显著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实施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将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采用开颅夹闭术完成治疗)和观察组46例(采用血管内栓塞术完成治疗)。比较两组医疗费用、住院时间、VAS(视觉模拟评分)、格拉斯昏迷评分、脑积水发生率、动脉瘤破裂发生率、感染发生率以及血管痉挛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医疗费用比较,观察组明显增加(P <0. 05)。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减少(P <0. 05)。与对照组VAS评分及格拉斯昏迷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 <0. 05)。两组脑积水发生率、动脉瘤破裂发生率以及血管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 <0. 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在研究治疗方案期间,血管内栓塞术的应用,在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VAS评分以及格拉斯昏迷评分、降低感染发生率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开颅夹闭术的应用,在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方面获得显著优势,两种手术方法各自存在优缺点,但是综合比较,血管内栓塞术应用价值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袁运尚 《中外医疗》2023,(21):78-82
目的 对比研究颅内动脉瘤疾病采取开颅夹闭术、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沛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诊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根据病案编号随机抽选结果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用时、住院总时长、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5.51±1.97)mL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693,P<0.05)。观察组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随访6个月,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首选介入栓塞术,相比传统开颅夹闭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更小,炎症影响更低,并发症更少,且预后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李德清  齐国华 《四川医学》1996,17(4):268-269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50例探讨四川省人民医院(610072)李德清,齐国华我院从1985~1995年以来,共开展颅内动脉瘤夹闭术50例。术中麻醉诱导力求平稳,麻醉维持要求相对较深。术中要进行控制性降压,麻醉要求及麻醉监测和管理加强尤为重要。现将50例...  相似文献   

9.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死亡1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春  赵继宗 《北京医学》2011,33(1):21-23
目的了解动脉瘤术后患者死亡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999-2008年在我院动脉瘤开颅夹闭手术后死亡的1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9例患者术前经DSA检查确诊为动脉瘤。结果 19例患者于术后1~34d死亡,11例考虑死于术后出血,其中8例经术后CT确认。10例患者术后持续昏迷,考虑术中损伤重要血管。结论动脉瘤夹闭困难,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出血、重要血管损伤是患者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血管痉挛、脑积水、全身并发症会增加手术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颅内动脉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血管性病变,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常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发现确诊,其致死率,致残率高达42%[1]。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避免破裂再出血。手术方式可分为开颅显微夹闭术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我科2008~2010年为52例患者行开颅动脉瘤显微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作者总结了52例开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的术后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单发动脉瘤的中长期疗效、并发症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85例行夹闭手术的颅内单发动脉瘤患者的治疗过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随访患者术后的症状、体征、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复查情况、有无动脉瘤再出血等来评估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所有285例患者出院时,预后良好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为83.5%,预后不良率为16.5%,死亡率为4.2%。196例中长期随访时(平均57.5个月),预后良好率为84.2%,预后不良率为15.8%,死亡率为3.6%。1例发生动脉瘤再出血,再出血率为0.5%。104例患者术后复查各类血管造影影像学检查,有1例患者动脉瘤复发,1例疑似复发,余未见异常。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Hunt-Hess分级、术中动脉瘤破裂和迟发性缺血性障碍(delayed ischemic deficits,DID)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开颅手术夹闭作为一种预防颅内单发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更适合于临床状态好(Hunt-Hess分级低)的患者。预防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避免DID及术中应用Doppler血管超声能够提高手术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56例颅内动脉瘤均采取直接夹闭术。结果 术后1~10天头部CT扫描见脑池内血块基本消失,出院后3个月内,病人恢复良好30例占53.6%,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生活能自理16例占28.6%,生活不能自理5例占9%,死亡5例占9%。结论 急性期动脉瘤行夹闭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夹闭术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2005年1月~2009年1月,入选患者72例,共颅内动脉瘤73个,在我科行神经内镜辅助下夹闭术,观察围手术期术后动脉瘤夹闭情况及并发症的产生情况,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观察出院后随访半年内再出血发生的情况。结果本组成功夹闭动脉瘤65个,8个瘤壁加固包裹术。无术中及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出现动眼神经麻痹、肢体偏瘫、脑积水、意识障碍等并发症共11例(15.3%)。而术前Hunt-Hess分级和动脉瘤破裂情况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半年,无1例有再出血发生。结论神经内镜辅助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解剖清楚,夹闭确切,临床疗效满意;术前Hunt-Hess分级和动脉瘤破裂情况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刘小雷 《西部医学》2017,29(2):245-248
【摘要】 目的 评价显微外科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术治疗中青年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3例中青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血管内介入组(49例)和显微外科夹闭术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37%,低于夹闭组3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Hunt Hess分级、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782,P<005)。结论 显微外科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均是治疗中青年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术式,明显改善了患者近期生活能力,但血管内介入术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8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术后进行各项护理,包括观察病情、记录引流量、预防并发症及康复训练等。结果经过规范细致的术后护理,1例患者死亡,其余5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出现不良并发症,术后随访4~6个月,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术后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痊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部动脉瘤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下行颅内动脉瘤血管夹闭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我院近年来已完成450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夹闭术的手术配合。结果实施450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手术治疗,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风险性高、难度大,要求手术室护士认真做好术前访视、术前准备,及时准确了解患者病情,熟悉掌握特殊器械使用及手术步骤,术中积极主动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8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术后进行各项护理,包括观察病情、记录引流量、预防并发症及康复训练等。结果经过规范细致的术后护理,1例患者死亡,其余5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出现不良并发症,术后随访4~6个月,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术后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痊愈。  相似文献   

20.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引起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多因动脉壁局部薄弱和血流冲击而形成.颅内动脉瘤极易破裂,病人病情严重,病死率及病残率极高.目前针对颅内动脉瘤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常见并发症有脑血管痉挛、脑水肿、继发性脑出血及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因此术后应对病人进行严密监护,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抢救为手术成功提供保障.我科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颅内动脉瘤12例,均采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