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者用血凝抑制试验法测定188例不同类型肾病患者及55名正常人的尿FDP含量。儿童肾病者及正常人均阴性;慢性肾炎尿毒症的FDP含量比普通型高;随着病情恶化,血肌酐、血尿素氮增加,尿FDP含量亦增;在慢性肾炎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缓解、肾功能恢复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255例各种肾脏疾病尿FDP。对尿FDP排出量与肾病的分型、病情演变及疗效观察作了初步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单纯性肾病尿FDP阳性率较低,且排出量亦低,而肾炎性肾病、紫癜肾炎、狼疮肾炎及肾盂肾炎其阳性率和排出量均较高。肾功能衰竭组,肾功能损害愈重,尿FDP排出量愈多。随着病情恶化,尿FDP亦相应上升。而治疗过程中,随着病情好转,尿FDP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我院1979~1982年住院的成人原发性肾脏疾病113例尿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尿FDP)测定结果,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一、各类型肾炎患者尿FDP的阳性率比较本组病例中,急性肾炎、隐匿性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各20例,慢性肾炎53例(普通型18例、肾病型25例、高血压型1例,合并尿毒症9例)。尿FDP阳性率以慢性肾炎合并尿毒症100%(9/9)最高,其次为慢性肾炎肾病型95.8%(24/25)。慢性肾炎普通型55.5%(10/18),隐匿性肾炎45%(9/20),急性  相似文献   

4.
测定61例肾病患者(慢性肾炎22例、慢性肾炎并发肾功能衰竭23例、肾病综合征16例)血清TC,TG,HDLc,H/C比值和Apo A_1,B水平,与82例相应年龄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所有肾病患者血清TC和Apo B水平显著升高。血清HDLc在慢性肾炎并发肾功能衰竭者下降明显,3组肾病H/C比值均有显著下降,表明肾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显著,其血清脂质测定有助于病程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5.
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60例慢性肾小球肾疾病病人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的含量。结果表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肾功能代偿期组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慢性肾炎尿毒症组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同时也高于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炎肾功能代偿组(P<0.01)。提示血清α_1-胰蛋白酶测定可作为肾脏疾病肾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对其发生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教研室,为了探讨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简称FDP)与小儿肾小球疾病的关系,自1979年以来对105例小儿各型肾炎和肾病测定了尿FDP,并进行了动态观察,测定结果提示,急性肾炎的尿FDP与病情轻重有一定平行关系;单纯性肾病的特点是尿FDP多为零,即使有升高,其升高幅度也小,持续时间也短;在肾炎性肾病中,尿FDP明显升高,且持续时间长;尿FDP随病情缓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5例多发性骨髓瘤肾病观察发现,全部有蛋白尿,4例呈肾病综合征的表现,故蛋白尿为本病主要特征之一。其中孤立性蛋白尿6例,脓尿、管型尿5例,并发肾盂肾炎2例。有3例以蛋白尿为首发症状,误诊为慢性肾炎,有2例以急性肾功能裒竭发病,而误诊为慢性肾炎尿毒症,误诊率为33%。尿凝溶蛋白阳性者14例。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时贫血,高钙血应,高尿酸血旋,血清球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增高是本病又一较为突出的特征。本文同时并对本病主征蛋白尿、肾功能不全、肾小管功能障碍、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及鉴别诊断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80例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做了尿中FDP、C3、Ig含量测定,研究了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观察到尿中FDP、C3、Ig测定可判断肾小球的病变程度和肾小球滤膜的通透性而且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密切,脾肾气虚型患者尿中FDP、C3、Ig含量与肝肾阴虚型患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证实了尿中FDP、C3、Ig测定对中医辨证分型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病综合症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艳  吴立红 《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217-1217
肾病综合症(Nephrotlc Syndrome)是一组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症群,以浮肿、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质过低、血脂过高和尿中常有脂肪小体为特征,包括慢性肾炎肾症型,类脂性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肾病型,糖尿病型肾病综合症和一些原因不明的肾病综合症等。肾病综合症患通常以肾功能损伤为主,因此可引起某些血清微量元素的潴留和丢失,使肾病综合症患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升高或降低,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肾性贫血和人体电解质紊乱等。为了了解和探讨慢性肾病综合症患某些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及在临床上的意义,我们对本院住院确诊68例慢性肾病综合症病人进行了血清离子钙、磷、铜、铁、锌、镁等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检测,同时设健康对照组40例,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用微量定量电泳扩散法,检测了82例出血热患者血清及尿的FDP,观察到FDP 含量增加与休克、出血、肾脏损害有密切关系。一、观察方法微量定量电泳扩散法:系我院检验科免疫室在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检查方法。优点是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方法简便易行。据我院检验科免疫室检测200例健康人血清FDP 和102例健康人尿FDP,其正常值均<16μg/ml。判定标准:血清、尿FDP>16μg/ml,均为阳性。  相似文献   

11.
用比浊法测定了581名健康小儿尿溶菌酶的含量,其中550名(95.0%)为阴性,仅31名(5.0%)为阳性,且阳性中绝大多数(93.5%)的含量在0.6mg/L以下,与国外及广州报道相一致。测定了102例肾脏病的尿溶菌酶含量,其中急性肾炎,单纯性肾病、紫癜性肾炎,泌尿系感染出现溶菌酶尿的仅占0—20%,且含量不高,除合并肾功不全者外,均在2mg/L以下,血肾炎性肾病,慢性肾炎以及合并急、慢性肾功不全的病例出现溶菌酶尿的机率在50%以上,且其含量多显著增高,甚至达30mg/L以上,与血尿素氮的增高基本一致随尿肾功能恢复而逐渐下降。尿溶菌酶含量增高是近曲肾小管功能障碍的重要指征,因此尿溶菌酶的检测有助于肾脏病的鉴别诊断及肾功能不全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用比浊法测定581名健康小儿尿溶菌酶含量,550名(95.0%)为阴性,31名(5.0%)阳性含量在0.6mg/L 以下,102例肾脏病患儿急性肾炎,单纯性肾病,紫癜性肾炎,泌尿系感染者尿溶菌酶含量低于1.9mg/L,而肾炎性肾病,慢性肾炎,急慢性肾功不全的尿溶菌酶含量显著增高,50%高于1.9mg/L,且与尿素氮的增高基本一致,随肾功能恢复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对459名正常人、186名孕妇,390例肾脏疾病及其他几种疾病患者进行尿白蛋白(Alb)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正常人和健康孕妇尿Alb 含量均随年龄和孕期增长而升高;急、慢性肾炎等患者尿Alb 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别(P<0.001),这对早期发现肾小球功能受损可提供有益的指标。有些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虽无肾病临床表现,常规尿蛋白阴性,但尿Alb 含量增高,也提示其肾功能可能受损。SLE 患者尿Alb 含量增高,也说明有并发肾小球功能受损可能。此法优点是快速、准确、取材方便。  相似文献   

14.
检测了91例慢性肾炎、74例肾衰患者听力,开动态观察了9例慢性肾炎(肾病型)和15例肾表患者的听力。两组耳聋发生率分别为76%和93.5%。肾衰患者听力损伤程度与肾功能指标密切相关(RR=0.8918),慢性肾炎(肾病型)患者的听力损伤程度与血清白蛋白密切相关(RR=0.9665)。遗传性肾炎患者和后天性肾炎、肾衰患者均伴有听力障碍,肾衰患者的听力随肾功能的改善或恶化而改变,故听力动态检测可作为肾衰患者肾功能状态和慢性肾炎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程度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以血凝抑制免疫试验测定35例白血病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观察其治疗前后变化,并对靛玉红治疗慢粒患者作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1)急、慢粒患者血清FDP含量于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增加(7/11、2/11例);2)慢粒患者FDP含量与白细胞数及幼稚细胞数均呈正性相关;3)6例靛玉红治疗慢粒患者FDF含量动态观察表明,治疗后FDP含量明显下降(由32降至13.5及6.4μg/ml);白细胞数及幼稚细胞数亦然(由44.8万及41%降至13.5万及27.4%,再降至2.4万及5.6%)。此外,本组2例患者由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74例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进行血清ATⅢ的测定,对其中17例肾病综合征同时测定了血清白蛋白。发现在肾病综合征组、尿毒症组、慢性肾炎组中,ATⅢ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对阐明肾脏疾病中凝血机制及其治疗可能有益。并观察到在肾病综合征中血清ATⅢ与血清白蛋白有显著的正相关,白蛋白明显降低时,要防止血栓形成和栓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肾脏病尿THP、β2-MG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小儿肾脏病102例 ,健康对照25例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尿THP、β2-MG的含量。结果 :肾功能不全组尿TH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肾病综合征组和肾功能不全组尿β2-M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 ,而其中肾功能不全组尿β2-MG升高更明显 ,与肾病综合征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小儿肾小球疾病测定其尿THP、β2-MG的含量 ,可以了解肾小管损害程度 ,并早期发现肾功能不全 ,对观察疗效和判定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于人体内免疫球蛋白以下称(Ig)含量的测定,主要用于血清和脑脊液。对于尿中Ig的测定,目前国内尚未见有报导。我们对临床262例肾脏病患者的尿,用单问琼脂扩散法进行了,IgG、IgA、IgM的测定,从中观察到肾脏病人的蛋白尿中含有一定量的Ig。现将初步结果简述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对象:临床确诊病人,其中肾炎122例,尿毒症48例,肾病综合症20例,慢性肾炎16例急性肾炎8例,急性肾小球肾炎8例,肾盂肾炎20例,泌尿系感染20例,正常人20例,同时进行了尿蛋白定性试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对1981年6月~1983年12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54例(单纯型肾病33例、肾炎型肾病21例)进行了尿C_3、FDP及尿蛋白选择性指数(SPI)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①对小儿肾病综合征分型比较:尿C_3对单纯型肾病(33例中符合例数27例,符合率81.8%)和肾炎型肾病(21例中符合例数19例、符合率90.5%)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尿FDP及SPI对此二病诊断不如尿C_3。②对肾病综合  相似文献   

20.
我院从1985年9月~1989年7月间对住院治疗的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患儿,进行了尿FDP测定,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男34例,女6例,年龄1~14岁,单纯性25例,肾炎性15例。多数病例在住院后头2周内,未用激素前留置标本,新鲜尿液10ml,离心后取0.1ml进行检测,采用反向被动血凝试验,试剂选用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冻干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我院正常范围,尿FDP含量为O微克/毫升(μg/ml),2 结果肾病患儿的尿FDP含量可增高,尤以肾炎性明显。两组经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