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2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2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病因为原发性心内膜炎18例,人工心脏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前心功能不全(NYHA Ⅲ级或Ⅳ级)18例。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清除感染灶,同期矫正心内畸形,心瓣膜置换术;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4~6周。结果本组近期死亡1例,1例随访术后8个月死亡,20例随访2年恢复良好。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无法控制的感染及心力衰竭应在积极抗感染的同时及时手术,联合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明显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本院从1971年2月至1977年10月采用辫绳结扎法治疗动脉导管未闭28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10例,女18例。年龄最小者5岁,最大者28岁;学龄儿童17例,占61%,成年人7例,占25%。具有动脉导管未闭之典型体征者(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具震颤及连续性隆隆样杂音)约占90%。合并心衰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各1例,并发轻度主动脉瓣狭窄1例。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左室肥厚劳损者23例,占82%;不完全右束枝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者3例,占10.7%;正常者2例,占7.1%。心脏X线平片示两肺充血、肺动脉段膨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以下简称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相当常见,约占25%左右。当出现重度肺动脉高压时,引起肺血管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改变。对合并生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外科矫治手术的围术期死亡率有明显升高。合理的围术期处理,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手术疗效。本文分析了我院1986年5月至1994年12月收治的10例经右心导管检查证实为室缺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提出其围术期处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室缺患者,其中合并卵圆孔未闭1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动脉导  相似文献   

4.
我院地处海拔2808米青藏高原,大气压在71.6KPa以下(标准大气压为101.3KPa).收容的病员95%以上来自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寒缺氧区。近10年来共收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86例,其中合并感染性休克者13例(151%),其困手术期处理复杂、难度大,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很大,并具有明显的高原特点,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3例均为男性,年龄18-56岁,平均31岁。发病至来院时间3-120小时,平均30小时;来院后至手术开始时间1-48小时,平均6小时,2小时内进行手术者9例(69.2%).经手术证实十二指肠球部穿孔者3例,胃窦部穿孔者10例…  相似文献   

5.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发生肾脏受累的病例并非少见,据报道发生率在50%以上,甚至高达90%以上。我院5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伴有肾炎者26例,占52%,其临床特点如下:(1)肾炎在患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上隐袭发病;(2)发病年龄,以20~40岁为多,占76.9%;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IE)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5例IE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总结外科治疗经验。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术后随访6个月到10年,出院患者死亡3例,生存患者中心功能Ⅱ级18例、Ⅲ级4例。结论 IE经外科手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林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186+189-186,189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以期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血培养阳性率为60.0%,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赘生物者占85.0%。14例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基础心脏病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常见病因.医疗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的概率;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确诊率;采用抗生素或者尽早手术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1989年开展在体外循环低温麻醉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共30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3.5岁~21岁,平均8.3岁,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下称室缺)19例,室缺合并房间隔缺损4例,室缺伴动脉导管未闭2例,房缺2例,室缺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法乐氏四联征和三联征各1例(青紫型)。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较为常见的心脏病。我院1987年至1996年收治4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本组43例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15至72岁,其中15~39岁23例(占53.49%),40~59岁12例(占27.91%),60岁以上8例(占18.6%)。二、本组病例中发热41例,有心脏杂音改变者16例,脾肿大16例,件状指(趾此例,瘀点8例,栓塞12例。心功能不全32例。41例发热者中,不规则发热16例,间歇热11例,稽留热6例,弛张热7例,低热1例。2例未发热者在入院前已使用抗生素治疗。脏器栓塞11例,其中脑栓塞5例,肾栓塞3例,肺栓塞2例,多脏器栓…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瓣膜置换术后易产生各种并发症,手术死亡率和再次手术率明显高于成人或年长儿童,术后护理特点也不完全一致。我院从1995年2月至2002年12月共施行婴幼儿心脏瓣膜置换术5例,无早期死亡。现就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13月至3岁。2例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为室间隔缺损(以下简称室缺)合并二尖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用莨菪类药物治疗各种类型心力衰竭2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15~82岁。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18例,其中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并脑栓塞1例,洋地黄中毒1例,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1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3例;冠心病3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2例,其中并急性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室梗死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999—2002年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右室心肌梗死者进行综合临床分析。结果:合并下壁心梗者30例,单纯右室心梗者2例,合并前壁心梗者13例,死亡10例。发生率为18.67%,死亡率22.22%。结论:单纯右室心肌梗死者较少见,合并下壁心梗多于合并前壁心梗者,双支病变发生率较高,且因休克、低血压等表现不明显很容易漏诊,治疗相对困难,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喻琨 《贵州医药》1999,23(5):373-374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占全身各部位损伤总数的20%左右,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损伤,占外伤第二位,而死亡率却居首位[1]。现将我院1994年8月一1997年10月收治的606例脑外伤病人中的52例中、重度颅脑损伤(Glasgow's评分12分以下)的临床指标和预后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探讨准确评估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有关临床指标。1临床资料本组男42例,女10例;年龄4-78岁,平均32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9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3例,砸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O.5-24小时。受伤部位:额部受伤19例…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1991—1993年在心内科住院患者因冠心病猝死者42例,现作一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42例,其中男33例,女9例;年龄37-82岁,个均年龄59.2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病者对倒,合并糖尿病者10例;吸烟每日超过20支者7例。均符合WHO确诊的冠心病、猝死的诊断标准,即在发病后6h内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死亡NI1.2诱因42例中急性心肌梗塞着28例(66.67%),陈旧性心肌梗塞着11例(26.19%),不稳定型心绞痛者3例(7.14%),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严重心律失常者14例(33.33%),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者8例,占57.14%,其次为…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治疗以应用硫酰胺类抗甲状腺药物为主。硫酰胺类药物的严重副作用是导致血白细胞减少或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粒缺病人的死亡率可达70%左右。我们对25例粒缺病人的治疗和护理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5例均为1995年3日~2002年4月的住院病人,男9例,女16例,年龄18~51岁。其中丙基硫氧嘧啶引起粒缺者4例,每日用量150~600mg,用药时间为6月~2年;他巴唑引起粒缺者4例,每日用量15~60mg,时间为3月~1年半。白细…  相似文献   

16.
孙波  刘允常  李长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1681-1682
1995年10月~2006年9月我院共收治肩锁关节脱位病人36例,其中28例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手术内固定治疗,8例采取了保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病人,男28例,女8例,年龄18~56岁,平均36.5岁。车祸16例,坠落伤18例,挤压伤2例。合并锁骨骨折2例,合并臂丛神经不全损伤3例。其中10例半脱位病人采用患侧胶布粘贴治疗,  相似文献   

17.
1995年1月到1998年10月,我院收治感染性心内膜炎7例,获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4~59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3例,肺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及右室双腔伴室缺1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病变各2例。术前充血性心力衰竭6例,肺动脉栓塞3例。病人均寒战、高热,发热持续20~45天,体温最高达41℃,有不同程度贫血,血培养阳性2例,分别为假单胞杆菌和消化链球菌生长。心脏听诊出现新的病理性杂音。胸部X线均有不同程度心影增大,心电图提示右室肥厚伴劳损2例,左室肥厚4例,其中1例伴劳损,双心室肥厚1例,房颤3例。超…  相似文献   

18.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具有高度破坏过程的疾病,病变可累及不同瓣膜,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致诊断常易失误。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检出很有帮助。本院近年来共收治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10例,现将其超声心动图和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窦瘤是比较少见的心脏病 ,常伴有高位室缺 ,窦瘤破裂后多数病人在数周或数月内因心衰或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 [1 ] ,而及时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 [2 ] 。我院从 1 995年 1月至 2 0 0 3年 5月手术治疗 5 1例 ,疗效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 5 1例 ,男 38例 ,女 1 3例 ;平均年龄 2 5 .9岁 ( 6~5 1岁 )。劳累或剧烈活动后发病 2 0例 ,情绪激动及车祸后发病各 1例。 2 4例诉突发性胸痛、心悸、气短 ,1 8例出现心衰 ,8例有发热史 ,3例咯血。心功能 级 1 0例 , ~ 级 2 8例 , 级 1 3例。胸骨左缘第 2至 4肋间闻及连续性心脏杂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38例的诊断、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38例,其中先天陛心脏病11例(28.9%),风湿性心脏病12例(31.6%),退行胜变6例(15.8%),无基础病变者9例(23.7%),所有病人经外科手术清除感染病灶,纠治瓣膜病变及心脏畸形,术前进行血培养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外科手术治疗前,超声心动图发现心脏及大血管赘生物32例(84.2%),血培养阳性17例(44.7%)。手术后死亡2例(5.2%)。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诊断,适时手术和内、外科联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