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仁海 《山东医药》2010,50(42):60-61
目的总结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8例,均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观察其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对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与患者合并糖尿病、门静脉压力、肝功能分级有关(P均〈0.05)。结论合并糖尿病、门静脉压力、肝功能分级是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梁传芳  张延亮 《山东医药》2001,41(11):23-24
198 7年 1 0月至 1 999年 1 0月 ,我们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食管胃底双环式缝扎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 52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45例 ,女 7例 ;年龄 1 8~ 62岁 ,平均 42岁 ;均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 (中华医学会 1 983年武汉会议分级标准 )为 级 1 8例 , 级 2 9例 , 级 5例。主要表现为呕血及黑便 ,出血量 60 0~30 0 0 ml,平均 1 2 0 0 ml。 36例行内科保守治疗后转入外科。2 手术方法  常规行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附加食管胃底双环式缝扎术。手术要点为于下端食管外进针 ,缝扎…  相似文献   

3.
李青 《山东医药》2011,51(34):46-47
目的观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54例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对照组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378±46)ml,在ICU留住时间为(9±5)d,手术死亡2例;对照组分别为(408±31)ml、(10±3)d、3例。两组比较,P均〉0.05。术后随访1a,观察组再发上消化道出血3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消失18例,肝功能Child分级C级5例;对照组分别为9、11、8例。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术后再出血率低,远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脾切除术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脾切除术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18例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例行单纯脾切除术,13例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脾功能亢进均消失,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两组各有1例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近远期无死亡病例,大部分患者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脾切除术或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期望对断流术后降低消化道再出血机率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03年12月-2013年12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术后再出血组(n=32)及无出血组(n=206),对可能引起术后再出血的诸多因素进行对比,用t检验或χ2检验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评估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32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7例,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引起出血11例,应激性溃疡出血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中所见肝硬化程度、胃黏膜病变、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合并糖尿病在再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对术后再出血影响显著的独立因素为:合并糖尿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中见肝硬化程度、弥漫性胃黏膜病变、PT、APTT。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针对可能再出血的危险因素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对防止再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1 病例 患者,男性,42岁,农民,主因间断黑便两年,再发黑便1天,于2009年10月1日入院.患者于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伴呕血,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经治疗,出血停止,此后,又反复出现黑便,遂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脏切除术".于入院前1天,患者饮食不慎,再次出现黑便.入院查体:T 36.5℃,P 96次/分,R 22次/分,Bp 100/60mmHg.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止血效果。方法对我院35例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5例急诊手术病例中34例治愈出院,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适应证广、并发症少、近期止血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目的 观察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加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方法 2002年10 月-2011年10月, 采用左侧经胸食管切开曲张静脉缝扎加贲门周围血管再离断术 (部分患者加做胃底大弯侧部分切除术), 治疗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再出血的患者。随访1~9年, 观察疗效。结果 结果 共手术治疗43例, 其 中择期手术27例, 急诊手术16例, 平均随访时间为6.8年, 止血率为100%。术后死亡1例, 死亡原因为从事重体力劳动后 再出血。2例解黑色柏油样大便, 均经保守治疗后消失。其余病例均恢复良好。结论 结论 左侧经胸食管切开曲张静脉缝扎 加贲门周围血管再离断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再出血,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1994年5月~1996年2月,我院收治门静脉高压患者50例,在非出血期间进行了联合断流术。现简述护理体会。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20~67岁;病史3~30年,消化道出血史者40例,腹水10例,脾大50例。均施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道 患者,女,17岁,因间断乏力10个月,呕血、黑便2次入我院治疗.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明确肝炎患者接触史及输血史.发病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呕血、黑便,在当地医院急诊.胃镜检查提示:食道静脉曲张;查肝功能:ALT 73 U/L、AST 77 U/L.之后行"脾脏切除术 贲门、胃底静脉离断术".术后复查肝功能:ALT 133 U/、AST 124 U/L,因病因诊断不明到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1.
上消化道出血可以由许多疾病引起 ,胃神经鞘瘤是其中的一个罕见原因 ,因该病缺乏典型临床表现 ,常易漏诊或误诊。本文报告我院 30年来收治的该病伴反复上消化道出血3例 ,旨在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意识。1 病例资料 :3例病人的资料见表 1。表 1  3例胃神经鞘瘤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治疗随访情况项目例 1例 2例 3性别女女男年龄 (岁 ) 59 6 96 2病史 11年 1周 5年临床表现贫血、黑便、呕血消瘦、贫血、黑便贫血、黑便、呕血急诊胃镜胃底黏膜出血胃底深大溃疡胃底散在血痂治疗方法手术切除保守治疗手术切除随访情况 1.5年无异常 …  相似文献   

12.
我们近来应用洛赛克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炎并出血12例,效果满意。 临床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28~54岁。均因黑便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就诊。其中因门脉高压症、脾大、脾亢、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脾切除加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例,脾切除加胃冠状静脉结扎术2例。脾切除加肠腔分流术2例;另外5例以前均被诊断为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经纤维胃镜检查8例,均诊断为门脉高压性胃炎,胃底粘膜糜烂出血。肝功能按Chlid分级,A级2例,B级7例,C级3例。首次出血者3例,出血2次以上者9例,无失血性休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2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Child A、B级病人行急诊脾切除加贲门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同期13例ChildA、B级未行急诊手术治疗进行比较。结果 急诊手术组23例近期无死亡,无再出血。随访1~5年,其中19例无再出血;2例2年后复发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用硬化剂注射治疗治愈,2例3年后因肝功能衰竭死亡。未行急诊手术组13例,其中3例近期反复出血并发肝功能衰竭死亡;7例保守治疗7~9d后无效改手术治疗;3例保守治疗止血,后用硬化剂注射止血。结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ChildA、B级宜选择急诊手术治疗,以血吸虫病肝硬化门脉高压效果佳。  相似文献   

14.
我院近15年所遇4例少见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现报道如下: 例1,男,37岁。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收入外科。患者自述胃部不适多年,平时无正规治疗,昨晚10点突然呕血二次急转我院。经保守治疗无效,当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胃内有一胃石压迫胃壁致溃疡出血,故取石并缝扎出血点,术毕痊愈出院。 例2,女,13岁,因呕血及黑便而入院,询问病史,既往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对30例门脉高压症病人施行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及胃底血流阻断术,效果良好。一、临床资料男18例,女12例,年龄15~60岁。呕血便血者24例,黑便者6例,均有脾大及脾功  相似文献   

16.
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 1 998年 5月至今成功地在内镜下用钛夹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 2 5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病例来源 :我院胃肠镜门诊和住院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2 5例 ,男 1 5例 ,女 1 0例 ;年龄 2 0~ 68岁 ,平均 47岁。所有病例在 2 4 h内有呕血、黑便或鲜红色血便 ,或在内镜治疗后息肉残端活动性出血的急症患者。经胃镜或大肠镜证实消化道内有活动性出血 ,其中 4例为溃疡底部血管暴露出血 ,1例为溃疡动脉喷血 ,1 8例为息肉电切术中创面涌血 ,2例为肠息肉术后 3d和 5 d残端脱落出血。1 .2 方法 :日本富士能 WG- 88FP型电子胃…  相似文献   

17.
病例1 患者男,30岁,因反复呕血黑便14年再发2 d入院.患者顺产出生后第8个月家人发现其"脾肿大"未引起重视.16岁饮酒后呕吐大量鲜血及解黑便,当地医院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行脾切除手术.术后3年上述症状再发,昆明某医院胃镜检查:食道胃底黏膜下静脉曲张,行门奇静脉断流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体会新癀片所致而引起胃大出血的保守治疗无效采取手术探查的治疗效果.方法我科从1992/1996共收治6例,其中4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经手术治疗而愈.2例之中,例1为男性25岁因咽喉部肿痛自购新癀片服用;例2为女性53例,因风湿性关节炎服用新癀片.2例都在服用后2d~3d感胃不适,反复呕血多次,量约800mL~1000mL,都经保守治疗后呕血一度停止,d2~d3后再次反复呕血且量多.急行剖腹探查,行胃大部切除.结果药源性急性胃出血是因药物引起的,以胃粘膜糜烂和出血为特征的胃炎,胃粘膜糜烂多为浅表性,较少穿透粘膜肌层,病变多发生在胃体和胃底可遍及全胃.消炎痛或类固醇激素等药为致病因引起出血已有报道,新癀片为致病因引起的较少见.发病机制尚需探讨,治疗上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出血一度停止又复大出血者,即应果断手术探查,以免延误治疗时机,术式应视探查情况而定.本报告2例都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出血停止,痊愈出院.结论对新癀片所致药源性胃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即行手术探查治疗效果好,可获痊愈.  相似文献   

19.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158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材料和方法我院内镜室199303/199803急诊内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158例,其中男120例,女38例,年龄14岁~81岁.以黑便受检者112例,呕血兼黑便者26例,单纯呕血者20例.发病前有消化道症状及病史者140例,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急诊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潜江市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所2001-2012年收治的43例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3例急诊手术患者中,止血成功43例(100%),临床治愈42例(97.67%),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2.38%)。结论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