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四川白腹鼠体内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1991年5~6月,我们在四川省南川县调查莱姆病动物宿主,从白腹鼠肾脏分离出1株螺旋体(SR1)。用种和属单克隆抗体对SR1菌株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该菌株与美国B_(31)菌株的单克隆反应基本相似,但外表蛋白抗原并不完全一致,表明该鼠可能是我田南方莱姆病螺旋体的重要动物宿主。从白腹鼠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在国内外属首次报告。  相似文献   

2.
广西首次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从广西鼠类的膀胱中分离莱姆病螺旋体。方法 膀胱组织标本接种BSK-Ⅱ培养基进行莱姆病病原分离培养。结果 从广西雅长林场捕获的23只野鼠(8只鼠标本培养污染)中共分离出6株莱姆病螺旋体,分别命名为GXLD-4,8,9,16,18,20,分离阳性率为40%(6/15)。结论 首次从广西莱姆病宿主动物中分离出伯氏螺旋体,证实广西存在莱姆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鼠类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情况。方法:用BSK培养基分离病原、单克隆抗体鉴定。结果:从白腹巨鼠和褐家鼠体内分离出2株疏螺旋体,经用莱姆病螺旋体种属特异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证实均为莱姆病螺旋体,命名为MD21和MD55。结论:首次从病原学证实鼠类为粤东地区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初步掌握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动物莱姆病分布情况。方法:于1995年7月用鼠笼捕获野鼠30只,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调查鼠血清抗莱姆病螺旋体抗体。用BSK培养基从鼠脏器分离病原。结果:阳性共8只,阳性率26.67%;其中优势种属野鼠阳性率达31.36%;从棕背和花鼠各分离出1株莱姆病螺旋体。新分离株的单克隆抗体反应与国内分离株SR1相同,与美国B(31)有区别,对H(6831)呈阴性反应。结论:鼠型啮齿动物可能是莱姆病螺旋体的动物宿主,属野鼠则是重要动物宿主。  相似文献   

5.
6.
密云地区莱姆病螺旋体宿主动物和传播媒介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密云地区莱姆病宿主动物和传播媒介的感染情况,以及宿主动物的分布情况和传播媒介蜱的季节消长规律,为密云地区莱姆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布旗法捕蜱,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蜱的形态,对蜱进行鉴定。采用夹夜法捕鼠;用BSKII培养基对蜱和鼠标本进行病原分离。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蜱和鼠进行病原学检测。羊血清莱姆病抗体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结果密云地区捕获的蜱均为长角血蜱,其消长曲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巢式PCR检测蜱带菌率为10.16%;黑线姬鼠和北社鼠是该地区优势鼠种,巢式PCR检测鼠带菌率为4.26%;当地放养山羊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12.00%。结论在蜱和鼠中均检测到莱姆病螺旋体的特异片段,表明密云地区可能为莱姆病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7.
分离与鉴定莱姆病螺旋体.方法:1996年在山东省费县塔山林场,对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媒介蜱进行调查,用布旗法共采集蜱900只,均为长角血蜱。结果:对50只进行中肠带螺旋体检查,带螺旋体率为12%(6/50)。从86组(850余只)长角血蜱中分离到2株螺旋体(TSH1、TSH3)。该螺旋体对H5332和H9724单克隆抗体呈阳性反应,对H6831单克隆抗体呈阴性反应,证实为莱姆病螺旋体。结论:山东省从长角血蜱中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尚属首次,且首次从病原学上证实山东省林区存在莱姆病疫源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鼠类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情况。方法:用BSK培养基分离病原、单克隆抗体鉴定。结果:从白腹巨鼠和褐家鼠体内分离出2株疏螺旋体,经用莱姆病螺旋体种属特异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证实均为莱姆病螺旋体,命名为MD21和MD55。结论:首次从病原学证实鼠类为粤东地区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9.
从两例莱姆病患者血液中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7月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小兴安岭林区,从两例莱姆病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到两株疏螺旋体(Y95-3,Y95-6)。经形态、运动方式、兔抗B31多克隆抗体、种和属单克隆试验等鉴定,确认为莱姆病螺旋体。在小兴安岭林区病人体内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属首次报告。  相似文献   

10.
中国莱姆病螺旋体宿主动物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对中国莱姆病螺旋体的宿主动物有所了解,于1987~1997年间,作者在中国16个省(市、区)的山林地区,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方法,对牛、羊、狗、野兔和野鼠进行了莱姆病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至少有牛、羊、狗、野鼠、野兔等5种动物中有莱姆病的感染存在。牛、羊和狗的感染率分别为18.18%~32.61%、17.12%~61.21%和38.50%~60.00%。狗作为我国北方林区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全沟硬蜱成虫的主要供血者之一,可能是较重要的宿主动物。从黑线姬鼠、棕背、花鼠、白腹鼠、社鼠、褐家鼠、针毛鼠、白腹巨鼠和华南兔等动物分离出20株莱姆病螺旋体,尤其是从黑线姬鼠和白腹巨鼠的胎鼠分离到莱姆鼠病螺旋体,证实莱姆病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这对莱姆病自然疫源地的维持和扩大有重要意义。野鼠的感染率在41.18%~86.05%间。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结果证实黑线姬鼠和棕背是中国莱姆病螺旋体的重要储存宿主。  相似文献   

11.
从粒形硬蜱和社鼠分离出4株莱姆病病原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福建省北部莱姆病感染率较高的林区捕获一批野鼠,从鼠体收集到部分粒形硬蜱,取蜱类中肠和社鼠肾脏接种BSKII培养基,结果分离出4株莱姆病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从粒形硬蜱和社鼠分离出莱姆病病原体,在国内外属首次报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台湾角血蜱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情况。方法:直接荧光抗体法(DFA)和病原分离培养。结果:该蜱是粤东丰溪自然保护区优势蜱种,用采集的该蜱50只取中肠涂片,DFA检测8只为阳性,阳性率16%;从115只(23组)该蜱中分离出1株莱姆病螺旋体,命名为MD6。经单克隆抗体鉴定,结果与国内M7菌种反应相同。结论:从媒介蜱类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在广东尚属首次,证实该地为莱姆病流行区  相似文献   

13.
10株中国莱姆病螺旋体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与美国B31菌株比较,观察研究中国莱姆病螺旋体的超微结构。方法:选取10株不同来源的中国莱姆病螺旋体,用戊二醛、锇酸双固定,618树脂包埋,铀铅双重染色,H-600A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其菌体长度大多数在100~18.0μm之间,螺旋波形长度一般为18~28μm,菌体宽度在20~25μm之间;依据鞭毛数的不同,10株中国菌株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菌体,其中所有菌株均含有一种7根鞭毛的菌体,含有12根鞭毛菌体的菌株占90%(9/10),含有8根鞭毛菌体的菌株占30%(3/10),含有15根鞭毛的菌体者仅1个菌株。结论:中国莱姆病螺旋体与北美的莱姆病螺旋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首次证实中国莱姆病螺旋体的菌体长度、螺旋波形长度、菌体宽度等含有一定的多态性,主要具有7和12根鞭毛两种类型的菌体  相似文献   

14.
从福建省北部莱姆病感染率较高及已发现病人的林区捕获一批家、野鼠类,从鼠体收集到一批蜱类(硬蜱、血蜱),取蜱中肠和鼠肾脏分别接种BSKII培养基,结果共分离出4株莱姆病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从粒形硬蜱和社鼠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在国内外属首次报告。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首次证实全沟硬蜱可经卵传递伯氏疏螺旋体,2只卵巢感染螺旋体的雌蜱的子代感染率分别为59%和29%。伯氏疏螺旋体主要分布于全沟硬蜱的中肠内,饥饿和饱血蜱的中肠感染率相近,分别为30.9%和29.0%:而两者的全身感染与中肠感染之比则分别为2.9%和15.0%。  相似文献   

16.
全沟硬蜱在黑龙江小兴安岭莱姆病螺旋体传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沟硬蜱在莱姆病螺旋体传播中的作用。方法:用布旗法在林区草地采蜱,并分类鉴定;用直接荧光抗体法检查蜱类中肠带菌情况,并分离菌株。结果:全沟硬蜱为当地优势蜱种,人群发病与该蜱叮咬率密切相关;该蜱中肠带菌率为40%,并从14组(70只)蜱中分离出2株莱姆病螺旋体;新分离株的单克隆抗体反应与国内分离株M7相同,而与美国菌株B31有区别。结论:当地全沟硬蜱是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