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制备并鉴定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以证实应用包合技术改进桉油剂型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薄层层析法(TLC)、红外光谱法(IR)、紫外分光光度法(UV)及气-质联用法(GC-MS)对包合物进行理化鉴别,考察桉油在加入β-环糊精包合前、后的成分变化和包合效果。结果:TLC、IR、UV分析结果均显示桉油与β-环糊精已形成了稳定的包合物;GC-MS分析结果显示包合前、后桉油的的主要成分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桉油能与β-环糊精形成稳定包合物,且包合过程不影响其成分组成及含量。 相似文献
3.
4.
5.
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制备工艺,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对产物的性能进行表征,获得了脱包曲线研究产物的稳定性.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及其数据分析,确定制备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优工艺为A3B2C1D2和A3B2C3D2,紫苏子油与环糊精的比例对包合率、收率的影响较大;TGA曲线和DSC曲线证明了包合物的生成,显示经过包合后热稳定性增强;脱包曲线显示包合物脱包速率降低,稳定性增强.结论: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差热、热重和脱包性质,以及包合反应的最佳工艺为紫苏子油的微粉化和制剂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甲硝唑与β-环糊精包合物,并进行包合物的鉴定.方法 采用超声波法制备包合物,以相溶解度法、结晶显微镜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 相溶解度法、结晶显微镜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可以用于甲硝唑-β-环糊精包合物的鉴定.结论 甲硝唑与β-环糊精初步被证明形成包合物.β-环糊精对药物有较好的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试验法,以包合率及收得率测定为评价指标,对影响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因素进行研究,寻找出最佳制备工艺,并用TLC、红外光谱扫描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最佳的制备工艺为薄荷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1∶7;β-环糊精与水的比例:1∶7;搅拌时间75分钟;包合温度40℃.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1∶7;B环糊精与水的比例:1∶7;搅拌时间75分钟;包合温度40℃,为薄荷油包合物最佳制备条件.结论:优选出来的工艺简便、稳定,包合物产率较高,为薄荷油包合物制备工艺提供了最佳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制备工艺,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对产物的性能进行表征,获得了脱包曲线研究产物的稳定性。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及其数据分析,确定制备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优工艺为A3B2C1D2和A3B2C3D2,紫苏子油与环糊精的比例对包合率、收率的影响较大;TGA曲线和DSC曲线证明了包合物的生成,显示经过包合后热稳定性增强;脱包曲线显示包合物脱包速率降低,稳定性增强。结论: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差热、热重和脱包性质,以及包合反应的最佳工艺为紫苏子油的微粉化和制剂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丁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丁香挥发油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包合率和收率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实验,对丁香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工艺:丁香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7,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2h。结论优选的最佳工艺合理,收率和包合率高,可用于丁香挥发油β-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普拉格雷/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提高该药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方法:以普拉格雷为原料、β-环糊精为辅料,分别采用溶液法和研磨法制备不同物料质量比(溶液法为1∶1、1∶3、1∶5、研磨法为1∶1、1∶2、1∶3、1∶5)的普拉格雷/β-环糊精包合物,测定其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以p H 4.5醋酸盐缓冲液或p H 6.8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检测其30 min内的体外溶出度。结果:溶液法制备的包合物包封率依次为27.42%、81.85%、83.51%,载药量依次为19.61%、73.24%、75.35%,在醋酸盐缓冲液中30 min的溶出度分别为41.18%、68.67%、61.32%,在磷酸盐缓冲液中30 min的溶出度分别为4.2%、17.20%、16.59%;研磨法制备的包合物包封率依次为20.13%、58.69%、65.18%、79.36%,载药量依次为12.64%、47.32%、52.16%、70.52%,在醋酸盐缓冲液中30 min的溶出度分别为36.71%、52.08%、53.06%、54.34%,在磷酸盐缓冲液中30 min的溶出度分别为5.72%、9.04%、10.46%、21.79%。盐酸普拉格雷原料药在醋酸盐缓冲液中30 min的溶出度为43.42%,在磷酸盐缓冲液中30 min的溶出度为6.94%。结论:以普拉格雷/β-环糊精投料质量比为1∶3、采用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略优。 相似文献
11.
灯盏花素-β-环糊精包合物片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β-环糊精包合物片剂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0.5,5,30 min溶出百分率为考察指标选择最佳工艺。结果优选工艺为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10%,微晶纤维素25%,甘露醇30%。结论所用方法制备灯盏花素β-环糊精包合物片剂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2.
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氨水助溶搅拌得到的溶液,分别用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法挥去溶剂制备了2种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了包合率、粉体学性质、体外溶出速率。结果表明,2种包合物的包合率均大于90%,体外溶出速率显著快于原药和物理混合物。2种包合物具有不同的粉体学性质。表明干燥方法对其有重要影响。本试验制备的2种产物流动性均较差。相较而言,喷雾干燥法制品较有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了酮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及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通过溶出性能测定、稳定性。研究及动物体内试验来评价β-环糊精包合物质量。结果:实验证明,酮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有利于增加药物的溶出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在动物体内)。结论:酮洛芬β-CYD包合物制备可迭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氯霉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以氯霉素为模型药物,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制备氯霉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条件。结果:制备包合物的最佳条件为60℃(包合温度)、2h(包合时间)、1.5:1(包合比例)。结论:氯霉素-β-环糊精包合物,可显著增加氯霉素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增强氯霉素稳定性,减少氯霉素的刺激性,掩盖氯霉素的不良臭味,加快药物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难溶性药物兰索拉唑(LPZ)的包合作用。方法绘制相溶解度图,考察pH变化、碳酸氢钠的加入对LPZ的增溶作用。采用共蒸发法(CE)和喷雾干燥法(SD)按照LPZ∶HP--βCD量比为1∶1或1.0∶1.5的比例制备LPZ/HP--βCD包合物,测定其溶出度,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法(FTIR)对SD法制备的包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在pH 11条件下,HP-β-CD与NaHCO3对LPZ的协同增溶效果最好。体外溶出实验表明:CE法和SD法制备的包合物溶出均优于LPZ与HP-β-CD的物理混合物。结论HP--βCD能明显提高LPZ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确定丁香挥发油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试验方法,优选制备丁香挥发油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是油:β-环糊精为1:8、包合温度为50℃、包舍搅拌时间为2h.结论丁香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19.
20.
阿西美辛-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阿西美辛-β-环糊精包合物。经UV、IR、X-射线衍射鉴定,表明已生成阿西美辛-β-环糊精包合物。阿西美辛-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分子比为1: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