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四肢长管骨萎缩型骨不连接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预先制各的胎儿骨植骨结合外固定器治疗,临床应用再次手术治疗了成人四肢长管骨萎缩型骨不连26例。结果:骨折合不连26例,除1例失败外,25例术后骨折获得骨性愈合。结论:制备胎儿骨植骨结合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长管骨萎缩型骨不连接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60根长骨)四肢长骨骨不连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通过单纯骨皮质剥脱术进行治,观察组通过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64.3±55.6)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68.5±61.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326.6±51.2)mL与对照组(342.4±48.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5~10个月随访,患者平均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5.2±0.3)个月,对照组(6.1±0.4)个月,观察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愈合时间短,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长骨内固定术后感染性骨不连临床资料,探讨不同的内固定及不同程度感染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长骨内固定术后感染性骨不连18例患者,根据不同内固定出现的感染性骨不连,选择相应治疗方法。结果:18例患者均取出内固定,经彻底清创,选用合适抗生素,I期或II期植骨内固定,骨折愈合17例(95.8%),未能愈合1例。结论:对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需当机立断实施手术,控制感染选择时机植骨内固定,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骨皮质剥脱术治疗四肢长骨干骨不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皮质剥脱术对四肢长骨干骨不连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骨皮质剥脱术治疗53例(58根长骨)骨不连,其中7例患者伴有肢体畸形,38例患者同时接受骨移植手术;观察骨愈合时间、畸形矫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骨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均经X线或CT证实。7例患者肢体畸形得以矫正,骨不连部位的皮肤无坏死。患肢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骨皮质剥脱术是治疗骨不连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时34例长骨骨不连予以临床分析,骨不连以开放性骨折因清创不彻底造成感染及闭合性手术后炎性骨不连,内固定物螺丝钉、钢丝松动脱出,发生率最高。其粉碎性骨折处理不当,钢板弯曲、断裂骨缺损及组织缺损,骨端有异物及组织嵌入,骨膜剥离切除过多致血运不良,以及多段骨折。骨不连的部位以股骨、颈腓骨发病率最高,其次是尺桡骨、肱骨。对骨不连临床教训作了分析:多发生于没有骨伤专科的医院;对提高骨科感染没有足够的认识;对手术的指证选择不当;对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存在着技术问题;对已出现的迟缓愈合和假性愈合采取的措施不得力。并对骨不连的预防、措施、治疗原则作了阐述,其手术治疗切开复位,植骨固定,非手术治疗,骨牵引外固定中西结合治疗,现予以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皮质剥脱术对四肢长骨干骨不连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骨皮质剥脱术治疗53例(58根长骨)骨不连,其中7例患者伴有肢体畸形,38例患者同时接受骨移植手术;观察骨愈合时间、畸形矫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3~24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骨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均经X线或CT证实.7例患者肢体畸形得以矫正,骨不连部位的皮肤无坏死.患肢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 骨皮质剥脱术是治疗骨不连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植骨术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长骨骨不连的疗效观察,说明与植骨术联合使用的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在治疗骨不连上有很好的效果.方法 2000年6月~2007年11月,植骨术加压铜板内固定治疗32例长骨骨不连患者,与对照组32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随访28例患者,平均6个月愈合,优良率90%,对照组随访30例患者,平均10个月愈合,优良率69%(0.05).结论 植骨术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长骨骨不连术式比传统术式简单有效,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应用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方式对患有四肢长骨骨不连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患有四肢长骨骨不连疾病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采用单纯骨皮质剥脱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手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和患肢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四肢长骨骨不连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在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手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9.56±1.75)d和患肢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89.42±10.67)d明显短于对照组(13.68±2.50)d,(114.09±23.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长骨骨不连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0.48%)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方式对患有四肢长骨骨不连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预防与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4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28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切开内固定+植骨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方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实施外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便于操作,可有效避免患者再次创伤,快速愈合骨折部位,值得临床肯定.  相似文献   

10.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1998—2005年应用外固定支架和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36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适时对外固定支架加压调节或动力化。定期复查,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拆除支架。结果全组患者随访8-25mo,平均14mo。平均愈合时间6.5mo,无1例发生血管、神经损伤,骨折无畸形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骨质疏松。结论外固定支架具有操作易行,固定可靠,不干扰血供与植骨等优点,是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采用Hisasha修改的Urist制备AAA骨方法,以类似之骨基质明胶填充良性骨肿瘤手术后骨缺损及骨折不愈合等15例,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无一例感染,经8~38个月随访取得86%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Titanium plates and screws (implants) developed indigenously by DRDO were used to manage 20 patients with maxillofacial fractures. Efficacy of these implants was evaluated clinically and radiographically so that these can be put into use on routine basis. In 18 patients recovery was uneventful. Extended maxillomandibullar fixation was employed for 3 to 7 days only depending on the degree and displacement of fractures and; mobilisation of jaw was allowed fully from 7th post operative day onwards. 2 patients developed discharging sinus at the fractured mandibular angle region which was due to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 in the line of fracture. This healed completely after extraction of offending tooth and appropriate medication. There was no occlusal or nerve disturbances, wound dehiscence or rejection of the bone implant. Radiographical evaluation at various intervals showed good alignment, approximation and sound healing of fractured fragments, with complete osteointegration.KEY WORDS: Biocompatibility, Maxillofacial fractures, Osteointegration, Titanium bone plates and screws, Titanium implan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B M P复合物治疗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8例股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应用复合物后,观察骨痂形成、骨折愈合情况,分别于术后2周,1、3、5月测骨痂骨密度。结果术后2周,1、3、5月之间两两相比,骨痂骨密度增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未见任何过敏反应或毒性反应。结论医用生物蛋白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缓释作用,可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M P)的缓释载体,复合物可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体外冲击波促进骨折延迟愈合及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四肢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分别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3次/d,6次为一疗程,两月后再进行第二疗程治疗,观察治疗后骨折断端愈合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有49例得到随访,第一疗程后,49例中37例骨折愈合良好,第二疗程后2例骨折得到愈合,共计39例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治愈率约为79.59%.未治愈10例患者中1例出现局部血肿,治疗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满意;同时具有微创,经济,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Three cases of bone tumors or tumor-like lesions are reported. They are resected radi- cally and the massive bone defects are filled with vascularized free fibula transfers. All achieve early union. No atrophy or nonunion between the graft and recipient bone occurs. Early func- tional restoration is gained. Graft isolation and surgical procedure are discussed.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is procedure has bright prospects not only in bone tumors but also in bone defects or nonunion due to other causes.  相似文献   

16.
骨内血管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如何使无菌性坏死的骨组织复活及怎样促使创伤性假关节骨性愈合,一直是创伤骨科较难解决的课题。 1978年1月保利氏报道了用骨内血管移植复活坏死骨获得成功。同年9月以来我科在动物实验及临床探索基础上,将骨内血管移植应用于无菌性骨坏死10例的同时,又将其应用于  相似文献   

17.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丢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假体周围骨量丢失的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提高THA手术疗效,有效指导临床。方法 83例THA及股骨头置换患者,年龄16~83岁,平均61.16岁。按性别、术时年龄、股骨柄假体形状、股骨柄的长度、手术入路、THA病因诊断、骨水泥固定方式、术后开始负重时间不同分组,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THA术后股骨柄假体及髋臼假体周围的骨密度,以对侧作为对照,得出骨丢失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性别、术时年龄、股骨柄假体形状、股骨柄的长度、手术入路、THA病因诊断、骨水泥固定方式、术后开始负重时间对术后BMD变化没有影响。结论 ①DEXA可以定量性的判定THA术后假体周围的骨量丢失,用以预测假体松动或关节不稳。②尽管THA术后假体周围BMD的改变与性别、术时年龄、股骨柄假体形状、股骨柄的长度、手术入路、THA病因诊断、是否用骨水泥固定、术后开始负重时间等无明显的相关性,但与假体手术操作技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具有诱导血管生成,增强血管通透性的细胞因子,可以在骨折部位的细胞中产生,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显著.因此,能否将VEGF应用于临床已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感染性骨不连的加压外固定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染性骨不连治疗的困难在于消除感染和同时使骨不连愈合;作者采用加压外固定治疗骨不连同时进行伤口的外科治疗,共收治16例,结果16例骨不连分别在4-8个不同愈合,伤口亦顺利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四肢长管骨肿瘤手术,既要彻底地切除病灶,又要尽力保全肢体和关节以达到满意疗效,难度较大。本文介绍我科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作骨肿瘤局部大块或大段切除、吻合血管的游离骨移 植修复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或肿瘤段截再植术共49例。术后随访3~6个月植骨区全部达到骨性愈合,肢体功能得以保全或改善,达到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