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小琴  李雪 《河北医学》2009,15(2):214-216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2.5mg,治疗前后检测各项指标以监测子宫及肌瘤体积。结果: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31例患者的贫血得到改善。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近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围绝经期妇女确诊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6.25mg/d,3个月1疗程,治疗前后行B超监测子宫及肌瘤大小,实验室观察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结果:45例患者用药过程中均闭经,腰腹酸痛症状消失,贫血纠正。子宫及肌瘤缩小,缩小率分别为33.18%及40.2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潘俊兰 《河北医学》2002,8(10):897-89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9年11月至2000年11月在我院门诊妇科检查后确诊为“子宫肌瘤”而无手术禁忌者,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时在用药前后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的比较。结果:用药前后子宫体积缩小58.5%(P<0.01);肌瘤体积缩小46.9%(P<0.05)。结论:米非司酮是一种副作用小,减少手术率、减轻患者痛苦,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是一种较好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疗效及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长期低剂量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异常出血的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和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选择围绝经期有异常出血的子宫肌瘤患者12例,口服米非司酮10mg/d,连续6个月,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子宫内膜病理的变化。结果:用药期间患者均闭经,治疗后较治疗前血红蛋白平均升高32g/L,子宫肌瘤的最大直径下降显著(P〈0.01);治疗后子宫内膜病理呈现增生期和(或)分泌期变化,未见异型性。结论:长期低剂量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出血的子宫肌瘤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宋美荣 《吉林医学》2014,(24):5367-5368
目的:观察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105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2.5 mg,连续3个月。于治疗前后监测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0.01),症状明显改善,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0.01);治疗初期26例患者出现轻度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等不良反应,均无需停药,服药2~3周上述不良反应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能明显减小肿瘤体积,不良反应少而且轻微,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6.
解芸磊 《基层医学论坛》2016,(35):4937-4938
目的:分析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药物治疗剂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小剂量组,分别采取25 mg/d、10 mg/d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及血红蛋白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小剂量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秘建军 《海南医学》2010,21(6):88-89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50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mg/d,从月经第1天开始,连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彩超监测治疗前后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体积变化,监测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红蛋白量及治疗副反应。结果用药过程中均出现闭经,贫血得以纠正,伴痛经者痛经消失,围绝经期可致绝经。用药后肌瘤体积缩小,界限清楚,可作为肌瘤剔除,子宫切除的术前用药,即避免了术前输血,又可减少术中出血,还可使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增加受孕机会。结论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对子宫肌瘤有效,可使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贫血得以纠正,但米非司酮停药后有肌瘤复发的可能,更适用于术前辅助用药和围绝经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石会平 《黑龙江医学》2007,31(9):676-677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有症状的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例围绝经期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每晚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2.5mg,1次/d,连服3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均行阴道探头B超监测子宫、子宫肌瘤的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并检测雌激素(E2)、孕激素(P)、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结果 2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闭经,15例病人绝经,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子宫内膜萎缩,贫血得以纠正。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有症状的子宫肌瘤疗效好,副作用小,减少了手术带来的经济及心理负担,病人依从性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郝葡萄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0):1234-1234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64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每晚睡前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0mg,连服3个月一疗程。结果:64例患者用药过程中均闭经,贫血得到改善,围绝经期可致闭经,子宫及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5.22%及50.27%。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肯定,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子宫肌瘤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他莫昔芬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80,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米非司酮,给予研究组患者米非司酮和他莫昔芬,统计患者用药后子宫和肌瘤体积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系统分析两种方案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他莫昔芬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扼制病患子宫及其肌瘤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与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1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及功血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米非司酮12.5mg,甲基睾丸素5mg,每日1次,连服90天;治疗前后均行B超监测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及实验室用放射免疫法检查测定性激素,同时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结果:81例用药后均发生闭经,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治疗前后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药物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及功血可以使肌瘤缩小,经期及经量明显减少,血红蛋白升高,是保守治疗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孕激素拮抗药物及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分析。方法对2011至2013年本院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中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患者36例,子宫动脉栓塞术者34例,观察两种方法治疗后的疗效:子宫肌瘤及子宫体积变化、患者症状改善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对子宫肌瘤均有效,能够缩小子宫肌瘤及子宫体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米非司酮治疗后有复发,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子宫肌瘤无复发。结论两种疗法均可使瘤体缩小、症状减轻。药物治疗复发率高,更适用于围绝经期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缩小肌瘤体积方面优于药物治疗,无复发,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郭丽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2):73-7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70例确诊子宫肌瘤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结果:用药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P〈0.01)。用药过程均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围绝经期可致闭经。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是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152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用药前及用药后分别测定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结果 用药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用药过程均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围绝经期可致绝经.因用药后肌瘤缩小,界限清楚,可作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术前用药,减少术中出血.子宫及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5.5%及65.5%,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也可作为开展微创手术的术前准备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保守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子宫肌瘤患者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2.5mg,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连服3个月。在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体积;查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结果:120例患者治疗期间闭经、痛经和下腹坠、胀病症状消失。用药3个月后,复测子宫及肌瘤体积均缩小,平均血红蛋白上升。结论: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保守治疗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7年3月卫辉市华新医院收治的100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联合组患者口服他莫昔芬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及月经复潮和诱导绝经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0%、96.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均小于对照组,联合组患者治疗后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月经复潮率、诱导绝经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他莫昔芬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小肌瘤和子宫体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81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3个月12.5mg/d。结果用药过程中均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围绝经期可致绝经。子宫及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6.71%及55.58%,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效果,副作用小,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152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用药前及用药后分别测定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结果 用药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用药过程均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围绝经期可致绝经。因用药后肌瘤缩小,界限清楚,可作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术前用药,减少术中出血。子宫及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5.5%及65.5%,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也可作为开展微创手术的术前准备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探讨应用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丸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至2013年收治的60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使用口服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红蛋白为(90.27±5.21)g/L,治疗后为(121.12±5.23)g/L,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22.8891,P=0.0000);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红蛋白为(91.04±5.13)g/L,治疗后为(124.13±6.45)g/L,治疗前后差异显著(t=21.9918,P=0.0000)。两组患者用药后孕激素及雌激素水平与用药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和最大瘤体体积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变化(P〈0.05)。两组病例均未出现肝肾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丸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可行性。评价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1999年2月~2002年2月门诊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 mg,自月经第1~2天服用,连服3个月为1疗程。[结果]56例患者均在治疗后1个月闭经,用药后1疗程,子宫平均体积缩小率(40.0±2.0)%,最大肌瘤平均体积缩小率(51.5±0.5)%,8例近绝经患者随访6个月后,加服1疗程,最大肌瘤平均体积缩小率达56.3%。[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与文献报道的大剂量应用无显著差异且疗效肯定,特别对于近绝经期患者,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