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ADHF)患者规范化治疗前后血清乙酰肝素酶(HPSE)、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DHF患者50例。于规范治疗前后检测其血清HPSE、LOX-1、NT-proBNP水平,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血清HPSE、LOX-1、NT-proBNP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50例ADHF患者治疗后血清NT-proBNP、HPSE、LOX-1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PSE、LOX-1水平与NT-proBNP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s=0.839,P=0.000;rs=0.902,P=0.000)。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PSE与LOX-1水平亦呈显著正相关(r=0.761,P=0.000)。结论 HPSE、LOX-1可能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其具有评估AD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分析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封堵(LAAO)术前左心耳(LAA)开口参数与术中置入封堵器尺寸的相关性及术后器械周围残余分流(PDL)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成功实施LAAO术的83例非瓣膜性A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PDL发生情况将其分为PDL组(23例)和无PDL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LAA开口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无PDL组LAA开口参数与术中置入封堵器尺寸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PDL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PDL组年龄显著小于无PDL组(P<0.05),两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L组LAA开口长径、短径、周长、面积大于无PD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无PDL组LAA开口长径、短径、周长、面积与置入封堵器尺寸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大的年龄是术后PDL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较大的LAA开口短径是术后PDL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LAA开口参数与封堵器尺寸呈正相关,其中LAA开口面积与封堵器尺寸的相关性最好,可为临床上封堵器的选择提供指导作用。较大的年龄是LAAO术后PDL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较大的LAA开口短径是LAAO术后PDL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研究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及其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将41例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按其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20例和血尿酸正常组21例。检测两组的血脂、血清脂蛋白、白蛋白、葡萄糖、尿素、肌酐水平,分析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及血脂水平,并分析影响尿酸水平的危险因素。结果 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高尿酸的发病率为48.78%。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脂蛋白a(Lipo-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高TG水平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OR=6.20,P=0.02)。结论 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较高,高尿酸血症患者具有较高的TG水平,同时高TG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应高度重视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其与血脂代谢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70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依据Gensini评分将其分为低GS组(Gensini评分≤48分,130例)和高GS组(Gensini评分>48分,140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Gensini评分AC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HR对高、低Gensini评分ACS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高GS组合并糖尿病的人数比例高于低GS组,中性粒细胞(NEU)、血小板(PLT)、单核细胞(MON)、NHR水平高于低GS组,淋巴细胞(LYM)、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低于低G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OR=1.873)和较高水平的NHR(OR=1.430)是促进高Gensini评分AC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较高水平的LYM(OR=0.585)、ALB(OR=0.931)是抑制高Gensini评分AC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HR具有鉴别诊断高、低Gensini评分ACS的应用价值[AUC(95%CI)=0.710(0.649~0.770),P<0.001],最佳截断值为7.40,其对应的特异度为83.1%,灵敏度为51.4%。结论 NH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关联,对ACS患者冠脉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DF)的临床特点,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DF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DF发生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收治的73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F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DF组(88例)和非DF组(642例)。分析DF患者的临床特点,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DF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非DF组比较,DF组的糖尿病病程更长,白蛋白水平更低,肌酐和24 h尿白蛋白定量水平更高,伴发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的人数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发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发生DF的危险因素(OR=2.218),而较高水平的白蛋白是抑制糖尿病患者发生DF的保护因素(OR=0.901)。DF患者患足的胫部踝臂指数(ABI)、跖骨旁经皮氧分压(TcPO2)和局部灌注指数水平均低于对侧健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发下肢血管病变和较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是糖尿病患者发生DF的危险因素。对伴有高危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应加强预防DF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预防DF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lncRNA-ENST00000414355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19年11月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0例(观察组),按照1∶1配对原则选择同期于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360名(对照组)。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lncRNA-ENST00000414355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分析lncRNA-ENST00000414355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联性。结果 两组饮酒、定期锻炼、糖尿病史情况,以及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烟人数比例,以及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lncRNA-ENST0000041435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行为(OR=2.231)、较高水平的BMI(OR=1.994)、TC(OR=1.278)和lncRNA-ENST00000414355(OR=2.057)是促进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ncRNA-ENST00000414355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BMI、TC及LDL呈正相关(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lncRNA-ENST00000414355呈高表达,并与血压和血脂呈正相关性。lncRNA-ENST00000414355具有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标志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FIA8000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52例冠心病患者和52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HCY、CysC及NT-proBNP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CY、CysC及NT-proBNP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梗死组与无心肌梗死组HCY、NT-proBNP水平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ysC含量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中HCY、CysC及NT-proBNP水平,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冠心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贺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3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介入栓塞治疗131例,开颅夹闭术治疗107例。13例患者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梗死(预后不良组),其余225例患者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分级为Ⅳ~Ⅴ级、改良Fisher分级为Ⅳ级,以及动脉瘤类型为多发动脉瘤(MSA)、不规则颈动脉瘤的人数比例更大;术中动脉瘤夹重新塑型夹闭、临时夹闭和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更高;动脉瘤最大径、大小比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更大的动脉瘤直径(OR=1.052)和不规则颈部动脉瘤(OR=3.413)是术后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不规则颈动脉瘤和动脉瘤直径大是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对该类患者予以重视,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FMD)和血清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预测价值。方法 随机入选39名健康志愿者、39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组)和7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ACS患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9例(UA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AMI组)。用超声检查肱动脉FMD,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D40L的含量。研究ACS患者肱动脉FMD和血清sCD40L的变化。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CS患者肱动脉FMD与血清sCD40L水平的关系。结果 肱动脉FMD正常对照组(9.52±2.54)%,SA组(5.35±1.24)%,UA组(3.32±1.41)%,AMI组(3.26±1.32)%,ACS患者肱动脉FMD下调(P<0.05)。血清sCD40L正常对照组(1.21±0.31)ng/ml,SA组(4.12±0.98)ng/ml,UA组(12.86±2.67)ng/ml,AMI组(13.95±2.83)ng/ml,ACS患者血清sCD40L升高(P<0.05)。ACS患者肱动脉FMD与血清sCD40L水平呈负相关,r=-0.708,P=0.000。结论 超声发现肱动脉FMD下调,血清sCD40L升高,对ACS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比较不同分层下患者的生存预后[NT-proBNP>654.5 ng/L组 vs NT-proBNP≤654.5 ng/L组;Cyfra21-1>3.5 μg/L组 vs Cyfra21-1≤3.5 μg/L组;ⅢB期组 vs Ⅳ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 vs 非COPD组;胸腔积液组 vs 非胸腔积液组]。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晚期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风险因素。比较NT-proBNP>654.5 ng/L组和NT-proBNP≤654.5 ng/L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晚期NSCLC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7.8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654.5 ng/L、Cyfra21-1>3.5 μg/L、IASLC分期为Ⅳ期,以及合并COPD、胸腔积液的NSCLC患者的生存预后更差(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为腺癌(HR=1.872)、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分期为Ⅳ期(HR=2.910),以及较高的NT-proBNP水平(HR=1.945)是影响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NT-proBNP≤654.5 ng/L组比较,NT-proBNP>654.5 ng/L组的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和血肌酐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高的NT-proBNP水平可能是影响晚期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值得临床医师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