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解株洲县居民主要死因的危害程度以及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病种,我们收集了株洲县2007-2012年连续6年的死亡监测资料,分析株洲县居民主要死因、死因构成、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医学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的主要死因已经由传染性疾病转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尤其是恶性肿瘤对居民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解恶性肿瘤对大连市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特点和变化趋势,现对2002-2009年大连市区居民死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肿瘤的综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0-2015年郑州市中原区居民死因状况及特征,为制定有效的疾病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郑州市死因监测系统上报的数据,并采用 ICD-10 进行死因分类,使用 Excel 2010 和 SAS 9.1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5年中原区居民的粗死亡率为473.45/10万,标化死亡率349.56/10万。其中男性(573.51/10万)高于女性(374.3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820,P<0.001)。死因前5位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这5位死因占全死因构成比的 80.81%。不同年龄组的死因构成差异较大。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郑州市中原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应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从而消除慢性病的危险因素,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同时,对儿童青壮年应加强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常德市2004-2005年居民死因,为制订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按ICD-10死因分类法,应用卫生部《死因医学登记系统》进行死因分析。结果常德市2004-2005年居民平均粗死亡率为5.20‰,平均标化死亡率为5.34‰,前五位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疾病、呼吸系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疾病。0~44岁年龄段损伤和中毒为第一位死因;45~64岁则为肿瘤;65岁以上为循环系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引起常德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控制工作;损伤和中毒的预防亦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
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和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老龄人口日益增多,疾病谱和死亡谱均发生了变化,一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死亡比重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用居民多死因分析是一项能较全面反映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工作,通过死因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居民健康中的主要问题和确定卫生工作重点,其中年龄别死亡率及死因分析可以了解某一死因对不同人群的危害;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可以反映何种疾病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循化县居民的死亡情况及死因分布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死亡率、构成比对循化县2013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循化县2013年报告粗死亡率为537.97/10万;居民死因前5位的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意外死亡、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占全部死因构成的89.88%。结论心脑血管、消化道、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意外死亡为影响循化县居民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制刻不容缓,应积极开展慢性病的监测、防治工作和伤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新安县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新安县死因监测数据中常住居民的死亡个案为研究对象,使用国家推荐的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和Exe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安县居民死亡率为671.44/10万,标化死亡率为566.26/10万;慢性病死亡率为586.9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89.73/10万,占居民总死亡的87.42%;前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占全死因的91.29%;恶性肿瘤死亡前5位依次为胃癌、肺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胃癌、肺癌分别占恶性肿瘤的29.84%和22.48%;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居伤害的第1位,占伤害死亡的52.52%.结论 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主的慢性病和伤害是危害新安县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是卫生部门的重点工作.政府应把伤害纳入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协调有关部门共同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8.
温州市2006年居民死因监测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温州市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科学的保健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对温州市居民2006年死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用DeathReg 2002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温州市2006年居死亡率为524.9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34.94/10万.主要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及伤害与中毒.这5类死因死亡人数占总死亡数的78.36%.结论 慢性病和伤害为本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促使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及行为方式,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与伤害的发生率,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居民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河南省偃师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河南省偃师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中常住居民的死亡个案为研究对象,运用死因统计分析软件DeathReg2005和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南省偃师市居民粗死亡率为590.37/10万,标化死亡率764.82/10万,稍低于全省居民平均死亡水平(标化死亡率773.9/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占全部死因的87.92%;急性心肌梗死为心脏病死亡的第1位,占53.06%;食管癌和胃癌为恶性肿瘤死亡的前两位,分别占25.03%和22.74%;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居损伤与中毒死亡第1位,占22.39%。结论以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与中毒是危害偃师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预防和控制慢性病仍是卫生部门的重点工作。同时,政府应把损伤与中毒纳入疾病预防控制规划,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日趋增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质量和期望寿命[1],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为了解南京市玄武区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昌市西湖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及期望寿命,为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及制定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12年南昌市西湖区死因监测数据中常驻居民的所有死亡个案为研究对象,使用死亡率、期望寿命等指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南昌市西湖区居民的死亡率为5.88‰(标化率4.58‰),死因以慢性病为主,死亡率5.34‰,占全死亡人数的90.81%.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占全死因的91.71%.居民的期望寿命为79.27岁(男性77.77岁,女性81.02岁),造成寿命损失的疾病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以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结论:西湖区居民的死亡率较低,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病与伤害是影响该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继续加强该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知识宣教,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开展“三早”工作,防治结合,以降低主要慢性病的发病与死亡.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模式和行为方式发生改变,居民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解赤峰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07-2011年赤峰市居民的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无锡市居民90年代末死因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无锡市居民1996~2000年的死亡原因及死亡规律和趋势,为综合防病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死亡率和期望寿命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死亡原因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而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则是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胃癌、肝癌和肺癌分居恶性肿瘤死亡前3位,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和意外跌落则是损伤和中毒的主要外部死亡原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死亡率已退居到全死因第8位.结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我市居民的死因谱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加强其综合防治已成为今后我市防病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颍东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颍东区2010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颍东区居民粗死亡率605.78/10万,标化死亡率为549.19/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死因的86.21%,前五位死因顺序依次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及伤害。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为颍东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应加强和重视这些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舟山市居民死亡水平和死因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舟山市居民死亡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对资料进行编码、分类整理,采用2010年标准人口进行率的标化。结果 2012年舟山市居民死亡率为696.3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90.92/10万;主要死因有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占总死亡的79.02%。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是舟山市居民主要死因,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和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2年循化县居民的死亡情况及死因分布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死亡率、构成比对我县2012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循化县2012年报告粗死亡率为475.00/10万,报告全死因寿命69.4岁;居民死因前6位的疾病为心脏病、脑血管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意外死亡,占全部死因构成的77.25%。结论心脑血管、消化道、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意外死亡为影响我县居民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制刻不容缓,应积极开展慢性病的监测、防治工作和伤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无锡市北塘区2012年居民死亡率、主要死亡原因及恶性肿瘤死亡水平,为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北塘区2012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无锡市北塘区居民死亡率为704.11/10万,标化率为286.91/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各年龄段主要死亡原因不同;1~14岁组、15~34岁组的意外伤害均发生于男性。前10位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内分泌系统疾病、精神障碍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泌尿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男性肺癌、肝癌、食管癌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伤害严重威胁本区青壮年男性生命与健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本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预,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金山区居民预期寿命及主要死因减寿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很多过去曾经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一些慢性病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旨在通过金山区居民预期寿命和主要死因分析,了解金山区居民健康状况,以及各类疾病对"早死"的影响,确定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为相关部门制定防病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张家港市2011年居民死亡资料,为相关部门制定卫生工作决策和评价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防治效果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利用DeathReg 2005《死亡医学登记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居民的粗死亡率、分性别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等统计指标。利用SPSS 13.0软件计算不同性别间死亡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结果 2011年张家港市居民粗死亡率为693.78/10万,标化死亡率为311.69/10万,男性死亡水平高于女性;婴儿死亡率为3.68‰,新生儿死亡率为2.39‰;平均期望寿命为81.34岁;前10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其他疾病、精神障碍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共占全部死因的95.85%,其中男性前3位死因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女性前3位死因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损伤和中毒。结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损伤和中毒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将以上因素的预防控制措施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沈阳市大东区2003年居民病伤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沈阳市大东区2003年居民病伤死因情况作以分析,为掌握该区居民人口死因构成及变化趋势,了解各种疾病对居民的危害程度,给疾病防治研究提供信息.方法死因分类以<国际疾病ICD-10>为标准,采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进行标化,用生命统计管理系统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检验用u检验.结果 2003年该区总死亡率为744.1 5/10万,男性死亡率 (846.11/10万)高于女性(640.95/10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年龄分布近似U型分布,婴幼儿期形成第1个高峰,5~14岁为最低点,以后又逐渐上升,从55岁开始明显递增.0~4岁组主要死因为新生儿疾病;5~39岁组居民主要死于损伤、中毒与循环系统疾病;40~59岁组主要死因是循环系统疾病,其次是恶性肿瘤;60岁以上组死因第1位是循环系统疾病,第2位是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损伤和中毒、内分泌及营养代谢疾病.2003年该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72.90岁.结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开展慢性病控制是居民寿命延长,生活质量提高最直接的动因.今后预防工作的重点应在巩固传染病防治的基础上,转移到慢性病的预防和研究上来,以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