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疾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10例对照者血清sICAM-1水平。结果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组、未缓解组的血清sICAM-1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完全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组(P<0.05)。结论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对判断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γ)及乳酸脱氢酶(LDH)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36例ALL患者不同阶段IL-12、IFN-γ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LDH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LL初诊组血清IL-12、IFN-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LD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L-12与IFN-γ呈显著正相关(P<0.01)。完全缓解组血清IL-12和IFN-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LDH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IFN-γ、IL-12和LDH变化可能与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及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化疗疗效和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5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标准一线化疗方案,部分患者接受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根据化疗前后肺部CT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同时监测化疗过程中血清LDH水平的变化,分析血清LDH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化疗疗效和疾病进展的关系.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LDH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志愿者;一线方案化疗有效者LDH水平较化疗前降低(P<0.05),而一线方案化疗失败患者LDH水平较化疗前升高(P<0.01);肿瘤复发时和疾病控制期相比LDH显著升高(P<0.01);疾病进展患者经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有效组LDH水平较化疗前降低(P<0.05),在二线化疗失败组LDH水平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血清中LDH水平变化可反映肺癌化疗疗效,且可用于监测肺癌复发.  相似文献   

4.
王树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390-4392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化疗前和经标准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的2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4例同期普通外科入院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SDF-1的水平,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初诊未治时急性白血病患者组血清及脑脊液中SDF-1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明显高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白血病患者经标准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血清及脑脊液中SDF-1α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缓解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SDF-1α浓度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组、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N-CNSL)组血清及脑脊液中SDF-1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NSL患者组明显高于N-CNSL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DF-1α可以作为急性白血病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的一种检测病情变化的指标,用于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陈成  黄建安 《国际呼吸杂志》2010,30(13):1365-1367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化疗疗效和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5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标准一线化疗方案,部分患者接受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根据化疗前后肺部CT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同时监测化疗过程中血清LDH水平的变化,分析血清LDH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化疗疗效和疾病进展的关系.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LDH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志愿者;一线方案化疗有效者LDH水平较化疗前降低(P<0.05),而一线方案化疗失败患者LDH水平较化疗前升高(P<0.01);肿瘤复发时和疾病控制期相比LDH显著升高(P<0.01);疾病进展患者经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有效组LDH水平较化疗前降低(P<0.05),在二线化疗失败组LDH水平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血清中LDH水平变化可反映肺癌化疗疗效,且可用于监测肺癌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变化与急性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关联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急性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86例作为感染组,同期单纯白血病且未出现感染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s-CRP、PCT、LDH水平,比较2组血清hs-CRP、PCT、LDH水平;感染组治疗前后hs-CRP、PCT、LDH水平;比较不同预后情况hs-CRP、PCT、LDH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hs-CRP、PCT、LDH对急性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血清hs-CRP、PCT、L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感染组血清hs-CRP、PCT、LD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持续感染组、感染性休克组、感染性死亡组血清hs-CRP、PCT、LDH水平显著高于恢复组,且感染性死亡组血清hs-CRP、PCT、LDH水平高于持续性感染组(P0.05);绘制ROC曲线,血清hs-CRP诊断急性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AUC为0.762,PCT的AUC为0.718,LDH的AUC为0.706,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862,高于三者单独诊断的AUC值。结论:血清hs-CRP、PCT、LDH水平联合诊断急性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预后效能较高,可作为指导临床治疗指标。  相似文献   

7.
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失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一身以及化疗方案等因素对诱导缓解的影响,分析诱导失败的原因。方法:患者骨髓细胞采用RHG和G带法进行染色体检测;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多药耐药-1(MDR-1)的表达,将195例AL患者按诱导缓解成功与否进行分组,对患者的年龄、性别、FAB分型、症状、骨髓和外周血情况、染色体改变、血清乳酸胶氢酶(LDH)以及化疗方案等一系列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42例在两次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缓解组),53例未缓解(难治组)。与缓解组相比,难治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比例、浸润症状的发生率、外周因白细胞计数和血清LDH水平、除t(8;21)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所占比例显著升高。去氧柔红霉素治疗组患者的缓解率高于其他化疗方案。结论:AL患者的分型、浸润情况、白血病细胞负荷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化疗方案的选择是导致诱导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4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探讨了急性白血病首次复发后的预后因素。结果发现:第二次完全缓解率(CR_2R)、第二次持续缓解时间(CCR_2)及生存期(SD)与首次化疗后骨髓白血病原始细胞减少指数(MBDI)、达第一次完全缓解的疗程数、首次化疗前白细胞总数、第一次完全缓解时间及复发后化疗方案的选择等因素有关。说明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白血病对化疗的敏感性影响着急性白血病复发后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表达和疾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检测6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血清suPAR水平。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初治组、未缓解组及复发组的suPA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和复发组显著高于缓解组(P〈0.05)。结论: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suPAR水平对判断患者的临床状况及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中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ICAM-1(sI-CAM-1)水平,探讨sFas与sICAM-1水平的改变与化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5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Fas与sICAM-1的水平。结果化疗前AL患者血清sFas与sICAM-1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化疗后获得骨髓缓解的AL患者血清sFas与sICAM-1的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但未获缓解者血清sFas与sICAM-1的水平与化疗前无差异;不论是化疗前还是化疗后、获得缓解或未获得缓解的AL患者血清sFas水平与sICAM-1的水平呈正相关。结论AL患者血清sFas与sICAM-1水平升高是白血病细胞逃避机体免疫攻击的重要机制;其分泌水平的升高或降低与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是敏感或耐受相关,也可能与化疗药物通过一种或多种机制作用于FasL/Fas或(和)ICAM-1/LFA-1信号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11.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MVD与血清 VEGF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骨髓血管新生的状态及意义。方法:应用改良的GMA塑料包埋骨髓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AL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应用ELISA方法检测AL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结果:AL患者治疗前骨髓MVD明显增加,化疗缓解后骨髓MVD降至正常水平,复发者骨髓MVD再次升高至化疗前水平;AL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比正常对照明显升高,化疗缓解的患者VEGF水平仍然较高。结论:骨髓血管新生在AL发生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血清VEGF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白血病骨髓血管新生现象。  相似文献   

12.
急性白血病患者动态检测血脂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学法动态检测 6 8例AL患者化疗前、完全缓解期的空腹晨血血清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甘油三酯 (TG)、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结果 化疗前组TC、LDL C、HDL C、APOA1、APOB比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TG则比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明显升高 (P <0 0 5 )。完全缓解组 6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若复发则再次出现上述改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血脂水平无差别。外周血白细胞≥ 2 0× 10 9/L组较 <2 0× 10 9/L组血脂改变更显著。结论 动态监测AL的血脂水平有助于判断其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晚期肺腺癌患者化疗治疗前后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探讨肿瘤标记物与近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2012-01~2017-01收治的64例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AP方案)化疗,检测治疗前及化疗2周期后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并行影像学疗效评价。结果 64例肺腺癌患者AP方案化疗后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22例,疾病稳定22例,疾病进展19例。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患者治疗后CEA、CA199、CA125水平显著降低(P 0. 05),疾病稳定患者治疗前后CEA、CA199、CA12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疾病进展患者治疗后CEA、CA199、CA125水平显著增高(P 0. 05);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患者治疗前CEA、CA199、CA125水平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疾病进展患者(P 0. 05),疾病稳定患者治疗前CEA、CA199、CA125水平与疾病进展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变化对预测肺腺癌患者化疗后近期疗效有一定价值,血清CEA、CA199、CA125高水平患者预示可能有较好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难治或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不同诱导缓解方案的疗效,诱导缓解后不同巩固维持治疗方案对预后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APL57例(包括初次诱导未缓解与第1次复发的APL),按照不同的诱导缓解治疗方案分组(含砷剂组:单用亚砷酸组及亚砷酸加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治疗组;不含砷剂组:单用化疗组)比较各组的完全缓解率(CR)和达到CR的时间;按照不同的缓解后治疗方案分组(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化疗序贯治疗组;化疗组)比较各组复发率、总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χ2检验、t检验、MannWhitney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结果:含砷剂(亚砷酸)组诱导CR率可达80,明显高于不含亚砷酸组CR率(61.4±9.04)(P<0.05);含砷剂组达到CR时间(36.36±9.56)d,较不含亚砷酸组(47.26±22.21)d显著缩短(P<0.01)。诱导缓解后的治疗对生存影响显著,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蒽环类化疗序贯治疗组复发率9.0,低于化疗组38.9(P<0.05)。序贯治疗组1年、3年生存率是(74.56±4.57)、(60.09±4.64),而化疗组1年、3年生存率仅为(57.84±8.01)、(49.13±13.14)(P<0.05)。序贯治疗组的3年DFS(71.48±1.94),显著高于化疗组的DFS(51.32±13.72)(P<0.05)。结论:含有亚砷酸诱导缓解方案诱导缓解率高,达CR时间短。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蒽环类化疗序贯治疗复发率低,长期生存率高。监测PML/RARa融合基因对提示复发和调整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多药耐药基因(mdr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Northern blot法检测K562/A02细胞株mdr1基因的表达,RT-PCR法检测42例ALL患者(ALL组)、27例非白血病患者和健康人(对照组)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mdr1基因过度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ALL组mdr1基因过度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复发/难治者高于初诊和完全缓解(CR)者(P<0.01),临床耐药者高于非临床耐药者(P<0.01);非临床耐药者CR率显著高于临床耐药者(P<0.001)。结论mdr1基因过度表达与ALL患者临床耐药密切相关,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mdr1基因表达可作为判断ALL患者临床耐药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88例急性白血病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中及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结果:初发白血病及复发白血病患者化疗前血清及细胞上清液VEG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均P<0.01);血清VEGF含量与外周血幼稚细胞数及骨髓中原始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r=0.446,0.421。均P<0.05,)。提示血清VEGF水平可以作为诊断和预测白血病发生、复发潜能的有效指标,一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比浊法测定7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哮喘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变化,同时测定血常规和肺功能,另选3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可作为评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病情的一个炎性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AL初治及复发患者化疗前后血清bFGF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47例AL初治患者血清bFGF水平为(60.57±25.62)pg/L,8例复发患者为(72.26±21.44)pg/L,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的(24.06±5.97)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例完全缓解(CR)患者血清bFGF水平(27.33±9.04)pg/L,较CR前明显下降(P<0.01),接近于正常人对照组的水平(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难治组血清bFGF的水平为(85.20±31.45)pg/L,明显高于非难治组的(60.03±22.97)p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难治组血清bFGF水平(63.36±16.62)pg/L与非难治组的(55.02±22.84)p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bFGF的检测对了解AL的发生、发展及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血单个核细胞表面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发生、发展、浸润、复发、预后和疗效判定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骨髓血单个核细胞表面E-cad的表达.结果 AL组骨髓血单个核细胞(BM-MNC)表面E-cad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非CNSL组又显著高于CNSL组(P<0.01);AL组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非高白细胞血症组显著高于高白细胞血症组(P<0.01).结论 AL患者骨髓血单个核细胞表面E-cad的表达与CNSL发生密切相关,E-cad表达的动态变化是反映AL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可作为AL髓外浸润尤其是CNSL的诊断、鉴别诊断、用药监督和筛选、判定复发、疗效和预后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急性脑梗死(AC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ACI组),检测患者入院第2天和治疗14 d后血清NSE,并与健康体检对照组40名清晨检测的NSE进行比较。结果 ACI组治疗前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灶大、病情重者NSE水平显著升高(P0.01)。ACI组治疗后NS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升高,对梗死灶大小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