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也增高。该文旨在研究器官移植后患者头颈癌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及愈后。作者对1992-2010年在该医疗机构接收器官移植(肾、肝、肺、心)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2817例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中,175例患者(6.1%)出现391处头颈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口腔颌面-头颈恶性肿瘤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21年12月接受口腔颌面-头颈恶性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收集围术期资料。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标准,术后48 h内血清肌酐升高≥26.5μmol/L或7天内血清肌酐升高≥1.5倍基础值定义为AKI。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2组—AKI组和非AKI组。统计术后AKI发生率,比较2组术后机械通气使用率、死亡率、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采用SPSS 26.0软件包中的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6 830例患者(男4 238例,女2 592例;平均年龄59.3岁)。134例(2.0%)患者术后发生AKI,其中AKI 1、2、3级分别为129例、4例、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166,95%CI:1.440~3.259)...  相似文献   

3.
对头颈癌适形放疗后局部复发的患者行救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的作用还缺乏认识。该文对550例颈淋巴结阳性并接受放疗的头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放疗剂量为74.4Gy,其中133例(24%)行化疗。341例行颈淋巴清扫术,209例观察,并随访颈淋巴结的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皮炎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疗或放化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早期有效的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肿瘤治疗结果,提高生活质量。该文作者旨在评估贯叶金丝桃和楝子油在治疗头颈癌放疗或放化疗后的急性皮肤损伤中的作用。对2013年11月-2014年6月间28例接受放疗(RT)的头颈癌患者采用单中心观察研究。患者均接受术后放疗或联合化疗。所有患者均在皮肤出现反应后接受治疗,放疗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儿童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区缺损游离皮瓣修复重建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2009—2011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接受头颈部恶性肿瘤切除以及游离皮瓣修复、年龄≤14岁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患者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17例为ASA Ⅰ级,4例为ASA Ⅱ级。中位手术时间48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500 mL。6例患者接受气管切开。发生内科并发症7例,包括肺部感染4例,腹泻3例;外科并发症4例,包括皮瓣下血肿1例,创面裂开2例,腺瘘1例。气管切开术与内科并发症发生直接相关(P=0.035),与总体并发症(P=0.064)发生具有潜在关联。结论: 游离皮瓣对于儿童头颈恶性肿瘤患者术区缺损修复具有极高价值,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此类患者预后的主要负面因素,气管切开与术后并发症发生关系较大,需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6.
Race disparities attributed to volumetric tumor burden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Qureshi MM, Romesser PB, Ajani A, et al. Head Neck, 2014 Sep 16. 该文旨在评估大体肿瘤体积(GTV)对不同种族头颈癌患者根治放疗结果(RT)的影响。91例头颈癌患者接受33次RT,平均剂量69.96Gy。记录患者的种族、原发肿瘤和GTV,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后2年局部复发率、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情况、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在纳入样本的人群中,白种人43例,其余48例包括29例黑种人、11例拉丁裔美国人、5例亚洲人和3例其他地区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头颈肿瘤患者重建术后谵妄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接受头颈肿瘤术后重建患者238例,其中男160例,女78例;年龄16~85岁,平均(56.52±15.31)岁。依据《谵妄评估量表》结果,将患者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采用SPSS 17.0软件包分析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头颈肿瘤重建术后谵妄发病率为10.1%(24/238)。组间单因素分析发现,高龄、高血压、既往谵妄、术前睡眠紊乱、术后睡眠紊乱、术中输血、术后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OR=1.090)、术后睡眠紊乱(OR=15.248)、术中输血(OR=1.003)、术后疼痛(OR=1.398)是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头颈肿瘤重建术后高龄、术中输血、术后睡眠紊乱和术后疼痛是谵妄发病的高危因素,应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和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大范围的肿瘤根治手术和同期修复重建手术,又由于高龄兼长时间手术、术后长时间卧床以及肿瘤和化疗药物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等多种危险因素,提示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应是VTE的极高危群体,但相关文献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VTE发生情况却很少关注,有关VTE在头颈肿瘤术后发生率的数据也有限。迄今为止,国内对于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缺乏相关治疗共识或指南,不同单位对于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科学的诊疗标准及客观的预防与管理评价体系。为统一和规范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治,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治疗效果,国内该研究领域的专家经反复讨论,汇集全国14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专家的诊治意见,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对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制订本专家共识,供相关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9.
晚期头颈鳞癌(HNSCC)患者放化疗后颈部残留隐匿结节的鉴别十分困难,该文旨在研究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头颈鳞癌患者行放化疗后颈部残存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3~2005年间的晚期HNSCC患者(N2、N3)进行非随机回顾性研究;将放化疗临床效果为CR的患者纳人研究范围,治疗后8-10周经PET-CT检查无远处转移者行颈淋巴清扫术。结果:17例符合研究标准,11N(64.7%)PET-CT结果阳性,  相似文献   

10.
该文旨在评价下颌骨放射线骨坏死(ORN)行下颌骨切除及血管化组织瓣重建术后的效果、并发症及疾病复发率。对1995—2009年间40例下颌骨ORN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均有头颈癌放疗史,12例接受同其化疗,骨坏死经保守治疗无效,遂行下颌骨节段性截骨及游离组织瓣重建。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2岁,平均随访17.4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