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对我院开展2035只眼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除17只眼不能配合视力检查外,术后矫正视力<0.1者100只眼(4.9%),0.1~0.4者396只眼(9.6%),≥0.5者1526只眼(75.6%)。老年性白内障和Fuch's综合征合并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较其他各类白内障好(P<0.05)。术后视力恢复不良的主要原因是手术适应症放宽,为合并其他严重影响视力恢复因素的眼施行了人工晶体植入术,然而这些患者术后视力多有改善,不应轻易放弃手术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确诊为糖尿病的74例9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糖尿病年限从1至21年不等。术前常规检测血糖,使血溏控制在正常或最低水平。患者行囊外摘出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晶体为6.5~7mm直径单凸型。术后3天裸眼视力1.0以上者8只眼(8.9%),0.5~0.9者57只眼(63.3%),0.1~0.4者16只眼(17.8%),0.1以下者9只眼(10%)。术中并发症主要有虹膜出血和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共2眼(2.2%)。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晶体表面色素沉积(92%);晶体表面渗出膜7眼(8%);术后虹膜后粘连5眼(6%)。糖尿病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多数都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但应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对术前血糖不能降至正常的患者,术前应用止血药和抗菌素,术后及时抗炎治疗,同样能恢复良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3.
在手术显微镜下行小梁切除术89例112例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1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3眼,开角型青光眼19眼,继发性青光眼5眼,先天性青光眼4眼。近期疗效,89例112眼,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111眼(99.1%),视力提高者62眼(55.3%),视野扩大者69眼(61.6%),远期疗效:63例78眼,随访时间均在1年以上,平均20个月,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77眼(98.9%),视力提高者42眼(53.8%),视野扩大者47眼(60.3%),该术疗效提高的原因在于对小梁组织切除部位准确,可靠以及术中组织损伤小,术后形成良好的滤枕有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VIS×20/20型准分子激光仪对169例(281眼)近视患者进行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前等值球镜屈光度为-1.75—16.00D(-8.19D±1.52D)。分为两组:Ⅰ组:-1.75—-6.00D,153眼:Ⅱ组:-6.25—-16.00D,128眼。随防一年以上。术后1年实际矫正屈光度在预测矫正度±1.00D者在Ⅰ、Ⅱ组分别为87.6%,54.7%,裸眼视力≥0.5,1.0者在Ⅰ组分别为97.4%,74.5%,Ⅱ组分别为86.7%,35.9%。并发症主要有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其中Ⅱ组有9.5%的术眼发生了2—3级的Haze。全组1.9%术眼发生了激素性高眼压  相似文献   

5.
张卯年  李伟 《眼科研究》1997,15(3):198-199
目的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方法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D3级患者18例,行闭合式玻璃体切割,环扎,松解性视网膜切开及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个别病例同时行前节再造,人工晶体取出及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结果视网膜完全复位13例(72.2%);视力较术前增加9例(50.0%),矫正视力低于0.02者6例(33.3%),0.02~0.05者9例(50.0%),高于0.05者3例(16.7%);大于180°视网膜切开7例,视力在0.05以上者2例(28.6%),360°切开及切除3例,视网膜复位2例,视力均低于0.02。结论松解性视网膜切开及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可以作为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梁切除与人工晶体植入的联合手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12例同时存在青光眼和白内障的患者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与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平均随访9.1个月(3-20个月),术后平均眼压(13.7±3.3mmHg)明显低于术前的平均眼压(43.6±12.7mmHg),术后视力0.7-0.8者3例,0.3-0.4者6例,≤0.1者3例。术后视力差的原因为术前的视神经病变。结果表明联合手术可获得良好的视力恢复与眼压控制。  相似文献   

7.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治疗近视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美国CHIRON公司keracor117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对68例130眼近视患者行PRK治疗。术前屈光度(等值球镜)为-2.00—-9.75D(x±s:-5.11±1.81D)散光度0—-4.0D。结果:术后3—6个月残留屈光度为+0.08±0.29D,裸眼视力≥0.8者占94.2%,≥1.0者占90.4%。术前屈光度-2D—-6D患眼,术后3—6个月裸眼视力≥0.8者占95.2%,≥1.0者占94.2%;术前屈光度-6.25D—-9.75D者,术后3—6个月裸眼视力≥0.8者占91.7%,≥1.0占65.4%。实际矫正度数在预测矫正度±0.5D范围内者占84.6%,0.8%的术眼有2级以下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1.5%术眼角膜有丝状物,1.5%术眼用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者占5.2%。结论:PRK治疗中低度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稳定性好,预测性强,值得临床应用。但术后应注意护理及随访。  相似文献   

8.
鞍区肿瘤的视功能损害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手术证实的鞍区肿瘤50例(100眼),其中垂体瘤36例(72%),鞍结节脑膜瘤6例(12%),颅咽管瘤5例(10%),颈内动脉瘤、视神经胶质瘤和鞍旁脊索瘤各1例(各2%)其中视力减退者71眼(71%),视野缺损者78眼(78%),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者42眼(42%)时鞍区肿瘤的性质及其临床表现和视功能损害的特点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覃淑华  洪斌  高巍 《眼科新进展》2000,20(6):428-429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处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9眼外伤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1wk视力≥0.5者11例(57.9%),≥1.0者3例(15.8%),术后1mo视力≥0.5者15例(78.9%),≥1.0者4例(21.0%)。结论 在具备良好的手术条件、熟练的操作技术下,根据外伤性白内障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超声乳化技术,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33例(33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前和术后给予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并发症以及葡萄膜炎复发等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33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3眼(9.09%),>0.1~<0.5者11眼(33.33%),0.5~<1.0者14眼(42.42%),≥1.0者5眼(15.15%)。术后并发症包括后发性白内障2眼(6.06%),虹膜轻微后粘连6眼(18.18%),白细胞数量轻度降低1例(3.03%)。术后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随访期内未见葡萄膜炎复发。结论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和术后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效果较好,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和视力预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糖尿病患者252例501只眼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新生血管发生情况和视力预后。其中背景型302只限,增殖型162只眼,未发现病变者37只眼。增殖型患者病程5年以下者占6.1%,5~10年者占31.0%,10年以上者增至54.6%。新生血管位于视网膜者136只眼,合并视盘新生血管者49只眼。玻璃体出血51只眼,占增殖型眼的31.5%。本组患者视网膜新生血管共515簇,多分布在距视盘3~6DD的范围。有新生血管眼视力0.5以上者仅占29.0%,而无新生血管者占62.9%(P<0.005)。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506例941只近视眼用雷塞公司的Compak—200型准分子激光机进行PRK治疗的结果,术前屈光度为-1.5D到-23D,本组病例手术矫正度数为-1.5~-9.00D。术后6个月时,第1组(≤-6.00D,平均-4.51±1.7D),第2组(-6.25~-9.00D,平均-7.18±0.81D)和第3组(≥-9.25D,平均-10.5±0.71D)的病人裸眼视力在0.5以上的分别为98.5%、88.9%和37.5%,屈光度分别在-0.34±0.81D、-0.79±1.18D、-2.04±2.14D范围内。术后12月时,分别有93.8%、88%和42.9%的病人裸眼视力在0.5以上,屈光度分别在-0.45±0.71D、-0.86±0.91D和-1.62±1.54D范围内。术后15月时,第1组病人100%视力在1.0以上,屈光度在-0.07±0.35D范围内,第2组病人100%视力在0.5以上,屈光度在-0.75±0.98D范围内。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该结果提示PRK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和预测性较好的治疗近视眼方法  相似文献   

13.
儿童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告53例60眼2~12岁儿童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IOL)植入的手术结果。先天性白内障23例29眼,外伤性白内障30例31眼。Ⅰ期植入42例47眼,Ⅱ期植入11例13眼。术中前房发生纤维素性渗出反应占21.7%,术后前房发生从絮状到膜性程度不等的纤维素性渗出占53.3%。外伤性白内障较先天性白内障的反应重(P<0.05)。术后虹膜后粘连占33.3%,瞳孔发生明显变形占18.3%,瞳孔上移占13.6%,瞳孔膜形成占6.7%,后囊膜混浊占33.9%,人工晶体瞳孔夹持占6.7%,1例发生眼球萎缩。术后矫正视力≥0.5者占25%,视力在0.1~0.4者占45%,视力<0.1者占18.3%。伴有眼球震颤和斜视的患者术后视力在0.1~0.3以下。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因素有:发生白内障的年龄,视觉刺激阻断持续时间,外伤性视网膜震荡,渗出性视网膜病变和角膜白斑等。我们认为,儿童IOL植入尚需慎重。儿童IOL植入的安全年龄,如何减轻术中和术后炎症反应和术后远期对眼球发育的影响均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晶体植入后发障二期截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人工晶体植入后二期截囊22例(22只眼),随访2-24个月,视力由0.1增至1.0者4例,0.8者2级,0.7及0.4者各1例,由0.12增至1.0者5例,0.9者1例,0.8及0.6者各2例,由0.2增至1.0者1例,0.8者2例,0.6者1例,重点介绍了后囊切开的体会,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并讨论YAG激光截囊的利弊。  相似文献   

15.
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22例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中,13例行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9例行单纯囊外摘除术。17例术后视力平均提高4行以上,占77.3%;视力恢复至0.1~1.5者13例(59.1%),0.02~0.08者4例(18.1%);术后视力无改善及下降者5例,占22.7%。手术并发症主要有进行性低眼压和眼内出血。由于此类病人多伴有严重的眼底改变,玻璃体支架成份已被切除,故应注意术前全面评估眼底结构和功能状态,术中维持眼压及调整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6.
鞍区肿瘤的视功能损害5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手术证实的鞍区肿瘤50例(100眼),其中垂体瘤36例(72%),鞍结节脑膜瘤6例(12%),颅咽管瘤5例(10%),颈内动脉瘤、视神经胶质瘤和鞍旁脊索瘤各1例(各2%)。其中视力减退者71眼(71%),视野缺损者78眼(78%),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者42眼(42%)。对鞍区肿瘤的性质及其临床表现和视功能损害的特点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148例(151只眼)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其荧光造影的改变与视力预后的关系。根据荧光造影时荧光素渗漏形态分析,圆点扩大型74只眼占67.3%,烟囱型26只眼占23.6%,不规则型10只眼占9.1%。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27只眼占17.9%。荧光素渗漏的部位:黄斑中心区占6.26%,旁中心区占79.0%,周围黄斑区占24.4%。结论:渗漏部位与视力预后有密切关系,渗漏面积大小与视力预后关系不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与视力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8.
非凝固视网膜复位术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对54例施行了非凝固视网膜复位术的单纯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进行了连续追踪随访。6个月以上的近期视网膜复位率92.56%,24个月以上的远期复位率88.89%,分别高于同期同类病例的凝固性复位术的结果(88.44%和79.77%);并且非凝固组的视力明显改善,术后视力平均提高1.28分(对数视力表),72.22%达0.1以上,20.37%达0.6以上,没有视力下降者;而凝固组仅提高0.44分,27.08%达0.1以上,0.69%达0.6以上,16.51%视力下降一行以上。  相似文献   

19.
PRK后2—3年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193nm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矫正536例近视、屈光度为-2.25~-15.00D的942眼的疗效,随访2年至3年。术后随访,屈光度在±1.00D以内者:1年时,低中度组(≤6.00D)为86.2%、高度组(>6.00D)为69.6%;2年时,分别为84.7%和67.8%;3年时,则分别为92.3%和85.7%。术后裸眼视力≥0.5和≥1.0者:1年时,低中度组为99.3%和87.6%、高度组为96.1%和71.6%;2年时,低中度组为98.9%和86.7%、高度组为95.8%和70.5%;3年时,低中度组为96.8%和88.9%、高度组为100.0%和85.7%。术后的角膜上皮下混浊多为0级和1级,极少或无3级及其以上的具有临床意义的角膜上皮下混浊。看来,PRK为目前矫正近视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混合散光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混合散光与视力减退的有关因素。方法对门诊验光患者207例(356只眼)的混合散光性质、类型进行一般统计,对混合散光者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做重点统计分析,探讨有关混合散光的诸多因素。结果绝大部分混合散光眼有明显的视力减退,平均裸眼视力为0.3(20/60),但这些患者均可获得较好的矫正视力,即0.6(20/30)。结论混合散光所致的视力减退可以获得满意的矫正效果。由于调节作用的影响,主觉验光、电脑验光、小瞳验光可产生三种错误:(1)有混合散光者未检出;(2)将混合散光误诊为单纯近视或复性近视散光;(3)将远视散光误诊为混合散光。混合散光所致视力减退可用镜片获得满意的矫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