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内障两种类型人工晶体植入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25例(25眼)白内障患者因各种原因后囊膜不完整而术中行睫状沟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Ⅰ组)及对20例(21眼)术中行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Ⅱ组)的效果进行观察,随访3~48个月,视力在1.0以上的Ⅰ组中有3眼,占12%,0.5~0.8有8眼,占32%,0.1~0.4有13眼,占52%,0.1以下者1眼,占4%;而Ⅱ组中视力在1.0以上者有2眼,占9.5%,0.5~0.8有7眼,占33.3%,0.1~0.4有10眼,占47.6%,0.1以下者2眼,占9.5%。术后并发症Ⅰ组中主要有继发性青光眼。慢性虹膜睫状体炎;Ⅱ组中主要有:1.前房出血,2.继发性青光眼,3.虹膜睫状体炎,4.人工晶体上襻脱位。结论:在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不能常规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时,只要将脱出的玻璃体处理净,手术技术娴熟,植入两种人工晶体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确诊为糖尿病的74例9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糖尿病年限从1至21年不等。术前常规检测血糖,使血溏控制在正常或最低水平。患者行囊外摘出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晶体为6.5~7mm直径单凸型。术后3天裸眼视力1.0以上者8只眼(8.9%),0.5~0.9者57只眼(63.3%),0.1~0.4者16只眼(17.8%),0.1以下者9只眼(10%)。术中并发症主要有虹膜出血和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共2眼(2.2%)。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晶体表面色素沉积(92%);晶体表面渗出膜7眼(8%);术后虹膜后粘连5眼(6%)。糖尿病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多数都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但应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对术前血糖不能降至正常的患者,术前应用止血药和抗菌素,术后及时抗炎治疗,同样能恢复良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并发症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47例5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虹膜损伤4眼(7.1%),晶体后囊膜破裂8眼(14.2%),角膜水肿10眼(17.8%),术后前房出血1眼(1.8%),术后晶体前膜形成2眼(3.6%)。结论良好的白内障手术基础和熟练的手术技术,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白内障切割并悬吊式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4例34只眼穿孔性眼外伤所致白内障行晶体前玻璃体切割,并悬吊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矫正视力达0.8及以上者7只眼(20.6%);0.3-0.7者14只眼(41.2%);005-02者8只眼(23.5%);0.05以下者5只眼(14.7%)。未发现人工晶体倾斜。主要并发症有:术中后房少量出血6只眼,虹膜后粘与人工晶体前膜形成5只眼,悬吊线残端暴露1只眼,黄斑囊样水肿2只眼,视网膜脱离1只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总结影响现代晶体囊外 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远期视力的因素与手术操作的关系。方法 对70眼行现代晶体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口才进行术后一年后的随访,排除人为造成的术后近视,排除用于不镜矫正视力达1.0患者,共有47例(58眼)。结果 影响视力因素主要为散光52眼,占82.8%;后发障21眼,占30%;人工晶体表面膜3眼,占4.2%;视网膜病变3眼,占4.2%;角膜混浊2眼,占2.8  相似文献   

6.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1例(21只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囊外摘除的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平均随访6.4个月(3—28个月),85.7%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达0.1以上,95.2%术后眼压维持正常,术后并发症包括晶体后囊混浊(38.0%)和前房出血(9.5%)。提出术中避开滤泡在颞侧角膜缘切口和仔细选择好病例对手术成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120名患者125只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分别随机植入HSM-IOL54只眼或PMMA-IOL71只眼,由同一位医师手术,且术式相同。术后1天,7天,1月,3月进行随访。术后第一天观察前房反应,角膜内皮水肿,HSM发生率分别为27.7%,22.2%;PMMA组发生率分别为28.6%,21.1%。术后三个月检查后粘连形成,色素沉积物,后囊混浊,HSM组发生率分别为17.1%,12.1%和7.3%;PMMA组分别为16.1%,19.6%和12.5%。用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别。提示术后的前房反应主要为手术创伤所引起。因此在人工晶体中,提倡“非创伤性手术”,这对于减少人工晶体术后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白内障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0例(41只眼)先天性白内障病人行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35只眼植入一体型PMMA人工晶体。经3~28个月的随访,平均9.5个月。矫正视力达10~15者占29.3%,达0.5及以上者占85.4%。术后并发症少,91.2%的患眼达到术后立即脱离低视力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主要探索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或白内障囊外伴后囊破损者,采用巩膜缝线固定技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23例(23眼),13眼为白内障囊内摘除无晶体眼,10眼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后囊破裂或外伤性白内障后囊不完整,用巩膜缝线固定晶体襻技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本组病例随访3-16个月(平均8.3个月),视力在4.7(0.5)以上者21眼,5.0(1.0)以上者13眼,未发现严重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儿童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告53例60眼2~12岁儿童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IOL)植入的手术结果。先天性白内障23例29眼,外伤性白内障30例31眼。Ⅰ期植入42例47眼,Ⅱ期植入11例13眼。术中前房发生纤维素性渗出反应占21.7%,术后前房发生从絮状到膜性程度不等的纤维素性渗出占53.3%。外伤性白内障较先天性白内障的反应重(P<0.05)。术后虹膜后粘连占33.3%,瞳孔发生明显变形占18.3%,瞳孔上移占13.6%,瞳孔膜形成占6.7%,后囊膜混浊占33.9%,人工晶体瞳孔夹持占6.7%,1例发生眼球萎缩。术后矫正视力≥0.5者占25%,视力在0.1~0.4者占45%,视力<0.1者占18.3%。伴有眼球震颤和斜视的患者术后视力在0.1~0.3以下。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因素有:发生白内障的年龄,视觉刺激阻断持续时间,外伤性视网膜震荡,渗出性视网膜病变和角膜白斑等。我们认为,儿童IOL植入尚需慎重。儿童IOL植入的安全年龄,如何减轻术中和术后炎症反应和术后远期对眼球发育的影响均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儿童人工晶体植入初步报告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报告94只眼儿童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随访6 ̄30个月的结果。94只眼均顺利植入人工晶体,个别外伤障使用了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后处理同成年人。术后主要并发症明显高于成年人,主要为葡萄膜炎,特点是前房反应较老年性白内障重,持续时间长,易发生虹膜后粘连和形成后囊膜混浊。经随访,单眼脱盲率为90.1%,其49.4%的患儿矫正视力低于0.4。我们认为,对白内障儿童植入人工晶体应持慎重态度,不主  相似文献   

12.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28例外伤性白内障儿童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观察12~28月。对术后视力、屈光状态、弱视情况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矫正视力在08以上者占445%;平均球面镜屈光度为+104D(-275~+300D)。术后严重并发症较少。结论人工晶体植入矫正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无晶体眼的视力是可行的。后发障是术后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膜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膜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方法。方法38例外伤性膜性白内障病人,采取长2.0mm宽6.7mm的短巩膜隧道切口;充分使用粘弹剂,虹膜粘连者用整复器分离或剪刀剪开,充分暴露睫状沟;机化膜中央区做直径3.0~4.0mm的部分切除,有玻璃体脱出时采取前段玻切;最后植入睫状沟固定型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一周视力0.1~0.3者6例,0.4~0.8者15例,>0.8者17例;视轴区透明,随访半年后视力>0.8者25例。结论膜性白内障由于形成的膜坚韧,激光治疗难以奏效,单纯膜切开又不能自动张开,更谈不上后囊连续性撕囊术了。选择膜性白内障部分切除并植入睫状沟固定型后房型人工晶体是治疗外伤性膜性白内障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儿童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儿童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探讨儿童人工晶体植入的最佳时机、屈光度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84眼全部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先天性白内障19眼,外伤性白内障61眼,无晶体4眼,年龄最小4岁,最大14岁,平均8.6岁,随访2~24月。结果:1.术后葡萄膜炎及后囊膜增生较成人严重,2.术后矫正视力满意,>0.5共56眼,占67%。结论:儿童白内障术后植入人工晶体是防治弱视、恢复双眼单视功能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e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住院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的PDR患者56例(75眼),术后随访6~60(28.24±5.47)个月。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视力提高者70眼(93.33%),视力不变者3眼(4.00%),视力下降者2眼(2.67%)。术后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眼压分别为(20.3±9.2)mmHg(1kPa=7.5mmHg)、(17.1±7.3)mmHg、(19.2±8.5)mmHg,与术前的(12.7±6.1)mmH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后囊膜混浊8眼,角膜轻度水肿5眼,前房渗出5眼,玻璃体再出血2眼,视网膜脱离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安全有效,术后视力提高较明显,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无缝线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无缝线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对65例(72只眼)老年性、并发性、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通过3.2mm切口植入硅胶折叠式人工晶体。结果术后1天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94.4%;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视力≥1.0者分别占70.8%,75.8%和76.5%。术后1周和1个月平均散光分别为0.89±0.83D和0.73±0.76D,分别小于6.5mm切口对照组(P<0.001),但3个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提示无缝线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早期恢复和稳定眼屈光状态和视力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的效果。方法总计观察35只眼,其中外伤性白内障术后28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术后7只眼,距第一次手术时间3个月至2.5年。全部病例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结果35只眼中,27只眼(77.1%)视力恢复至0.5或0.5以上;11只眼(31.4%)恢复至1.0或1.0以上。结论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对21例眼内异物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病人Ⅰ期施行眼内异物摘出,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晶体异物13例,玻璃体异物6例,球壁异物2例。术后17例随访3—28个月。随访时视力≥0.5者占52.9%。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文中对手术时机、手术要点、并发症防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对53例(54眼)门诊白内障手术合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进行随访,其中老年性自内障29眼,并发性白内障14眼,外伤性白内障9眼,人工晶体二期植入2眼。术后视力≥0.5者25眼(46.3%),矫正视力≥0.5者49眼(90.7%)。术后并发症和国内其他报道相似。  相似文献   

20.
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异物取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例22只眼球内异物伴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病人一次手术行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异物取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异物全部取出,随访2—18个月,矫正视力达0.5—1.0者15只眼占68.1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联合手术一次治疗外伤同时累及前后节的病眼,使过去需分次手术治疗的患者能及早恢复视力。本文对采用联合手术的特点、适应征的选择、人工晶体植入方式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