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性眼外伤视网膜脱离并脉络膜脱离的玻璃体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开放性眼外伤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因严重开放性眼外伤缝合术后,在我院行眼球Ⅱ期手术的21例患者共21眼的详细临床资料,手术选择闭合式玻璃体切除加长效气体或硅油充填术。结果:眼球摘除2眼,视网膜复位19眼(90%),其中6眼使用300mL/LC3F8气体充填,1例短期再次脱离,13眼使用硅油充填,取硅油后1眼出现脱离再次硅油充填。19眼全部随访,随访3~15mo,术后10眼(48%)视力不同程度提高,17眼最终复位,视力大于0.1者2眼(9%),眼压13.8~21.3mmHg,2例因低眼压再次出现脱离需硅油长期充填。结论:开放性眼外伤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时,病情复杂,预后常不佳。及时合理的Ⅱ期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可使伤眼获得较理想的解剖学复位,并可提高部分视力。  相似文献   

2.
外伤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Tractionalretinaldetachment,TRD),是眼外伤特别是眼后段穿孔伤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其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外伤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是眼组织对损伤修复的一种过度增生的结果,它以细胞的迁移进入玻璃体和视网膜表面及增生为特征,最后细胞收编导致视网膜脱离。自60年代眼显微外科手术开展以来,特别是刀年代初兴起的玻璃体手术使得穿孔性眼外伤的预后有了可喜的改观,这并不仅仅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果,更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外伤性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病理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入。一、动物模型:人们对外伤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认…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合并视网膜脱离的重症眼外伤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丽荣  姚宜  夏风华  刘湛  吴乃川  刘春 《临床眼科杂志》2006,14(5):388-390,I0001,I0002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救治合并视网膜脱离的重症眼外伤的疗效。方法对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39例(39只眼)合并有玻璃体出血、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重症机械性眼外伤患者的病史资料和随访情况作回顾性研究分析报告。结果39只眼中最后随访时36只眼(36/39,92.3%)视网膜成功复位,其中32只眼(32/39,82.1%)首次手术后痊愈。15只眼巨大裂孔中14只眼(14/15,93.3%)视网膜成功复位。最后随访时34只眼(34/39,87.2%)视力有明显提高,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显著(χ2=29.632,P<0.01)。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救治合并视网膜脱离的重症眼外伤有良好的疗效,各期良好的手术处理均对最后视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多发生在中青年男性[1]。我院自1991年-1995年共收治视网膜脱离193例,其中外伤性31例占16.1%,治愈27例,治愈率为87.1%。现介绍如下:一般情况:31例中男22例占71%,女9例占29%。右眼17例,左眼14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7岁。12-20岁2例;21一30岁18例;31-50岁7例;50岁以上4例。平均年龄28.6岁。31例均系外伤性损害,其中20例有外伤所致眼部损伤(表1)。表1眼部损伤情况统计发病时间最短5天最长2年,1月内15例;2-3月7例;4-6月5例;1年以上4例。31例中高中度近视14例占45.2%。引例找到裂孔28例,裂孔位于…  相似文献   

5.
在45例累及后段的穿孔性眼外伤病例行玻璃体切割术中,随机对其中25例同时行预防性巩膜环扎术,观察环扎术对后期视网膜脱离发生率的影响。环扎术采用3mm宽的硅胶带置于角巩缘后9mm至12mm之间,形成一个中等高度的巩膜嵴。经6个月以上的随访,行环扎术的25例中发生视网膜脱离5例(20%);未行环扎术的20例中有7例发生视网膜脱离(35%)(P<0.05)。本结果显示:预防性巩膜环扎对穿孔性眼外伤后期视网膜脱离发生率的降低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视网膜切开和切除对外伤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价值和效果。方法 对1997年9月至1999年8月间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切开或/和切除治疗的15例(15眼)外伤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院时视网膜解剖复位14例(93.3%),随诊3~12月解剖复位11例(73.3%)最好视力0.5,视力数指以上13例(86.0%)。结论 视网膜切开或/和切除术适用于外伤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的形成机制、鉴别诊断、鉴定方法等相关问题。方法:对15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5例视网膜脱离案例中,10例为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其他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眼球组织结构病变,为非外伤性视网膜脱离;鉴定时间在3~14mo,其中轻微伤2例,轻伤5例,重伤8例。结论:外伤性视网膜脱离要有明确的眼部外伤史,且损伤程度重,玻璃体、视网膜未见明显变性改变;而非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特点为外伤程度轻,多以外眼损伤为主,存在玻璃体、视网膜变性;损伤程度应在诊断明确及进行相关治疗后,主要依据中心视力或视野损害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8.
玻璃体手术治疗外伤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应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结合视网膜切开治疗了27例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结果 术后视力在0.01以上者16例占59.3%,随访6 ̄24月,平均17.4月,视网膜复位率为74%。结论 尽管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疗效不理想,但经过初期创伤缝合和二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多数眼能重建眼球并部分恢复视力。  相似文献   

9.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Micro-vitreoretinal sur-gery,MVRS)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标准三通道睫状体平部玻璃体切除术。MVRS包括彻底切除机化条索、剥膜、松解性视网膜切开、过氟化碳液体和硅油填充、内窥镜、异物取出。视网膜激光光凝。根据玻璃体视网膜状况及玻璃体腔有明显增殖的病例均常规加巩膜外环扎。本组病例共26例(26眼)。其中15例行巩膜环扎。合并白内障行晶状体切除术9例,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2例。采用视网膜切开1例,僵硬边缘切除1例。22例采用眼内光凝。17例术中联合眼内异物取出术。20例填充硅油(德国产,5000mms粘度)。无晶状体眼硅油充填病例6点处虹膜周切。2例因角膜斑痕采用内窥镜施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异物取出。结果:术后采取俯卧位1wk。合并视网膜脱离19例,经一次性手术视网膜复位18例(95%)。2例在VRS后因出现视网膜前膜或局部RD,术后6~8wk分别再次行VRS并补充硅油,2例术后因增殖形成新裂孔而行冷凝加环扎加局部垫压,视网膜均复位。5例患者术后补充激光光凝。16例术后有一过性眼压升高,经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14例眼压恢复正常,有2例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其中1例行抗青光眼术,1例放出少量硅油。17例有晶状体眼随访期内均发现不同程度的并发性白内障,2例晶状体摘除保留前囊者,术后1wk发生囊膜混浊。硅油进入前房2例,经前房穿刺放出硅油后或无晶状体眼6点处虹膜周切口(原周切口阻塞)YAG激光切除后继续俯卧位,硅油复位,视网膜平复。10例患者顺利取油。取油后视网膜再脱离2例,均为视网膜前膜形成或形成新裂孔。1例术后2mo发生角膜带状变性。患者术后视力为光感不确1例,眼前手动5例、指数者5例,0.01~0.05者8例,0.06~0.1者4例,>0.1者3例。结论: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有效解除牵拉、取出异物、复位视网膜,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从而挽救视网膜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 surgery,VRS)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复杂性外伤性RD患者97例98只眼,行VRS联合过氟化碳液体、视网膜切开和硅油填充术等,观察术后随访视力,解剖复位等情况.结果 术后随诊8.5~84个月(平均23.5个月),末次随诊时3只眼失访,74只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75.51%).术前与末次随诊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51,P<0.05).末次随访时视力恢复至0.1及以上23只眼(23.47%),92只眼(93.88%)解剖复位,其中71只眼(72.45%)1次VRS手术后痊愈,21只眼在VRS后因出现视网膜前膜、复发RD或裂孔.于术后6~14周分别再次行VRS、巩膜扣带术(scleral buckling surgery,SBS)联合激光等2~4次手术.硅油取出60只眼,取油时间0.5~11个月,平均5.11个月.结论 VRS手术对外伤眼的解剖重建及功能恢复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视力稳定或提高,视网膜复位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眼外伤致视网膜脱离的法医学鉴定.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鉴定的42例眼外伤致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改变,分析其发病机制及鉴别要点.结果 42例外伤致视网膜脱离主要表现为玻璃体积血,其次为虹膜根部断离、晶状体脱位、眼睑挫裂伤、前房积血,各3例;其他表现为玻璃体内异物、脉络膜脱离、外伤性白内障,外伤性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等.结论 外伤致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法医学鉴定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患者眼部检查结果、在患者已经进行有效治疗后进行,遵循“诊断明确、进行相关治疗及病情稳定后鉴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玻璃体现视网膜病疾认识的不断深入,玻璃体后脱离与视网膜脱离之间的关系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作者复习近年来有关玻璃体后脱离的文献,对玻璃体后脱离的易发因素以及玻璃体后脱离在视网膜裂孔的形成和预后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能更好地了解玻璃体后脱离在视网厝脱离中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视网膜脱离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回顾性探讨了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连续25例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病例,眼挫伤12眼,爆炸伤4眼,穿通伤9眼;PVR≤C级16眼,D级9眼。第一种术式:巩膜冷凝,硅胶填压,环扎,放水术,主要用于PVR≤C级病例;第二种术式,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主要用于穿通伤的PVR-D级患者。结果:第一种术式治愈率91.67%,第二种术式治愈率69.23%;视力提高率:部分视网膜脱离高于全视网膜脱离(P<0.01)、PVR≤C级高于PVR-D级(P<0.05)、非穿通伤高于穿通伤(P<0.05)。结论:有眼挫伤病史和症状者,应扩瞳仔细检查眼底,早期发现和治疗视网膜脱离;对严重穿通伤视网膜脱离,应行第一种术式联合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术。眼科学报1996;12:193~195。  相似文献   

14.
我院 1992年 1月至 1998年 7月 ,共收治有明显眼部外伤史的视网膜脱离 87例 ,占同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714例的 12 % ,现分析报告如下 :一般情况 :本组 87例中男 71例 ,女 16例 ;左眼 5 1例 ,右眼3 6例 ;年龄最小 10岁 ,最大 65岁 ,平均年龄 3 1 5岁 ,其中 3 0岁以下 64例 ,占 73 %。头部外伤 15例 ,眼眶及眼球部外伤 72例 ,其中拳头击伤 2 3例 ,球类 18例 ,棍棒 17例 ,砖石头 13例 ,鞭炮及雷管炸伤 5例 ,眼内金属异物及穿孔伤 11例。裂孔数量正视眼 2 6例 ,近视 -6D以下 2 9例 ,-6D以上 2 2例 ,远视眼 4例 ,单个裂孔47例 ,多个裂孔 3 4例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方法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65例(65眼),均作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晶状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视网膜切开切除及巩膜环扎等附加术式。通过非参数检验(多个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检验),按初诊视力、视网膜脱离范围、眼内出血程度、眼内容脱失程度、有无视网膜下出血、黄斑损伤以及外伤类型等不同情况分组,分析各相关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视网膜总复位率为89.23%(58/65),其中解剖复位30眼(46.15%),功能复位28眼(43.08%),未复位7眼(10.77%)。初诊视力、视网膜脱离范围、眼内出血程度、眼内容脱失程度、有无视网膜下出血或黄斑脱离以及外伤类型等因素对手术结果预后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数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经玻璃体手术治疗后视网膜仍能解剖复位,部分患眼可功能复位。术前应详细分析病情,多种因素均与伤眼治疗结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发的临床特征。 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的77例(77只眼)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67例(67只眼),女性10例(10只眼);年龄7~64岁,平均年龄(35.0±14.5)岁。根据致伤原因、复发视网膜脱离的时间、玻璃体的状态和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将患者进行分组。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患者年龄分布的情况;采用眼数和百分比描述不同分组的病例数量与病例分布的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致伤原因导致复发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百分比,以及不同玻璃体状态下,患者视网膜脱离的位置范围与视网膜脱离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的患者中,因眼内异物致伤的患者有16例(16只眼),占20.8%;闭合性眼外伤患者有19例(19只眼),占24.7%;除眼内异物伤以外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有42例(42只眼),占54.5%。经卡方检验,三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7,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闭合性眼外伤组患者和开放性眼外伤组患者与眼内异物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7.01;P<0.05);闭合性眼外伤组与开放性眼外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P>0.05)。患者复发视网膜脱离前的手术次数为1~6次,平均(2.4±0.9)次。视网膜脱离复发发生在前次手术后3个月内的有44例(44只眼),占57.1%;视网膜脱离复发发生在前次手术后12个月以上的有5例(5只眼),占6.5%。视网膜脱离复发前,行玻璃体手术的有72例(72只眼),占93.5%;行巩膜外加压术的有5例(5只眼),占6.5%。所有患者中,眼内硅油存留的有49例(49只眼),占63.6%;眼内房水填充的有24例(24只眼),占31.2%;下方视网膜再脱离的患者有34例(34只眼),占44.2%;视网膜全脱离的患者有26例(26只眼),占33.8%。硅油填充眼的患者中,视网膜全脱离的有13例(13只眼),占26.5%;下方视网膜脱离的有27例(27只眼),占55.1%。房水填充眼的患者中,视网膜全脱离的有13例(13只眼),54.2%;下方视网膜脱离的有6例(6只眼),占25.0%。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5.90;P<0.05)。硅油填充眼的患者中,鼻侧视网膜脱离的有4例(4只眼),占8.2%;房水填充眼的患者中,鼻侧视网膜脱离的有1例(1只眼),占4.2%;玻璃体无填充的患者中,鼻侧视网膜脱离的有2例(2只眼),占50.0%。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5,P<0.05)。所有患者中,视网膜前或视网膜下存在增生膜的有71例(71只眼),占92.2%。行再次手术的患者有74例(74只眼),占96.1%。其中,行玻璃体手术的有71例(71只眼),占96.0%;行硅油填充术的有67例(67只眼),占94.4%。术后3~24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再次手术的患者中,视网膜复位的有35例(35只眼),占47.3%;行硅油填充术的患者中,硅油未取出的有26例(26只眼),占38.8%。 结论外伤性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7.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因常合并葡萄膜炎、低眼压以及迅速发展的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改变,其手术成功率显著低于一般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之前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外伤致复杂视网膜脱离疗效。方法:应用玻璃体切割、剥膜、视网膜切开、眼内激光、眼内充填术,治疗38例(38眼)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结果:术后视力在0.01以上为24例,占63.2%,视网膜位率为89.8%,结论:通过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多数能重建眼球,并可恢复视力。  相似文献   

19.
重硅油眼内填充治疗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重硅油(Densiron 68)眼内填充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外伤所致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0例(20眼),其视网膜脱离及裂孔位于下方为主.方法对患者均行标准玻璃体切除手术,应用重硅油填充;对未复位患者,将重硅油取出后采用普通硅油或者惰性气体再次填充.主要指标 视网膜复位率,患眼视力、眼压,眼前节,硅油乳化率.结果 一次填充重硅油后视网膜复位率50%(10/20);未复位的患者二次填充传统硅油或者惰性气体后视网膜复位率15%(3/20),未复位35%(7/20).平均随访(3.90±1.41)个月,随访结束时50%患者的眼内填充物已经取出.术后较术前视力(logMAR)显著提高(2.19±0.86,2.63±1.00,P=0.037).术后未发现难以控制的高眼压和感染;未发现与重硅油相关的角膜内皮损伤;保留晶状体患者的白内障均发展;硅油乳化率100%,平均乳化时间(2.18±0.87)个月.结论 应用重硅油眼内填充治疗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但重硅油乳化时间较短,适应证受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眼发生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6年7月我科就诊的开放性眼外伤后视网膜脱离患者43例(43眼),均曾在我科或外院行裂伤缝合手术并存在视网膜裂孔.对性别、年龄、视力和眼压、开放性眼外伤分类、外伤分区、外伤时程、前房出血、晶状体缺如、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范围、视网膜下出血、脉络膜脱离性质等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部分采用χ2检验进行验证.结果 所有开放性眼外伤导致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眼均存在一定程度的PVR表现,其中PVR D级所占比例最大(46.5%),46.5%的患眼并不存在明显的前部PVR表现,25.6%患眼4个象限均存在前部增生性改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严重PVR危险因素仅视网膜脱离范围和晶状体缺如2项被保留于方程中,其中前者为正相关因素(B=18.853),后者为负相关因素(B=-1.946).严重PVR发生率在年龄<18岁组和年龄≥18岁组分别为41.67%和48.39%(P=0.692),破裂伤组的D级PVR发生率(48.15%)较裂伤组(43.75%)更高,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780).玻璃体出血对严重PVR的影响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114),但前房有/无出血组间和视网膜下有/无出血组间差异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43,0.037).结论 开放性眼外伤导致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眼存在特发性PVR特征,视网膜脱离范围和晶状体缺如是影响PVR发生的重要因素,后者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