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霞  赵梅  滕英 《临床荟萃》1999,14(11):525-526
糖尿病神经病变(DPN)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一部分,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目前治疗无特效药物。我们选用尼莫地平和川芎嗪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周围神经病变20例,并与B族维生素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①40例均符合1985年WHO诊断标准,确诊为NIDDM;男18例,女22例,年龄45~78岁,病程2~15年,  相似文献   

2.
脂蛋白(a)[Lp(a)]具有特殊结构,是一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1]。糖尿病患者不仅有糖代谢紊乱,同时有脂代谢紊乱,故常合并动脉粥样硬化[2]。本实验旨在测定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清LP(a)浓度,并分析其与慢性并发症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在糖尿病专科门诊选择符合WHO(1980年)建议诊断标准的NIDDM患者76例,其中男46例,女30例;年龄32~69岁;病程0.5~25.0年。单纯性NIDDM48例,伴有机网膜病变、冠心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缺血性血管病变及肾功能损害等慢性并发症者…  相似文献   

3.
尼莫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慧咏 《临床荟萃》2000,15(11):514-5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90%以上[1],目前临床上对这种常见并发症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我院应用尼莫通〔Nimotop德国拜耳(BayerAG,Ger-many)公司生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与对照组比较,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我院从1996年8月至1998年8月共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8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68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1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1980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女40例,年龄29~72岁,平均55岁。糖尿病病程1~15…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达60%~90%犤1犦。我科自1998年10月~2000年12月间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DPN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WHO诊断标准确诊的2型糖尿病(NIDDM)病人62例,男25例,女37例,年龄35~70岁,平均56岁,糖尿病病程3~20年。经电生理检查证实有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有四肢疼痛、麻木、蚁走感或感觉障碍。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30例和未用高压氧治疗的对照组32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长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肌醇加654-2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138例,随机分为肌醇加654-2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措施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或且岛素控制血糖。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给予肌醇加654-2治疗,两组均4wk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感觉神经症状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患感觉神经症状改善,而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结果:肌醇加654-2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1989~1992年,我们采用高压氧治疗了61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住院糖尿病患者115例,分为两组:(1)观察组:61例(男34例、女27例),平均年龄50.3岁。周围神经病变病程平均为3.9年。胰岛素依赖型(IDDM)1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49例。(2)对照组:54例(男30例、女24例),平均年龄52.4岁。周围神经病变病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DPN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弥可保肌注治疗12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神经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增加,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弥可保不但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其神经传导速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足的早期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病情严重者需要截肢。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我院从1992年设立内分泌病房以来,共收治82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和18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对其进行预防性护理,均收到较好的效果。对11例入院时已发生溃疡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加强了治疗和护理,均治愈,从而避免了截肢。1临床资料82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年龄在60~78岁,11例入院时已发生溃疡感染的患者,年龄在40~65岁,18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年龄在50~65岁。2预防…  相似文献   

9.
分米波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和肌肉萎缩。如得不到及时控制,将导致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升高。我院自1998年10月~2002年6月采用分米波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4例,经临床观察及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加肌醇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4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压氧加肌醇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43例疗效分析张伟东(江苏泗阳县人民医院,泗阳223700)我院应用高压氧加肌醇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男30例,女13例,年龄42~78(平均59.7)岁,确诊糖...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 (DM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可达 10 %~ 5 0 % [1] ,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 ,后者尤为常见。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需预防和延缓DM并发症的发生。1 资料与病因1 1 临床资料  1992年 1月至 1999年 10月 ,我科收治DM患者 6 8例 ,并发神经病变 2 7例 ,男 19例 ,女 8例 ,5 3~ 84岁 ,平均 6 9岁。1 2 发病原因1 2 1 代谢障碍 因葡萄糖结构与肌醇相似 ,所以高血糖时 ,葡萄糖能竞争性地抑制神经组织摄取肌醇 ,肌醇减少会使神经组织的代谢功能和结构发生异常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另外 ,高血糖时神…  相似文献   

12.
我院2000—01~2005—10采用腿浴治疗器配合中草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9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配合标准,经药物治疗空腹血糖4.8~7.8mmol/L,餐后血糖6.2~9.8mmol/L。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1~65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16a;Ⅰ型糖尿病16例,Ⅱ型糖尿病29例;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中医属消渴范畴,其病机属阴虚燥热,耗气伤津,热灼络伤,从而引发多种病机病理变化。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1.1病因病机沈雅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约为70%~80%,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近来研究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因持续性高血糖致使周围血管病变及代谢障碍所引起。杜旭光等通过研究认为Shwann细胞内脂代谢异常也是神经损害的重要因素。郑岳花等通过对26例患者的观察分析认为引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是缺血及代谢障碍,其淤血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是引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47例临床分析郝玉霞048000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医院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患病率可高达60%~90%,甚至可累及全部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可累及整个神经系统,而以周...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开始以肢端麻木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则常以疼痛为主要表现。本文收集56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情况及胰岛素控制血糖、周林频谱治疗仪、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溶栓酶等治疗对其的影响,现将有关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饼发症之一,发生率10%-90%,临床上该病变可影响不同的神经,最常见的足下肢慢性周围神经病变。其发病与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呈慢性进行性改变。我院内科自2003年9月-2006年8月共收治Ⅱ型糖尿病合饼周围神经病变64例,全部为足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对其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及其相关实验室指标及神经电生理进行检测,并据其年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进行了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7.
阮永龙 《临床医学》2001,21(1):30-31
目的:探讨糖尿病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症状临床类型。方法:通过近10年来治疗的41例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理、治疗进行讨论。结果:41例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48~75岁。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18例(43.9%),以单一神经病变为首发15例(36.6%),以植物神经病变为首发8例。结论:凡是中老年人隐匿或急性起病的周围神经病变应及时检查血糖,以排除糖尿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药痛麻杞宁口服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护理,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 在对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痛麻杞宁口服液,并予以知识宣教、心理治疗等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规范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痛麻杞宁口服液,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有较好临床疗效.结论 中药痛麻杞宁口服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肌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是一种主要由高血糖导致的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达40%~91%。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的发现,往往迟于病理改变,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即可得到良好的控制,现对本院180例糖尿病患进行电生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686-5687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群进行研究,150例患者又可分为无周围神经病变60例和周围神经病变90例,对比分析不同病变性质患者经皮氧分压测定仪检测足背和两侧膝下Tc PO2值及异常率。结果 Tc PO2数值方面:无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膝下和足背Tc PO2数值显著低于健康人群;异常率方面:健康人群(16.0%)<无周围神经病变(33.3%)<周围神经病变(78.9%),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皮氧分压测定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好,具有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