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青天葵药材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Merck硅胶60高效预制薄层板,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5∶1.5∶2.5∶0.4)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366 nm波长下扫描吸收光谱,测定18批青天葵药材的薄层色谱图谱,采用指纹图谱系统解决方案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与随行黄酮对照品比较,辨认色谱峰。结果建立青天葵药材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确定7个共有峰;与随行对照品比较,辨认了其中的5个色谱峰分别为鼠李秦素-3-O-β-D-葡萄糖苷、青天葵甲素、青天葵乙素、沙苑子苷和青天葵丙素,均为黄酮类成分;对18批次青天葵药材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得分,筛选出12批次合格样品导入指纹图谱系统解决方案软件,建立及生成共有模式,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 7批大叶青天葵和5批中叶青天葵指纹图谱与共有模式相似度0.90,3批小叶青天葵及5批毛叶青天葵相似度均低于0.75;紫背天葵和天葵的薄层色谱与青天葵在相同位置无相同的荧光斑点。结论所建立的青天葵黄酮指纹图谱具有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可有效地鉴别不同商品规格的青天葵药材、青天葵代用品"毛叶青天葵"以及"同名异物"紫背天葵和天葵,可用于青天葵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辨状论质”解读及商品规格标准研究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雪梅  孔增科  张丽增  邢婕  贾金萍 《中草药》2012,43(11):2093-2098
通过解读药材“辨状论质”的含义并对其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中药材商品规格标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药材“辨状论质”科学内涵的研究思路,对药材商品规格标准研究提出建议.目的是通过药材“辨状论质”研究规范商品规格标准,实现优质优价,保护优质中药材资源.  相似文献   

3.
"辨状论质"是历代医药学家长期用药经验的智慧结晶,是一种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质量评价体系。因具有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操作简便等特点,在中药的质量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现代电子感官仪器技术可实现中药性状的客观化表达,一些学者将其表达结果与中药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关联分析,证明了"辨状论质"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目前"辨状论质"的科学内涵尚未被阐释清楚,中药的哪些"状"可真正反映其"质"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故笔者从"辨状论质"的思想来源与历史沿革、"状-质"相关性分析的现代研究及其应用价值3个方面进行综述,明确了"辨状论质"的思想来源于法象思维,梳理了其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萌芽、发展、鼎盛、成熟4个阶段;对"辨状论质"的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阐明了该理论在评价药材品质、指导商品规格等级划分和药材采收加工等方面的作用。建议后续应加大对"辨状论质"的研究力度,充分利用电子感官仪器、液质联用、生物药效评价等技术,加强中药性状特征的客观化描述,重视中药整体性状与药效的关联性分析,建立中药材"性状-有效成分-药效"相关联的研究新模式,以期为阐明"辨状论质"的科学内涵提供参考,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中药品质评价。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建立青天葵药材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Merck硅胶60高效预制薄层板,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5 : 1.5 : 2.5 : 0.4)为展开剂,10 %硫酸乙醇溶液显色366 nm波长下扫描吸收光谱,测定18批青天葵药材的薄层色谱图谱,采用指纹图谱系统解决方案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与随行黄酮对照品比较,辨认色谱峰。结果:建立青天葵药材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确定7个共有峰;与随行对照品比较,辨认了其中的5个色谱峰分别为鼠李秦素-3-O-β-D-葡萄糖苷、青天葵甲素、青天葵乙素、沙苑子苷和青天葵丙素,均为黄酮类成分;对18批次青天葵药材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得分,筛选出12批次合格样品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系统,建立共有模式,生成共有模式,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7批大叶青天葵和5批中叶青天葵指纹图谱与共有模式相似度>0.90,3批小叶青天葵及5批毛叶青天葵相似度均低于0.75;紫背天葵和天葵的薄层色谱与青天葵在相同位置无相同的荧光斑点。结论:所建立的青天葵黄酮指纹图谱具有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可有效地鉴别不同商品规格的青天葵药材、青天葵代用品“毛叶青天葵”以及“同名异物”紫背天葵和天葵,用于青天葵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5,(12)
目的:建立青天葵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与外形极相似的毛叶青天葵进行比较,为该药材的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2%磷酸系统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56 nm;柱温为室温。测定了15批青天葵以及5批毛叶青天葵的HPLC图谱。采用中国药典推荐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对HPLC图谱进行分析。结果:青天葵与毛叶青天葵的HPLC指纹图谱差异显著;大叶青天葵与小叶青天葵的HPLC指纹图谱无显著差异。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可以用于青天葵药材的质量评价,并能有效地将青天葵与其代用品毛叶青天葵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通过组培快速繁殖试管苗,人工栽培青天葵与传统野生药材之间的黄酮类成分是否发生质或量的改变.方法 通过正离子模式电喷雾质谱对不同生长方式青天葵的黄酮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质谱初步定性比较,表明不同生长方式对青天葵黄酮类成分组成比例有一定影响.结论 不同来源药材的质量评价中不仅要考虑活性成分的含量,同时应增加能反映活性成分比例的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傅颖  刘波  杨勇  叶愈青 《光明中医》2023,(10):1819-1822
“辨状论质”是中药传统经验鉴别的精髓,传统上中药“状”的描述多依赖主观感受和经验判断,个体差异较大。现代仿生技术模拟人体感官,数字化表达药材颜色、气味、口感等特征,使得辨“状”更加客观,论“质”更加精准。本文分析中药“辨状论质”理论的形成过程,阐述现代仿生技术在中药“辨状论质”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真伪鉴别、质量分等、炮制规范、仓储养护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以期丰富中药“辨状论质”的科学内涵,促进中药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结合实际治病原则的精髓 ,久为人们所称道。而中药品种经验鉴别的精髓 ,笔者认为应是“辨状论质”。1 “辨状论质”的内涵与特点传统的经验鉴别法是中药业长期以来对中药真伪优劣鉴别实践经验的概括。经验鉴别主要根据药材的外观形、色、气、味直接利用看、摸、闻、尝等方法 ,必要时加用水试与火试法来达到鉴别的目的。任何动、植物药种类都有特定的外观性状及某些特性。所以所谓“辨状论质”是根据药材外观性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来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药材的外表性状与药材的内在质量是有一定联系的。如三七 ,真…  相似文献   

9.
青天葵的生药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佩玲  何茂金 《中药材》1989,12(12):26-29
本文阐述了青天葵的药材性状、组织构造及粉末特征,为青天葵的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广西特产药材青天葵体外抗肿瘤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青天葵部位提取物的制备主要采用溶剂法,青天葵全草先用95%的乙醇提取,得到的提取物进一步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甲醇依次提取,得到极性由小到大的4个提取部位。活性筛选采用MTT法实验,观察青天葵提取物对7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青天葵石油醚和醋酸乙酯部位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结论首次确定了青天葵的石油醚和醋酸乙酯部分是体外抗肿瘤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青天葵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并考察14批青天葵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AlCl3-HAc-NaAc(pH 5.5)为显色体系,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最大吸收波长405 nm处测定.结果:芦丁在7.28 ~30.80 mg·L-1线性关系良好(r=1.000),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100.73%,RSD 1.92%.14批青天葵药材中,总黄酮含量范围为1.25% ~3.1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青天葵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述青天葵在药材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方法:查阅青天葵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分类总结。结果:在药材鉴别上,可以从原植物形态、显微鉴别、常见伪品等方面进行分析;从青天葵中不断首次分离得到各种化合物;在药理作用方面,相关报道主要有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镇痛作用、抑菌作用、抗支气管炎、肺炎作用。结论:为青天葵的质量控制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青天葵扩繁体系建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查阅近5年相关文献,综合分析青天葵扩繁体系的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对青天葵在品种鉴别、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扩繁技术是青天葵药材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以往文献的综述为建立可操作的青天葵扩繁体系,进一步实现工业化生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经验鉴别"辩状论质""五象七原"等理论中,色泽是中药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一方面,药材基原植物细胞中的色素是药材色泽形成的根本原因,包括药材表面的色泽特征、内部颜色以及炮制前后的色泽变化,是药材"优形"的一种典型表现;另一方面,大部分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保护心血管、增强免疫力等广泛的药理活性,使得药材的"外在色泽优形"与"内在色素优质"是互为统一的。该文系统综述了"辨色论质"的研究现状,整理了中药色泽L~*,a~*,b~*与生物碱、黄酮、萜类等活性成分相关性研究的进展,旨在为"优色、优质"的定量表征奠定基础;总结了中药主要色素类成分生物合成及其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影响中药主要色素积累的生物学成因,以期为诠释药材辨状论质之"辩色论质"品质评价的生物学内涵,建立中药材现代化质量控制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RAPD的青天葵遗传多样性及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及优化青天葵样品总DNA的提取方法及RAPD反应,探讨不同品种的青天葵及其替代品、伪品在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关系.方法 使用高盐低pH值法提取总DNA,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从49条随机引物中筛选能扩出清晰条带的引物,对22个青天葵样品及伪品进行RAPD分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扩增出的条带进行聚类分析,以Shonnon's指数和Nei's指数对青天葵遗传多样性进行估算.结果 高盐低pH值法提取的新鲜样品纯度高,药材纯度低,但都能用于RAPD.选取能扩增出清晰条带的19条引物,把鲜品与干品分别聚类分析.干药材中小叶与中叶距离较近,与大叶及毛叶距离远.新鲜叶片中三种青天葵为一类,青天葵与其组培品、毛叶与红薯叶距离稍远,与车前草、积雪草距离最远.青天葵种群遗传多样性Shonnon's指数为0.463,Nei's指数为0.267,种群内遗传多样性较高,基因流为0.94.结论 不同品种青天葵间及伪品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差异,可用此方法鉴别青天葵.青天葵的遗传多样性大多是由地理环境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辨状论质"是一种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质量评价体系,也是市场上"看货评级,分档议价"的依据。黄芪作为著名的常用中药,该文对黄芪辨状论质观的发展与形成进行了本草学考察。黄芪道地药产区相继经历了较大的变迁,唐代以前主要产于甘肃及川甘毗邻区域,唐宋时期转移至山西。黄芪系统辨状论质观,包括了形"直如箭杆",质地"柔软如绵",断面"金井玉栏",味甘具豆腥气等主要特征,从宋明时期开始形成并一直沿用至今。黄芪系统的辨状论质观的发展经历了由"真伪"向"优劣"的过程,与时俱进,博采众长,积极吸纳传统经验鉴别;由博返约,言简意赅,高度凝练与归纳。中药材辨状论质与商品规格等级具有同根同源的特点,黄芪的辨状论质观对当前商品规格等级修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青天葵药材中挥发油的化学组分。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技术系统分析青天葵中挥发油的成分,每一组分根据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其含量。结果共鉴定出55种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97.1%,其中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2-Pentadecanone,6,10,14-trimethyl)含量最高,达13.55%。结论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2-Pentadecanone,6,10,14-trimethyl)可作为同属植物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青天葵活性部位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广西特产药材青天葵体内抗肿瘤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体外初步筛选出的青天葵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活性部位,利用S180和H22小鼠模型进行了体内抗肿瘤试验。结果:青天葵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和小鼠肝癌H22均有明显的抑瘤活性,并且对H22荷瘤小鼠可延长其生存期。它们也能改善小鼠的免疫机能。结论:首次确定了青天葵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是体内抗肿瘤作用的有效部位。在此基础上,可以更深入探讨青天葵抗肿瘤作用的有效成分或成分群以及抗肿瘤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川产姜黄颜色值与主要化学成分姜黄素类成分(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总姜黄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基于"辨状论质"理论,采用分光测色计对川产姜黄的切片与粉末颜色值进行测量,结合药材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川产姜黄粉末的颜色值L*、b*、ΔE*ab与姜黄素类各成分含量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4左右;颜色值a*与姜黄素类各成分含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7左右。结论川产姜黄的颜色值a*相较于其他值相关程度更高,提示可通过姜黄粉末a*值预测和判断川产姜黄药材品质,从而验证"辨状论质"理论在姜黄药材鉴别中的科学性,为建立快速鉴别姜黄品质的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牛蒡子药材中内果皮石细胞显微特征指数与牛蒡苷含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从显微鉴定的角度评价其质量,为中药材"辨状论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容量分析的方法测定牛蒡子药材中内果皮石细胞显微特征指数,采用HPLC色谱法测定牛蒡苷的含量,对两组数据进行SPSS统计,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牛蒡子药材中内果皮石细胞显微特征指数与牛蒡苷含量呈负相关,且高度相关,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为牛蒡子药材的质量评价,从显微鉴定的角度给出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