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喻灿明  颜峰  丁志清 《新中医》2022,54(19):133-137
目的:观察芪归坚骨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骨钙代谢和腰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82 例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 例和对照组4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归坚骨方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骨代谢、腰椎骨密度、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素(PTH)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25 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BALP、PTH 水平低于对照组,25-(OH)D3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腰椎骨密度高于治疗前,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腰椎骨密度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归坚骨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调节骨代谢,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腰椎骨密度,缓解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验方壮骨活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病例进行随机分组,30例口服壮骨活血汤,为治疗组,另外30例口服仙灵骨葆片,为对照组。对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腰痛病情计分评定和生活质量比较,判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腰背疼痛计分的变化差,治疗前后对比,经配对t检验,t=4.436,P=0.0010.01,治疗组腰背痛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经秩和检验,Z=-2.224,P=0.0260.05,结果表明治疗组改善生活质量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结论:所有病例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结果表明,在改善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上,壮骨活血汤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50例,予补肾活血方颗粒剂,每日2次,冲服。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量股骨颈、Ward's区、L_(1~4)骨密度,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中医症状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骨钙素(OC)、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保护素(OPG)含量,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结果补肾活血方可提高患者左侧股骨颈及Ward's区的骨密度(P=0.001,P=0.044),L_(1~4)骨密度呈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2)。L_(1~4)、股骨颈骨密度疗效总有效率均为60.870%(28/46),Ward's区为58.696%(27/46)。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4、8、12周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1),且随着治疗时间增加,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F=159.690,P0.001;F=163.970,P0.001)。治疗12周,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78.26%(36/46)。治疗后血清OC、OPG有升高趋势,β-CTX有降低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7,P=0.091,P=0.419)。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结论补肾活血方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缓解骨痛,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归丸治疗老年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左归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骨密度、25(OH)D含量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25(OH)D含量与中医症状中腰背疼痛、下肢酸软、腿抽筋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骨密度与中医症状中不能持重、目眩症状计分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归丸配合西药治疗老年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能够更好地缓解疼痛不适,提高患者的骨密度、25(OH)D,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强骨饮联合电针治疗绝经后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7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钙尔奇D片联合电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强骨饮口服.两组治疗12周后评估治疗效果,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骨...  相似文献   

6.
王平  左新河  喻秀兰  王芳 《河北中医》2022,(11):1817-1820
目的 观察痛痹补肾方治疗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湖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痛痹补肾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疼痛症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水平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PⅠNP)、骨钙素(BGP)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ⅠNP、BG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均无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肾强骨方治疗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OP)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 例肾阳虚型OP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 例。对照组口服盐酸钙D3 片和阿法骨化醇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强骨方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Ⅰ)、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 特殊序列(β-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骨形成指标[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Wards 三角区、股骨颈、腰椎L1~4 骨密度水平。结果:治疗前,2 组腰膝酸软、腰脊疼痛、下肢痿弱、步履维艰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CTX-Ⅰ、β-CTX、TRA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TX-Ⅰ、β-CTX、TRAP 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PINP、BGP、BAL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PINP、BGP、BALP 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Wards 三角区、股骨颈、腰椎L1~4 骨密度T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部位骨密度T 值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5%,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4%、7.69%,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强骨方治疗肾阳虚型OP 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依降钙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标准患者9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两组治疗前由专业人员指导受试者建立一致且合理的饮食习惯及生活起居。对照组接受依降钙素治疗,肌肉注射,每周2次,每次1支;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依降钙素结合补肾活血汤治疗,水冲服,200 mL/袋,每次1袋,早、晚8时左右各1次,疗程为8周。对比评价治疗后腰椎骨密度(T值)、中医证候积分、骨代谢指标等各项指标。结果:试验组在提高腰椎骨密度、减轻疼痛、改善中医证候以及缓解腰椎活动障碍等方面的疗效比对照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对安全性指标的评价,两组用药均安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肾活血汤结合依降钙素比单纯运用依降钙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能从症状上改善患者的病情,比如减轻腰背疼痛、减缓腰椎功能障碍,而且能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质向骨形成方向重塑进而提高患者的骨密度,从根本上治疗骨质疏松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且用药安全,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方结合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口服复方氨基酸螯合钙,治疗组同时予补肾通络方,对照组予阿法骨化醇;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骨质疏松症疗效、肾虚血瘀证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L2-L4骨密度(BMD)值、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骨质疏松症和肾虚血瘀证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95.35%,对照组分别为85.36%、92.68%,组间肾虚血瘀证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腰膝酸软、乏力和下肢痿弱、目眩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密度、ALP、血钙、血磷、血镁值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络方能明显改善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整体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松强骨方治疗肾阳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阳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50例给予骨松强骨方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疗程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骨痛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统计2组总体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脆性骨折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骨痛评分、中医临床症候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实验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治疗后β-CTX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T值和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松强骨方可有效改善肾阳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患者疼痛、平衡能力及中医临床症状,防止骨密度下降,抑制骨吸收,降低脆性骨折发生率,且长期服用安全,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昝强  朱超  屈强  王鹏 《陕西中医》2006,27(8):957-958
目的观察补肾壮阳、祛风湿、强筋骨类中药配伍治疗肾虚型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强骨汤(淫羊霍、补骨脂、黄芪、丹参)治疗肾虚型骨质疏松症56例。结果总有效率80%。提示方法对本病具有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罗宏 《光明中医》2011,26(8):1731-1733
目的骨质疏松症在疾病谱的地位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越来越重要,引起发病的共性特点是老年人,故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越来越重要。方法骨质疏松的分型很多,其中以肾虚血瘀是其基本病机,本文研究以补肾活血法辨证论治骨质疏松症。结果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后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病情得到好转,证明其作用的重要性。结论研究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以启发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阳汤治疗肾虚血瘀型阳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40例肾虚血瘀型阳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服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治疗组服用丹阳汤治疗,采用IIEF-5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8%,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IEF-5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阳汤治疗肾虚血瘀型阳痿安全性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强骨膏方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我院骨伤科门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例120例,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分为强骨膏方组(n=40)、仙灵骨葆胶囊组(n=40)、阿伦膦酸钠组(n=40)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结果:临床研究表明,强骨膏方能显著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痛,治疗前后BMD平均提高6.2%,E2、ALP、Ca增高,PYD下降,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7.5%,以上指标明显优于仙灵骨葆胶囊组及阿伦膦酸钠组。结论:本研究提示,强骨膏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有较好的治疗,为指导临床中医药传统方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医"治未病"诊疗措施的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对于提高中医传统保健方法在现代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火针点刺对肾虚血瘀型不孕的调经促孕作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肾虚血瘀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点刺组(47例)和西药组(53例)。火针点刺组予穴位火针点刺,西药组予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监测两组患者的基础体温、子宫内膜、卵泡直径和排卵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妊娠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过程中,火针点刺组脱落3例,西药组脱落3例,故最终纳入统计为火针点刺组44例、西药组50例。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直径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火针点刺组治疗后均优于西药组(P<0.05)。火针点刺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妊娠率均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结论火针点刺治疗可有效改善肾虚血瘀型不孕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子宫内膜及促进卵泡发育,临床疗效和妊娠率均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骨松健骨方治疗肝肾阴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肾阴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骨松健骨方,对照组服用仙灵骨葆胶囊。观察治疗后两组骨痛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平衡能力评分、骨代谢生化指标BALP、β-CTX、骨密度、脆性骨折发生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率为18.8%,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显效率为16.7%,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两组骨痛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骨痛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骨代谢:治疗组治疗后,BALP、β-CTX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BAL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骨密度及骨密度变化率:两组治疗前后腰椎BMD值、T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脆性骨折发生率:两组治疗后骨折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发生率下降39.6%,对照组下降36.7%。治疗后两组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松健骨方治疗肝肾阴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平衡能力及中医临床症状,防止骨密度下降,降低骨转换率和脆性骨折发生率,疗效与仙灵骨葆胶囊相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强膝蠲痹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强膝蠲痹方颗粒剂,对照组予以壮骨关节丸,4周为一疗程,通过对治疗前后两组观察指标积分的比较分析,来研究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程4周后观察指标总积分均有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和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组内比较P〈0.1,组间比较P〈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强膝蠲痹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6,(7):1402-1407
目的:通过规范化的临床研究验证中药益肾骨康膏外敷治疗肾虚血瘀型癌性躯体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试验方法,将符合方案69例中重度癌性躯体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盐酸羟考酮治疗癌性疼痛,治疗组在盐酸羟考酮基础治疗之上给予益肾骨康膏外敷痛处,通过1个疗程共计10 d的观察期,通过对治疗前后NRS评分、疼痛影响评分、体力状况等关键指标的对比,评价益肾骨康膏治疗癌性躯体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益肾骨康膏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3%,显效率为85.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4.3%,显效率58.9%)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3,P0.05)。疼痛影响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40.23±12.533,治疗后23.77±12.386,P0.05),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平均爆发痛次数较对照组少(试验组0.77±0.424,对照组1.22±0.726,P=0.002,P0.01);试验组KP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70.00±15.339,对照组62.94±11.685,P=0.036,P0.05);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前后,患者未出现明显皮肤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检查较前无明显变化。结论:益肾骨康膏治疗肾虚血瘀型癌性躯体痛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9.
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冠心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素梅 《河南中医》2002,22(3):36-36
我们自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3月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冠心病 32例 ,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 4例均为住院病人 ,全部符合WHO(1979)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1] 。心绞痛均为稳定劳力型心绞痛Ⅱ -Ⅲ级[2 ] 。病人随机分为补肾活血组 (治疗组 )和西药治疗组(对照组 )。治疗组 32例 ,男 2 5例 ,女 7例 ,最小年龄 4 1岁 ,最大年龄 80岁 ,平均年龄 6 2 4± 5 .6岁 ;病程 2~ 2 4a,平均11 6± 8 4岁 ,其中 10a以上 2 2例 ,占 70 %。Ⅱ级稳定劳力型心绞痛 18例 ,Ⅲ级稳定劳力型心绞痛 14例 ,心电图ST T改…  相似文献   

20.
活血补肾合剂治疗肾虚血瘀型斑秃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活血补肾合剂治疗肾虚血瘀型斑秃的临床疗效,将50例辨证为肾虚血瘀型的斑秃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治疗。治疗组服用活血补肾合剂,对照组服用首乌片,分别于服药后2周、1月、2月、3月对局部毛发生长情况、肾虚血瘀证的证候以及总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斑秃症状、肾虚血瘀证证候的改善及总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活血补肾合剂对肾虚血瘀型斑秃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