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关系.方法:以2007年8月-2011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心血瘀阻证、寒凝心脉证、痰浊内阻证、心气虚弱症、心肾阴虚证及心肾阳虚证.另设正常对照组45例.抽取2组人员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浆FIB水平的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浆FIB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心血瘀阻证及痰浊内阻证患者血浆FIB水平高于其他证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浆FIB水平有相关性,并且有其内在的客观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冠心病患者140例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行血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检测,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脉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多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增高(P0.05)。冠心病组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组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各证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不同证型间,心血瘀阻组及痰浊内阻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寒凝心脉组、心气虚弱组、心肾阴虚组及心肾阳虚组(P0.05),心血瘀阻组与痰浊内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不同证型间,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寒凝心脉及心气虚弱组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寒凝心脉及心气虚弱组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完全闭塞及重度狭窄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中度狭窄(P0.05)。冠脉完全闭塞组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同型半胱氨酸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同型半胱氨酸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3.
415例胸痹心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中医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选择415例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比较胸痹心痛不同中医辨证分型间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结果:胸痹心痛虚实证候间及具体的6个辨证分型间的冠脉造影阳性率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寒凝心脉三组实证之间两两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031);心气虚弱、心肾阴虚、心肾阳虚三组虚证之间,除心肾阴虚与心肾阳虚两组可见显著差异外(P<0.0031),其余两两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031);四组实证与三组虚证间的两两比较,除痰浊内阻、寒凝心脉证与心肾阳虚证未见统计学差异外(P>0.0031),其余两两比较可见统计学显著差异(P<0.0031)。结论:胸痹心痛中医不同辨证分型间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存在显著差异;胸痹心痛实证较虚证的冠脉病变发生率高且病变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223例冠心病患者依临床症状及体征辨证分8组,并常规彩超检查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分轻、中、重度。结果:223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为,心血瘀阻占30.04%(67/223,95%CI=24.02%~36.06%);痰浊闭阻占24.66%(55/223,95%CI=19.00%~30.32%);气滞心胸占12.56%(28/223,95%CI=8.21%~16.91%);心肾阳虚占10.31%(23/223,95%CI=6.32%~14.30%);心肾阴虚占9.42%(21/223,95%CI=5.59%~13.25%);气阴两虚占8.52%(19/223,95%CI=4.86%~12.18%);寒凝心脉占4.48%(10/223,95%CI=1.76%~7.20%);其中,心血瘀阻、痰浊闭阻与气滞心胸、心肾阳虚、心肾阴虚、气阴两虚、寒凝心脉比较(95%CI不重叠,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痰浊闭阻与寒凝心脉比较(95%CI不重叠,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23例冠心病中医证型颈动脉内-中膜病变分级比较(χ~2=26.695 3,f=6,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心血瘀阻、痰浊闭阻、气滞心胸、心肾阴虚的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显著高于寒凝心脉组(P0.05)。结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分布之间存在差异;冠心病的中医证型颈动脉内-中膜病变分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胸痹心痛不同证型间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中医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选择415例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比较胸痹心痛不同中医辨证分型间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结果:胸痹心痛虚实证候间及具体的6个辨证分型间的冠脉造影阳性率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寒凝心脉三组实证之间两两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031);心气虚弱、心肾阴虚、心肾阳虚三组虚证之间,除心肾阴虚与心肾阳虚两组间可见显著差异外(P<0.0031),其余两两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031);四组实证与三组虚证间的两两比较,除痰浊内阻、寒凝心脉证与心肾阳虚证未见统计学差异外(P>0.0031),其余两两比较可见统计学显著差异(P<0.0031)。结论:胸痹心痛中医不同辨证分型间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存在显著差异;胸痹心痛实证较虚证的冠脉病变发生率高,且病变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心电图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瘀血闭阻型、痰浊内阻型、心肾阳虚型、寒凝心脉型、心气亏虚型、心肾阴虚型6组,每组各30例。采用12导联心电图机检测,比较其相关指标与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心肌缺血78例(43.3%)、心律失常47例(26.2%)、左室高电压33例(18.3%)、左室肥大22例(12.2%)。Q-T延长阳性者62例(34.4%)、S-T段下移阳性者78例(43.3%)。QRS波群离散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瘀血闭阻型、痰浊内阻型、寒凝心脉型、心肾阳虚型、心气亏虚型、心肾阴虚型,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以心肌缺血为主,不同中医证型与心电图存在一定内在联系。该病患者临床以瘀血闭阻型为主,心电图则多以Q-T间期延长、S-T段下移及QRS波群离散度增加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中炎症因子与冠脉病变关系。方法 12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依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两组间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按冠心病中医证型将120例患者分为心血瘀阻、寒凝心脉、痰浊内阻、心气虚弱、心肾阴虚、心肾阳虚6组,比较各组间hsCRP、Hcy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冠脉CTA或冠脉造影检查,比较不同冠脉病变支数间的hsCRP、Hcy水平,以及不同冠脉狭窄程度的hsCRP、Hcy水平。结果 H型高血压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痰浊内阻证及寒凝心脉hsCRP、Hcy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证型,其中心血瘀阻证〉痰浊内阻证〉寒凝心脉证(P〈0.05);冠脉三支病变的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P〈0.05);双支病变与单支病变、三支病变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完全闭塞组hsCRP、Hcy水平高于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P〈0.05);中度狭窄与重度狭窄两组在hsCRP、Hcy水平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Hcy、hsCRP水平可能提示其冠脉病变程度,中医证型及其与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提示炎症因子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尤其是辨虚实及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方式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检索2010年1月-2020年4月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读秀学术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贵州省数字图书馆中有关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的研究文献。结果:共纳入37篇临床研究文献,总病例数为6 506例。按证型出现频次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气阴两虚型、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寒凝心脉型、心肾阴虚型、气滞心胸型、阳气虚衰型、痰瘀互结型、心肾阳虚型、心气亏虚型。按病例数排列为气阴两虚型、痰浊内阻型、心血瘀阻型、心肾阴虚型、气滞心胸型、寒凝心脉型、阳气虚衰型,其余证型的病例数都没有达到5.00%。结论:冠心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以气阴两虚型、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寒凝心脉型、心肾阴虚型及气滞心胸型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胸痹临床证型与血黏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接收的180例胸痹患者,所有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心血瘀阻、心气虚弱、寒凝心脉、心肾阳虚、心肾阴虚及痰浊内阻等,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的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及血黏度进行测定,观察不同证型与血黏度的相关性。结果:在变形指数、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最大值方面,心血瘀阻相对于其他辨证分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痰浊内阻辨证分型方面,全血高切相对指及血小板聚集最大值方面,相对于其他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胸痹临床证型与血黏度之间均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胸痹临床证型与血黏度具有高度相关性,对于血黏度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对于胸痹的临床分型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小双 《光明中医》2023,(18):3514-3516
目的 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型和心电图的关系。方法 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共300例,既往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史,按中医辨证分型,采取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测,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型和心电图之间的关系。结果 300例体检者心电图中心肌缺血占比最多。心肌缺血以瘀血闭阻型、痰浊内阻型为主。QRS波群离散度从高到低分别为瘀血闭阻型、痰浊内阻型、寒凝心脉型、心肾阳虚型、心气亏虚型、心肾阴虚型。瘀血闭阻型和其他证型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不同的中医证型与心电图均存在一定关系。心电图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型判断中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223例冠心病患者依临床症状及体征辨证分8组,并常规彩超检查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分轻、中、重度.结果:223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为,心血瘀阻占30.04%(67/223,95%CI =24.02%~36.06%);痰浊闭阻占24.66%(55/223,95%CI=19.00% ~ 30.32%);气滞心胸占12.56%(28/223,95%CI=8.21%~16.91%);心肾阳虚占10.31%(23/223,95%CI=6.32%~14.30%);心肾阴虚占9.42%(21/223,95%CI =5.59% ~ 13.25%);气阴两虚占8.52%(19/223,95%CI =4.86% ~ 12.18%);寒凝心脉占4.48%(10/223,95%CI=1.76% ~7.20%);其中,心血瘀阻、痰浊闭阻与气滞心胸、心肾阳虚、心肾阴虚、气阴两虚、寒凝心脉比较(95%CI不重叠,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痰浊闭阻与寒凝心脉比较(95%CI不重叠,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23例冠心病中医证型颈动脉内-中膜病变分级比较(x2 =26.695 3,f=6,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心血瘀阻、痰浊闭阻、气滞心胸、心肾阴虚的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显著高于寒凝心脉组(P<0.05).结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分布之间存在差异;冠心病的中医证型颈动脉内-中膜病变分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胸痹病机为心脉痹阻,其病位以心为主,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表现为气阴两虚,虚实夹杂。辨证施护分寒凝心脉、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心气虚弱、心肾阳虚型。  相似文献   

13.
舒孝萧  吕文明 《新中医》2021,53(11):77-79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心电图的关系。方法:首先对2018年6月—2019年6月纳入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直到满足6个组且每组不少于20例为止停止分型,再参考抽签法获得每组20例,并以12导联心电图机完成相关检测,比对各相关指标以及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120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患者中,心肌缺血41.67%(50/120)、心律失常28.33%(34/120)、左室高电压19.17%(23/120)、左室肥大10.83%(13/120)。其中心肌缺血主要涉及瘀血闭阻型、寒凝心脉型、心气亏虚型、痰浊内阻型,依次占据65.00%、50.00%、50.00%、45.00%。心律失常的每个证型占据20.00%~35.00%。左室高电压以心肾阳虚型(30.00%)、心肾阴虚型(35.00%)为主。左室肥大以痰浊内阻型(20.00%)、心肾阳虚型(15.00%)、心肾阴虚型(15.00%)为主。Q-T间期延长阳性者34.17%(41/120),S-T段下移阳性者42.50%(51/120),Q-T间期延长阳性者以瘀血闭阻型为主,S-T段下移也以瘀血闭阻型为主。QRS波群离散度对比,从高至低分别是瘀血闭阻型痰浊内阻型心肾阳虚型寒凝心脉型心气亏虚型心肾阴虚型(P0.05)。结论:在以心肌缺血为主的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患者中,不同的中医证型、心电图之间相互关联。主要证型为瘀血闭阻型,而心电图则是表现为Q-T间期延长或是S-T段下移乃至QRS波群离散度增强。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中医证型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范围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冠心病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化指标。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87例,术前通过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分析归纳,判断其证型,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范围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实证(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患者冠脉病变范围和程度重于虚证(心气虚弱型、心肾阴虚型)患者(P均0.01);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在中医证型上存在明显差异,实证重于虚证(P0.01)。结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范围与中医证型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指导冠心病的辨证论治。方法:按研究标准纳入131例冠状动脉造影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根据造影结果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分组。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6及hs-CRP水平。结果:①对照组与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IL-6、hs-CRP水平高于冠脉正常组;②冠心病组不同证型间比较,心血瘀阻证、痰浊内阻证及寒凝心脉证IL-6、hs-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证型,其中,心血瘀阻证>痰浊内阻证>寒凝心脉证。心气虚弱、心肾阴虚及心肾阳虚证型间IL-6、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③IL-6水平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三支病变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与单支病变、三支病变间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④冠脉完全闭塞组IL-6、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与重度狭窄两组在IL-6、hs-CRP水平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IL-6、hs-CRP水平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以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②IL-6、hs-CRP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做为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统计冠心病介入术后6个月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0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6个月患者包括中医四诊信息在内的详细临床资料,针对中医证型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四诊信息有48种,其中胸痛出现频率最高(98.10%)。常见中医单证证型有9种,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89.90%),其余依次为心气虚证、痰浊证、寒湿证、肾气虚证、心阴虚证、肾阴虚证、心阳虚证、肾阳虚证。常见中医复合证型有6种,气虚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35.40%),其余依次为痰浊瘀阻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性别比例在不同证型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肾阳虚证患者平均年龄较高,与其他证型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合并症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其中高血压病出现频率最高,与其他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病时出现痰浊瘀阻证的风险较高(OR=3.29,95%CI[2.11,5.05]),出现寒凝心脉证的风险较低(OR=0.56,95%CI[0.32,0.98]);合并糖尿病时出现气阴两虚的风险较高(OR=2.88,95%CI[2.01,4.99])出现心肾阳虚的风险较低(OR=0.54,95%CI[0.29,0.95]);合并脑血管疾病时出现气虚血瘀的风险较高(OR=2.97,95%CI[2.05,5.28]),出现心肾阳虚的风险较低(OR=0.54,95%CI[0.29,0.95]);合并血脂异常时出现痰浊瘀阻的风险较高(OR=3.55,95%CI[2.32,5.29]),出现心肾阳虚的风险较低(OR=0.54,95%CI[0.29,0.95])。各证型发病时间分布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结论:冠心病介入术后6个月的中医证型主要分布特征与未行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基本相同,主要中医证型为气虚血瘀证、痰浊瘀阻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该分布规律可能与年龄、合并症、季节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胡志亮  赖惠梅 《新中医》2017,49(7):23-25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医证候与心室率和左房内径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29例在本院诊断为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分别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并根据临床症状及舌脉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本研究纳入的患者以气滞血瘀证和痰浊阻滞证居多,分别为65例(28.38%)和64例(27.95%)。虚证组快速型心室率发生率为34.67%,实证组快速型心室率发生率为59.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虚证组左房内径(36.63±1.84)mm,实证组左房内径(28.35±2.17)m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脾两虚证与水饮凌心证、气滞血瘀证、痰浊阻滞证患者的左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阳不振证与肝肾亏虚证、水饮凌心证、气滞血瘀证、痰浊阻滞证患者的左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肝肾亏虚证与水饮凌心证、气滞血瘀证、痰浊阻滞证患者的左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饮凌心证与气滞血瘀证、痰浊阻滞证患者的左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医证候主要以气滞血瘀证及痰浊阻滞证为主,虚证患者的左房内径长于实证患者。各证型中,肝肾亏虚证患者左房内径最长,气滞血瘀证患者左房内径最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胸痹心痛证型与心肌显像诊断心肌缺血的关系,以指导中医临床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法:将胸痹心痛患者参照《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心气虚弱、心肾阴虚四型共249例,并设对照组50例,进行心肌显像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胸痹心痛组心肌显像诊断与心电图诊断两种方法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80.0101,P=0.0000);胸痹心痛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显像诊断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X^2=5.2151,P=0.0224);各型间心肌缺血程度心肌显像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7208,P=0.8683);各型间缺血部位心肌显像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8988,P=0.8257)。结论:心肌显像诊断可用于中医胸痹心痛患者中的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心气虚弱、心肾阴虚等常见证型心肌缺血的筛查,对中医临床诊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胸痹心痛患者QT离散度与中医证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黎明  杨振伟 《光明中医》2009,24(6):1059-1060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患者QT离散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具有完整心电图和冠脉造影检查的132例胸痹心痛患者资料分析.结果:心血瘀阻型的QTd、QTcd最大,其次为痰浊闭阻型,心血瘀阻型与其它证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气滞心胸型、气阴两虚型、心肾阴虚型、心肾阳虚型与痰浊闭阻型、寒凝心脉型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证的Qrd、QTcd显著延长,易发生心律失常,是胸痹心痛的高危证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肌骨超声表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8例,按照中医辨证分为湿热蕴结型、瘀热阻滞型、痰浊阻滞型和肝肾阴虚型4个证型,分析肌骨超声表现与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4个证型中,湿热蕴结型占比最高,累及关节最多。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关节表面软组织水肿阳性率最高,为19.7%,明显高于痰浊阻滞型(P=0.004)、肝肾阴虚型(P=0.001);瘀热阻滞型关节表面软组织水肿阳性率明显高于肝肾阴虚型(P=0.048)。湿热蕴结型滑膜增生阳性率明显高于痰浊阻滞型(P=0.001)。湿热蕴结型滑膜血流阳性率明显高于痰浊阻滞型(P=0.002)、肝肾阴虚型(P=0.023);其余项目不同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证型间半定量分级比较,湿热蕴结型滑膜增生级别高于痰浊阻滞型(P<0.01),其他各证型滑膜增生级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湿热蕴结型滑膜血流级别明显高于痰浊阻滞型(P<0.01)、肝肾阴虚型(P<0.05),其他各证型滑膜血流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