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脱法"加浮针疗法治疗肩部撞击综合征亚急性期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肩部撞击综合征亚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通脱法"加浮针疗法(治疗组)和普通针刺法(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比较,经Wilcoxon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脱法"加浮针疗法治疗肩部撞击综合征亚急性期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  相似文献   

2.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又名感觉异常性股痛,是以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域即大腿前外侧感觉异常(麻木、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蚁行感)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临床治疗多以理疗、神经阻滞镇痛和手术为主[1].针刺疗法可减轻周围肌肉组织对股外侧皮神经的卡压,缓解其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的症状,疗效颇佳.笔者(第一作者)跟随导师采用浮针结合围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程氏"通脱法"加浮针疗法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程氏"通脱法"加浮针疗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95%CI=77.70%~100.00%),对照组为76.67%(95%CI=61.54%~91.8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803 2,P=0.071 4),差异接近临界状态。结论:采用程氏"通脱法"加浮针疗法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可能优于普通针刺疗法,其收益为OR=0.11(95%CI=0.01~0.99),NNT=5(95%CI=2.69~35.71)。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浮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及麻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应用肌电比较两组患者患侧股外侧皮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CV值),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疼痛及麻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 0. 01),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侧SCV值均明显增加(P 0. 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5%。结论:浮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较常规针刺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不同锋口宽度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以明确铍针锋口宽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04年10月至2008年6月经临床诊断为股外侧皮神经及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24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不同锋口的铍针进行治疗,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显效93例,有效41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48例,有效56例,无效8例.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8.5%,92%,治疗组治疗前患处的软组织张力为3.13 0.80,治疗后为1.9 0.82,对照组治疗前患处的软组织张力为3.14 0.78,治疗后为2.1 0.94.结论:用锋口直径大的铍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及股外侧神经卡压综合征,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诊断为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予壮医经筋疗法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结果。结果:痊愈23例,显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结论: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铍针松解治疗臀中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臀中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3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0例采用铍针治疗,对照组160例采用理疗(中频、短波)、推拿治疗。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铍针松解治疗组对减轻疼痛及治疗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铍针治疗臀中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在局部麻醉下行小针刀松懈治疗.结论:对腰腿痛患者,注意行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排除,减少误诊.在诊断正确的情况下,用小针刀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分期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6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按"最小不平衡指数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按病程分期以不同的进针部位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结果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经Wilcoxon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浮针疗法分期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电鍉针罐与针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为临床应用电鍉针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提供依据,并阐述电鍉针罐治疗本病的机理。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电鍉针罐组和针刺组,两组均选取阿是穴、肾俞(双)、大肠俞(双)、髀关、伏兔、阴市、风市、中渎、血海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2周。电鍉针罐组、针刺组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均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表评分,并分别进行组内、组间比较后分析。结果:电鍉针罐组总有效率90.0%,针刺组总有效率73.3%;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1周后两组组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两组组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鍉针罐较针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效果明显,且这种治疗效果具有累积效应,而于2周后更为明显,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验证梅花针刺络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于病灶区(阿是穴)行梅花针刺络法,每4d治疗1次;对照组采用常规围刺、针刺加拔罐治疗,每天1次,经14d治疗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38/40)、痊愈率为82.5%(33/40),对照组分别为85.0%(34/40)、55.0%(22/4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运用梅花针刺络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疗效优于常规围刺、针刺加拔罐。  相似文献   

12.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笔者自2004年4月至今采用透刺加电针与刺络走罐法交替治疗该病2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药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福建省惠安县中医院(362100)蒋碧明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股外侧皮神经在腹股沟韧带处直接受牵扯使周围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炎性水肿、粘连和挛缩刺激,以及卡压等所导致的股外侧一个区域的感觉异常。本病在临床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浮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确诊患者采用浮针治疗,两天治疗1次,6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8例痊愈,12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结论:浮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浮针疗法,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针刺法,两组均治疗2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浮针疗法和常规针刺法均可有效缓解肩手综合征所致疼痛,改善运动功能,减轻水肿,但浮针疗法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6.
赵峰  张翔  尹辛成 《北京中医药》2009,28(12):953-954
目的 评价铍针治疗下肢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72患者随机分为铍针组和理疗组,每组各36例;分别予以铍针或多功能理疗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下肢疼痛、压痛及软组织张力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疼痛、压痛及软组织张力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铍针组各项指标的改善优于理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铍针治疗下肢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2年多前,中国中医研究院董福慧教授提出了"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这一新病名,并研究运用铍针针刺进行治疗.2003年10月-2004年4月,我院对130例符合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运用铍针针刺治疗13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或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女性,是以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域即一侧或两侧大腿外侧的皮肤感觉减退,出现麻木刺痛、蚁行感、烧灼感等异常感觉,是皮神经炎中最常见的一种.呈慢性病程,常因为局部嵌压、腰椎退行性病变、糖尿病、肥胖、外伤、妊娠等情况引起,有时见于长途旅行者,部分患者损伤原因不明.临床治疗方法多种,针刺治疗本病疗效颇佳,且无副作用,但现代人多畏惧针刺疗法,尤以年轻人为主,笔者采用毛刺法治疗此病,疼痛轻,见效快,且容易被患者接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客观评价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临床效果,设计应用铍针治疗全身各处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350例.采用疼痛指数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对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铍针治疗前后疼痛视角模拟指数经统计学处理(组间T检验)显示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01),治愈1 95例(占55.71%),显效52例(占14.85%),好转93例(占26.57%),总有效率97.15%.提示用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一种安全、简便、疗效肯定、易于推广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痛经的止痛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普通针刺组各34例,浮针组采用浮针在小腿内侧中段治疗,普通针刺组取十七椎、次髎、地机、三阴交治疗,观察两组VAS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浮针组和普通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和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浮针组在改善病情严重程度、疼痛起效时间,均优于普通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浮针治疗痛经起效时间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