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冰倩 《河南中医》2012,32(1):26-27
包培荣教授善于运用经方时方辨治心系疾病,其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与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心肌炎,运用二仙汤与丹参饮合方治疗围绝经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柴胡疏肝散与当归芍药散合方加减治疗心律失常,均获佳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使用丹参酮胶囊治疗,治疗组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8%,对照组为8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痤疮疗效确切,令人满意,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临床角度研究经方辨治不孕症,发现仅用一个经方辨治不孕症尚有一定局限性,若能将2个或3个经方合方应用,常常能取得预期最佳治疗效果,如茵陈蒿汤与当归四逆汤合方辨治肝经湿热,血虚阳虚证不孕症;天雄散、薏苡附子败酱散与桂枝人参汤合方辨治阳虚夹热,寒湿浸淫证不孕症;小半夏加茯苓汤与右归丸合方阳虚夹痰湿证不孕症;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与四妙丸合方辨治湿热瘀阻血虚证不孕症;四逆散与二仙戟蚣汤合方辨治阳虚肝郁证不孕症,温经汤与栀子豉汤合方辨治寒瘀血虚夹热证不孕症。  相似文献   

4.
逍遥散处方来源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逍遥散其方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后衍化方众多,如丹栀逍遥散、黑逍遥散、柴胡清肝饮等。溯及逍遥散来源,观点则有源自仲景四逆散及当归芍药散合方或单独一方之说,或源自柴胡方(小柴胡汤、柴胡汤)之说,或源自孙思邈《千金要方》调中汤之说等。梳理文献,归纳思考,以"逍遥散取四逆散与当归芍药散之和"的观点最为妥切。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通过对慢性盆腔炎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当归芍药散、薏苡附子败酱散病方证特点进行分析,得出慢性盆腔炎应采用温阳利湿活血法,仲景经方合方当归芍药散合薏苡附子败酱散为首选之方。  相似文献   

6.
历来研究桂枝汤组方者多主张方中芍药与桂枝相对。对仲景书中桂枝类方深入研究揭示,芍药与生姜乃对待使用之药:在其出卫出外使用时则增生姜减芍药,在其入营入内使用时则增芍药或减生姜。桂枝汤为平调一身阴阳之总方,可补虚祛邪,走里达表,行营通卫,纵贯周身,在伤寒六经病中均可觅其身影。在此方基础上再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加减化裁,随证治之,并将对症之主药与之相合,可创立众多新方,且疗效卓著。柴胡剂亦为仲景所重视,为调畅全身气机之要剂,将之与他方相合,亦可广泛拓展其应用范围,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用治妇女腹痛,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治疗,后又拓展用于治疗其它科疾病。现就近年来当归芍药散治疗各科疾病的临床进展综述如下。1神经系统疾病头痛。李防栋等[1]将偏头痛分为感受风邪、痰浊阻络、气血瘀阻、气血亏虚4型,并以当归芍药散为基础方随证加减,1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愈26例,好转17例,无效4例。冯小燕[2]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西比灵,治疗组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偏头痛。结果治  相似文献   

8.
探讨黄文政教授辨治疑难慢性肾病临证经验,并列举验案4则:当归芍药散合刘寄奴汤化裁治疗成年多囊肾腰痛;防己茯苓汤、真武汤合四物汤、水陆二仙丹化裁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麦门冬汤合四妙勇安汤化裁治疗狼疮性肾炎;茵陈蒿汤合柴胡达原饮、升降散化裁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探讨黄文政教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证用药既有经方的严谨以针对病机,又有时方的轻灵以顾护病症,融经方、时方于一炉,惟效是尚,足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妇人妊娠、杂病篇》,由当归、芍药、川芎、茯苓、泽泻、白术组成,杵为散,酒和服。主治“妇人怀娠,腹中痛”,“妇人腹中诸疾痛”。对方药的解释,历代诸家多从肝脾不和立论。初看此方,亦似与一般调和肝脾之方无异,但细剖诸药,立意大有不同。方中重用芍药,确因其能解血中气结,善止腹痛;川芎倍于当归,意在活血;泽泻多于苓、术,功在渗利。养血不欲滋腻,健脾未用甘温。为取其辛散流畅血脉,用散不用汤,并以酒和服。整首方的布局,既照顾肝脾之虚,又突出活血、利湿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阳痿、遗精、早泄是临床上男科常见疾病,胡希恕善用经方治疗。笔者根据伤寒原文结合先生医案及自身临床经验分析,先生辨遗精、早泄多由下焦虚寒、虚阳上亢所致,故临症常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熟附子、白薇治疗;而阳痿则主因阳气虚于下,气虚郁结血水停滞,阳气不达所致,故常以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为基础治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当归芍药散为张仲景所创,本用于治疗肝脾不和、血水不利所致妇科诸疾,临证运用得当,疗效确切。然而当归芍药散的使用并不限于妇科病症,阮师提出当归芍药散功擅血水并治,不论水湿壅盛所致营血瘀滞,抑或血虚营亏所致水湿内停,均可用之。从该方药物组成及方证症候分析,当归芍药散的方证病机可有血虚水盛、湿滞血瘀两端,临证时紧扣病机对当归芍药散进行加减化裁,可用于治疗硬皮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月经紊乱等疾患。  相似文献   

12.
对四逆散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逆散是《伤寒论》中的著名方剂。对四逆散方证的认识,历来争议颇多。笔者就本方的组成成份枳实芍药散、芍药甘草汤的功效及柴胡在方中的作用、方后加减法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四逆散是祛邪扶正之方,主要为阳气虚陷、虚中挟实之腹痛下利症而设,其四逆不过是正气虚陷、阳气不能外达的突出症状表现,方中柴胡非疏肝解郁,而在升阳止泄。  相似文献   

13.
经方当归四逆汤合柴胡桂枝汤化裁临床运用举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高权国牡丹江建设水泥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吴庆忠,吴广辉哈尔滨工人疗养院赵元朝当归四逆汤与柴胡桂枝汤二方是(伤寒论)中之方剂,是由汉代张仲景所创制。当归四递汤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  相似文献   

14.
结合验案,介绍运用六经辨证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临证体会。包括桂枝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盆腔炎太阳太阴合病、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太阳蓄血证、大承气汤加减治疗阳明腑实证、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少阳太阴同病、真武汤加减治疗少阴寒化证、猪苓汤治疗少阴热化证、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厥阴寒热错杂证。认为六经辨证体系指导盆腔炎的治疗较脏腑辨证更能应对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慢性盆腔炎(CPID)是女性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为治 疗“妇人腹中诸疾痛”的常用方,现代常用于治疗CPID,并取得较好疗效。该文对近10年来当归芍药散治疗CPID的临床研 究和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CPID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临床研究方面,应用当归芍 药散治疗CPID多使用原方加减用药,或单独使用,或联合抗生素及中医外治法;与单独应用西药相比,当归芍药散联合西 药可明显改善炎症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缓解疼痛等临床症状与体征,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实验研究方面,当归芍药散可 通过降低内皮细胞的黏附、调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下调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等对 CPID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均为古往今来的临床常用经典方,而方证相应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范式近年来笔者常以两方合用,屡愈疑难病证,深感如此合方极具研究价值。笔者通过梳理仲景有关上述两方的原文提要,探寻合方的机制、方证运用,具体阐述如下。1根据原文提要探寻小柴胡汤证、当归芍药散证经方大师胡希恕认为:"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  相似文献   

17.
吕宏生教授认为慢性肾病多以脾肾阳虚为本,气滞、血瘀、水停、湿阻为标,诸邪或单现,每每兼见同病,本虚标实。治疗上重视温补脾肾,"通"调气血水、调整阴阳。临床中善用经方辨治各类慢性肾病,尤喜用防己黄芪汤、一仙汤、当归芍药散等方加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肥胖患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肥胖患者高脂血症238例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药物组成:柴胡24 g,干姜9 g,黄芩12 g,甘草9 g,桂枝12 g,生牡蛎30 g,当归9 g,川芎6 g,赤芍15 g,茯苓30 g,白术15 g,泽泻18 g,黄芪15 g。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10天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疗效,并随访6个月。结果:轻度升高患者显效率为69.8%,中度升高患者显效率为65.5%,重度升高患者显效率为70.0%,所有患者总显效率为67.2%。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肥胖患者高脂血症疗效可靠,近期及远期疗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19.
水肿的形成一般与多个脏腑相关,病因相对复杂,主要因体内水液代谢障碍,影响气血水的运行,而当归芍药散具有活血利水之功,为血水并治常用方。文章主要介绍了孙天福教授用当归芍药散治疗水肿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古今中外文献的搜集整理,对经方当归芍药散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归芍药散自创方至今,历经千余年,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借鉴后世医家应用经验,对于拓宽当归芍药散应用的思路,提高临床效果,同样十分必要。本文还结合临床验案,对当归芍药散的体质倾向、当归芍药散方药加减及不良反应等临床应用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