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外感病的内伤基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姜良铎 《中医杂志》1994,35(4):201-203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外感病与内伤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深刻地认识外感病的内伤基础,认识内伤病证与外感病证的相互影响,不仅对外感病的辨治有重要的意义,对内伤病证的辨治也有一定的价值。1 无内伤基础时外感病的特点“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的是“正气存内”者不易感邪,并不是说“正气存内”者就不会发病。即使是“正气存内”者也可能由于正气一时  相似文献   

2.
外感热病在发生发展转化过程中,除具有一般规律外,更具有其个体化表现,内伤基础的存在常常导致外感热病的非典型性与复杂性,呈现显著的个体差异性与复杂的临床证候。因此,外感病与内伤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深刻认识外感病的内伤基础,认识内伤病证与外感病证的相互影响,不仅对外感病的辨治有重要意义,对内伤病证的辨治也有一定的价值。因而在决定治法时,必须从整体入手,联系病因病机,综合施治,才能执简驭繁,获得良好疗效。笔者临证运用上述理论经治1例患者获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脓毒症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但现代医学治疗效果却不理想,而中医学干预脓毒症有独特疗效,根据中医学理论,本病应属于合并内伤基础的外感病证范畴。内伤基础的存在使本病病机变得复杂并且预后不良,但如果能充分认识脓毒症的内伤基础特点及演变规律,采用相应的干预策略,则对临床医生辨治脓毒症大有裨益。因此主要围绕着脓毒症内伤基础的本质、脓毒症内伤基础的特点、演变规律及脓毒症内伤基础的防治、干预策略这3方面对脓毒症的内伤基础进行探讨,以期达到提高脓毒症辨治水平,降低脓毒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治疗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郭丽华 《四川中医》2008,26(6):23-24
外感兼内伤基础病在中老年患者中多见.文章探讨外感兼内伤基础病的发病机理特点,区别单纯外感与兼有内伤基础病外感的不同的临床发病特点,以五脏为纲,归纳临床常见的外感兼内伤基础病的证型、症状,提出外感兼有内伤基础病的临床诊疗原则.  相似文献   

5.
6.
小建中汤,因其能建立中焦脾胃之气,而名"建中",全方由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饴糖、大枣组成。本方多次分见于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临床同治外感与内伤脘腹痛,效验甚佳。  相似文献   

7.
张介宾说:“咳嗽一证,窃见诸家立论太繁,皆不得其要。多致后人临证,莫知所从,所以治难得效。以余观之,则咳嗽之要,止唯二证。何为二证?一日外感,一日内伤,而尽之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谓:“咳虽肺病,五脏六府皆能致之……总其纲领,不过内伤外感而已。”可见,辨治咳嗽是属内伤,还属外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感清热解毒协定方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外感发热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8例应用外感清热解毒协定方及酚氨咖敏片安慰剂治疗,对照组48例应用酚氨咖敏片及外感清热解毒协定方安慰剂治疗,安慰剂组48例应用外感清热解毒协定方安慰剂及酚氨咖敏片安慰剂治疗。3组疗程均为3 d,比较3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91.67%,安慰剂组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安慰剂组(P0.05),2组临床疗效均优于安慰剂组;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相当。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75.6%,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38.1%,安慰剂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35.0%,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安慰剂组(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安慰剂组;对照组、安慰剂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疗效相当。结论外感清热解毒协定方能显著提高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9.
外感与内伤虽属不同范畴的两大类疾病,但在临床中常交互影响,具有统一性。通过对其发病基础、辨证方法以及治疗原则的分析,总结了外感与内伤具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即阴阳气血失和;在辨证中常需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相结合;治法原则则常用扶正祛邪法、调和营卫法以及标本同治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清解汤治疗外感发热患者临床症状及治疗结果。方法:清解汤口服,3次/d,50m L/次。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1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2=5.87,P0.05)。结论:用中药制剂治疗外感发热有效。  相似文献   

11.
外感发热(体温超过385℃,并伴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为主,除外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发热,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疾病)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中医急症发展的核心,能否有效治疗外感发热是衡量中医急症临床的重要指标之一。广大中医工作者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对外感发热,尤其是外感高热的治疗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不仅推动了中医急症医学的发展,也使现代人视中医药为治疗慢性病调理药的错误观点得到部分纠正,同时也使滥用抗生素现象在国内卫生行业有所缓和。1 辨证分型论治荣氏[1]按…  相似文献   

12.
田华 《河北中医》2010,32(6):960-960
<正>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临床表现: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可有或不明显。局部症状:流涕,喷嚏,鼻塞,有时咳嗽,咽痛,声嘶,流泪。全身症状: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四肢及腰背酸痛。  相似文献   

13.
晚清著名中医学家胥紫来先生一生治学严谨,深究《内经》、《难经》、《伤寒》,旁通诸家学说,颇多心得。特别是他著的《医门真钵》一书,对扁鹊内伤五脏,仲景外感六经尤多发挥。笔者仅就现存《医门真钵》中的《辨内伤外感篇》的学术思想探讨如下: 一、治病首明外感内伤、在经在脏胥氏以《内经》的基础理论为指导,论述  相似文献   

14.
赵文业 《江苏中医》1990,11(11):20-20
  相似文献   

15.
一、低烧郭××,女,47岁。1977年8月18日初诊。六月前因泌尿系统感染后常发低烧,热势在37.2℃——37.5℃之间,偶至37.8℃,且伴头晕心慌易汗,口苦纳呆,胁痛腹胀,精神疲倦,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肩胛骨酸痛等症。有肝炎史,近查肝功能正常。尿检(一),诸项检查均未见其他阳性体症。舌质红,苔薄黄,脉象沉细而弦。病属肝胆郁热,表里失和。法宜和解清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采用辛温辛凉并用和表里双解治法,自拟疏风清热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40例,收到一定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140例均为门诊病儿,男84  相似文献   

17.
发热医案按     
祖国医学对发热证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高深的理论,对今天开展急证的治疗和研究有重要意义。本人在各种发热病中曾有数多治愈病例,现举四例介绍如下,舛谬之处,请同道不吝指正。例一:刘××女23岁一个月前,右少腹作痛,伴有“低烧”,几天后,恶寒高热,体温达39.6°~40℃,右少腹阵痛,经某医院诊为阑尾炎,曾用青霉素、退热剂和镇静剂,高热已退,腹痛亦止,但低烧持续25天,遂来我科治疗。  相似文献   

18.
例一:金某,女,12岁。1980年10月8日诊。患儿因高热、左大腿内侧肿痛,住院治疗1月余,每日发热39~40.2℃之间,白细胞18000,中性86。入院诊断为脓毒败血症。每日以多联抗生素治疗,配合输液、输血等支持疗法,治疗1个多月,身热仍未见退。因家财耗尽,无法继续原有治疗,而改用中筠。患儿离热,体温39.7℃,左大腿内侧微痛,漫肿无头,皮色不变,压之微痛,形体消瘦,精神萎靡。舌质红绛、苔根糙黄,脉细滑数。病延日久,热毒深入营血,营阴被灼。方以清热凉血,育阴和营:广角粉3克(分2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热灸、敷贴穴位联合中西医药物治疗对外感发热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5月西湖区绳金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外感发热(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视其治疗方案的不同给予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常规西药+自拟清热解表汤,42例)与观察组(热灸、敷贴穴位+常规西药+自拟清热解表汤,42例)。2组均连续治疗3 d,观察2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痊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开始发汗、退热起效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3/42),低于对照组的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热灸、敷贴穴位联合中西医药物可有效提高外感发热患者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感发热中医临床路径在急诊的应用及疗效分析。方法按照临床路径指引,对7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制定治疗方案,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4 h内即刻退热人数比95.71%,72 h内体温降至正常人数比98.57%;临床总有效率为98.57%,平均门诊治疗日为1.157 d;患者均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结论外感发热中医临床路径有效指导急诊临床工作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