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颅脑损伤后伤情及功能预后的评估目前尚缺乏一种可靠的生化指标。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进行动态检测,旨在探讨NSE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2001-01/06重型颅脑损伤(GCS≤8)患者41例,男32例,女9例,年龄19~92岁,平均45岁。正常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20~52(平均33)岁,均经本院健康体检无异常。应用ELISA法测定41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患者血清NSE并动态观察其变化的规律。结果预后不良的患者NSE初始值及峰值犤(66±10)μg/L,(94±14)μg/L犦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犤(32±4)μg/L,(34±4)μg/L犦,t值分别为3.090,4.207,P<0.01。初测NSE>60μg/L者,预后不良为75%(6/8),初测NSE<60μg/L者,预后良好为85%(28/33),χ2=22.586,P<0.001;初测NSE与预后负相关,r=-0.501,P<0.01。预后良好患者NSE值3d内迅速降至正常,而预后不良患者NSE值可持续高达5d以上;NSE持续高(初测NSE>60μg/L,下降缓慢)或继发性升高(初测NSE<60μg/L,NSE峰值>60μg/L)的患者预后不良占90%(9/10),NSE持续低(初测NSE<60μg/L)或迅速下降(初测NSE>60μg/L)的患者预后良好占94%(29/31),χ2=22.797,P<0.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期血清NSE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颅脑损伤后伤情及功能预后的评估目前尚缺乏一种可靠的生化指标。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进行动态检测,旨在探讨NSE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2001-0l/06重型颅脑损伤(GCS≤8)患者4l例,男32例,女9例,年龄19~92岁,平均45岁。正常对照组20例,男l0例,女l0例,年龄20~52(平均33)岁,均经本院健康体检无异常。应用ELISA法测定4l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患者血清NSE并动态观察其变化的规律。结果预后不良的患者NSE初始值及峰值[(66&;#177;lO)μg/L,(94&;#177;14)μg/L]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32&;#177;4)μg/L,(34&;#177;4)μg/L],t值分别为3.090,4.207,P&;lt;0.0l。初测NSE&;gt;60μg/L者。预后不良为75%(6/8),初测NSE&;lt;60μg/L者,预后良好为85%(28/33),x^2=22.586,P&;lt;0.001;初测NSE与预后负相关,r=-0.501,P&;lt;0.Ol。预后良好患者NSE值3d内迅速降至正常,而预后不良患者NSE值可持续高达5d以上;NSE持续高(初测:NSE&;gt;60μg/L,下降缓慢)或继发性升高(初测NSE&;lt;60μg/L,NSE峰值&;gt;60μg/L)的患者预后不良占90%(9/10),NSE持续低(初测NSE&;lt;60μg/L)或迅速下降(初测:NSE&;gt;60μg/L)的患者预后良好占94%(29/31),r=22.797,P&;lt;0.00l。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期血清NSE水平与预后有密切关系,NSE是预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预后有价值的神经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糖的影响.方法 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除了不进行亚低温治疗外其他治疗方法与治疗组相同,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5、7天测外周血NSE和血糖,3个月时进行GOS预后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NSE和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OS预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低温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和血糖,对神经元细胞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以NSE和血糖作为量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亚低温的疗效并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伤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04/08因急性颅脑损伤收入武装警察8730部队医院外科,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50例连续病例为颅脑损伤组。对照组为同期受伤在武装警察8730部队医院外科住院的15例单纯四肢骨折,无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为轻型9例,中型17例,重型24例。按入院时CT检查所见分为无脑挫裂伤10例,单纯脑挫裂伤18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22例;根据中线移位情况,无移位12例,移位<1cm20例,移位≥1cm18例。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将Ⅰ~Ⅲ级(死亡,植物生存,严重致残)为预后不良19例;Ⅳ~Ⅴ级(轻~中度致残和完全恢复)为预后良好3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50例各型颅脑损伤患者6~12,24,72,120h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根据不同的颅脑损伤程度、颅内血肿情况、有无脑挫裂伤、CT检测情况、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例患者血样检测结果全部进入统计分析,其中4例分别于伤后1~3d死亡,只取其入院时数据。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脑损伤组伤后6~12h明显高于对照组犤(32.4±11.7)(9.6±4.1)μg/L,t=7.376,P<0.01犦,伤后24h有所减低,而后又再次升高且维持在一个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伤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04/08因急性颅脑损伤收入武装警察8730部队医院外科,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50例连续病例为颅脑损伤组。对照组为同期受伤在武装警察8730部队医院外科住院的15例单纯四肢骨折,无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为轻型9例,中型17例,重型24例。按入院时CT检查所见分为无脑挫裂伤10例,单纯脑挫裂伤18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22例;根据中线移位情况,无移位12例,移位&;lt;1cm20例,移位≥1cm 18例。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将Ⅰ-Ⅲ级(死亡,植物生存,严重致残)为预后不良19例;Ⅳ-Ⅴ级(轻-中度致残和完全恢复)为预后良好3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50例各型颅脑损伤患者6-12,24,72,120h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根据不同的颅脑损伤程度、颅内血肿情况、有无脑挫裂伤、CT检测情况、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例患者血样检测结果全部进入统计分析,其中4例分别于伤后1~3d死亡,只取其入院时数据。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脑损伤组伤后6。12h明显高于对照组[(32.4&;#177;11.7)(9.6&;#177;4.1)μg/L,t=7.376,P&;lt;0.01],伤后24h有所减低,而后又再次升高且维持在一个次高水平。②颅脑损伤组重型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明显高于中型和轻型损伤患者[(46.6&;#177;15.3),(21.5&;#177;6.21),(11.7&;#177;5.09)μg/L,t=3.86,t=6.65,P&;lt;0.01]。③单纯脑挫裂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高于无脑挫裂伤患者[(20.6&;#177;7.15),(12.7&;#177;5.37)μg/L],而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显著高于前两者[(49.5&;#177;16.4)μg/L,t=6.88,t=6.94,P&;lt;0.01]。④预后不良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54.1&;#177;18.6),(18.1&;#177;8.22)μg/L,t=7.61,P&;lt;0.01]。对重型伤患者连续检测伤后6-12,24,72,120h发现预后不良患者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55.8&;#177;17.3),(31.2&;#177;11.4)μg/L;(25.5土8.3),(14.0&;#177;5.2)μg/L;(39.6&;#177;13.3),(18.2&;#177;6.0)μg/L;(39.4&;#177;12.8),(11.5&;#177;4.2)μg/L,t=3.68~4.52,P&;lt;0.01]。结论:通过对不同严重程度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进行检测,发现轻型、中型和重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脑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方法测定100例带状疱疹患者(观察组)治疗前后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NS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前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P0.01)。观察组中NSE水平在不同皮损部位、范围及疼痛程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NSE水平升高,且与皮损范围、发病部位、疼痛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浓度与病情发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根据损伤类型分为硬膜下血肿组、硬膜外血肿组、脑挫裂伤组、合并伤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及植物生存组、残疾组、良好恢复组。另选取1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颅脑损伤患者及对照组入院时,以及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第1、7、14天的脑脊液及血清NSE、MBP浓度。结果轻度、中度、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NSE及MBP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硬膜外血肿组血清和脑脊液NSE、MBP浓度最低,而合并伤组NSE、MBP浓度显著高于硬膜下血肿组、硬膜外血肿组、脑挫裂伤组(P0.05)。死亡及植物生存组血清和脑脊液NSE、MBP浓度均显著高于残疾组和良好恢复组(P0.05)。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14d,其血清和脑脊液NSE、MBP浓度均呈下降趋势,但第14天的浓度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及血清NSE、MBP浓度与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病情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建清  贾丕丰  李宁  沈健康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9):1370-1371,1374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对2001年2月至2005年8月之间的210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在伤后12h内进行血清NSE浓度的测定,并结合GCS评分及CT的Marshall分级对预后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本组210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伤后12h内血清NSE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预后恶劣组血清NSE浓度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 结论 测定血清NSE浓度是早期评估重型颅脑外伤预后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14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3组(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监测不同时间段(1d、3d、7d)NSE和CK-MB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入院NSE、CK-MB均升高,各组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动态监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体内NSE和CK-MB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病情进程及预后,为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为评价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提供量化指标。方法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被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2例)和常温治疗组(23例),脑温分别控制在(34.2±0.2)℃和(36.9±0.3)℃。动态监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96 h血中NSE变化,并于3个月后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血中NSE浓度在治疗后24、48、72 h显著降低.3个月后预后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减轻神经元损伤,显著抑制NSE释放,增强神经元对脑外伤的耐受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黄芪注射液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和S100蛋白B(S100B)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9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两组。黄芪治疗组在脱水、抗感染、器官功能支持、营养神经、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于入院时和治疗后4、7和10 d分别测定患者血清NSE、MBP和S100B浓度;并于入院时及入院1周和2周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个月后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以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黄芪治疗组血清NSE、MBP和S100B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62±3.38)μg/L比(21.54±5.68)μg/L,(7.52±1.06)mg/L比(10.21±2.01)mg/L,(0.90±0.28)μg/L比(1.20±0.34)μg/L,P均<0.05〕。黄芪治疗组在入院时GCS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2.0)分比(5.5±2.8)分,P>0.05〕,但入院1周和2周的GCS及治疗3个月后的GOS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9.8±2.6)分比(7.2±2.1)分,(10.6±3.0)分比(7.8±2.2)分,(4.8±1.0)分比(3.6±0.8)分,P均<0.05〕。结论:黄芪能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MBP和S100B含量,并表现出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颅脑创伤患者外周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specific enolase,NSE)的浓度变化。方法按病情轻重(格拉斯哥评分)将加例单纯颅脑创伤病人分为轻型(11例)、中型(14例)、重型(15例)三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不同时间点外周血GFAP和NSE蛋白水平的变化,同时进行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监测及预后评估并将上述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GFAP、NSE与病情轻重、预后、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和脑灌注压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外周血清GFAP、NSE可以较为敏感地评估和预测外伤性脑损伤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头颈部体表亚低温(HNC)对危重型颅脑损伤(cTBI)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谷氨酸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6年12月到2020年10月入住3个医院ICU cTBI患者81例,按随机数表分入头颈联合降温组(HNC组41例)和传统冰帽组(HC组40例),在到达医院、入院24 h及72 h...  相似文献   

15.
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惊厥是儿科主要的急症之一,通过某种特异性生化指标评价惊厥患儿脑损伤程度、预后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研究表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peclficenolase,NSE)可作为脑内神经元损伤的指标[1],本研究检测了自1998年10月~1999年4月80例惊厥患儿血清NSE水平变化,以探讨NSE在判断惊厥患儿脑损伤的程度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回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1.1癫痫持续状态患儿12例患儿全部全身性惊厥性癫痛持续状态(generalconvulsivestatuseelleetlcs,GCSE)。符合国际诊断标准,30min以上明显的症状性或持发性抽搐发…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观察临床48例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变化,进一步探讨它们与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临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 75例 ,测量并计算其脑梗死体积 ,采集其发病后不同时间的静脉血 ,凝固后立即 3 0 0 0r/s离心 1 5min ,取血清 ,置 - 80℃保存 ,共 2 4 8份标本 ;对照组为同年龄组健康成人 ,共 30例 ,采集标本 30份。采用NSE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NSE浓度。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各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及相关分析法。结果 ①脑梗死组和对照组NSE浓度分别为 (7 2 5± 2 1 4 )ng/mL和 (3 97± 1 1 2 )ng/mL ,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②血清NSE浓度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 ,梗死体积越大 ,NSE值越高 ,各组间比较 ,均P <0 0 5 ;③脑梗死后NSE呈现动态变化 ,发病 4h内变化不明显 ,6h后开始升高 ,2 4h后明显升高 ,2d时达高峰 ,并可持续到第 5~ 7天 ,1 4d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④血糖水平与NSE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血糖水平高者 ,其NSE值亦高。⑤血清NSE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相关 ,NSE高的患者 ,其 2周时的预后较差。结论 脑梗死后患者血清NSE升高并呈现一动态变化 ,它与脑梗死的体积及患者的预后相关 ,且其变化早于影像学变化 ,可以作为脑梗死程度的依据之一 ,对确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一  相似文献   

18.
张光文  吴剑华  靳全恒 《临床荟萃》2000,15(22):1011-1012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enolase ,NSE)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以ELISA法对 47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NSE进行检测 ,并对各Child Pugh肝功能分级及不同程度食管静脉曲张组患者NSE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肝硬化组NSE[( 2 6 .45 2± 1 0 .5 81 )ng/ml]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 [( 1 2 .1 2 7± 5 .6 73)ng/ml]及对照组[( 1 0 .1 96± 3.2 37)ng/ml];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愈差 ,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愈重者NSE水平愈高。 结论 :肝硬化患者NSE水平明显升高 ,且与肝功能损害程度、门体分流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发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在神经母细胞瘤和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因此在临床医学实验中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1].由于试剂价格昂贵,且国内开展此项工作晚于欧美发达国家,在日常工作中常参照国外相关报道确定参考范围(本实验室NSE参考值范围曾为≤15.2 ng/ml),但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部份患者虽然血清NSE水平有明显升高,但未发现恶性肿瘤及相关疾病.为确定符合北京地区及我实验室实际情况的健康成年人血清NSE参考范围,调查了北京地区148名健康成人血清NSE水平.  相似文献   

20.
脑死亡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脑死亡判定中的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30例脑死亡患者(脑死亡组),于判断脑死亡24、48、72 h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NSE水平;同期选择30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损伤组)作为对照,于发病24、48、72 h后测定血清NSE水平.结果 脑死亡与脑损伤患者均表现为随时间延长,NSE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脑死亡组患者24、48、72 h血清NSE水平均明显高于脑损伤组(P均<0.05).对30例脑死亡患者中8例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生命支持达1周以上的患者进行动态血清NSE水平监测发现,NSE水平随时间推移呈逐渐升高趋势,其中5例于第5日超过最高限值(>370 μg/L),另3例于第7日达最高限值;而13例住ICU超过1周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动态监测未发现类似现象,且血清NSE水平自发病3 d后呈逐渐下降趋势,二者同期比较NSE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脑死亡早期测定患者血清NSE水平对脑死亡的判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