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定经不同加工炮制后巴戟天饮片中Fe、Cu、Mn、Zn、Cd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加工炮制方法对其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其中Fe、Cu、Mn、Zn用火焰法,Cd用石墨炉法,测定生巴戟天、巴戟肉、盐制巴戟天、甘草制巴戟天炮制后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巴戟肉中各微量元素含量均比生巴戟天高,经过盐制和甘草制后的巴戟肉微量元素含量比蒸制过的巴戟肉低。结论:不同炮制方法会引起巴戟天微量元素含量产生变化,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巴戟天的炮制机理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目前市场上的饮片巴戟天、巴戟肉和盐巴戟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 在主要产区和国内主流药材市场上,收集饮片巴戟天41批、巴戟肉32批、盐巴戟天10批;在前期对巴戟天药材中糖类成分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超高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鉴别饮片巴戟天、巴戟肉和盐巴戟天中的主要的差异成分,利用UPLC对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结合热图对三者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饮片巴戟天、巴戟肉和盐巴戟天三者的主要成分有显著差别,表现在果糖、葡萄糖、蔗糖以及低聚糖GFn的含量及种类两方面。巴戟肉和盐巴戟天中10种低聚糖GFnn=2~11)的含量均分别低于饮片巴戟天中相应成分的含量(P<0.01),巴戟肉中果糖、葡萄糖、蔗糖的含量均高于巴戟天和盐巴戟天中相应成分的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饮片巴戟天、巴戟肉和盐巴戟天中水晶兰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2.6,39.8,32.3 mg·g-1,其中巴戟天与盐巴戟天中的含量差异显著(P=0.031);各批次的巴戟天和盐巴戟天中耐斯糖的质量分数均高于4.0%,高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简称“药典”)标准的要求;而巴戟肉中耐斯糖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4.7 mg·g-1,只有少数批次的巴戟肉符合药典要求。结论 蒸制使巴戟天中大部分的低聚糖转化成了果糖、葡萄糖、蔗糖;盐制使巴戟天中的各低聚糖和水晶兰苷的含量均显著降低,但是,各低聚糖含量降低的程度远小于巴戟肉。巴戟天和盐巴戟天的耐斯糖含量符合药典质量要求,巴戟肉中耐斯糖含量低于药典中限量要求。建议开展巴戟天药典标准的提升和修订,以保持药典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增强药典对巴戟天药材质量控制的导向作用。该研究结果为饮片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的质量标准修订及其功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巴戟天炮制品的糖含量与入药意义。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净巴戟天、去木芯巴戟天、巴戟天木芯及蒸制后的巴戟天肉中总糖和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净巴戟天总糖为54.83%,多糖为12.09%;去木芯巴戟天总糖含量为59.58%,多糖为13.01%;巴戟天木芯总糖为23.12%,多糖为5.91%;而炮制后的巴戟肉总糖56.61%,多糖12.93%,糖的含量比净巴戟天高。结论巴戟天糖主要分布在肉的部分,不同巴戟天炮制品中其糖的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蒸制除去木芯,使药材得到净化,更有利于用药准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工艺对巴戟天中寡糖类成分和水晶兰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方法制备巴戟天炮制品,比较不同炮制品中寡糖类成分和水晶兰苷的含量。利用HPLC-CAD测定寡糖类成分含量,Shodex Asahipak NH2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5 min,86%~81%A;15~20 min,81%~75%A;20~35 min,75%~70%A;35~50 min,70%~58%A;50~60 min,58%~40%A;60~65 min,40%~20%A);运用HPLC-DAD测定水晶兰苷含量,Venusil MP C18色谱柱,检测波长235 n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5∶95~28.8∶71.2,15 min)。结果:巴戟天不同炮制品中寡糖类成分总质量分数顺序为盐巴戟天>巴戟肉>制巴戟天>生巴戟天;水晶兰苷含量排序为盐巴戟天>生巴戟天>制巴戟天>巴戟肉。结论:巴戟天不同炮制品中寡糖类成分和水晶兰苷的含量差异较大,为巴戟天的饮片质量控制及炮制机制解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制巴戟天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巴戟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加甘草汁量、煮制时间、闷润时间为自变量,以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耐斯糖、水晶兰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的综合评分为因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制巴戟天最佳炮制工艺。结果制巴戟天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加甘草汁量1.5倍,闷润时间4 h,煮制时间25 min。实际测量值与OD预测值的偏差为1.39%。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制巴戟天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且预测性良好,可为制巴戟天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炮制方法对巴戟天有效成分水晶兰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吉银  梁英娇  丁平 《中药材》2007,30(1):20-22
目的:测定巴戟天炮制品中水晶兰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Krom al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甲醇-0.4%磷酸水溶液(5∶95→28.8∶71.2,15 min)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1 nm;柱温25℃。结果:巴戟天不同炮制品中水晶兰苷含量与生品比较有较大差异,生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中水晶兰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92 mg/g、9.10 mg/g、9.21 mg/g、12.86 mg/g。结论:不同炮制方法使巴戟天炮制前后水晶兰苷的含量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崔妮  史辑  贾天柱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2):3898-3901
为了比较巴戟天不同炮制品补肾壮阳药理作用,采用腺嘌呤灌胃给药的方法建立小鼠肾阳虚模型,分别给予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制巴戟4种炮制品,以桂附地黄丸为对照,以小鼠体征、体重、睾丸系数、精囊腺系数、血清睾酮(T)、血清皮质醇(cortisol)、血清肌酐(Cr)、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各炮制品均可以改善肾阳虚小鼠的症状,其中盐巴戟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制巴戟、巴戟肉、巴戟天。该实验结果可为阐明巴戟天炮制原理和补肾壮阳机制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5,(6)
目的研究巴戟天的3种炮制品(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在炮制过程中蒽醌类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应用HPLC检测技术,以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及总蒽醌类化学成分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3种炮制品在不同蒸制时间、加盐量及盐蒸时间、甘草量及煎煮时间条件下蒽醌类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在加热和加入辅料盐后均有增溶现象,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含有量逐渐下降;在加入辅料甘草后该成分明显下降。总蒽醌类化学成分在不同炮制过程中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和辅料盐、甘草的加入,其变化均为先上升后下降。结论控制巴戟天炮制时间和辅料用量有助于控制巴戟天炮制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6,(5)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巴戟肉、盐巴戟天对阳虚內寒证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巴戟天补肾壮阳的作用机制,为巴戟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甲巯咪唑灌胃给药的方法制备阳虚内寒证模型,分别给予巴戟肉、盐巴戟天2种炮制品高、中、低浓度的水煎液,以右归丸为阳性对照药,以肝糖元、肌糖元、游离脂肪酸(NEFA)、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肝脏和骨骼肌Na+,K+-ATP酶、Ca2+,Mg2+-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以及体脂系数等为评价指标。结果:巴戟肉和盐巴戟天对阳虚内寒证大鼠的能量代谢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盐巴戟天较相同剂量的巴戟肉好,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巴戟天的补肾壮阳作用与调节能量代谢有关,在临床使用中应注意对炮制品的选择和剂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炮制对巴戟天中水晶兰苷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SD大鼠灌胃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的正丁醇萃取物,采用HPLC,Venusil MP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35 nm,测定血浆及各组织中水晶兰苷的含量。结果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中水晶兰苷高、中、低剂量(0.177、1.77、17.7μg/m L)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模型,在所研究的剂量范围内,AUC与给药剂量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灌胃给药60 min后,水晶兰苷在肾、肺、肝、脾的浓度达到最大,在肾组织和肝组织中的浓度分布为盐巴戟天巴戟肉制巴戟天,在脾组织中浓度分布为制巴戟天盐巴戟天巴戟肉。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巴戟天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及组织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大黄产地最佳趁鲜切制工艺,并比较产地趁鲜加工与传统加工对大黄饮片的影响,探讨大黄产地趁鲜加工的可行性。方法以大黄5个游离蒽醌和对应的结合蒽醌的化学成分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并结合饮片性状、干燥时间、闷润时间和次数等综合对比分析产地趁鲜加工与传统加工对大黄饮片的影响。结果不同的产地趁鲜加工方法对大黄饮片的影响不同,当大黄在含水量为35%时切制,大黄所含化学成分综合评分最高;饮片性状、干燥时间、闷润时间和次数都优于传统加工,大黄易在含水量为35%时,趁鲜切制。结论大黄趁鲜加工较传统加工工艺简便,高效,大黄产地趁鲜加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凤丹皮趁鲜切制与晒干后软化切制两种加工方法制得的饮片中芍药苷和丹皮酚的含量,探讨牡丹皮的最佳加工方法。方法:收集亳州栽培的凤丹皮根系,将根系中粗细相等的根一部分趁鲜切制,一部分晒干后软化切制。采用HPLC同时测定两种饮片中芍药苷和丹皮酚的含量。结果:趁鲜切制饮片中芍药苷的含量高于晒干后软化切制的饮片,而晒干后软化切制的饮片中丹皮酚的含量高于趁鲜切制的饮片。结论:丹皮采用趁鲜切制的加工方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茜草饮片趁鲜切制工艺并与传统切制饮片进行比较,为茜草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大叶茜草素、茜草素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含水量、切片厚度、干燥温度对茜草趁鲜切制饮片的影响,并与传统切制饮片进行大叶茜草素和茜草素的含量对比。结果:优选出茜草饮片趁鲜切制工艺为干燥至含水量为25%、切5 mm段、70℃烘干;趁鲜切制饮片大叶茜草素的含量是传统切制饮片的1.4倍左右,茜草素含量是传统切制饮片的1.2倍左右。结论:优选出来的趁鲜切制工艺简单、可行,趁鲜切制饮片质量高于传统炮制饮片。  相似文献   

14.
《中成药》2018,(11)
目的比较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建立肾阳虚大鼠模型后,ELISA法测定血清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睾酮(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肾上腺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肾上腺Fas、Bax、Casepase3、Bcl-2、Fas L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巴戟天组、巴戟肉组、盐巴戟天组CORT、ACTH、T、CRH水平(除巴戟天组CORT水平外)均显著升高(P 0. 01),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 0. 01),Bax、Fas、Fas L、Case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 0. 01),均以盐巴戟天组最明显(P 0. 05,P 0. 01)。结论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均可改善肾阳虚大鼠HPA轴功能,调节脏器功能水平,从而达到补肾壮阳作用,其中盐巴戟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炮制方法对南靖巴戟天蒽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巴戟天各炮制品中蒽醌的含量。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巴戟天不同炮制品中蒽醌含量与生品比较有较大差异,生巴戟天、巴戟肉、盐蒸巴戟天、盐炙巴戟天、制巴戟天中总蒽醌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350mg/g、1.3450mg/g、1.0925mg/g、0.7025mg/g、1.5775mg/g;游离蒽醌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255mg/g、0.6675mg/g、0.3875mg/g、0.1818mg/g、1.4525mg/g。结论:巴戟天炮制前后蒽醌的含量发生改变,且不同炮制方法的影响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2020,(10)
目的:比较不同趁鲜切制干燥方式对肉苁蓉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探讨产地趁鲜切制干燥的可行性,为肉苁蓉饮片生产提供有效可行的加工方法。方法:通过采用UPLC-QQQ-MS技术,对肉苁蓉的传统及趁鲜切制后的饮片内的苯乙醇苷、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不同干燥方式成分含量变化较大,烘干、减压干燥和微波干燥后的含量较高,但微波干燥在产地很难实行;同时切片后采用水焯的处理方式可以充分起到杀酶保苷的作用,水焯后苯乙醇苷、环烯醚萜苷含量均增加,最佳的水焯时长为5 min,最佳干燥方式为趁鲜切片水焯5 min后40℃减压干燥,此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结论:该研究首次以苯乙醇苷和环烯醚萜苷为双重指标,更加全面、快速、高效的评估肉苁蓉的产地加工方法,为肉苁蓉产地加工与饮片加工一体化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2015,(8)
目的:比较巴戟天不同炮制品及提取部位的祛风湿作用,探讨其在细胞因子水平上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左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备AA模型,分别灌胃给予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4种炮制品和巴戟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剩余水部位和总多糖部位,以雷公藤多苷片为对照,在不同的时间点检测大鼠继发侧关节肿胀度;致炎28 d处死大鼠,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炎症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盐巴戟天及巴戟天乙酸乙酯部位、巴戟天正丁醇部位能明显减轻AA大鼠足肿胀度,降低异常升高的血清TNF-α、IL-1β、IL-6、INF-γ水平;而巴戟天、制巴戟天、巴戟天总多糖和巴戟天剩余水部位作用不明显。结论:盐巴戟天、巴戟天正丁醇部位和巴戟天乙酸乙酯部位对AA大鼠各项指标改善作用显著,效果优于巴戟天、制巴戟天、巴戟天总多糖和巴戟天剩余水部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INF-γ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史辑  崔妮  贾天柱 《中药材》2015,(8):1626-1629
目的:比较巴戟天不同炮制品及提取部位的祛风湿作用,探讨其在细胞因子水平上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左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备AA模型,分别灌胃给予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4种炮制品和巴戟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剩余水部位和总多糖部位,以雷公藤多苷片为对照,在不同的时间点检测大鼠继发侧关节肿胀度;致炎28 d处死大鼠,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炎症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盐巴戟天及巴戟天乙酸乙酯部位、巴戟天正丁醇部位能明显减轻AA大鼠足肿胀度,降低异常升高的血清TNF-α、IL-1β、IL-6、INF-γ水平;而巴戟天、制巴戟天、巴戟天总多糖和巴戟天剩余水部位作用不明显。结论:盐巴戟天、巴戟天正丁醇部位和巴戟天乙酸乙酯部位对AA大鼠各项指标改善作用显著,效果优于巴戟天、制巴戟天、巴戟天总多糖和巴戟天剩余水部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INF-γ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切制时间、干燥方法对枳壳趁鲜切制饮片的药典指标成分的影响,比较优选趁鲜切制工艺饮片与传统饮片成分和药效的差异。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水(20∶80,p H3.0),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3 nm,进样量20μL,对不同工艺枳壳趁鲜切制饮片的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进行测定,优选趁鲜切制的时间及干燥方法,观察优选趁鲜切制工艺饮片与传统饮片对小鼠肠推进率、胃排空率、胃泌素等的影响。结果同一产地枳壳趁鲜切制晒干品指标成分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高于相应天数的60℃烘干品,晾晒3 d切制晒干的饮片含量最高,优选的趁鲜切制工艺饮片在肠推进率、胃排空率、胃泌素指标上与传统饮片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流变性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选的枳壳趁鲜切制工艺为鲜枳壳横向对半切,晾晒3 d,再切薄片,晒干。所得趁鲜切制饮片与传统饮片在胃肠动力学药效指标上作用强度相当。  相似文献   

20.
有关巴戟天炮制的古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作明  孙立立  王琦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2):1131-1132
中药巴戟天 Madix morindal officinalis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补肾阳、强筋骨 ,祛风湿之功。用于阳痿遗精、风湿痹痛等证。历代以去心入药居多 ,也有不去心用的 ,尚有药汁制、酒制、盐制等多种炮制方法 ,其中巴戟天肉、盐巴戟天和制巴戟天等饮片规格沿袭至今。笔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记述 ,从净制、切制、炮制和炮制作用四个方面进行文献改正 ,深入探讨巴戟天的炮制原意 ,炮制技术和炮制作用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和特点。现分述于后 ,以供现代炮制研究参考。1 净制自古以来 ,巴戟天的净制技术和要求十分简略而明确。早在晋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