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腑泄浊法是运用"下"法使大便通利、积滞消除从而达到调畅气机,通利三焦的一种治法。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许多心血管病患者同时存在便秘、脘腹胀满的症状,通过通腑泄浊使三焦通利后症状好转,尤其大便秘结、腹胀、  相似文献   

2.
代谢毒素的产生和潴留是慢性肾衰竭的显著特点。改善代谢毒素产生的内环境,减少代谢毒素生成并增加其排泄,是阻止慢性肾衰竭进展的重要环节。中医学理论认为,慢性肾衰竭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以水湿、湿热、瘀血、浊毒等邪实为标,久病则湿、瘀、毒蕴结。邪实既是慢性肾衰竭的病理产物,又诱导疾病进展。《温热逢源》言“盖脏病无出路,必借道于腑,乃能外出”,六腑可为邪实之出路,故六腑通则邪实输泻有余。通腑泄浊法以邪实为标靶,是慢性肾衰竭在扶正固本之外的治标之法。狭义的通腑泄浊法功同下法,临床应用范围较局限,应进一步阐释其内涵,拓展其应用范围以适应临床需要。广义的通腑泄浊法当重恢复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生理特性,给予邪实以出路,并“攻邪已病”。根据邪实的特性因势利导,使之排出体外,邪去则正安,主要包括通达气机、通利小便、通畅肠腑3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艳芬 《河北中医》2007,29(3):229-229
通腑法属中医治法中下法范畴,"通腑泻浊"法集"泻浊"于"通腑"之中,以大黄等泻下药为主药,荡涤肠胃积滞,使湿浊水毒之邪从大便而出,应用于湿浊(痰)阻滞之证.现举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4.
叶景华系上海市名中医,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肾脏疾病,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叶师临证经验丰富,笔者有幸随诊左右,获益匪浅。现录叶老治疗急性肾衰竭案1则,并探讨其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贾英杰教授采用中医疗法,运用"急则治标"理论,以通腑攻下为主,配合理气之品,治疗肺癌1例,取得了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通腑泄浊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腑实证患者,观察该法对心脏功能及中医症候疗效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的循证医学积累依据,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拓展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腑实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应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通腑泄浊中药汤剂,并随症加减,保证通腑效果,7日为1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心功能恢复、腹胀、水肿等中医症候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泄浊法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腑实证患者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的共同结局,是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代谢失衡以及全身各系统症状为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本病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为中医学中"水肿""腰痛""癃闭""关格"范畴,以本虚为主,可兼有湿浊、痰瘀等标实表现,病位主要在脾肾,以脾肾衰败、浊毒阻滞为病机。本病迁延日久不愈,后期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和络泄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62例门诊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予低优蛋白饮食并口服复方α酮酸积极治疗原发病。治疗组31例除了低优蛋白饮食并口服复方α酮酸,另予补肾健脾和络泄浊之剂口服。连续治疗2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中医症状积分及肾功能、血清Klotho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判定疗效。结果: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下降(P <0.05),治疗组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两组肾功能指标及血清Klotho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均改善(P <0.05),治疗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 患者刘某,男,73岁。于1997年2月10日就诊。诉:患咳喘已18年,近期复因感寒加重7d。刻诊:症见呼吸困难,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喘息气短,咳声低弱,咯痰黄稠而粘,面色不华、形体消瘦,精神疲惫,口燥咽干,身热肢冷(T38.6℃),不思饮食,下腹痞胀不痛,3d未解大便,小便少而黄,舌红少津、苔黄厚腻,脉沉细数。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散在喘鸣音,双侧肺底部有湿性罗  相似文献   

10.
一、重证肾炎(高度水肿) 左××,女,39岁,沙口镇居民。患者平素寡言少语,经期数月不行,经量时多时少,致婚后多年不孕。1967年下半年患急性肾炎,经治疗好转,因家贫停药,未能根治,加之操劳家务过度,致1970年元月水肿复发。经县人  相似文献   

11.
王强  孟云辉  付达 《河北中医》2012,(10):1451-1453
目的观察通腑泄浊法治疗腑实证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腑实证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通腑泄浊汤。2组均治疗7 d。观察2组治疗后喘憋、水肿、腹胀改善情况及心功能变化情况,记录2组治疗期间呋塞米日使用量,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钾、血尿酸水平。结果治疗组喘憋、水肿及腹胀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心功能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6.1%,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82.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各患者呋噻米日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钾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下降(P〈0.05),对照组上升(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泄浊法治疗腑实证CHF疗效满意,同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利尿剂用量,改善电解质紊乱和高尿酸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腑泄浊法治疗腑实证慢性心力衰竭,观察其对心功能、中医症状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腑实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腑泻浊方,通时严格把握通腑达标标准;7日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心功能恢复、中医症状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腑泄浊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林继臻  刘明 《中医研究》2010,23(6):56-57
通腑泻下法是中医基础理论中藏象学说“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具体临床运用。本法的应用首推东汉张机创制的代表方剂——大承气汤。他常采用该方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少阴急下证以及痉病、宿食等病证。历代医家在仲景承气类方剂的基础上也多有发挥。金代张从正采用下法治疗多种疾病,进一步发展了通腑泻下疗法。至明末吴又可指出“温疫可下者约三十余证”,他采用泻下常用药物大黄治疗各种急性热病,丰富和发展了通腑泻下治法的理论。作者在临证时也经常使用此法,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采用通腑法救治脑中风(脑血栓形成,头颅CT检查证实)2例,皆获痊愈,现介绍如下。病例1何某,女,81岁。于1997年6月25日洗头后人事不醒,接着出现右侧肢体偏瘫,收缩压高达28kPa,体温378℃。6月27日晚笔者接诊,测患者血压253/...  相似文献   

15.
危重症患者常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而MODS与肠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在机体应激状态下,胃肠黏膜水肿、糜烂,形成溃疡,  相似文献   

16.
胆为腑脏,以通为用,笔者采用泻下通腑法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管综合症、胆结石等属于胆胀病,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研究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机之一为脾肾阳虚、浊毒瘀阻,临床运用温阳泄浊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效果。且内服中药与灌肠法相结合,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温阳泄浊法代表药物附子、大黄具有降低肌酐及尿素氮作用,能够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具有纠正脂质代谢等作用。温阳泄浊法对于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通腑法是中医八法中"下法"之一,是指通过通畅六腑祛除病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降气法是指具有降逆理气作用的一种治法[1],用以调畅机体气机,协调脏腑功能,适用于气之当降而不降、降之而不及甚或不降反升的病证。临床观察发现,多数心系疾病患者在胸闷、胸痛、气短、乏力的同时,常伴有便秘、腹胀、恶心、气促等腑气不降的症状,故在治疗时应重视腑气的通降,运用通腑降气法往往可较快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近年来笔者用通腑降气法治疗心系疾病,收  相似文献   

19.
谭严发 《新中医》2002,34(2):64-65
下法是中医治疗急症及疑难重症的重要治法之一,笔者于临床运用获效良多,兹举例3则如下。1 肠梗阻黄某,男,42岁,1990年8月21日初诊。患者因急性腹痛,阵发性加剧2天,经治疗症状不解而转院。诊见:患者卧位,神清,急性病容,精神困倦,恶心无呕吐,身热不恶寒,  相似文献   

20.
面神经麻痹 病例1:刘某,男,32岁,农民。1994年9月2日就诊。自诉10天前晨起后感右侧头痛,痛如刀割,难以忍受,伴恶寒、无汗。自服扑尔敏、感冒片后症状稍缓。次日即出现口角麻木,不能鼓腮。某医院诊为:面神经麻痹。给予口服维生素及中药牵正散治疗至今,病情无好转。诊时仍感头痛,伴纳呆,腹胀,大便7日未解。查见患者面红目赤,右眼不能闭合,右侧额纹消失,口角歪向左侧,右口角流涎,舌苔黄厚而腻腐,脉滑数。一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