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丁甘仁为孟河四大家的杰出代表,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其著录的《丁甘仁医案》一书,充分反映了丁甘仁诊疗临床各科之经验。《丁甘仁医案》卷四记录14例哮喘医案,可归纳丁甘仁对哮喘的辨治思路:治疗兼顾内外,疏外邪、化内饮以止咳喘,注重调理脏腑气机,重纳肾气、健脾气、降肺气以止咳喘;用药上多选温药化痰,以脾肺肾经药为主,善用鹅管石治喘急,海浮石化老痰,半夏配茯苓杜生痰之源,补骨脂配五味子治肾虚不纳,远志利肺气纳肾气;组方上采撷众方,汤丸并用。  相似文献   

2.
丁甘仁辨治外感病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甘仁在深研《素问》,《伤寒论》等典籍及《温热经纬》,《温病条辨》等方书的基础上,择善继承,认真临证,灵活运用前人经验,其从伤寒与温病的发病属性均为外感病出发,主张统一辨证,分析,即早期重在解表,而用散透法,不过,在“寒温统一”中,对“六经”辨治规律及运用,较为强调,因此尽量选用经方,成为继曹元甫之后的又一位有影响的经方家,丁氏的辨治外感病的特点,不仅对“寒温统一”外感病学体系的建立,而且对《伤寒  相似文献   

3.
马晓娟 《江苏中医药》2018,50(10):15-17
月经病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妇科临床就诊率最高,镇江市名中医贺玥辨治月经病强调辨证论治,治疗以调摄冲任为大法,重视调理肾、肝、脾及气血。附验案3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丁甘仁医案》中妇科医案涉及经、带、胎、产,笔者通过对《丁甘仁医案·卷七》中肝郁乘脾犯胃型月经愆期案、气滞血瘀新感外寒型痛经案、血海空虚型闭经案和阴虚血瘀型崩漏案的探析,总结丁甘仁治疗月经病辨证重视肝脾,治疗擅调气血,用药平淡轻灵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丁甘仁,近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其一生虽不以文学见长,却勤于临证,临床经验丰富,于内、外、妇、幼、喉科及疑难杂症无一不精。其立论处方,始终贯彻辨证施治精神,不偏执成见而能采取各家之长。纵观丁氏脉案,证、因、脉、治都写的很清楚,为后学树立了良好的典范。本文通过研析丁氏诊治妇人病的医案,探究丁氏治疗产后病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6.
孟河学派名医丁甘仁对于喉痧证治具有独到见解,本文深入分析了丁甘仁对喉痧病因病机的认识,指出丁甘仁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要,对时疫喉痧制定了精准的治则治法及内服外用方药,为后人治疗喉痧及急性热病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7.
丁甘仁及其门人程门雪均为孟河丁氏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了咳喘辨治的丰富经验。两位医家将咳喘的病因病机概括为外感六淫,脏腑失调,内邪干肺。丁氏尤重风邪挟杂之因,治疗上标本兼顾,清、润、宣、肃并用,秉承孟河学派轻灵清巧之风;程氏对痰饮致病见解独到,将化痰法贯穿咳喘治疗始终,善从复方验方中取精用简。  相似文献   

8.
通过学习丁甘仁医案,梳理其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病的经验,归纳出其治疗湿温的三大特点:其一,不拘泥湿温病只限于阳明、太阴二经,而是将其扩大到六经范畴。先辨病位,再定方药,擅用合方。真正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其次,重视少阳、厥阴经的枢机作用,善用柴胡运转枢机。第三,经方和时方并用,经方为主,在经方基础上加用芳化、苦燥、淡渗、疏达之品以助化湿。  相似文献   

9.
月经病的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对月经病的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先要作出正确的诊断,兹结合笔者的临证体会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丁甘仁治痢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甘仁治痢五法浙江省合州医院(317000)管利民丁甘仁(1864~1924),名泽周,江苏武进入,为孟河四家名医之一。医学造诣精深,兼长内、外、喉三科。著有《药性辑要》,《脉学辑要》、《喉科证治概要》、《丸散膏丹国药配制法》、《休德堂丸散集》及门人...  相似文献   

12.
孟河丁甘仁(1866年~1926年),名泽周,江苏武进人,为近代江南名医。丁氏先学医于圩圹马绍成、马培之。问业于歙县汪莲石,复私淑费、巢诸家。初行道苏州,复东行上海开业四十年,医名大噪,妇孺皆知。丁氏治学严  相似文献   

13.
月经病辨治脾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明  王晓明  王宏业 《光明中医》2008,23(8):1099-1100
脾胃同居中焦,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浊,二者一阴一阳,升降相应,化生气血,内灌五腑六腑,外养四肢百骸,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是运行血液的动力,而气血的化生均源于脾胃。从病理方面上讲,妇人脾胃久虚,经水断绝不行。故月经病的治法以健脾和胃,资其化源为主。是妇科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丁甘仁治咯血三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甘仁氏创立止咯血三法,余用于临床,每多效验,今仅将三法介绍于下:一、清肃上焦法 处方:石决明(煅)15g 、炒桑枝、淡竹茹、瓜篓皮、茜草根、丹参、川贝母、甜杏仁(打碎)各 10g,粉丹皮(炒炭)、福橘络、旱莲草各5g、藕节汁一盅冲服.主治:该法主治肺热咯血.适应于发热.烦躁、胸闷、口干、喉干、小便赤热、脉象滑数之咯血者.方解:本方以桑枝、决明平肝泄风、丹参、旱莲草和营理血;藕节汁、丹皮炭、茜草化瘀止血;橘络、瓜篓皮宽胸通络;竹茹、贝母、杏仁清肺化痰.二、养阴祛瘀法 处方:大生地15g,川贝母(去心)、甜光杏仁、金石斛(先煎)、福橘络、云茯神、茜草根、瓜篓皮、怀山药各10g ,旱莲草5g,鲜竹茹6g,黛蛤散12g,藕节汁一盅冲服.  相似文献   

15.
丁甘仁治中风病案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泽周先生,字甘仁,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人,民国时期著名医学家,又是孟河医派重要人物之一,先生医术好,品德高,乐善好施,对病者不论贫富,一视同仁,为群众所敬仰。孙中山先生曾以大总统的名义赠以“博施济众”金字匾额,以示表扬,堪称名符其实。丁氏精通内外诸科,兹引其治中风病医案三则,盖因中风病为中医四大证之一,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脑血管病的年发病率、患病率冠诸病之首,冀从其病案中领悟其要,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6.
许泽君 《陕西中医》2007,28(9):1246-1246
《丁甘仁医案》是清末民国初年名医、盂河医派杰出代表丁甘仁行医验案总结。丁氏在学术上继承了盂河前辈不拘一格、广采众长的治学精神,临证能融合伤寒、瘟病两大学说,贯通古今。其学术思想对今天的临床诊疗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本人在阅读中深刻体会到他辨证之精妙,选方用药之灵活,颇有心得。今对其血证诊疗略作分析、归纳、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红霞 《中医研究》2003,16(2):63-64
中成药便于口服和携带 ,患者乐于选用。但中医治病须辨证施治 ,只有用药对症 ,才可能获得满意疗效。为此 ,特结合诊治妇女常见月经病实际 ,就如何选用中成药辨治月经病略述一二。1 月经先期若经色深红或紫红 ,质稠 ,且伴心烦失眠胸胁胀满而痛 ,大便秘结 ,面红口干 ,舌质鲜红 ,脉弦数 ,证属肝经郁热。治以清肝泻火 ,可选用栀子清肝丸或固经丸 ;若经期提前 ,量多色淡 ,质清稀 ,伴有心悸神疲 ,失眠健忘 ,或食少便溏 ,舌质淡 ,脉虚弱 ,证属气血两虚 ,治以补气摄血固经 ,可选用人参归脾丸或补中益气丸。2 月经后期若经色暗红 ,小腹冷痛 ,得热则…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丁甘仁治痢5法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甘仁(1866~1926),名泽周,江苏武进人,为近代名医。笔者就其遗著《丁甘仁一百十三法》抄本中治痢疾方法,归纳分类,约之为5法,略述于次。正酣邪化滞洁凡痢疾初起而兼有表证者,则以本法治之。证见:下痢赤白,状似粘陈,白多赤少,腹痛拘急,里急后重,伴恶寒发热,胸腔痞满,苔薄白,脉儒缓或脉浮等。处方:荆芥炭钱半,川厚朴一钱,南查炭三钱,防风炭钱半,小青皮(炒)三钱,大麦芽(炒)五钱,姜半夏三钱,焦积壳钱半,六神曲三钱,意政仁五钱,堆姜二片,大腹皮三钱,木香棋榔九(先吞)三钱。按:痢之初起,风寒外束,寒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