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生肌止痛散外用对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低位肛瘘切开术加龙血竭药粉外用换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低位肛瘘切开术加生肌止痛散外用换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术后创面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止痛散可缓解低位肛瘘术后患者的创面疼痛程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行肛瘘切开术治疗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按随机原则平均分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康复新纱条换药,对照组用凡士林纱条换药,直到创面愈合.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在术后第7、14、21天的创面愈合率.结果: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紫芨洗剂在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将80例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由同一术者在局麻下行肛瘘切开术。治疗组术后采用紫芨洗剂创面坐浴,对照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比较2组创面疼痛、便血、创面肉芽、创缘水肿症状体征积分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创面疼痛、便血、创面肉芽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23.51±5.32)d,较对照组(28.83±4.53)d明显缩短(P0.05)。结论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应用紫芨洗剂坐浴能够减缓疼痛,减少出血,促进肉芽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紫草油纱条联合美洲大蠊精粉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给予紫草油纱条联合美洲大蠊精粉换药,对照组给予紫草油纱条换药,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总体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4天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第7、12天创面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相关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油纱条联合美洲大蠊精粉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换药对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局部症状的临床疗效要明显好于单纯使用紫草油纱条换药,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单纯使用紫草油纱条换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九华膏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肛瘘患者均行低位肛瘘切除术治疗,并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九华膏进行创面换药,对照组给予温水坐浴,凡士林纱条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肉芽、水肿、出血的指标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肉芽、水肿、出血等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创面愈合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应用九华膏换药可以促进创面愈合,疗效优于温水坐浴联合凡士林纱条换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敛瘘膏外敷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行低位单纯性肛瘘切开术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敛瘘膏"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纱条外敷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第7天肛门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5.47±0.94)d,对照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8.00±1.64)d,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1天、第15天创面愈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第11天创面分泌物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第11天和第15天创面肉芽形态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敛瘘膏外敷可加速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肉芽生长,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术后肛门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序贯换药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手术后患者60例按随机、对照、平行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早、中、后3期中药汤剂纱条序贯换药,对照组30例采用康复新纱条换药,直到创面愈合。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在术后第3、7、14、21天的创面愈合率。结果:创面愈合时间对照组平均(30.80±6.74)d,治疗组平均(26.70±8.0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率术后第3天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4、21天治疗组均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序贯换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可以加速创面愈合,其疗效优于康复新液。  相似文献   

8.
董慧  王业皇 《中医药导报》2019,25(12):94-96
目的:观察皇石散对湿毒内蕴证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湿毒内蕴证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皇石散换药,对照组采用灭菌凡士林油纱条换药。术后第3、7、10、14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创面分泌物量评分、肉芽色泽、创面面积等指标,记录创面完全愈合所需要的时间,在术后第6周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随访3个月,治疗组患者术后创面分泌物量评分、肉芽生长评分、创面面积、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均为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皇石散治疗湿毒内蕴证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可明显减少创面分泌物,维持肉芽组织鲜活,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生肌膏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呋喃西林纱布湿敷创面,直至创面愈合;观察组给予自拟益气生肌膏外用,直至创面愈合。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术后3 d、术后1周、术后2周)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肉芽形态评分变化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周、2周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后3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2周创面肉芽形态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后3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创面肉芽形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生肌膏外用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效果明显,患者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肉芽形态评分改善较好,创面愈合时间较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凉促愈膏在肛瘘、肛旁脓肿术后创面换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肛瘘、肛旁脓肿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清凉促愈膏换药,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换药,观察创面修复生长情况,包括愈合天数、创面表皮生长率、肉芽生长、水肿、渗液及创面愈合后瘢痕程度。结果:两组在愈合天数、创面表皮生长率、肉芽生长、水肿、渗液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凉促愈膏消炎、杀菌、燥湿止痛。有较强的杀菌、抑菌作用和止痛效果,可使创面干敛,对肛门病术后患者能明显促进肉芽生长,减轻水肿。治疗组在术后分泌物、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生肌膏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呋喃西林纱布湿敷创面,直至创面愈合;观察组给予自拟益气生肌膏外用,直至创面愈合。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术后3 d、术后1周、术后2周)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肉芽形态评分变化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周、2周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后3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2周创面肉芽形态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后3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创面肉芽形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生肌膏外用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效果明显,患者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肉芽形态评分改善较好,创面愈合时间较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土家医药痔外洗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为肛瘘术后,治疗组从术后第2天开始痔外洗坐浴;对照组高锰酸钾坐浴。观察术后第3、7、14天两组病例术后创面疼痛程度、炎症水肿、分泌物、肉芽生长等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用药后第3、7、14天两组创面疼痛、炎症水肿、分泌物、肉芽生长积分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创面愈合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土家医药痔外洗能有效缓解术后创面疼痛、减少创面分泌物,促进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它对肛瘘术后创面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疗效优于高锰酸钾坐浴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民族药制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肌散1号外敷对肛瘘手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7例肛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在肛瘘术后以凡士林纱条包裹生肌散1号填入创面,对照组33例仅以凡士林纱条填入创面。观察2组术后第5天创面细菌阳性检出率、术后第7天与第14天红活肉芽指标及创面组织形态、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疼痛VRS评分,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第5天创面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及第14天的红活肉芽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创面巨噬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新生毛细血管与成纤维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均<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疼痛V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生肌散1号外敷能够有效促进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缓解术后疼痛,抑制创面细菌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肛周脓肿术后应用紫草油纱条联合康复新液的效果。方法: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用相同的术后抗感染及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紫草油纱条联合康复新液换药,对照组单用紫草油纱条换药。结果:观察组肛周创面疼痛VAS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7、14、21天肉芽生长积分及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草油纱条联合康复新液可减轻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疼痛程度,减少伤口分泌物渗出,促进肉芽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内口切开结合拖线置管引流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内口切开结合拖线置管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低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术。观察两组治愈率、术后疼痛、创面渗出、瘢痕面积、创面面积、住院时间、治愈时间、肛门功能等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疼痛评分、创面渗出、瘢痕面积、创面面积、住院时间、治愈时间、肛门功能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口切开结合拖线置管引流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渗出等症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瘢痕面积,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敛痔散外敷法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将行手术治疗的90例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呋喃西林纱布湿敷,观察组则给予敛痔散外敷,观察2组治疗14 d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3 d、7 d、14 d后创面渗液及创面肉芽形态评分情况,统计2组治疗后疼痛、渗液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痊愈率、临床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3 d,2组创面渗液及创面肉芽形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14 d时,2组创面渗液及创面肉芽形态评分均较治疗后3 d明显降低(P均<0.05),且相应时间段观察组指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渗液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敛痔散外敷法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愈合,改善预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冯建荣  王斌  魏连刚  徐大超 《河南中医》2014,(12):2415-2416
目的:观察消炎生肌膏纱条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雷夫诺尔纱条外用治疗,治疗组给予消炎生肌膏纱条外用治疗。结果:治疗组疼痛评分、分泌物评分、肉芽颜色评分、疗程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消炎生肌膏纱条能较好地控制肛瘘术后创面局部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上皮生长,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方的老年低位肛瘘术后创面促进愈合作用。方法:选取老年肛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术后进行益气养血方水煎熏洗,对照组予高锰酸钾熏洗,观察2组患者第2、7 d创面疼痛、水肿评分,计算第2、7、10、14 d创面愈合面积,记录创面愈合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2组创面愈合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第7 d疼痛及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7、10、14 d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肿胀消退时间、便血停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益气养血方熏洗对老年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康妇消炎栓联合Ⅰ期根治手术对肛周脓肿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肛周脓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均予Ⅰ期根治手术及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再予康妇消炎栓纳肛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创面疼痛、渗出、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创面疼痛、渗出、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在术后3 d、7 d、14 d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疼痛、渗出、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在术后7 d、14 d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3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2周时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7.8%,治疗组为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联合Ⅰ期根治手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疗效显著,能降低创面疼痛、减少创面渗出、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光明中医》2021,36(6)
目的 探究肛瘘方联用赛霉安乳膏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低位单纯性肛瘘70例均行手术一期切除,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35例术后采用赛霉安乳膏外敷治疗,治疗组35例术后采用赛霉安乳膏外敷联合肛瘘方中药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14 d,对比2组患者术后3 d、7 d、14 d的创面愈合率、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肉芽状态评分等数据。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7 d、14 d时治疗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7 d、14 d时治疗组创面分泌物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14 d时创面肉芽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肛瘘方联用赛霉安乳膏能够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康复,加速创面愈合,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