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我院1970~1989年6月收治的8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进行分析。大多数(82.5%)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其中以风湿性心脏病居首位,先天性心脏病次之。心脏术后感染占5.0%;原来无心脏病者占12.5%。72例进行血培养,阳性率为41.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3.3%;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占23.3%;白色葡萄球菌占13.3%;草绿色链球菌占6.7%。40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率为57.5%。本组误诊占36.3%,治愈37.5%,死亡28.8%。本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感染性心内膜炎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 12 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病因及临床表现。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仍主要是风湿性心脏病 51.7% ,先天性心脏病 18.3% ,无基础心脏病 ( 15.0 % )和发热 ( 89.2 % ) ,这些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临床表现及首发症状 ,其次是贫血 ( 6 6 .9% )及脏器栓塞 ( 2 8.3% ) ,无一例患者有皮肤损害。血培养阳性率为 4 0 .2 % ,其中主要致病菌是草绿色链球菌 ( 43.2 %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 2 9.7% )。 6 2例 ( 51.7% )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赘生物。病死率 2 6 .7% ,死亡原因主要是心力衰竭和脑血管意外。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同以往无明显变化 ,但致病菌则以草绿色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相似文献   

3.
徐宏 《中国综合临床》1999,15(5):408-409
感染性心内膜炎(IE)在儿科并非少见,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IE的致病菌,临床表现,治愈率和病死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对40例IE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工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54天~12岁。40例中33例为先天性心脏病(82.5%),其中空缺(VSD)28例(84.8%),法格四联症3例,动脉导管禾闭2例;金葡菌败血症2例,风心病3例,先心病术后2例。出现脑栓塞6例,心力衰竭4例。1.2血培养阳性24例(6O‘0%),其中金葡菌9例(22.5%),草绿色链球菌7例,白葡菌、产气杆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本组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住院诊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结果:IE发病无明显年龄特点,基础心脏病中风心病较以往减少,先心病、原发性瓣膜脱垂及无心脏病增多。临床表现以发热、贫血、心衰最多见。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特异性最大,血培养阳性率降低。结论:IE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以发热、贫血、心衰最常见,结合心脏杂音,应予高度重视,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近17年3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结果 ①38例患者中36例为自体心脏瓣膜心内膜炎,2例为人工瓣膜心内膜炎.36例自体瓣膜心内膜炎中,基础心脏病占72.22%(26/36),其中风湿性心脏病占36.11%(13/36),先天性心脏病占22.22%(8/36),原发性二尖瓣脱垂占8.33%(3/36),高血压性心脏病占2.78%(1/36).心肌病占2.78%(1/36).②38例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发热100%(38/38),寒颤57.89%(22/38).贫血55.26%(21/38).脾肿大50%(19/38).脏器栓寒15.79%(6/38).③血培养阳性率为31.58%(12/38).其中8例为链球菌属,4例为葡萄球菌属.④38例患者中30例(78.94%)患者经单纯抗感染治疗后治愈,4例(11.1l%)患者经手术联合药物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有4例(11.11%)合并心衰而死亡.⑤3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无基础心脏病患者10例,有基础心脏病患者26例.10例无基础心脏病患者中有明确感染途径的占6例,26例有基础心脏病患者中有明确感染途径的占7例,两者感染途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病是风湿性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对于长期不明原因发热,应考虑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有明确感染途径而长期发热者应高度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心动图有助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血培养阳性率并不高.合并心力哀竭者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心内膜和心脏瓣膜感染,常伴赘生物形成。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发生于原有心脏疾病的基础之上,当然也可见于正常瓣膜,是一类病死率较高的疾病。本文系统回顾了自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4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总结其治疗经验,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7.
8.
周若锋 《临床医学》2006,26(4):70-70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由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心内膜所致,易累及心瓣膜,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及人口结构老龄化,风湿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存活增加,特别是心血管有创性诊疗手段的广泛开展和静脉留置管的普遍应用,IE有增多的趋势。随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UCG)等重要检查手段的普及和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相应提高。但临床上要快速而准确的诊断仍有不少困难,尤其是在基层医院。现将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月收治IE病例31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心内膜炎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华发  朱可云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2):1334-1335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病因、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等。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中风湿性心脏病比例为28.8%,比既往文献报道明显下降,而无基础心脏病比例23.1%,比既往文献报道明显升高。发热仍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症状及首发症状,其次为贫血(50%)及脏器栓塞(19.2%),血培养阳性率为30.8%,其中主要是草绿色链球菌(31.3%)和表皮萄葡球菌(18.8%)。51.9%经胸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1.5%,死亡原因多为心力衰竭及脑栓塞。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和致病菌发生了变化,心功能状态及有无脏器栓塞是决定其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庆卫校附属医院自1997年1月~2006年5月间确诊的36例IE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主要表现发热(100%)为首发症状,超声心动图(UCG)赘生物检出25例。7例IE经过单纯抗感染治疗痊愈,13/14例经过抗感染治疗联合外科手术治愈。另15例未接受手术治疗,其中院内死亡8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7例。结论:对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患者应想到IE的可能,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IE的诊断。基础心脏病是IE常见病因之一,及时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一种常见疾病,但与过去相比,其病原体、临床表现、治疗方式等均有一定变化。本文对182例IE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选自本院1992年1月至1997年7月因IE住院病人182例,其中男性126例,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和耐药性。方法收集近10年来13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致病微生物、受累瓣膜,及院内及近期死亡率与内生肌酐清除率估计值的关系。结果 130例患者年龄(38.6±17.2)岁;分离菌株中链球菌(20.8%)、葡萄球菌(14.6%)最常见;以发热和心脏杂音为主要表现,并发心功能不全和脑梗死最多见;患者的死亡率和肾功能状况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致病菌株多样化、耐药菌增多,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检测对IE的死亡率是一个很好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以及心血管创伤性检查技术和心血管外科的广泛开展,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征已有改变。现将我院自1980年至1983年3月收治IE资料较完整的52例作一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探讨IE的现况。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52例,男32例,女20例,男女之比为1.6:1。年龄:13~40岁33例占63.5%,80岁以上19例占86.5%,最高年龄73岁。职业以农民最多,29例占55.7%;其次为工人,15例占28.8%。诊  相似文献   

14.
感染性心内膜炎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我院近10年所收治的4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资料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3例IE的诊治经过,并将所得结果与1994年报道的1983~1993年的IE的相应资料进行比较。结果:43例中有心脏基础疾患者37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16例,冠心病5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3例,左房室瓣脱垂1例,既往有IE史者6例)。43例中人工瓣膜的心内膜炎(PVE)占27.9%(12/43)。发热为I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和首发症状。共42例(98.9%),其次为贫血和心功能不全,分别为25例(占58.1%)和18例(41.9%)。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赘生物26例(62.8%),自然瓣膜心内膜炎(NVE)和PVE的赘生物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别。赘生物好发部位依次为左房室瓣(16例),主动脉瓣(7例)以及左房室瓣和主动脉瓣均受累(3例)。43例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8.8%(21/43),其中,最常见的虽然仍是草绿色链球菌,共5例(11.6%),但所占比例已明显下降。值得重视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引起的IE。结论: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探讨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应该是目前针对IE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刘雪慧  游桂英 《华西医学》2010,25(12):2298-2299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earditis,IE)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疾病,可导致心力衰竭、栓塞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有较高的死亡率。对IE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及指导,强化健康教育,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2例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结果。结果: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主要是先天性心脏病35例(67.3%),其次为风湿性心瓣膜病10例(19.2%),无基础心脏病7例(13.5%)。发热、贫血为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临床表现。血培养阳性30例(57.7%),发现心内赘生物30例(57.7%)。外科手术治疗5例,术后患儿生活质量好。治愈35例(67.3%),自动出院3例,死亡14例(26.9%)。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及风湿性心瓣膜病患儿出现不明原因长时间发热,无基础心脏病患儿发热、出现心脏杂音均应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IE患儿经敏感、大剂量抗生索治疗后赘生物不消失、心瓣膜出现严重损害时应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侍效春  刘晓清 《临床荟萃》2022,37(2):124-127
目的 探讨葡萄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和病原学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2011年至2018年住院治疗的46例葡萄球菌I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6例葡萄球菌IE,占同期诊断的425例IE总数的10.8%.发热(97.8%)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次是贫血(73.3%)和心脏杂音(...  相似文献   

18.
感染性心内膜炎28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8例行内科抗生素治疗,观察预后疗效.结果病例中治愈8例(28.57%);好转出院回当地继续治疗16例(57.14%);自动出院2例(7.14%);因脑出血、严重心衰及肾衰,抢救无效2例(7.14%).自动出院及死亡时间1~66 d.认为本病预后与治疗的早晚、抗生素对病原菌的控制能力、心脏瓣膜的损伤程度及患者的抵抗力有关.出现瓣膜穿孔、破裂、腱索离断、发生难治性急性心力衰竭等病症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感染性心内膜炎(IE)缺乏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病死率高。为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对我院1980~1988年40例IE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标准 ①原有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和/或长期发热(除外其他发热疾病);②血培养阳性;③脾肿大,栓塞症状,心脏杂音的变化和进行性贫血;④超声心动图有赘生物。以上至少具2项。1.2 一般资料 男24,女16,平均年龄9.27岁(1~14岁),<2岁2例,2~6岁5例,>7岁33例。1.3 病前心脏情况 本组原有心脏病32例  相似文献   

20.
感染性心内膜炎目前仍是严重和难治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脏手术的增多,感染性心内膜炎患病率有所增加,且临床表现多样。本次研究对3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近几年IE患者的基础病因、致病微生物及临床表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